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东晋烽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丹在这个时候也只能用低碳钢来造枪管。枪管材料的强度虽然较软,但是容易拉出膛线来,拉好膛线之后可以经过后期的淬火,表面渗碳内膛渗碳等技术提高硬度,这样的钢材虽然膛压不高,但是有效射程300、400米差不多,这样的枪管差不多可以达到十九世纪末期的水平了。
后期淬火,表面渗碳内膛渗碳等技术听着高大上,实际上一点也不复杂。说白了就是把加工好的枪管埋进碳粉里加热,让枪管金属表面低碳钢成为高碳钢,从而增加硬度。这个方法八路军就因陋就简的用过。
说起八路军造枪,很多人觉得造枪很容易,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当时八路军的军工厂车间里安上了土机器。枪筒是要用旋床旋出来的,八路没有旋床,就把大长木凳的四条腿埋半截在土里,在木凳一端钉上两个铁叉,叉子当中放一根带有木轮子的铁棍当车轴,车轴前面的凳子中间再钉上一个铁叉,枪筒一头卡在车轴上,一头搁在铁叉上,木轮一转,枪简也跟着旋转。这样就成了一部最简单的旋床。
枪筒里要有来复线,当时没有造来复线的机器,就在地上埋了一截租树桩,对面竖着埋—块厚木板,木板中间钉个母螺丝,用一块扁铁板拧成和来复线相等的螺旋形,穿过木板上的母螺丝,一头安上四个刀口的刀,一头安上木柄,把刀插进固定在树桩上的枪筒里。这就算是刻来复线的机器了。工作起来,握住木柄来回推拉螺旋,枪筒就刻出了来复线。
战士们又造了打光机。把铁棍插进枪筒里,浇上铅,拿下来抹上菜油,再把破玻璃碾成碎末,用细罗筛好,洒在铅棍上。如果来复线有毛碴,就用自制的打光机在枪筒里来摩回擦,不一会,来复线就又光又滑了。没有发动机,战士们就借老乡磨面的石磨,在磨眼上插进一根铁棍当轮轴,埋下两根树桩当轴承,把石磨架起来摇,就算是发动机。再缝一条厚布带代替传动皮带,一摇磨扇,车轴转起来,土机器就能生产。
这样的土办法造出来的枪支当然不能强调质量和寿命了,而且那些工具刀可是从上海等大城市买来的。你说枪筒是要用旋床旋出来的,那个刀具刘丹就造不出来,所以只好用低碳钢板加热锻打卷成管子,这样造出来的枪应该比我大明的火器强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米尼线膛枪对于子弹和枪管的契合度要求很高,线膛枪要求子弹和枪管紧密配合;前装枪时代,线膛枪弹丸如果还是次口径的就不会嵌入膛线不会产生旋转,也就失去了膛线的意义;但是弹丸太大的话就没办法装入枪膛;只能是使弹丸的尺寸合乎口径或者略微大于枪口径但是还不能影响装填进去;因此线膛枪对于弹丸的精度要求比滑膛枪要高的多。
米尼枪弹很特别,它靠尾部的扩张嵌入膛线,使用木塞辅助扩张的米尼弹的恩菲尔德步枪的游隙是0.01英寸。还有枪管的制造,手工打造的枪管精度当然保证不了,所以刘丹准备再用深孔枪钻把内管再削去一层,这样就能保证枪管的精度了。虽然增加了加工难度,但是总比在一根铁棍上钻孔简单吧?至于米尼弹,当然是用冲压机,用手工或者铸
造方式根本保证不了精度。如果以手工业条件下生产这样精度的枪支根本实现不了,所以很多穿越众在没有机床的帮助下,简简单单就把米尼枪造出来,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刘丹还准备给米尼枪配刺刀,因为前膛枪的射速问题,遇到敌方冲锋或者对抗骑兵的时候就需要步枪上加装刺刀当作长矛来使用,那些战马看到如林一般的刺刀也是不敢向前的。现在刘丹让战士抖大杆,这对于刺刀拼杀也算是基础训练。
对于很多“明粉”来说,甚至是对明朝的历史稍有了解的中国人来说,明朝都是一个军事强国。特别是明成祖五次亲征漠北,更是打出了中华民族应该有的气势,把自宋以降积压下来的窝囊气全部都打了回去,彻底解决了之前一直威胁着中原政权的蒙古遗患。而趁元末独立出去的安南国(既越南),也被朱棣用了仅仅一年的时候便打服了,自此越南被并入明朝,且朝贡不绝。
其中禁卫军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更是战功赫赫,名声大噪。而神机营正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枪炮部队编制,比欧洲的西班牙火枪队早了100年,日本的火器部队更是早了足足一个世纪。
然而明朝中后期之后,不管是土木堡之变,还是后来的倭寇之战,甚至是女真举兵山海关,明朝的军队却接连败退。什么原因呢?戚继光的一句话可以解释:“夫今强敌(蒙古人)之技,远惟弓矢,近惟腰刀。……弓矢射不能及远,近可五十步,使我兵敢于趋前拥斗,敌矢不过三发,则短兵相接,弓矢无用矣,此无足畏也。……铳尽发则难... -->>
刘丹在这个时候也只能用低碳钢来造枪管。枪管材料的强度虽然较软,但是容易拉出膛线来,拉好膛线之后可以经过后期的淬火,表面渗碳内膛渗碳等技术提高硬度,这样的钢材虽然膛压不高,但是有效射程300、400米差不多,这样的枪管差不多可以达到十九世纪末期的水平了。
后期淬火,表面渗碳内膛渗碳等技术听着高大上,实际上一点也不复杂。说白了就是把加工好的枪管埋进碳粉里加热,让枪管金属表面低碳钢成为高碳钢,从而增加硬度。这个方法八路军就因陋就简的用过。
说起八路军造枪,很多人觉得造枪很容易,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当时八路军的军工厂车间里安上了土机器。枪筒是要用旋床旋出来的,八路没有旋床,就把大长木凳的四条腿埋半截在土里,在木凳一端钉上两个铁叉,叉子当中放一根带有木轮子的铁棍当车轴,车轴前面的凳子中间再钉上一个铁叉,枪筒一头卡在车轴上,一头搁在铁叉上,木轮一转,枪简也跟着旋转。这样就成了一部最简单的旋床。
枪筒里要有来复线,当时没有造来复线的机器,就在地上埋了一截租树桩,对面竖着埋—块厚木板,木板中间钉个母螺丝,用一块扁铁板拧成和来复线相等的螺旋形,穿过木板上的母螺丝,一头安上四个刀口的刀,一头安上木柄,把刀插进固定在树桩上的枪筒里。这就算是刻来复线的机器了。工作起来,握住木柄来回推拉螺旋,枪筒就刻出了来复线。
战士们又造了打光机。把铁棍插进枪筒里,浇上铅,拿下来抹上菜油,再把破玻璃碾成碎末,用细罗筛好,洒在铅棍上。如果来复线有毛碴,就用自制的打光机在枪筒里来摩回擦,不一会,来复线就又光又滑了。没有发动机,战士们就借老乡磨面的石磨,在磨眼上插进一根铁棍当轮轴,埋下两根树桩当轴承,把石磨架起来摇,就算是发动机。再缝一条厚布带代替传动皮带,一摇磨扇,车轴转起来,土机器就能生产。
这样的土办法造出来的枪支当然不能强调质量和寿命了,而且那些工具刀可是从上海等大城市买来的。你说枪筒是要用旋床旋出来的,那个刀具刘丹就造不出来,所以只好用低碳钢板加热锻打卷成管子,这样造出来的枪应该比我大明的火器强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米尼线膛枪对于子弹和枪管的契合度要求很高,线膛枪要求子弹和枪管紧密配合;前装枪时代,线膛枪弹丸如果还是次口径的就不会嵌入膛线不会产生旋转,也就失去了膛线的意义;但是弹丸太大的话就没办法装入枪膛;只能是使弹丸的尺寸合乎口径或者略微大于枪口径但是还不能影响装填进去;因此线膛枪对于弹丸的精度要求比滑膛枪要高的多。
米尼枪弹很特别,它靠尾部的扩张嵌入膛线,使用木塞辅助扩张的米尼弹的恩菲尔德步枪的游隙是0.01英寸。还有枪管的制造,手工打造的枪管精度当然保证不了,所以刘丹准备再用深孔枪钻把内管再削去一层,这样就能保证枪管的精度了。虽然增加了加工难度,但是总比在一根铁棍上钻孔简单吧?至于米尼弹,当然是用冲压机,用手工或者铸
造方式根本保证不了精度。如果以手工业条件下生产这样精度的枪支根本实现不了,所以很多穿越众在没有机床的帮助下,简简单单就把米尼枪造出来,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刘丹还准备给米尼枪配刺刀,因为前膛枪的射速问题,遇到敌方冲锋或者对抗骑兵的时候就需要步枪上加装刺刀当作长矛来使用,那些战马看到如林一般的刺刀也是不敢向前的。现在刘丹让战士抖大杆,这对于刺刀拼杀也算是基础训练。
对于很多“明粉”来说,甚至是对明朝的历史稍有了解的中国人来说,明朝都是一个军事强国。特别是明成祖五次亲征漠北,更是打出了中华民族应该有的气势,把自宋以降积压下来的窝囊气全部都打了回去,彻底解决了之前一直威胁着中原政权的蒙古遗患。而趁元末独立出去的安南国(既越南),也被朱棣用了仅仅一年的时候便打服了,自此越南被并入明朝,且朝贡不绝。
其中禁卫军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更是战功赫赫,名声大噪。而神机营正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枪炮部队编制,比欧洲的西班牙火枪队早了100年,日本的火器部队更是早了足足一个世纪。
然而明朝中后期之后,不管是土木堡之变,还是后来的倭寇之战,甚至是女真举兵山海关,明朝的军队却接连败退。什么原因呢?戚继光的一句话可以解释:“夫今强敌(蒙古人)之技,远惟弓矢,近惟腰刀。……弓矢射不能及远,近可五十步,使我兵敢于趋前拥斗,敌矢不过三发,则短兵相接,弓矢无用矣,此无足畏也。……铳尽发则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