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大明首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早朝甫散,礼部尚书赵贞吉快步走到张居正身旁,以揶揄的语气道:“张阁老,你的政纲老夫拜读咯!”
“呵呵,不敢当!”张居正拱手道。
“哼哼!”赵贞吉突然冷笑一声,“不言自用而自用之心已明,你张叔大有何功可记?还不是前宰援引,遽升高位!你做礼部侍郎,经过会推了吗?入阁,经过会推了吗?若说是皇上简任,须知,彼时皇上甫继位,万机待理,安得只想着提拔你张叔大的事?若说你给皇上做过讲官,也不过几个月功夫,皇上就如此念念不忘?这就罢了,如今又不安于位,未免太着急了吧?”
张居正被赵贞吉说的面红耳赤,又听到科道群里响起幸灾乐祸的一片讥笑声,顿时又羞又怒,却也不知如何发泄,只得一摔袍袖,径直向文渊阁大步而去。
“徐阁老倡言开言路,张阁老上疏,首事即为省议论,这是要尽反前政吗?科道是不是都要闭嘴?”不知是哪位言官,故意大声说。
“他凭什么要别人闭嘴?!”又有科道高声道,“古人云,集思广益;他却说甚‘多言乱听’!真是谬论!他要真的当国,那科道还有活路吗!”
张居正都听到了。他知道,百官并不信服他,被他视为政纲的《陈六事疏》,不惟未给他带来声誉,还遭致一片嘲讽,遑论改变萎靡、散漫的官场风气了!
“太岳兄,不要着急嘛!”当晚,曾省吾就跑到张居正家里,劝他道,“吾兄资历浅,人望不够,这是事实;皇上又远不像信任高相那样信任吾兄,只能先做出些事来,让朝野看看,慢慢会被认可的。”
也只能如此了!张居正暗忖。此后的几个月里,他埋头边务,部署秋防,总算没有大的闪失,张居正这才从被嘲讽的阴影里走了出来。
转眼间,到了隆庆三年初春,这天,阁臣聚中堂议事,张居正秉笔票拟,一眼看见吏部奏请升任海瑞为通政司左通政的奏疏,陡然动怒,大声道:“吏部有没有规矩?!”
自徐阶去国,吏部尚书杨博即不再就用人之事与内阁沟通,内阁票拟时,李春芳、陈以勤一向照单全收,张居正也无可奈何。但他心里却压着一股火;不惟如此,他倡言省议论,把清流多嘴视为当今官场第一大患,吏部却把最爱发议论的海瑞调回来,这让张居正难以忍受,终于抑制不住爆发出来了。
“呵呵,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陈以勤一笑道,“江陵也不必较真儿了吧!”
“海瑞不过举人出身,只因谏言先帝,从主事到京堂,连升五六级,位列公卿,还要怎样?”张居正怒气冲冲地说,“怎么吏部又要提升他,还要内调朝廷?”
陈以勤道:“呵呵,海瑞在北京就牢骚满腹,说无事可做,何况到了南京?必是海瑞的不满之词传到吏部,把吏部上下都吓着了。”
“是啊!”李春芳皱眉道,“此人振臂一呼,足可引导舆论,若把矛头指向吏部,不啻引火烧身。是以急忙腾挪,题奏把海瑞升任朝廷通政司左通政。既然吏部题奏,内阁就不要阻拦了,不的,海瑞把矛头对准我辈,我辈也吃不消的!”
张居正见堂堂朝廷重臣,胆小怕事如此,不觉好笑,喊了声:“来人!”书办进来候命,张居正本想说“把杨博叫来”的,可话到了嘴边,又收回去,停顿了须臾,方道,“你去吏部,知会冢宰,就说我这就去拜访他。”
吏部尚书杨博虽则资格老,但听凭阁老登门来拜,毕竟与体制不甚相合,只好随书办来到内阁。张居正忙吩咐看座奉茶,笑着说:“冢宰,近来官场风气渐有好转,说空话的少了,做事实的多了,虽鄙人《陈六事疏》发其端,然多亏冢宰公相助,太平之休,庶几可望。”他先向杨博暗示背景,才点到正... -->>
早朝甫散,礼部尚书赵贞吉快步走到张居正身旁,以揶揄的语气道:“张阁老,你的政纲老夫拜读咯!”
“呵呵,不敢当!”张居正拱手道。
“哼哼!”赵贞吉突然冷笑一声,“不言自用而自用之心已明,你张叔大有何功可记?还不是前宰援引,遽升高位!你做礼部侍郎,经过会推了吗?入阁,经过会推了吗?若说是皇上简任,须知,彼时皇上甫继位,万机待理,安得只想着提拔你张叔大的事?若说你给皇上做过讲官,也不过几个月功夫,皇上就如此念念不忘?这就罢了,如今又不安于位,未免太着急了吧?”
张居正被赵贞吉说的面红耳赤,又听到科道群里响起幸灾乐祸的一片讥笑声,顿时又羞又怒,却也不知如何发泄,只得一摔袍袖,径直向文渊阁大步而去。
“徐阁老倡言开言路,张阁老上疏,首事即为省议论,这是要尽反前政吗?科道是不是都要闭嘴?”不知是哪位言官,故意大声说。
“他凭什么要别人闭嘴?!”又有科道高声道,“古人云,集思广益;他却说甚‘多言乱听’!真是谬论!他要真的当国,那科道还有活路吗!”
张居正都听到了。他知道,百官并不信服他,被他视为政纲的《陈六事疏》,不惟未给他带来声誉,还遭致一片嘲讽,遑论改变萎靡、散漫的官场风气了!
“太岳兄,不要着急嘛!”当晚,曾省吾就跑到张居正家里,劝他道,“吾兄资历浅,人望不够,这是事实;皇上又远不像信任高相那样信任吾兄,只能先做出些事来,让朝野看看,慢慢会被认可的。”
也只能如此了!张居正暗忖。此后的几个月里,他埋头边务,部署秋防,总算没有大的闪失,张居正这才从被嘲讽的阴影里走了出来。
转眼间,到了隆庆三年初春,这天,阁臣聚中堂议事,张居正秉笔票拟,一眼看见吏部奏请升任海瑞为通政司左通政的奏疏,陡然动怒,大声道:“吏部有没有规矩?!”
自徐阶去国,吏部尚书杨博即不再就用人之事与内阁沟通,内阁票拟时,李春芳、陈以勤一向照单全收,张居正也无可奈何。但他心里却压着一股火;不惟如此,他倡言省议论,把清流多嘴视为当今官场第一大患,吏部却把最爱发议论的海瑞调回来,这让张居正难以忍受,终于抑制不住爆发出来了。
“呵呵,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陈以勤一笑道,“江陵也不必较真儿了吧!”
“海瑞不过举人出身,只因谏言先帝,从主事到京堂,连升五六级,位列公卿,还要怎样?”张居正怒气冲冲地说,“怎么吏部又要提升他,还要内调朝廷?”
陈以勤道:“呵呵,海瑞在北京就牢骚满腹,说无事可做,何况到了南京?必是海瑞的不满之词传到吏部,把吏部上下都吓着了。”
“是啊!”李春芳皱眉道,“此人振臂一呼,足可引导舆论,若把矛头指向吏部,不啻引火烧身。是以急忙腾挪,题奏把海瑞升任朝廷通政司左通政。既然吏部题奏,内阁就不要阻拦了,不的,海瑞把矛头对准我辈,我辈也吃不消的!”
张居正见堂堂朝廷重臣,胆小怕事如此,不觉好笑,喊了声:“来人!”书办进来候命,张居正本想说“把杨博叫来”的,可话到了嘴边,又收回去,停顿了须臾,方道,“你去吏部,知会冢宰,就说我这就去拜访他。”
吏部尚书杨博虽则资格老,但听凭阁老登门来拜,毕竟与体制不甚相合,只好随书办来到内阁。张居正忙吩咐看座奉茶,笑着说:“冢宰,近来官场风气渐有好转,说空话的少了,做事实的多了,虽鄙人《陈六事疏》发其端,然多亏冢宰公相助,太平之休,庶几可望。”他先向杨博暗示背景,才点到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