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技术宅在古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交合县。
时值八月, 虽然已经到了夏末, 但交合的天气依旧酷热难耐。与六七月不同的是,如今到了夜里, 已经开始刮起微凉的秋风了。
飘香楼,一间雅间内,陈一志正和李文柏发着牢骚和抱怨。
“冠玉啊,你们县衙如今,和陇右几大商行都有合作, 端砚作坊、宣纸作坊、印书作坊,各个都是摇钱树。在成日躲在县衙里数钱, 可苦了你陈叔咯。”
陈一志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脸上佯装哀愁。
李文柏一看陈一志这样子,就知道他在打趣他, 笑了笑, 问道:“哦?在交合县,还有什么人能让咱们陈都尉吃苦的?陈叔说出来, 若是别人理亏, 小侄一定替您讨回公道。”
陈一志冷哼了一声,脸上却是无奈地笑了起来,“要告诉了你, 你指不定还鸣鸣得意呢。讨回公道?得了吧。”
李文柏见陈一志如此说,心中猜到了个大概,连忙自罚了两杯清茶,又说了几句好听话, 陈一志这才眉开眼笑起来。
“其实也没什么。”陈一志端起酒杯,和李文柏敬了一杯,说道:“主要还是因为你那几个作坊,动静闹得太大了,搞的全天下都知道咱们交合县造出了端砚和改良宣纸。这一两个月里啊,天天都有数不清的商队进城。若是真的商队倒也罢了,就怕遇上什么匈奴的奸细。大热的天,守城的兄弟们也都不容易,都不知道找你陈叔我抱怨了多少回了。”
“这……这确实是小侄的不是,来,陈叔小侄再自罚一杯。”李文柏端起清茶,笑着一口饮下。
“唉。冠玉你这说的哪里话。”陈一志有些不悦地说道:“你为咱们交合做了这么多事,哪件不是真正为百姓们好?父老乡亲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守城将士们虽然抱怨,但却没人说过你李青天一句坏话。”
说着,陈一志突然严肃起来,轻声说道:“不过冠玉你这些日子,也要注意些,那些商队也不一定都是来谈生意的,你那几个作坊,可得守好了,别让那些外人把手艺偷学了去。要知道,咱们交合县,可就靠这几个作坊过活了。”
李文柏笑道:“陈叔放心,这些小侄都早有准备,防着呢。这几个作坊,都是小侄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又岂会让外人偷师了去?”
对于这点,李文柏还是很有信心的。端砚的工艺并不难,只不过需要端石为原材料,若是别的地方有端石被发现,开采出来造端砚,那他也没办法。但改良宣纸的工序方案以及活字印刷术,都是他自己从后世的经验中筛选出来的,属于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这一点,那几个合作的商人都清楚,必定会严防死守。偷师?怎么可能。
陈一志想起了什么,突然笑道:“冠玉啊,如今交合县的名声,可谓是响彻大齐啊。你说,圣上要是听说了,龙颜大悦之下,会不会就……把你调回京都,做大官啊?”
毕竟李文柏本来就是京都过来的,如今交合县在他的治理下,如此繁荣昌盛,皇帝一高兴,把他调回京都也是极有可能的。
“这可不好说,圣心难测,不是你我可以轻易想明白的。”李文柏看的比较远,陈一志的说法,他也曾想过。但如果换位思考一下,李文柏觉得,雍和帝最有可能做的,不是将他调回京都,而是继续留在陇右、或者西州。
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替了刘安的长史之位。
要知道,曹严倒台之后,西州刺史的位子就一直空缺着,目前还是由长史刘安代为掌管西州事务。
想来刘安那里考校过了,便会做刺史,而他则是接替刘安。
……
而雍和帝的圣眷,远远出乎李文柏的意料。
第二天一早,一支特殊的车驾驶进了交合县的城门,直接停在了县衙门口。
早早接到通知的李文柏领着李二等众衙役护卫,在县衙门口等待着。
一共有两架马车,前面的马车上下来了一个太监,后面一辆马车上则是下来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公子。
这个太监李文柏并不陌生,上次来宣读圣旨的,就是这位。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这个太监刚一下马车,李文柏便迎了上来,脸上满是春风和煦一般的笑,“原来是张公公来了,文柏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李大人客气了,这次咱家这是来恭喜你的。”张太监正说着,转头看着身后走来的年轻书生,笑着给李文柏介绍道:“哦对了,咱家给李大人介绍一下。”
经由张太监介绍,这个年轻书生叫做林俊达,与李文柏是同科进士,之前一直在江南的一下县里做知县,政绩不错,便调回了京都。
“林大人,便是来接替你的。”
介绍完林俊达,张太监突然笑着对李文柏说道。
“接替……”
李文柏瞬间明白张太监的意思,果然有调任的旨意到了。
于是也不多客套,直接将两人请进了县衙。
众人一到前堂,张太监便从怀里取出了圣旨。所有人应声跪下,听候旨意。
圣旨先是把李文柏毫不吝啬的夸了一遍,然后才提到了真正的内容。
内容有二。
一是鉴于李文柏治理交合县有功,加上半年前破解交合县私征徭役和私开矿脉的大案,扳倒了曹严和施五等人,几个功劳一起算,决定给李文柏升迁至西州刺史,即刻赴任。而林俊达则是接替李文柏的位置,任交合县的新任县令。
二则是因为交合县如今以端砚、改良宣纸和印刷书籍名震大齐,皇帝便亲自将交合县改名为文兴县,有以文兴盛之意。雍和帝不仅给交合县改了名,还亲笔写了“文兴县”三个大字,让人做了牌匾,送到了交合县。
“咱家先恭喜二位大人了。另外,陛下还让咱家给贵县送来了御笔书写的牌匾,诸位请看。”
随着张太监一声令下,众护卫抬着一个盖了红布的牌匾走了进来。随着红布被掀开,只见一个气势恢宏的“文兴县”牌匾,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自此以后,交合县,便改名为文兴县了。”
“谢陛下赐名。”李文柏自然又是一番跪拜感谢。
宣读完旨意,把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一遍后,张太监便打算会京复命。宫里的太监外出宣读圣旨,一律不能在外面逗留,这是规矩。
但这次张太监还是留在李文柏的县... -->>
交合县。
时值八月, 虽然已经到了夏末, 但交合的天气依旧酷热难耐。与六七月不同的是,如今到了夜里, 已经开始刮起微凉的秋风了。
飘香楼,一间雅间内,陈一志正和李文柏发着牢骚和抱怨。
“冠玉啊,你们县衙如今,和陇右几大商行都有合作, 端砚作坊、宣纸作坊、印书作坊,各个都是摇钱树。在成日躲在县衙里数钱, 可苦了你陈叔咯。”
陈一志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脸上佯装哀愁。
李文柏一看陈一志这样子,就知道他在打趣他, 笑了笑, 问道:“哦?在交合县,还有什么人能让咱们陈都尉吃苦的?陈叔说出来, 若是别人理亏, 小侄一定替您讨回公道。”
陈一志冷哼了一声,脸上却是无奈地笑了起来,“要告诉了你, 你指不定还鸣鸣得意呢。讨回公道?得了吧。”
李文柏见陈一志如此说,心中猜到了个大概,连忙自罚了两杯清茶,又说了几句好听话, 陈一志这才眉开眼笑起来。
“其实也没什么。”陈一志端起酒杯,和李文柏敬了一杯,说道:“主要还是因为你那几个作坊,动静闹得太大了,搞的全天下都知道咱们交合县造出了端砚和改良宣纸。这一两个月里啊,天天都有数不清的商队进城。若是真的商队倒也罢了,就怕遇上什么匈奴的奸细。大热的天,守城的兄弟们也都不容易,都不知道找你陈叔我抱怨了多少回了。”
“这……这确实是小侄的不是,来,陈叔小侄再自罚一杯。”李文柏端起清茶,笑着一口饮下。
“唉。冠玉你这说的哪里话。”陈一志有些不悦地说道:“你为咱们交合做了这么多事,哪件不是真正为百姓们好?父老乡亲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守城将士们虽然抱怨,但却没人说过你李青天一句坏话。”
说着,陈一志突然严肃起来,轻声说道:“不过冠玉你这些日子,也要注意些,那些商队也不一定都是来谈生意的,你那几个作坊,可得守好了,别让那些外人把手艺偷学了去。要知道,咱们交合县,可就靠这几个作坊过活了。”
李文柏笑道:“陈叔放心,这些小侄都早有准备,防着呢。这几个作坊,都是小侄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又岂会让外人偷师了去?”
对于这点,李文柏还是很有信心的。端砚的工艺并不难,只不过需要端石为原材料,若是别的地方有端石被发现,开采出来造端砚,那他也没办法。但改良宣纸的工序方案以及活字印刷术,都是他自己从后世的经验中筛选出来的,属于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这一点,那几个合作的商人都清楚,必定会严防死守。偷师?怎么可能。
陈一志想起了什么,突然笑道:“冠玉啊,如今交合县的名声,可谓是响彻大齐啊。你说,圣上要是听说了,龙颜大悦之下,会不会就……把你调回京都,做大官啊?”
毕竟李文柏本来就是京都过来的,如今交合县在他的治理下,如此繁荣昌盛,皇帝一高兴,把他调回京都也是极有可能的。
“这可不好说,圣心难测,不是你我可以轻易想明白的。”李文柏看的比较远,陈一志的说法,他也曾想过。但如果换位思考一下,李文柏觉得,雍和帝最有可能做的,不是将他调回京都,而是继续留在陇右、或者西州。
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替了刘安的长史之位。
要知道,曹严倒台之后,西州刺史的位子就一直空缺着,目前还是由长史刘安代为掌管西州事务。
想来刘安那里考校过了,便会做刺史,而他则是接替刘安。
……
而雍和帝的圣眷,远远出乎李文柏的意料。
第二天一早,一支特殊的车驾驶进了交合县的城门,直接停在了县衙门口。
早早接到通知的李文柏领着李二等众衙役护卫,在县衙门口等待着。
一共有两架马车,前面的马车上下来了一个太监,后面一辆马车上则是下来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公子。
这个太监李文柏并不陌生,上次来宣读圣旨的,就是这位。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这个太监刚一下马车,李文柏便迎了上来,脸上满是春风和煦一般的笑,“原来是张公公来了,文柏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李大人客气了,这次咱家这是来恭喜你的。”张太监正说着,转头看着身后走来的年轻书生,笑着给李文柏介绍道:“哦对了,咱家给李大人介绍一下。”
经由张太监介绍,这个年轻书生叫做林俊达,与李文柏是同科进士,之前一直在江南的一下县里做知县,政绩不错,便调回了京都。
“林大人,便是来接替你的。”
介绍完林俊达,张太监突然笑着对李文柏说道。
“接替……”
李文柏瞬间明白张太监的意思,果然有调任的旨意到了。
于是也不多客套,直接将两人请进了县衙。
众人一到前堂,张太监便从怀里取出了圣旨。所有人应声跪下,听候旨意。
圣旨先是把李文柏毫不吝啬的夸了一遍,然后才提到了真正的内容。
内容有二。
一是鉴于李文柏治理交合县有功,加上半年前破解交合县私征徭役和私开矿脉的大案,扳倒了曹严和施五等人,几个功劳一起算,决定给李文柏升迁至西州刺史,即刻赴任。而林俊达则是接替李文柏的位置,任交合县的新任县令。
二则是因为交合县如今以端砚、改良宣纸和印刷书籍名震大齐,皇帝便亲自将交合县改名为文兴县,有以文兴盛之意。雍和帝不仅给交合县改了名,还亲笔写了“文兴县”三个大字,让人做了牌匾,送到了交合县。
“咱家先恭喜二位大人了。另外,陛下还让咱家给贵县送来了御笔书写的牌匾,诸位请看。”
随着张太监一声令下,众护卫抬着一个盖了红布的牌匾走了进来。随着红布被掀开,只见一个气势恢宏的“文兴县”牌匾,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自此以后,交合县,便改名为文兴县了。”
“谢陛下赐名。”李文柏自然又是一番跪拜感谢。
宣读完旨意,把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一遍后,张太监便打算会京复命。宫里的太监外出宣读圣旨,一律不能在外面逗留,这是规矩。
但这次张太监还是留在李文柏的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