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明月京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远处几声啼叫,灰蒙蒙的天色逐渐滚白。炷香烧过,坊间渐渐有了几个零散人影。
昭王府虽门庭高大,但院内却不如齐王府邸阔绰,甚至比殿上一品大员的府邸都要平凡一些,即是他为避嫌不惹人耳目故意为之,也叫人觉得实在难以置信。诸人都站在堂下,闻听几声鸡鸣,抬头观瞧几眼,举目相对,皆知送别的时辰到了。
此刻的昭王府上下素绸遍裹,两杆白色纸旗錾金绣银做芍药花状,轻飘飘低舞于院落之中,迎面便是府邸大堂,香案烛台香炉一应俱全,正面墙上悬着一副人物画像,画上草色青青,一长发女子着鹅黄羽衣憩于紫藤葡萄架下,眉目含笑朱唇轻启,上提落款“愚父泪赠爱女玉蕤天兴十六年腊月廿三”。画像下方摆了些坠子、荷包、绣帕,都是其生前喜爱之物,另有裱碟纸人纸马纸钱一字排列于案几之上。众人亲眷宾客站列两排,昭王崔傅夫妇及次子豫霁站立主位,宾客如御知、崔琰、崔豫霄、皇郡主安别其余大小官员约二十余人,先后焚香祭之,却不见崔府长子崔骊的踪影。
诸人一一奠罢,崔豫霁含泪嚎啕:
“呜呼!汝生于斯葬于斯,吾妹魂魄复憩矣!
天兴十六年腊月廿三,仲兄豫霁受命代父奠宗室三女玉蕤尚飨。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父母涕泗兄犹在,回头不见血肉亲。哭哀不闻言,奠祀不见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泪罢,堂上诸人动容,崔傅拭其泪,蹒跚上前以黄纸裱碟焚于像前。
上书“天兴十六年腊月廿三,昭王傅之女崔玉蕤卒于京畿。今辅以金纸绛罗绣络为帐幕者两队,结幢节伞盖,弥街茵日。又有男女道士为侍从引,焚升霄降灵之香,击归天紫金之磬。金花十朵,银花十朵,如意一副,玉馔一斛,饼餞十车,绢绣各二十匹,银钱十万两。祈佑垂怜,早登灵霄。”
青烟慢起,掀起几片黄纸袅袅盘桓与梁前檐上,一个熟悉的面孔矮了矮身子将自己从屋顶隐去,翻身离开了。
诸人一一告别,只有御知与豫霄留在堂内,王叔夫妻二人虽不再以泪洗面,但声音里仍掩不住的悲痛与哀思。御知站在屋檐下,看着炉内升起的青烟在迷蒙的天空中飘散,不禁流下眼泪。
玉蕤就这样殁了,但自己仍能听到她嬉笑的声音,还有翻飞的裙裾,莺莺燕燕地灵动于堂下院内,干枯的葡萄架上似有嫩芽生长,院里流转的光线映照出来的都是鹅黄。
她去了何处?是太液池,还是后花园,抑或是哪间小阁?
都说百姓女子命如浮萍,可玉蕤生在昭王家里已是万分不同。却又能如何,连自己的性命都不得自由,有人要拿,就得交出去,丝毫不能反抗。若不从了,便被人弄出些不忠不孝居家遭殃的罪名压在身上。她如今走了,和亲的差事是不是要落在安别姐姐的头上?她若是去了,那是我害了她,可她若是不从,是否还会如上次那般...自己原是不想的,可父皇也从来问过自己,只生生将这些罪责搬到她人身上,去或是不去,叫别人拿命来抵。这到底算是疼爱,还是命里注定的残忍,若是母亲尚在,她会如何去劝圣人?
“走吧,时辰快到了。”
崔豫霄站在身后,轻轻叹出一口气,提醒她该去那里了。
看着眼前的崔府大门披白挂素,御知又躬身对着血红大门深深施礼后,方上了马车。那马夫催着车马离去,一路直奔东郊九坊,至左府门前时,已是辰初。
说是左府,可门上并未书写府邸字样,独留一个大大的”左”字在门匾上,门庭虽只有车马距宽,但门前干净如新,有黄土覆地,榆水倾洒,再加上匾额书法精妙,更显得不是寻常人家。
崔豫霄正欲敲门,却见府门半掩,似正是在等他们。府上白练素裹,香炉黄裱与昭王府并无不同,但纸钱纸人却少了些许,只有四对纸人在侧,纸钱约莫也只有三层。香案上除了一副男子画像,还放着陶盆玉器笔墨纸砚等物,似是逝主心爱之物,以做祭奠。两年轻少年披麻戴孝正跪在灵前,旁边一妇人神色疲倦,沟壑含泪,似是已哭了一夜未眠。堂上主事的是正是其中一位少年,见他二人进来,起身过来告礼,又引二人入内见了香,便差人带去了西厢房,自己仍旧去灵前跪着了。
府门虽小,可装点雅致,一目不能望尽,转过阆苑方见西厢瓦房外青萝与一个小子交谈。见他二人过来,急忙行礼迎接,御知上前两步站在窗外侧目,后回身问她。
“慕容公子可好些了?”
“嗯。今日能下地了。早间忙了一个晌午,伤口又开了些,这才躺下半刻,您便来了。”
“照这么说,三五日便可恢复?”
“怕是要五日了。大夫来瞧,说是下手之人是个行家,留得乃是皮外伤。只不过公子体弱才恢复慢些,若是青壮汉子两三日便可恢复了。”
崔豫霄在一旁笑道:“早就听说宫里的小公公们练得一手好技法,或击纸不裂,或点水不洒,今日方长见识了。”
御知见他发笑,脸上不悦:“公子因我失了功名,前日被父皇杖责到双股流血,是我亲眼所见,哥哥却说的如此轻巧。”
崔豫霄脸色轻描淡... -->>
远处几声啼叫,灰蒙蒙的天色逐渐滚白。炷香烧过,坊间渐渐有了几个零散人影。
昭王府虽门庭高大,但院内却不如齐王府邸阔绰,甚至比殿上一品大员的府邸都要平凡一些,即是他为避嫌不惹人耳目故意为之,也叫人觉得实在难以置信。诸人都站在堂下,闻听几声鸡鸣,抬头观瞧几眼,举目相对,皆知送别的时辰到了。
此刻的昭王府上下素绸遍裹,两杆白色纸旗錾金绣银做芍药花状,轻飘飘低舞于院落之中,迎面便是府邸大堂,香案烛台香炉一应俱全,正面墙上悬着一副人物画像,画上草色青青,一长发女子着鹅黄羽衣憩于紫藤葡萄架下,眉目含笑朱唇轻启,上提落款“愚父泪赠爱女玉蕤天兴十六年腊月廿三”。画像下方摆了些坠子、荷包、绣帕,都是其生前喜爱之物,另有裱碟纸人纸马纸钱一字排列于案几之上。众人亲眷宾客站列两排,昭王崔傅夫妇及次子豫霁站立主位,宾客如御知、崔琰、崔豫霄、皇郡主安别其余大小官员约二十余人,先后焚香祭之,却不见崔府长子崔骊的踪影。
诸人一一奠罢,崔豫霁含泪嚎啕:
“呜呼!汝生于斯葬于斯,吾妹魂魄复憩矣!
天兴十六年腊月廿三,仲兄豫霁受命代父奠宗室三女玉蕤尚飨。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父母涕泗兄犹在,回头不见血肉亲。哭哀不闻言,奠祀不见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泪罢,堂上诸人动容,崔傅拭其泪,蹒跚上前以黄纸裱碟焚于像前。
上书“天兴十六年腊月廿三,昭王傅之女崔玉蕤卒于京畿。今辅以金纸绛罗绣络为帐幕者两队,结幢节伞盖,弥街茵日。又有男女道士为侍从引,焚升霄降灵之香,击归天紫金之磬。金花十朵,银花十朵,如意一副,玉馔一斛,饼餞十车,绢绣各二十匹,银钱十万两。祈佑垂怜,早登灵霄。”
青烟慢起,掀起几片黄纸袅袅盘桓与梁前檐上,一个熟悉的面孔矮了矮身子将自己从屋顶隐去,翻身离开了。
诸人一一告别,只有御知与豫霄留在堂内,王叔夫妻二人虽不再以泪洗面,但声音里仍掩不住的悲痛与哀思。御知站在屋檐下,看着炉内升起的青烟在迷蒙的天空中飘散,不禁流下眼泪。
玉蕤就这样殁了,但自己仍能听到她嬉笑的声音,还有翻飞的裙裾,莺莺燕燕地灵动于堂下院内,干枯的葡萄架上似有嫩芽生长,院里流转的光线映照出来的都是鹅黄。
她去了何处?是太液池,还是后花园,抑或是哪间小阁?
都说百姓女子命如浮萍,可玉蕤生在昭王家里已是万分不同。却又能如何,连自己的性命都不得自由,有人要拿,就得交出去,丝毫不能反抗。若不从了,便被人弄出些不忠不孝居家遭殃的罪名压在身上。她如今走了,和亲的差事是不是要落在安别姐姐的头上?她若是去了,那是我害了她,可她若是不从,是否还会如上次那般...自己原是不想的,可父皇也从来问过自己,只生生将这些罪责搬到她人身上,去或是不去,叫别人拿命来抵。这到底算是疼爱,还是命里注定的残忍,若是母亲尚在,她会如何去劝圣人?
“走吧,时辰快到了。”
崔豫霄站在身后,轻轻叹出一口气,提醒她该去那里了。
看着眼前的崔府大门披白挂素,御知又躬身对着血红大门深深施礼后,方上了马车。那马夫催着车马离去,一路直奔东郊九坊,至左府门前时,已是辰初。
说是左府,可门上并未书写府邸字样,独留一个大大的”左”字在门匾上,门庭虽只有车马距宽,但门前干净如新,有黄土覆地,榆水倾洒,再加上匾额书法精妙,更显得不是寻常人家。
崔豫霄正欲敲门,却见府门半掩,似正是在等他们。府上白练素裹,香炉黄裱与昭王府并无不同,但纸钱纸人却少了些许,只有四对纸人在侧,纸钱约莫也只有三层。香案上除了一副男子画像,还放着陶盆玉器笔墨纸砚等物,似是逝主心爱之物,以做祭奠。两年轻少年披麻戴孝正跪在灵前,旁边一妇人神色疲倦,沟壑含泪,似是已哭了一夜未眠。堂上主事的是正是其中一位少年,见他二人进来,起身过来告礼,又引二人入内见了香,便差人带去了西厢房,自己仍旧去灵前跪着了。
府门虽小,可装点雅致,一目不能望尽,转过阆苑方见西厢瓦房外青萝与一个小子交谈。见他二人过来,急忙行礼迎接,御知上前两步站在窗外侧目,后回身问她。
“慕容公子可好些了?”
“嗯。今日能下地了。早间忙了一个晌午,伤口又开了些,这才躺下半刻,您便来了。”
“照这么说,三五日便可恢复?”
“怕是要五日了。大夫来瞧,说是下手之人是个行家,留得乃是皮外伤。只不过公子体弱才恢复慢些,若是青壮汉子两三日便可恢复了。”
崔豫霄在一旁笑道:“早就听说宫里的小公公们练得一手好技法,或击纸不裂,或点水不洒,今日方长见识了。”
御知见他发笑,脸上不悦:“公子因我失了功名,前日被父皇杖责到双股流血,是我亲眼所见,哥哥却说的如此轻巧。”
崔豫霄脸色轻描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