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大海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两千匹马和两千头牛也是作为脚力用的,况且的车队可不止五千辆,加上拉人的和使团的物资、锦衣卫的辎重还多出几百辆呢,脚力当然要必须保证充足,不然半路上掉链子可就惨了。
关外盛产马牛羊,却也不是随处都能买到,尤其是况且对这些牲口的要求还不低,马的体格必须达到军马的标准,甚至还要超出一些,牛也必须是健壮有耐力的,至于羊就是作为食物了,倒是没有太多的要求。
况且看着鞑靼将领和他身后列阵的三千精骑,也是吃惊不小。
这是一支铁军啊。
他第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绝对是一支百战精师,每个人跟坐下的马匹好像融为一体,化作一个个雕像一般,上下都纹丝不动。
三千人列成的方阵就像一座坚固的城池。
况且心里揣摩着:若按自己的战术,以三千精锐能不能撕开这座坚固的方阵?
他摇摇头,恐怕很难,大概需要至少五千人最好六千人才能撕开这座方阵,然后左右两翼包抄上去,自己的中军再以三千人出击,把这三千人围住吃掉。
当然这样的话他的人就不够用了,左右两翼只剩下各五百人,根本完成不了包抄的任务,反而有被对方吃掉的危险。
那么唯一的战术就是六千人撕开对方的方阵,然后两翼各有两千人包抄,这两千人还要保证被撕开成两片的敌人一个都不能跑掉,撕裂冲散对方方阵的六千人再回头分兵,一边分出三千人协助另外的两千人吃掉一边,另一边也是如此。
这已经是以三比一的优势对阵了,况且还不敢保证真能一下子吃掉对方,中间有什么变故还难说。
他原以为自己练出的兵足可以跟鞑靼的骑兵一比一战个不相上下,现在看来他的想法有点乐观了。
当然这次鞑靼派出的这三千精锐骑兵也应该是最优秀的,况且怀疑他们是俺答王的禁卫军中的一支。鞑靼骑兵要都是这样,这仗还打个屁啊,鞑靼的十万精锐骑兵早就可以把明帝国拿下了,至少北京是保不住了,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也是岌岌可危。
当然况且只是单纯比较骑兵战术,他的手下可不止这些,还有戚继光传授的阵势,更有强弓硬弩,鸟铳手铳这些大杀器,所以真要打起来,况且把这些都用上,吃掉这支三千人的精骑也不是很困难。
不过这已经让况且感觉自己是井底之蛙了,原来在京城,京军那些教头都说他的兵可以跟鞑靼一比一战平,戚继光也是如此说法。
看来他们所说的只是鞑靼精锐中的普遍情况,而不是这种特殊训练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
这倒也能理解,就像鞑靼对明军也有同样的误解,他们对明军的战力嗤之以鼻,认为跟自己的战力比应当是十比一,真实交战情景也差不多,五六倍的明军都不敢跟鞑靼的骑兵决战,只能在远处观望着,鞑靼骑兵稍有攻击迹象,他们就远远避开。
不过也不能说这种战术真的一点用处也没有,鞑靼的骑兵很讨厌明军这种打法,就好像身边总有一头虎视眈眈的狼群,可是狼群只是在你身边徘徊着,找机会下口,却不主动进攻。你打它就跑,你走他还跟着,简直是抓不住又甩不掉的影子,却又不能无视这种威胁。
塞外各族屡次进攻到内地,大都是被明军这种打法打败了,各处都有坚固的城池,根本短时间拿不下,然后周围又有甩不掉还根本不跟你交战的明军黏着你,最后塞外的军队只好各地饱掠一通后就赶紧退出关外,明军则一直恭送出塞,往往在最后狠狠咬掉一块尾巴,拿来向朝廷表功。
当然这只是普遍现象,明军毕竟也还是有敢战的将领,带领将士向塞外的军队发起攻击,虽然每次都进展不大,却也使得塞外的军队损失不小,每次战损率都不高,可是零零碎碎加起来就不小了。
所以每次塞外各族进入关内时,都是全盛的阵容,退出去后也像是一头伤痕累累的老狮子,威风不再矣,往往需要休养生息多年才能恢复元气。
明军中也有王牌,像关宁铁骑,那是连鞑靼的精锐也不敢小视的,多次进攻关内都是避开关宁铁骑驻守的关隘,朝廷为了确保北京的安全,又不敢让关宁铁骑离开防地去主动迎战鞑靼的军队,这才让鞑靼的铁骑在内地横行无忌。
戚继光率领的铁军,同样给鞑靼军队不小的震动,俺答王计算过,明军中这样的铁军若是再多十万,他们就无力进攻内地了,明军不横扫他们就不错了。
&... -->>
这两千匹马和两千头牛也是作为脚力用的,况且的车队可不止五千辆,加上拉人的和使团的物资、锦衣卫的辎重还多出几百辆呢,脚力当然要必须保证充足,不然半路上掉链子可就惨了。
关外盛产马牛羊,却也不是随处都能买到,尤其是况且对这些牲口的要求还不低,马的体格必须达到军马的标准,甚至还要超出一些,牛也必须是健壮有耐力的,至于羊就是作为食物了,倒是没有太多的要求。
况且看着鞑靼将领和他身后列阵的三千精骑,也是吃惊不小。
这是一支铁军啊。
他第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绝对是一支百战精师,每个人跟坐下的马匹好像融为一体,化作一个个雕像一般,上下都纹丝不动。
三千人列成的方阵就像一座坚固的城池。
况且心里揣摩着:若按自己的战术,以三千精锐能不能撕开这座坚固的方阵?
他摇摇头,恐怕很难,大概需要至少五千人最好六千人才能撕开这座方阵,然后左右两翼包抄上去,自己的中军再以三千人出击,把这三千人围住吃掉。
当然这样的话他的人就不够用了,左右两翼只剩下各五百人,根本完成不了包抄的任务,反而有被对方吃掉的危险。
那么唯一的战术就是六千人撕开对方的方阵,然后两翼各有两千人包抄,这两千人还要保证被撕开成两片的敌人一个都不能跑掉,撕裂冲散对方方阵的六千人再回头分兵,一边分出三千人协助另外的两千人吃掉一边,另一边也是如此。
这已经是以三比一的优势对阵了,况且还不敢保证真能一下子吃掉对方,中间有什么变故还难说。
他原以为自己练出的兵足可以跟鞑靼的骑兵一比一战个不相上下,现在看来他的想法有点乐观了。
当然这次鞑靼派出的这三千精锐骑兵也应该是最优秀的,况且怀疑他们是俺答王的禁卫军中的一支。鞑靼骑兵要都是这样,这仗还打个屁啊,鞑靼的十万精锐骑兵早就可以把明帝国拿下了,至少北京是保不住了,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也是岌岌可危。
当然况且只是单纯比较骑兵战术,他的手下可不止这些,还有戚继光传授的阵势,更有强弓硬弩,鸟铳手铳这些大杀器,所以真要打起来,况且把这些都用上,吃掉这支三千人的精骑也不是很困难。
不过这已经让况且感觉自己是井底之蛙了,原来在京城,京军那些教头都说他的兵可以跟鞑靼一比一战平,戚继光也是如此说法。
看来他们所说的只是鞑靼精锐中的普遍情况,而不是这种特殊训练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
这倒也能理解,就像鞑靼对明军也有同样的误解,他们对明军的战力嗤之以鼻,认为跟自己的战力比应当是十比一,真实交战情景也差不多,五六倍的明军都不敢跟鞑靼的骑兵决战,只能在远处观望着,鞑靼骑兵稍有攻击迹象,他们就远远避开。
不过也不能说这种战术真的一点用处也没有,鞑靼的骑兵很讨厌明军这种打法,就好像身边总有一头虎视眈眈的狼群,可是狼群只是在你身边徘徊着,找机会下口,却不主动进攻。你打它就跑,你走他还跟着,简直是抓不住又甩不掉的影子,却又不能无视这种威胁。
塞外各族屡次进攻到内地,大都是被明军这种打法打败了,各处都有坚固的城池,根本短时间拿不下,然后周围又有甩不掉还根本不跟你交战的明军黏着你,最后塞外的军队只好各地饱掠一通后就赶紧退出关外,明军则一直恭送出塞,往往在最后狠狠咬掉一块尾巴,拿来向朝廷表功。
当然这只是普遍现象,明军毕竟也还是有敢战的将领,带领将士向塞外的军队发起攻击,虽然每次都进展不大,却也使得塞外的军队损失不小,每次战损率都不高,可是零零碎碎加起来就不小了。
所以每次塞外各族进入关内时,都是全盛的阵容,退出去后也像是一头伤痕累累的老狮子,威风不再矣,往往需要休养生息多年才能恢复元气。
明军中也有王牌,像关宁铁骑,那是连鞑靼的精锐也不敢小视的,多次进攻关内都是避开关宁铁骑驻守的关隘,朝廷为了确保北京的安全,又不敢让关宁铁骑离开防地去主动迎战鞑靼的军队,这才让鞑靼的铁骑在内地横行无忌。
戚继光率领的铁军,同样给鞑靼军队不小的震动,俺答王计算过,明军中这样的铁军若是再多十万,他们就无力进攻内地了,明军不横扫他们就不错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