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东晋烽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至于正中品第,这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正中制,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是从东汉末年的清议发展而来的。东汉末年,代表中央政权的曹操有不少压制豪族名门浮华风气的举动。曹操并非名门,其祖父是与名士对立的宦官集团中的一员。不少名士很瞧不起曹操,与曹操政权对抗。因此曹操必须压抑以清议名士为代表的地方豪族势力。但在战乱时期,曹氏政权还须依靠地方名士,因为他们在乡里有较高的声望,完全废除乡里评议是不可能的。所以曹氏政权把清议纳入政权轨道,使名士与政权合作。这样以设立中正官专门执掌品第人物以备仕进参考的方式,代表“国家利益”的政权便对地方名士取得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另一方面,地方名士的清议也便合法化,从而为其发展势力创造了条件。
九品中正制从内容上说主要有三条,设置中正、品第人物、选拔依据。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
品第人物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第一、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
高低等。
第二、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
第三、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赵主石勒曾清定九品,石虎亦恢复雍秦二州望族免役特权,但似乎并未设中正之职。东晋有专门的谱牒司令史负责谱牒的撰修工作,据以确定谁是士族,谁是庶族.才能据以选官、论人和通婚。这些措施主要是保护士族门阀的利益,防止寒族冒充士族,这样就造成了一批特权阶层,这个时候皇权被大大的削弱,造成“铁打的士族流水的皇上”这一南北朝时期特有的现象。
东晋士族阶层垄断教育、把持政权、兼并土地、割据一方,排斥寒族,分配了最大一块社会财富,让中央政府的财政陷入窘境,社会负担转嫁给数量极少的自由民,这样造成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加剧,最终导致农民起义,东晋天师道的起义跟这个也有关系。
后来科举制度的产生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的权力阶层,就是士人阶层,考取功名就有特殊的权利,权贵阶层仗着自己的权势,从底层农民手中巧取豪夺,强占土地。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可怕的后果。首先是权贵阶层可以通过各种特权,免于向国家缴税,而农民失地之后又无税可缴,所以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为了弥补财政上的漏洞,朝廷只好通过强硬手段给下面增派收税任务,可是权贵阶层依然有办法通过各种手段偷税漏税,结果就是朝廷的收税任务全部摊派到了无权无势的普通农民身上,原本已不堪重负的普通农民,生活又变得更加困苦。这就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演变成星火燎原的农民起义军。
这个阶层是如此的顽固和贪婪,以至于即使知道这样下去的结果是大家一起玩完,他们也停不下来自己的脚步,就像一个贪食的家伙,即使知道不停地吃会撑死,也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欲。如果谁要改变现状,就要把他弄死,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搞社会改革的都没有好下场。
春秋战国秦国变法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其他国君不是傻子,难道不知道跟着变法?不行啊!还没等你变法,其他贵族就把你弄下台了。最后只剩下一条路,就是割地,割一块地,喘一口气,最后大家一起给人灭了。也许是因为秦国是西戎,本来是少数民族,没有开化,贵族制度不完善,变法的阻力更小一些。
中国历史上的政权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都是跳不出这个怪圈。有人就直问太祖,现在的震旦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后世的米国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有钱人把持了国会,整个米国都被他们控制,又因为米国的强大,所以米国为了军工集团的利益,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成为世界动*乱之源。
sp; 至于正中品第,这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正中制,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是从东汉末年的清议发展而来的。东汉末年,代表中央政权的曹操有不少压制豪族名门浮华风气的举动。曹操并非名门,其祖父是与名士对立的宦官集团中的一员。不少名士很瞧不起曹操,与曹操政权对抗。因此曹操必须压抑以清议名士为代表的地方豪族势力。但在战乱时期,曹氏政权还须依靠地方名士,因为他们在乡里有较高的声望,完全废除乡里评议是不可能的。所以曹氏政权把清议纳入政权轨道,使名士与政权合作。这样以设立中正官专门执掌品第人物以备仕进参考的方式,代表“国家利益”的政权便对地方名士取得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另一方面,地方名士的清议也便合法化,从而为其发展势力创造了条件。
九品中正制从内容上说主要有三条,设置中正、品第人物、选拔依据。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
品第人物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第一、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
高低等。
第二、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
第三、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赵主石勒曾清定九品,石虎亦恢复雍秦二州望族免役特权,但似乎并未设中正之职。东晋有专门的谱牒司令史负责谱牒的撰修工作,据以确定谁是士族,谁是庶族.才能据以选官、论人和通婚。这些措施主要是保护士族门阀的利益,防止寒族冒充士族,这样就造成了一批特权阶层,这个时候皇权被大大的削弱,造成“铁打的士族流水的皇上”这一南北朝时期特有的现象。
东晋士族阶层垄断教育、把持政权、兼并土地、割据一方,排斥寒族,分配了最大一块社会财富,让中央政府的财政陷入窘境,社会负担转嫁给数量极少的自由民,这样造成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加剧,最终导致农民起义,东晋天师道的起义跟这个也有关系。
后来科举制度的产生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的权力阶层,就是士人阶层,考取功名就有特殊的权利,权贵阶层仗着自己的权势,从底层农民手中巧取豪夺,强占土地。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可怕的后果。首先是权贵阶层可以通过各种特权,免于向国家缴税,而农民失地之后又无税可缴,所以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为了弥补财政上的漏洞,朝廷只好通过强硬手段给下面增派收税任务,可是权贵阶层依然有办法通过各种手段偷税漏税,结果就是朝廷的收税任务全部摊派到了无权无势的普通农民身上,原本已不堪重负的普通农民,生活又变得更加困苦。这就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演变成星火燎原的农民起义军。
这个阶层是如此的顽固和贪婪,以至于即使知道这样下去的结果是大家一起玩完,他们也停不下来自己的脚步,就像一个贪食的家伙,即使知道不停地吃会撑死,也控制不了自己的食欲。如果谁要改变现状,就要把他弄死,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搞社会改革的都没有好下场。
春秋战国秦国变法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其他国君不是傻子,难道不知道跟着变法?不行啊!还没等你变法,其他贵族就把你弄下台了。最后只剩下一条路,就是割地,割一块地,喘一口气,最后大家一起给人灭了。也许是因为秦国是西戎,本来是少数民族,没有开化,贵族制度不完善,变法的阻力更小一些。
中国历史上的政权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都是跳不出这个怪圈。有人就直问太祖,现在的震旦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后世的米国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有钱人把持了国会,整个米国都被他们控制,又因为米国的强大,所以米国为了军工集团的利益,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成为世界动*乱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