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戴叶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读史记贾生列传,不能不为贾谊的旷世奇才而击节叹赏,也不能不为他的郁郁早夭而扼腕叹息。“贾谊,雒阳人。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二十才出头,因为“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就是让他作自己的学术顾问。这时候,他是皇帝身边最年轻的大臣。每次皇帝下令让大臣们讨论国事,那些老臣们张口结舌、口不能言,贾谊却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老臣们一边听着,一边不住地点头,惊讶于贾谊说的竟然都是自己心里想说的。大家都被这年轻人给震住了,觉得自己才能比不过他。于是就在一年之内贾谊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算是朝廷的中层官员了。太中大夫是掌论议的,也就是后世的谏官。从一介布衣一跃而成为朝廷谏官,这样的好事可不是谁都能遇上的,完全是托了贤明皇帝的福。于是这个年轻人怀着一腔对皇帝的感激、对治国事业的热情,提出了“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等等一连串的合理化建议。大概是这样的改革动作太大了些,皇帝推说自己刚刚即位,不好马上就实行。但他从中看到了这年轻人的卓越才能,于是便提议让贾谊“任公卿之位”二十四五岁,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当部长,现在谁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年轻人想要冒尖,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事关权力之争的时候。面对皇帝的提议,那些老臣们不干了。他们只用一句话就将皇帝对贾谊似乎浩荡无边的器重与信任化为乌有:“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用他的建议,并将他调出京城,去作长沙王的太傅。这对贾谊的精神打击有多大是可以想见的。以至于他在去长沙之前就“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適去,意不自得”在长沙,当一只猫头鹰飞进家里时,他甚至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专门写了一篇赋来化解对那不可知的死亡的恐惧。后因怀王堕马而死,作为太傅的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最终郁郁而死,怕也是在被贬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情绪抑郁的苗头。
归根结底,就是那些老臣们一句话葬送了贾谊的政治生命乃至生命。所以这句话很值得说道说道。贾谊并没有做错事、说错话,也并没有得罪过哪些人,问题只在于他太正确了。人们对于自己身边完美的人的接受并不比接受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容易。十全十美的只能是神,只能坐在祭坛上。这些老臣们在贾谊身上找不到缺口,就采取了迂回战术。贾谊不幸摊着了虽然八杆子打不着却声名遐迩的洛阳老乡,结果就莫名其妙地受到了连累。这不能不不使人心生感慨:原来地域歧视出现得这么早!原来地域歧视可以这么用!从逻辑上说,地域歧视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可是逻辑有时候远远比不上人们的感觉和情绪发泄更为重要,所以各种各样的歧视才广泛传播,根深蒂固。
老臣们的这个议论并不是跟风似的人云亦云。史记中在别处并未见同样的说法。那么缘何而来?洛阳之人到底指谁?洛阳人,年轻,有学问,干过政治且专权或近似专权,汉文之前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人鲜有。像吕不韦,专权是有的,可并不是洛阳人,只是封邑在洛阳,且谈不上有学问。经过筛选,唯一符合条件的只能是战国时代曾一度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了。
史记苏秦列传说:“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在“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后,他“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学成,才出而说诸侯。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前者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 -->>
读史记贾生列传,不能不为贾谊的旷世奇才而击节叹赏,也不能不为他的郁郁早夭而扼腕叹息。“贾谊,雒阳人。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二十才出头,因为“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就是让他作自己的学术顾问。这时候,他是皇帝身边最年轻的大臣。每次皇帝下令让大臣们讨论国事,那些老臣们张口结舌、口不能言,贾谊却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老臣们一边听着,一边不住地点头,惊讶于贾谊说的竟然都是自己心里想说的。大家都被这年轻人给震住了,觉得自己才能比不过他。于是就在一年之内贾谊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算是朝廷的中层官员了。太中大夫是掌论议的,也就是后世的谏官。从一介布衣一跃而成为朝廷谏官,这样的好事可不是谁都能遇上的,完全是托了贤明皇帝的福。于是这个年轻人怀着一腔对皇帝的感激、对治国事业的热情,提出了“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等等一连串的合理化建议。大概是这样的改革动作太大了些,皇帝推说自己刚刚即位,不好马上就实行。但他从中看到了这年轻人的卓越才能,于是便提议让贾谊“任公卿之位”二十四五岁,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当部长,现在谁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年轻人想要冒尖,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事关权力之争的时候。面对皇帝的提议,那些老臣们不干了。他们只用一句话就将皇帝对贾谊似乎浩荡无边的器重与信任化为乌有:“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用他的建议,并将他调出京城,去作长沙王的太傅。这对贾谊的精神打击有多大是可以想见的。以至于他在去长沙之前就“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適去,意不自得”在长沙,当一只猫头鹰飞进家里时,他甚至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专门写了一篇赋来化解对那不可知的死亡的恐惧。后因怀王堕马而死,作为太傅的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最终郁郁而死,怕也是在被贬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情绪抑郁的苗头。
归根结底,就是那些老臣们一句话葬送了贾谊的政治生命乃至生命。所以这句话很值得说道说道。贾谊并没有做错事、说错话,也并没有得罪过哪些人,问题只在于他太正确了。人们对于自己身边完美的人的接受并不比接受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容易。十全十美的只能是神,只能坐在祭坛上。这些老臣们在贾谊身上找不到缺口,就采取了迂回战术。贾谊不幸摊着了虽然八杆子打不着却声名遐迩的洛阳老乡,结果就莫名其妙地受到了连累。这不能不不使人心生感慨:原来地域歧视出现得这么早!原来地域歧视可以这么用!从逻辑上说,地域歧视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可是逻辑有时候远远比不上人们的感觉和情绪发泄更为重要,所以各种各样的歧视才广泛传播,根深蒂固。
老臣们的这个议论并不是跟风似的人云亦云。史记中在别处并未见同样的说法。那么缘何而来?洛阳之人到底指谁?洛阳人,年轻,有学问,干过政治且专权或近似专权,汉文之前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人鲜有。像吕不韦,专权是有的,可并不是洛阳人,只是封邑在洛阳,且谈不上有学问。经过筛选,唯一符合条件的只能是战国时代曾一度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了。
史记苏秦列传说:“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在“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后,他“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学成,才出而说诸侯。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前者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