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晨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茶道是门技艺, 既是技艺,便各有风格,浸淫此道久者,风格自成一派, 如明苏这般时常饮茶之人,是品得出这道茶是出自何人之手的。
明苏她回想白日里饮下的那二盏, 味蕾像是被唤醒了, 记忆中郑宓的味道也全记了起来。
一加比对,明苏更是笃定, 她没记错, 皇后的手艺, 与阿宓的一模一样。
这是为何?
明苏暗自疑惑, 她端着白玉盏, 一面沉思, 一面在指尖缓缓地转动。
“殿下, 该起了。”门外传来侍女的声音。
明苏思路被打断, 一看窗外,窗外晨光微霁, 已然到了入宫的时辰。她将手中的茶盏放下了,高声道:“更衣。”
待她来日入宫, 再当面问问皇后。
今日议事,众人显然已是有备而来。几方都将目光对准了安抚使,对于镇压将军却是兴致寥寥。
国朝久无战事,上一回打仗还是十七年前的事。于是重文抑武之风, 自然而生。且这一回的平乱也不好办。
皇帝还在盛怒上,平乱之时,下手轻了,斩杀的乱民少了,皇帝怕是不高兴,下手重了,死伤过甚,必然会被朝臣弹劾,落得一个不记功,反记过的下场。
但明苏在军中缺个亲信,且她知道拱卫皇城的虎贲军统帅已年过六旬,今春还生了场大病,险些没挺过来,致仕就在这一两年间了。好不容易遇上了招揽人心的契机,她自然不能放过。
明苏提出由入川将军担任镇压将军,前往平乱时,大臣们几乎无人反对,众人都留着力气,争夺安抚使的位置。
倒是皇帝,微微眯了下眼睛,看了明苏一眼,想了想,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笑了一下准了。
直到近午散朝,安抚使方定了下来,用的是三皇子举荐之人,五皇子与明苏相争新败了一场,略觉力不从心,这时少不得在心中赞同母妃之言。
实在不必与信国冲突,白耗力气不说,败了还招人笑话。
明苏全然不知他在想什么,散朝时,见了他,笑眯眯道:“安抚灾民是大事,五皇兄千万要鼎力相助,好使安抚使早日出京。”
抚民需先赈灾,赈灾粮款还得从户部出,而户部则在五皇子手中攥着。粮款要顺顺当当出京,且少不得五皇子这边配合。
五皇子没争过三皇子,心中正不痛快,听她明讥暗讽,便是一阵窝火,假惺惺地笑道:“这是自然,灾民正处水深火热之间,愚兄能帮上一点是一点,绝不敢推辞躲懒。”
三皇子恰好走近,哈哈大笑,上前使劲拍五皇子的肩,道:“皇弟这话,我可听见了,下午,我便令人去户部提粮款,争取三日之内便可使安抚使出京!”
五皇子斜了他一眼,皮笑肉不笑,没搭话,正要说有事先行。
明苏冷眼看着,冷不丁插话道:“何必下午,此时便去,不是正好?依我之见,趁两位兄长皆在,几位相关的大人也在,干脆此时便一同去户部,一口气办完了事,我在醉生阁设宴,犒劳诸位,可好?”
四下里大臣见他们三人凑在一起,本就在听着,明苏也未刻意压低声音,自然是都听见了。
三皇子闻言,自是大声叫好,一把拉住了五皇子的手臂,拽着他便招呼众臣跟上。五皇子被明苏架在火上下不来,又不好甩开兄长的手,只得跟着走,走前狠狠剜了明苏一眼。
明苏却浑不在意,笑得一脸惫懒,道:“那我便先往醉生阁等几位大人。”
说罢施施然地走了。
紫宸殿中,皇帝颁了几道诏书下去,赵梁在旁伺候着研墨。
皇帝执笔疾书,门外一名小宦官入殿来,跪在御案前,将皇子与公主们的对话原原本本地学了一遍。
皇帝一言未发,好似未听见一般,慢条斯理地搁下笔,捋了捋须。小宦官未得圣上发话,不敢起身,亦不敢出声,跪的久了,不免惊惶。
赵梁撇了他一眼,堆起笑来:“信国殿下与五皇子殿下可真是打闹惯了,见了面便是一通口舌之争,也不怕将五皇子得罪得深了。”
皇帝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懒懒道:“哪里是口舌之争,她是怕明辰与明寅暗地里又有交易,耽搁了赈灾。”
安抚灾民是大事,中间涉及了许多衙门许多人事,原本明辰手中卡着户部,明寅要从他那儿走粮款,少不得一番你来我往地周旋,中间难免便要让明辰得些好处。
如此周旋下来,快则四五日日,慢则七八日,粮款方可正式筹备,直至半月,赈灾之物方能自京师与贺州临近粮库拨出。
眼下被明苏这么一掺和,明辰碍于颜面,自然不能做得太过,少说能省一半时日。
皇帝看穿明苏用心,并无赞赏之意,唇角翘了翘,翘出一抹讥嘲来,道:“小叫花子,不好好做她该做的,还惦记着小时候学来的‘以民为本’呢。”
赵梁自是知道他这声小叫花子骂的谁,却是半点都不敢接话,一面悄悄地冲那还跪在殿中的小宦官摆了摆手,躬身陪笑道:“还是陛下慧眼如炬,小的便未瞧出信国殿下的用意。”
皇帝恍若未闻,沉吟了片刻,望向赵梁道:“你说,明苏举荐顾入川,是何用意?他们何曾有过往来,还是她记得顾入川是郑泓提拔起来的人。”
赵梁已许久没听过这名字了,当即低下头去,一句都不敢应。
皇帝见此,倒是有了些真正的笑意,闭上眼睛,思索道:“也未必,要按这么算,如今朝上大半都是郑泓提拔的。”
他说完这一句,好似戳中了什么痛处,睁开眼,冷冷地吩咐道:“此处赈灾平乱,务必做得周全,朕不许有一分错处!”
赵梁这才答了声是,退出殿去,打算寻人往安抚使处传陛下口谕。
他走出大殿,才发觉已是一身的冷汗,脑海中不由浮现那位历经三朝的老大人的容貌。
赵梁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这几日且得小心着,陛下心中不痛快,怕是会拿底下出气。
朝中各衙署忙了半月,才稍稍能腾出手来,歇一口气。
明苏往顾入川处去了封信,要他安心平乱,朝中自有她来周旋。
&nbs... -->>
茶道是门技艺, 既是技艺,便各有风格,浸淫此道久者,风格自成一派, 如明苏这般时常饮茶之人,是品得出这道茶是出自何人之手的。
明苏她回想白日里饮下的那二盏, 味蕾像是被唤醒了, 记忆中郑宓的味道也全记了起来。
一加比对,明苏更是笃定, 她没记错, 皇后的手艺, 与阿宓的一模一样。
这是为何?
明苏暗自疑惑, 她端着白玉盏, 一面沉思, 一面在指尖缓缓地转动。
“殿下, 该起了。”门外传来侍女的声音。
明苏思路被打断, 一看窗外,窗外晨光微霁, 已然到了入宫的时辰。她将手中的茶盏放下了,高声道:“更衣。”
待她来日入宫, 再当面问问皇后。
今日议事,众人显然已是有备而来。几方都将目光对准了安抚使,对于镇压将军却是兴致寥寥。
国朝久无战事,上一回打仗还是十七年前的事。于是重文抑武之风, 自然而生。且这一回的平乱也不好办。
皇帝还在盛怒上,平乱之时,下手轻了,斩杀的乱民少了,皇帝怕是不高兴,下手重了,死伤过甚,必然会被朝臣弹劾,落得一个不记功,反记过的下场。
但明苏在军中缺个亲信,且她知道拱卫皇城的虎贲军统帅已年过六旬,今春还生了场大病,险些没挺过来,致仕就在这一两年间了。好不容易遇上了招揽人心的契机,她自然不能放过。
明苏提出由入川将军担任镇压将军,前往平乱时,大臣们几乎无人反对,众人都留着力气,争夺安抚使的位置。
倒是皇帝,微微眯了下眼睛,看了明苏一眼,想了想,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笑了一下准了。
直到近午散朝,安抚使方定了下来,用的是三皇子举荐之人,五皇子与明苏相争新败了一场,略觉力不从心,这时少不得在心中赞同母妃之言。
实在不必与信国冲突,白耗力气不说,败了还招人笑话。
明苏全然不知他在想什么,散朝时,见了他,笑眯眯道:“安抚灾民是大事,五皇兄千万要鼎力相助,好使安抚使早日出京。”
抚民需先赈灾,赈灾粮款还得从户部出,而户部则在五皇子手中攥着。粮款要顺顺当当出京,且少不得五皇子这边配合。
五皇子没争过三皇子,心中正不痛快,听她明讥暗讽,便是一阵窝火,假惺惺地笑道:“这是自然,灾民正处水深火热之间,愚兄能帮上一点是一点,绝不敢推辞躲懒。”
三皇子恰好走近,哈哈大笑,上前使劲拍五皇子的肩,道:“皇弟这话,我可听见了,下午,我便令人去户部提粮款,争取三日之内便可使安抚使出京!”
五皇子斜了他一眼,皮笑肉不笑,没搭话,正要说有事先行。
明苏冷眼看着,冷不丁插话道:“何必下午,此时便去,不是正好?依我之见,趁两位兄长皆在,几位相关的大人也在,干脆此时便一同去户部,一口气办完了事,我在醉生阁设宴,犒劳诸位,可好?”
四下里大臣见他们三人凑在一起,本就在听着,明苏也未刻意压低声音,自然是都听见了。
三皇子闻言,自是大声叫好,一把拉住了五皇子的手臂,拽着他便招呼众臣跟上。五皇子被明苏架在火上下不来,又不好甩开兄长的手,只得跟着走,走前狠狠剜了明苏一眼。
明苏却浑不在意,笑得一脸惫懒,道:“那我便先往醉生阁等几位大人。”
说罢施施然地走了。
紫宸殿中,皇帝颁了几道诏书下去,赵梁在旁伺候着研墨。
皇帝执笔疾书,门外一名小宦官入殿来,跪在御案前,将皇子与公主们的对话原原本本地学了一遍。
皇帝一言未发,好似未听见一般,慢条斯理地搁下笔,捋了捋须。小宦官未得圣上发话,不敢起身,亦不敢出声,跪的久了,不免惊惶。
赵梁撇了他一眼,堆起笑来:“信国殿下与五皇子殿下可真是打闹惯了,见了面便是一通口舌之争,也不怕将五皇子得罪得深了。”
皇帝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懒懒道:“哪里是口舌之争,她是怕明辰与明寅暗地里又有交易,耽搁了赈灾。”
安抚灾民是大事,中间涉及了许多衙门许多人事,原本明辰手中卡着户部,明寅要从他那儿走粮款,少不得一番你来我往地周旋,中间难免便要让明辰得些好处。
如此周旋下来,快则四五日日,慢则七八日,粮款方可正式筹备,直至半月,赈灾之物方能自京师与贺州临近粮库拨出。
眼下被明苏这么一掺和,明辰碍于颜面,自然不能做得太过,少说能省一半时日。
皇帝看穿明苏用心,并无赞赏之意,唇角翘了翘,翘出一抹讥嘲来,道:“小叫花子,不好好做她该做的,还惦记着小时候学来的‘以民为本’呢。”
赵梁自是知道他这声小叫花子骂的谁,却是半点都不敢接话,一面悄悄地冲那还跪在殿中的小宦官摆了摆手,躬身陪笑道:“还是陛下慧眼如炬,小的便未瞧出信国殿下的用意。”
皇帝恍若未闻,沉吟了片刻,望向赵梁道:“你说,明苏举荐顾入川,是何用意?他们何曾有过往来,还是她记得顾入川是郑泓提拔起来的人。”
赵梁已许久没听过这名字了,当即低下头去,一句都不敢应。
皇帝见此,倒是有了些真正的笑意,闭上眼睛,思索道:“也未必,要按这么算,如今朝上大半都是郑泓提拔的。”
他说完这一句,好似戳中了什么痛处,睁开眼,冷冷地吩咐道:“此处赈灾平乱,务必做得周全,朕不许有一分错处!”
赵梁这才答了声是,退出殿去,打算寻人往安抚使处传陛下口谕。
他走出大殿,才发觉已是一身的冷汗,脑海中不由浮现那位历经三朝的老大人的容貌。
赵梁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这几日且得小心着,陛下心中不痛快,怕是会拿底下出气。
朝中各衙署忙了半月,才稍稍能腾出手来,歇一口气。
明苏往顾入川处去了封信,要他安心平乱,朝中自有她来周旋。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