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抗日猛虎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章节内容开始--> 王海涛跟着古德里安来到了保罗、豪塞尔的办公室中,二人刚进门,一个身着党卫军中将军服的高个将军就迎了上来。王海涛因为穿着军服,就抢先敬了个军礼,那个中将回了个军礼后说道:“你就是那个古德里安说起的《闪电战》的作者王海涛上校吧,我是帝国第二装甲师师长保罗、豪塞尔。欢迎你的到来。”
王海涛也客气了二句,可还没等王海涛说出来这的目的,保罗、豪塞尔和那个副经理打了个招呼后,就把王海涛拉到了沙发上坐了下来。然后和古德里安二人,一左一右的开始就《闪电战》里面的一些问题进行发问。王海涛也只好先不提来意,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起二人的问题。
这一谈就是二个小时过去了,当二人终于意犹未尽的收住话题后,保罗、豪塞尔才想起来问王海涛他们此行的来意。王海涛把来意一说,这事对保罗、豪塞尔来说是小事一件,当场找来第二装甲师第四团一营的营长,把事情吩咐了下去,并让此人一切听王海涛上校的命令。
当王海涛道过谢,告辞离开时,保罗、豪塞尔看着王海涛的背影对古德里安说道:“可惜了,这么有才华的一个年轻人,却要离开德国了。”古德里安也说道:“是啊,如果他留在德国,指挥一个师,甚至是一个集团军都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王海涛并不知道二人会给自己如此高的评价,他正急着指挥一营的德国士兵,把他在火车站的军火给运到汉堡港口。有了这些军人的帮助,一切都简单起来,不仅各条道路都畅通无阻,而且汉堡的警察还专门出动警车,为他们保驾护航。
前后用了七天的时间,连同克虏伯公司的火炮在内的全部军火和物资已经运到了汉堡港的临时仓库中。做为回报,王海涛也购买了大量的酒和食品送给了一营的德国官兵们。事情忙的差不多了,王海涛又和玛丽塔上了几回街,在蔡司公司的光学仪器店里,王海涛付清了余款,让店家把自己购买的望远镜和瞄准镜送到汉堡港的仓库中。
此外还在汉堡买了些小型设备和医疗用品。这些设备是兵工厂中可以用的上的,医疗用品是给医院准备的。在逛街的过程中,给玛丽塔和在中国的家人买此礼品是必不可少的。
第十天一艘货轮靠上了汉堡的港口,船首用德文写着“康德号”三个字。副经理告诉王海涛就是这艘排水量为六千吨级的“康德号”将把王海涛和他的货物全部送到中国的广州港。然后副经理就带着王海涛登船去找这艘船的船长康德、乔纳斯。
康德、乔纳斯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王海涛见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这人有过军队的经历。康德、乔纳斯的话不多,也未询问王海涛的情况,只是和王海涛打过招呼后,就与那个副经理开始商议起运输合同。在签订了合同后,康德、乔纳斯告诉王海涛可以装船了。
此后的二天,货物开始装船,船上也开始补充物资,以保证未来一个月的航行中的使用。王海涛也悄悄的往储物戒指里补充了不少食物和饮料。反正放在储物戒指里的物品是可以永久保质的,有机会放一些储存起来,关键时能用得上。
终于到了要和玛丽塔分手的时候了,在汉堡的最后一夜,二人疯狂的缠绵在了一起,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其间王海涛想让玛丽塔随自己回中国去,可玛丽塔坚决的拒绝了。二人直到凌晨玛丽塔才支持不住,疲惫的睡了过去。王海涛悄悄的下了床,把身上的铁十字一级勋章和二十万马克现金留给了玛丽塔。
当王海涛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大厅时,发现张老板还坐在大厅中等着自己。张老板见王海涛下来,示意王海涛坐下,然后给王海涛倒上了一杯酒,然后说道:“年轻人,你这么多天干的事,我都看在眼里了,你是个有本事的人,我知道,我是无法把你留在德国的。
我只希望你以后在中国时能常常想起我们,想起这个香港旅馆,它也是你的一处家。那间客房我会一直给你留着,希望你还有机会用到它。这杯酒就算我为你送行了,祝你此去一帆风顺吧。”说完张老板把自己面前的酒一饮而尽。
王海涛也端起了面前的酒杯,然后把杯中酒同样一饮而尽。默默的从皮箱里拿出准备好的十万马克,送到张老板面前说道:“不要说不要,这是给玛丽塔的,我要有机会一定会再回来。如果万一,那希望这些钱会帮得上玛丽塔。”说完王海涛提起皮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香港旅馆。
王海涛在码头和副经理以及克虏伯公司的那些职员告过别后,直接登上了“康德号”。站在护栏边,王海涛朝汉堡市望去。自己离开中国,先到了美国打下了根基,接着又来到德国,完成了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这一百多天的经历都历历在目。犹其是那个美丽的姑娘玛丽塔,陪伴着自己在德国的日日夜夜,又让自己如何能忘记。
就在轮船鸣响汽笛,准备起航时,王海涛看见码头上,玛丽塔正在向轮船跑来。姑娘边跑边喊着:“亲爱的涛,一路保重,别忘了我。”看着眼前跑来的姑娘,王海涛也忍不住大喊起来:“玛丽塔,你也保重,我会回来的。”船还是缓缓的离开了码头,玛丽塔在王海涛的眼里也越来越小,直到再也看不见。
此时的王海涛感觉眼角有些湿润,终于一颗泪珠悄然的滑落了下来。王海涛用力甩了甩头,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给甩到了脑后,一切都过去了,自己面对的将是一场艰苦的战争。如果我赢得了战争后,仍然还活着的话,或许我会再次来到德国的,王海涛对自己说道。
<!--章节内容开始--> 王海涛跟着古德里安来到了保罗、豪塞尔的办公室中,二人刚进门,一个身着党卫军中将军服的高个将军就迎了上来。王海涛因为穿着军服,就抢先敬了个军礼,那个中将回了个军礼后说道:“你就是那个古德里安说起的《闪电战》的作者王海涛上校吧,我是帝国第二装甲师师长保罗、豪塞尔。欢迎你的到来。”
王海涛也客气了二句,可还没等王海涛说出来这的目的,保罗、豪塞尔和那个副经理打了个招呼后,就把王海涛拉到了沙发上坐了下来。然后和古德里安二人,一左一右的开始就《闪电战》里面的一些问题进行发问。王海涛也只好先不提来意,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起二人的问题。
这一谈就是二个小时过去了,当二人终于意犹未尽的收住话题后,保罗、豪塞尔才想起来问王海涛他们此行的来意。王海涛把来意一说,这事对保罗、豪塞尔来说是小事一件,当场找来第二装甲师第四团一营的营长,把事情吩咐了下去,并让此人一切听王海涛上校的命令。
当王海涛道过谢,告辞离开时,保罗、豪塞尔看着王海涛的背影对古德里安说道:“可惜了,这么有才华的一个年轻人,却要离开德国了。”古德里安也说道:“是啊,如果他留在德国,指挥一个师,甚至是一个集团军都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王海涛并不知道二人会给自己如此高的评价,他正急着指挥一营的德国士兵,把他在火车站的军火给运到汉堡港口。有了这些军人的帮助,一切都简单起来,不仅各条道路都畅通无阻,而且汉堡的警察还专门出动警车,为他们保驾护航。
前后用了七天的时间,连同克虏伯公司的火炮在内的全部军火和物资已经运到了汉堡港的临时仓库中。做为回报,王海涛也购买了大量的酒和食品送给了一营的德国官兵们。事情忙的差不多了,王海涛又和玛丽塔上了几回街,在蔡司公司的光学仪器店里,王海涛付清了余款,让店家把自己购买的望远镜和瞄准镜送到汉堡港的仓库中。
此外还在汉堡买了些小型设备和医疗用品。这些设备是兵工厂中可以用的上的,医疗用品是给医院准备的。在逛街的过程中,给玛丽塔和在中国的家人买此礼品是必不可少的。
第十天一艘货轮靠上了汉堡的港口,船首用德文写着“康德号”三个字。副经理告诉王海涛就是这艘排水量为六千吨级的“康德号”将把王海涛和他的货物全部送到中国的广州港。然后副经理就带着王海涛登船去找这艘船的船长康德、乔纳斯。
康德、乔纳斯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王海涛见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这人有过军队的经历。康德、乔纳斯的话不多,也未询问王海涛的情况,只是和王海涛打过招呼后,就与那个副经理开始商议起运输合同。在签订了合同后,康德、乔纳斯告诉王海涛可以装船了。
此后的二天,货物开始装船,船上也开始补充物资,以保证未来一个月的航行中的使用。王海涛也悄悄的往储物戒指里补充了不少食物和饮料。反正放在储物戒指里的物品是可以永久保质的,有机会放一些储存起来,关键时能用得上。
终于到了要和玛丽塔分手的时候了,在汉堡的最后一夜,二人疯狂的缠绵在了一起,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其间王海涛想让玛丽塔随自己回中国去,可玛丽塔坚决的拒绝了。二人直到凌晨玛丽塔才支持不住,疲惫的睡了过去。王海涛悄悄的下了床,把身上的铁十字一级勋章和二十万马克现金留给了玛丽塔。
当王海涛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大厅时,发现张老板还坐在大厅中等着自己。张老板见王海涛下来,示意王海涛坐下,然后给王海涛倒上了一杯酒,然后说道:“年轻人,你这么多天干的事,我都看在眼里了,你是个有本事的人,我知道,我是无法把你留在德国的。
我只希望你以后在中国时能常常想起我们,想起这个香港旅馆,它也是你的一处家。那间客房我会一直给你留着,希望你还有机会用到它。这杯酒就算我为你送行了,祝你此去一帆风顺吧。”说完张老板把自己面前的酒一饮而尽。
王海涛也端起了面前的酒杯,然后把杯中酒同样一饮而尽。默默的从皮箱里拿出准备好的十万马克,送到张老板面前说道:“不要说不要,这是给玛丽塔的,我要有机会一定会再回来。如果万一,那希望这些钱会帮得上玛丽塔。”说完王海涛提起皮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香港旅馆。
王海涛在码头和副经理以及克虏伯公司的那些职员告过别后,直接登上了“康德号”。站在护栏边,王海涛朝汉堡市望去。自己离开中国,先到了美国打下了根基,接着又来到德国,完成了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这一百多天的经历都历历在目。犹其是那个美丽的姑娘玛丽塔,陪伴着自己在德国的日日夜夜,又让自己如何能忘记。
就在轮船鸣响汽笛,准备起航时,王海涛看见码头上,玛丽塔正在向轮船跑来。姑娘边跑边喊着:“亲爱的涛,一路保重,别忘了我。”看着眼前跑来的姑娘,王海涛也忍不住大喊起来:“玛丽塔,你也保重,我会回来的。”船还是缓缓的离开了码头,玛丽塔在王海涛的眼里也越来越小,直到再也看不见。
此时的王海涛感觉眼角有些湿润,终于一颗泪珠悄然的滑落了下来。王海涛用力甩了甩头,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给甩到了脑后,一切都过去了,自己面对的将是一场艰苦的战争。如果我赢得了战争后,仍然还活着的话,或许我会再次来到德国的,王海涛对自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