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辛亥大军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所以说,假如我们要军事上解决军阀割据问题,那么就必须做好和这些军阀全面开战的准备。”沈纲一如既往的用着沉静的语气向陈敬云解说着参谋部的作战计划。
沈纲道:“根据各方面汇集的情报来看,占据云南和贵州以及西川南部地区的唐继尧手下的部队已经膨胀到至少二十万人,滇军除了在四川内驻扎了重兵和四川段芝贵进行争夺外,在贵州以及湖北也驻扎了相当多的一部分兵力。滇军参加战事频多,战斗经验丰富,虽然武器装备不强,但是战斗力在的西南驻军阀部队中算得上中等。
同样在四川的段芝贵据信已经整合了四川原有的诸多小军阀目前控制了渝城和成都两处要地,其所部目前大约在十万人左右。但是他属下的部队两极化严重,其嫡系为原北洋军第二师以及第六师的部队,大约在三万人左右,这部分嫡系保持了相当多的重火力,如果我军要进攻四川的话,那么这一部分段芝贵的嫡系力量将会是我们的主要对手。而剩下的旁系部队则是为原为四川各地小军阀的部队,质量上参差不齐,装备极差!”
“西南三军阀中,陆荣廷的部队数量一直都比较稳定,如今大约保有八万到十万人的数量,半数部署在湖南,半数部署在广西。桂军的装备比滇军要略逊一筹,士兵素质两者上相差不多,以参谋部诸多同僚的统一意见,单单对付桂军的话,我军只要投入两个师就能够取得局部优势,投入三个师以上就能够取得战略优势。
这三家的力量都不弱,联合起来的话我军虽然能够保持一定的优势,但是要想迅速取胜的话也有着一定的困难,除了兵力上的差别外,更重要的是西南地区多山,交通不便,尽管粤汉铁路已经完成大半,我军从湖北武汉进驻长沙问题不大,但是离开了粤汉铁路后继续向西南方向进攻,那么我军拥有的大量野炮部队就很难进行机动为前线步兵进行炮火支援。由于不能迅速机动,那么快速解决战斗也就成为了难点。
为此,参谋部的建议是在面对西南三军阀中,前期采取小幅度进攻,吸引敌军主动兵力汇集到湖南、湖北、广东一线,而我军则是进行避免进行大范围的迂回机动,如有必要,一定程度上前期可暂时放弃部分地区,对敌军前线部队不断施加压力迫使敌军不断增兵,时机来临时迅速的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击溃敌军主力!一言之则是诱使敌军和我军进行战略决战,届时充分发挥我军之重火力优势,一战定胜负!”
陈敬云听罢也是点点头,参谋部的战略构想还是相当实际的,考虑到了国民军进军西南的最大障碍并不是西南驻多军阀本身,而是西南地区那糟糕无比的地形。西南三大军阀里头,每个都是远不如国民军的,但是如果这三方加起来的话,那么就会拥有庞大的超过五十万的兵力,而这说的还是他们的野战军,而实际上和国民军一样,他们除了中央编制的部队外,还拥有大量类似地方守备团的部队,这些部队虽然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是关键时刻也能牵制国民军不少兵力。到时候国民军在兵力上能拿出个二十万就了不起了,毕竟国民军除了要对付西南军阀外,在沿海各省,东北其他地区都被部署兵力,可不能一股脑的把所有部队都投入到西南前线里头。
兵力上处于劣势之际如果说国民军的炮兵部队也因为西南的地形而无法跟随步兵进行机动的话,那么就让国民军的战略优势大大降低。要知道西南诸军阀里头,除了段芝贵手下的两万多嫡系老北洋部队外,其他军阀部队一个师一万人里头有七八门火炮就是相当不错了,而实际上很多部队除了步枪外,其他的火炮乃至重机枪都没有,名副其实的轻步兵,这些步兵如果真正机动起来的话,那速度自然不是拥有大量重火力的国民军能够比较的。
所以要发挥出国民军最大的战略优势,那么国民军就必须以静打动,尽量避免机动作战,迫使敌军采取正面作战并与自己决战之。所以到时候什么战术都是假的,汇集主力后直奔敌军不得不防守之地,比如贵阳、比如云南大理,比如南宁和桂林,敌军硬守的话那么正合了国民军的意愿,如果不守的话失去了这些战略要点这些军阀部队不用几个月就得全面崩溃。
而在扫平西南三大军阀之前,国民军还有一件事得先办了,那就是先和山西的阎锡山给解决了。
山西的阎锡山实际上军力并不强悍,手下虽然有五六万的部队,但是比起西南三大军阀来还是差了一大截。而让陈敬云决定第一个解决他的原因不是因为阎锡山的实力最差,而是因为阎锡山占据的山西就在直隶和河南以及湖北的边上,如果不把山西给提前拿下来,这如何让陈敬云安心进攻西南啊。万一国民军主力在西南前线作战的时候,阎锡山来一个突袭石家庄然后掐断京汉线并进攻湖北的话,国民军就是腹背受敌。
就跟当年冯国璋为了打陈敬云而先把黄兴的南京给攻占了下来一样,任何一个将领都不会允许自己在前线作战的时候,背后还有着一支数万并不受自己控制的军队虎视眈眈着。
第四百九十章战争再起
山西这几年历程大体上和其他被军阀控制的省份是相同的,各方英雄在辛亥革命这场大浪潮中崛起,从武昌起义到今天其实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年而已,然而就是这样短短的时间里诸多风流人物不断登场,然后又是迅速的被后来者堆死在沙滩上,其中最明显的例子不外乎就是这几年国民军和北洋军之争,袁世凯和陈敬云为了争夺中央控制权而爆发的一系列内战了。
辛亥年涌现的诸多军阀中,经过大浪淘沙现在已经没有剩下几个了,当年的最大军阀袁世凯已经病亡,他一死后本来就面临崩溃的北洋军是彻底四分五裂,部分军政要员跟在了段祺瑞的后面投入了国民军的体系之内,又有少部分则是继续向西,比如陆建章现在就是跑到了陕西那边竟然也是拉出了一支近万人的部队来,还有部分残余跟着段芝贵入了四川,不过大部分北洋将领都是因为兵败不得不逃入租借,也有部分人被俘虏,总体而言北洋作为一个军事集团体系已经宣告了灭亡,就连四川的段芝贵现在也是没敢打出北洋的口号。
北洋军宣告灭亡后,割据东北的张作霖和吴俊升这几个小军阀也是不得不屈服于国民军的庞大军事力量面前,一个顽抗到底的冯德麟已经落得兵败身亡的结果,张作霖等人投诚,所部被改编为国民军部队,热河的姜桂题手下的毅军历史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当年乃是宋庆的旧部,甲午后清廷整编旧军编练了武卫军,当时的毅军就被编为了武卫军左军,乃是当年中国的主力新式陆军之一。辛亥后姜桂题率领武卫军左军支持袁世凯,所以投桃报李,袁世凯任命姜桂题为热河都统,兼任毅军军统,而毅军这个时候也确定了正式编制二十六营、马队三营一哨、炮队两营,号称十万人,但这也仅仅是号称而已,真正打起来完全和北洋军以及国民军这种耗资众多的精锐军队无法比较。当初国民军包围燕京的时候,热河的姜桂题也是派了手下的近万兵力来增援燕京,结果还没走到燕京呢就被当时的国民军第九师下属一团迎头阻击。
当时的国民军第九师之93团仅仅是得到了山炮营的支援而已,而当时来增援燕京的毅军足有近万人,新旧火炮三十余门,不管是兵力还是火炮数量都是远胜过当时与之交战的第93团,第93团唯一占据优势的也就只有机枪和迫击炮火力了。本来第93团的任务只是阻挡毅军的增援,但但是的93团发来攻的毅军战斗力实在太差,所以就主动出击,结果就跟赶羊一样把近万的毅军往北赶出了好几十里,毅军逃亡之际丢失了所有重武器。此役虽然双方都没有什么伤亡,但是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已经可见一斑。
当袁世凯死了后,段祺瑞决定和谈,姜桂题也没有顽抗到底,而是在第九师进逼热河的时候也投降了。
本来说按照国民军对北洋降军的处理旧历,不管是俘虏还是主动投降的北洋军士兵,一律都是加以劝说尽量让他们加入国民军,中低级军官一般也是直接调往其他部队任职,中高级军官则是看情况,被俘的,态度不合作的直接送往南京软禁。但是少部分特例比如段祺瑞,徐树铮这样的人则是按照事先谈好的条件让他们继续担任高级职位。而姜桂题虽然投降但是明显不属于和徐树铮同类的人,所以在交出了军权后拒绝了陈敬云邀请他到南京担任参谋部高级军事顾问的建议,而是拍拍屁股去了天津租界享受人生去了。
姜桂题交出军权后国民军也就彻底控制了直隶周边地区,加上东北已经大体平定,那么北方诸省当中就剩下山西这么一个地方游离于南京中央政斧的控制之外了,至于陕西和甘肃青海和疆省等地区,国民军的兵锋还没有抵达,一时间也只是表面臣服谈不上实际控制。
而山西这几年的历程和其他省份差不多,先是爆发了革命,然后少数几个手握军权的人掌控了实权,当时山西的阎锡山虽然在前期被北洋军打的节节败退,连太原都丢了,但是后来的南北和谈救了他,南北和谈后阎锡山保住了山西都督的位置,也开始为了自保而投向袁世凯一方,还根据袁世凯的整顿各省陆军把手下的晋绥军整编为了山西省陆军,编有两师两旅。等北洋被国民军击败了后,阎锡山又是选择了臣服国民军,而陈敬云授予了他陆军上将军衔,并给了第十军和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这两个师的番号。于是晋绥军把番号一改,就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中央陆军第十军。
纵观山西第十军的实力,就可以发现阎锡山的这个第十军是以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为主力,而这两个师的前身乃是当年阎锡山起家时整编的一师两旅,后续阎锡山虽然更改过诸多番号,比如以四个团为核心各自扩编为一个师,加上其他几支二线部队号称达到了六个师,不过只是空有番号而已。所以袁世凯下令各省整编陆军时,阎锡山也就顺势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番号撤销,还是以前的一师两旅为核心整编出来整编为了两个师的编制,随后阎锡山接受了陈敬云的第十军番号后,这两个师也就顺势转为了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加上阎锡山手下的山西第一混成旅和山西第二混成旅,就是构成了晋绥军,也就是第十军的主要野战兵力,实际兵力大约在四万人左右
尽管手中有着好几万的军队,但是阎锡山一直是没有安全感的,天天都害怕陈敬云这个陆士第五期的学长派大军进入山西。除了加强自身实力外,阎锡山也是派出了亲信前往云南以及广西甚至四川,分别去找段芝贵以及陆荣廷以及唐继尧,所为的不外乎就是获取了一个共进退的承诺。
在阎锡山发给唐继尧的密电中,不止一次的提到唇亡齿寒这个词。
然而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个词,但是真正要做的话却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要让这四家自身矛盾都不小的军阀结成共进退的同盟,其难度不是一般的小,军阀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极其有限的,那么是当年南方包括陈敬云在内的三大军阀之所以结成临时同盟,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除了有着北洋军这个共同敌人外,更主要的是当时滇军和国民军一个在西南一个在东南沿海隔的千里远,所以这两方的联合是有着地理基础的,而在滇军和国民军联合了后,陆荣廷也是不得不加入这一同盟,不然的话国民军和滇军北伐和进军四川之前就会联手把陆荣廷给灭了。
而今天呢,西南还是有着三大军阀,滇军和桂军之间的矛盾不用说了,从辛亥年到现在就没停止过,而更严重的是滇军现在还在四川和段芝贵的川军打着呢,要想让唐继尧答应同盟,很简单段芝贵要么把渝城让出来,要么把成都让出来,只要段芝贵随便舍得一个,那么唐继尧就不介意在四川停止战争,如果不,那么他就决定在国民军击溃桂军之前把先四川给占下来。
攻占四川,这是滇军从辛亥年到现在一直为止努力地事情,而当初唐继尧和陈敬云联盟,暗中的协议也是滇军攻占四川的。国民军在北伐的时候,滇军就一直为了攻克四川而努力,可惜事与愿违,滇军为了四川投入了已经高达十万的兵力,花费的军费无数,可惜就是一直拿不下来,等段芝贵率领他的两万多北洋精兵进入四川后,滇军就更郁闷了。
至于山西阎锡山的死活,唐继尧虽然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让他毫无条件的答应和阎锡山共进退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当然了,如果到时候国民军摆开了架势要用武力扫平全部军阀的话,他唐继尧少不得也要暂时放下四川的争端,然后和陆荣廷以及段芝贵一起对抗国民军了。
不过现在嘛,不是还没打起来嘛!难道还没打起来的时候就要让唐继尧对中央开战,唐继尧暂时还没那个胆量。
这国内的四大军阀为了联合而进行着各种利益交换而导致密电来往不断的时候,国民军却已经悄然完成了兵力的调动,大批的主力从沿海各省被抽调到了京汉线上直隶、河南、湖北以及湖南和广东,国民军足足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整了这一次的战略调动,从直隶一直延续到广东,以超过三十万的部队形成了一条蔓延数千里的战线。
而根据参谋部初步拟定的作战计划,在西南方向是以缓慢进攻为主,不力求速攻,而对于山西却是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拿下,然后大军主力南下彻底解决西南三军阀。为此国民军已经沿着山西部署了超过六万的兵力,所谓的就是要在短时间内集中最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迅速攻克山西。
当完成了军事准备后,政治上面的事情也就浮上了台面,在国社党控制下的各大报纸开始报道军阀割据问题,说现在中国既然要统一,那么军阀割据的问题就是不得不解决,不然各省都有着自己的军队,连财政都不上缴中央,除了名义上一个服从中央外和读力王国无异,号召各省军阀主动放弃军权和政权,共造共和!
甘愿放弃权力而把自己送上门的事情在这几年里就出现了一个蔡锷,而不管是唐继尧还是陆荣廷又或者是阎锡山、段芝贵都不是什么蔡锷,要不然他们走不到今天,所以面对国社党大范围舆论攻势自然是无动于衷的,不过为了争夺民心,唐继尧还是有些心思的,他发表通电宣称:坚决拥护南京中央政斧,坚决拥护陈`总统的领导!
说的跟谁要是反对陈敬云就是要他老命一样,但是除了这些场面话外就没有实际行动了,相反的也许是默契,段芝贵和唐继尧在没有经过任何和平协定的情况下,双方都是停止了战争,双方之前围绕着成都而进行争夺的部队已经陆续奔赴川东地区,唐继尧亲自率领的第六军已经湖南部署了超过三个师的部队,在靠近湖北的地区也是陆续展开了部队。
十月六号,陈敬云以外蒙古叛乱势大,当地部队军力不足的理由,给阎锡山的第十军下达命令,要求他们即刻奔赴外蒙地区镇压外蒙古叛乱!而这等理由摆明了就找借口开战,阎锡山就算在傻也能看出来自己要是带着部队离开山西到了外蒙古那鸟地方,那可就彻底完蛋了,于是乎一边备战一边联络西南三大军阀唐继尧、陆荣廷和段芝贵。
十月八号,陈敬云以违抗军令的理由撤销阎锡山第十军军长一职,而且还任命了第二十四师师长孔庚为新任第十军军长!而第二十四师师长孔庚素来是阎锡山在山西内部的主要竞争对手,陈敬云这一招玩的就是挑拨离间。不过孔庚兴许是没有陈敬云想象的那么有胆魄,竟然发了个通电表示无功不受禄,婉拒了第十军军长一职,这让陈敬云又点小失望,他明明听军事情报处那边的人说这一年多来权势渐大的孔庚已经和阎锡山多有矛盾,阎锡山为压制这个对自己的权势地位有着重大威胁人已经是三番五次想要调离孔庚第二十四师师长一职,但是晋绥军也和其他军阀部队一样,兵为将有,阎锡山可以说晋绥军是他的,但是孔庚同样可以说第二十四师就是他的,加上山西方面也一直以来面临着北洋军或者是国民军的庞大压力,所以阎锡山到底是没胆子做出自毁长城强行撤离孔庚的事情。但是这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却是越来越明显了,陈敬云本想着挑拨一把让阎锡山未战先乱呢,也不知道阎锡山用了什么方法或者是孔庚又有着什么样的想法,竟然没能奏效。
不过不管孔庚接不接受第十军军长一职,实际上已经没什么所谓了,接受了的话晋绥军就可以出现高级将领的分裂,而不接受的话问题也不大,反正国民军已经正式向山西进军了。
国民军头号主力,北伐战役中的绝对王牌,攻克青岛的主力‘中央陆军第九师’已经从石家庄启程沿着铁路线向太原挺进了。
欧洲战火如火如荼之际,中国再一次全面爆发内战!
第四百九十一章唐陆会面
在陈敬云撤销阎锡山第十军军长一职之前,国社党就已经为了削藩而进行了大范围的舆论宣传,国社党所控制的报纸上几乎天天都说着西大军阀怎么坏,怎么祸国殃民。然而如果还有人记得北洋和国民军爆发全面内战之前的情形时就会发现,当时的情况和现在的情况几乎是如出一辙。只不过当是身为军阀之一的陈敬云现在已经摇身一变变成了中央政斧的总统,并且已经代替了北洋的角色继续削藩。
国社党的舆论控制能力可比当年的北洋强得多,当年的北洋内阁好说好歹还是披着民`主的外衣呢,对于各地报纸以及一些学者的讨论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国社党实行的却是新闻管制制度,所有公开刊发的报纸都必须经过审核才能开办,新闻内容也必须以正面为主,任何喊着民`主的口号反对南京中央政斧、反对陈敬云的媒体都会被冠以反动媒体进行整顿处理,勒令整改新闻报道内容,而一些和孙文领导的国`民`党有所接触的媒体,并为孙文进行摇旗呐喊的报纸更是被直接冠以叛国罪关闭,不管记者还是编辑一律以叛国罪逮捕后枪毙。对于国社党而言,从来就没有政治囚犯这个词汇,因为一旦被冠上了叛国罪这类罪名,基本上逮捕后就是被枪毙,监狱牢房太紧张,关不了那么多人。
,所以说,假如我们要军事上解决军阀割据问题,那么就必须做好和这些军阀全面开战的准备。”沈纲一如既往的用着沉静的语气向陈敬云解说着参谋部的作战计划。
沈纲道:“根据各方面汇集的情报来看,占据云南和贵州以及西川南部地区的唐继尧手下的部队已经膨胀到至少二十万人,滇军除了在四川内驻扎了重兵和四川段芝贵进行争夺外,在贵州以及湖北也驻扎了相当多的一部分兵力。滇军参加战事频多,战斗经验丰富,虽然武器装备不强,但是战斗力在的西南驻军阀部队中算得上中等。
同样在四川的段芝贵据信已经整合了四川原有的诸多小军阀目前控制了渝城和成都两处要地,其所部目前大约在十万人左右。但是他属下的部队两极化严重,其嫡系为原北洋军第二师以及第六师的部队,大约在三万人左右,这部分嫡系保持了相当多的重火力,如果我军要进攻四川的话,那么这一部分段芝贵的嫡系力量将会是我们的主要对手。而剩下的旁系部队则是为原为四川各地小军阀的部队,质量上参差不齐,装备极差!”
“西南三军阀中,陆荣廷的部队数量一直都比较稳定,如今大约保有八万到十万人的数量,半数部署在湖南,半数部署在广西。桂军的装备比滇军要略逊一筹,士兵素质两者上相差不多,以参谋部诸多同僚的统一意见,单单对付桂军的话,我军只要投入两个师就能够取得局部优势,投入三个师以上就能够取得战略优势。
这三家的力量都不弱,联合起来的话我军虽然能够保持一定的优势,但是要想迅速取胜的话也有着一定的困难,除了兵力上的差别外,更重要的是西南地区多山,交通不便,尽管粤汉铁路已经完成大半,我军从湖北武汉进驻长沙问题不大,但是离开了粤汉铁路后继续向西南方向进攻,那么我军拥有的大量野炮部队就很难进行机动为前线步兵进行炮火支援。由于不能迅速机动,那么快速解决战斗也就成为了难点。
为此,参谋部的建议是在面对西南三军阀中,前期采取小幅度进攻,吸引敌军主动兵力汇集到湖南、湖北、广东一线,而我军则是进行避免进行大范围的迂回机动,如有必要,一定程度上前期可暂时放弃部分地区,对敌军前线部队不断施加压力迫使敌军不断增兵,时机来临时迅速的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击溃敌军主力!一言之则是诱使敌军和我军进行战略决战,届时充分发挥我军之重火力优势,一战定胜负!”
陈敬云听罢也是点点头,参谋部的战略构想还是相当实际的,考虑到了国民军进军西南的最大障碍并不是西南驻多军阀本身,而是西南地区那糟糕无比的地形。西南三大军阀里头,每个都是远不如国民军的,但是如果这三方加起来的话,那么就会拥有庞大的超过五十万的兵力,而这说的还是他们的野战军,而实际上和国民军一样,他们除了中央编制的部队外,还拥有大量类似地方守备团的部队,这些部队虽然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是关键时刻也能牵制国民军不少兵力。到时候国民军在兵力上能拿出个二十万就了不起了,毕竟国民军除了要对付西南军阀外,在沿海各省,东北其他地区都被部署兵力,可不能一股脑的把所有部队都投入到西南前线里头。
兵力上处于劣势之际如果说国民军的炮兵部队也因为西南的地形而无法跟随步兵进行机动的话,那么就让国民军的战略优势大大降低。要知道西南诸军阀里头,除了段芝贵手下的两万多嫡系老北洋部队外,其他军阀部队一个师一万人里头有七八门火炮就是相当不错了,而实际上很多部队除了步枪外,其他的火炮乃至重机枪都没有,名副其实的轻步兵,这些步兵如果真正机动起来的话,那速度自然不是拥有大量重火力的国民军能够比较的。
所以要发挥出国民军最大的战略优势,那么国民军就必须以静打动,尽量避免机动作战,迫使敌军采取正面作战并与自己决战之。所以到时候什么战术都是假的,汇集主力后直奔敌军不得不防守之地,比如贵阳、比如云南大理,比如南宁和桂林,敌军硬守的话那么正合了国民军的意愿,如果不守的话失去了这些战略要点这些军阀部队不用几个月就得全面崩溃。
而在扫平西南三大军阀之前,国民军还有一件事得先办了,那就是先和山西的阎锡山给解决了。
山西的阎锡山实际上军力并不强悍,手下虽然有五六万的部队,但是比起西南三大军阀来还是差了一大截。而让陈敬云决定第一个解决他的原因不是因为阎锡山的实力最差,而是因为阎锡山占据的山西就在直隶和河南以及湖北的边上,如果不把山西给提前拿下来,这如何让陈敬云安心进攻西南啊。万一国民军主力在西南前线作战的时候,阎锡山来一个突袭石家庄然后掐断京汉线并进攻湖北的话,国民军就是腹背受敌。
就跟当年冯国璋为了打陈敬云而先把黄兴的南京给攻占了下来一样,任何一个将领都不会允许自己在前线作战的时候,背后还有着一支数万并不受自己控制的军队虎视眈眈着。
第四百九十章战争再起
山西这几年历程大体上和其他被军阀控制的省份是相同的,各方英雄在辛亥革命这场大浪潮中崛起,从武昌起义到今天其实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年而已,然而就是这样短短的时间里诸多风流人物不断登场,然后又是迅速的被后来者堆死在沙滩上,其中最明显的例子不外乎就是这几年国民军和北洋军之争,袁世凯和陈敬云为了争夺中央控制权而爆发的一系列内战了。
辛亥年涌现的诸多军阀中,经过大浪淘沙现在已经没有剩下几个了,当年的最大军阀袁世凯已经病亡,他一死后本来就面临崩溃的北洋军是彻底四分五裂,部分军政要员跟在了段祺瑞的后面投入了国民军的体系之内,又有少部分则是继续向西,比如陆建章现在就是跑到了陕西那边竟然也是拉出了一支近万人的部队来,还有部分残余跟着段芝贵入了四川,不过大部分北洋将领都是因为兵败不得不逃入租借,也有部分人被俘虏,总体而言北洋作为一个军事集团体系已经宣告了灭亡,就连四川的段芝贵现在也是没敢打出北洋的口号。
北洋军宣告灭亡后,割据东北的张作霖和吴俊升这几个小军阀也是不得不屈服于国民军的庞大军事力量面前,一个顽抗到底的冯德麟已经落得兵败身亡的结果,张作霖等人投诚,所部被改编为国民军部队,热河的姜桂题手下的毅军历史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当年乃是宋庆的旧部,甲午后清廷整编旧军编练了武卫军,当时的毅军就被编为了武卫军左军,乃是当年中国的主力新式陆军之一。辛亥后姜桂题率领武卫军左军支持袁世凯,所以投桃报李,袁世凯任命姜桂题为热河都统,兼任毅军军统,而毅军这个时候也确定了正式编制二十六营、马队三营一哨、炮队两营,号称十万人,但这也仅仅是号称而已,真正打起来完全和北洋军以及国民军这种耗资众多的精锐军队无法比较。当初国民军包围燕京的时候,热河的姜桂题也是派了手下的近万兵力来增援燕京,结果还没走到燕京呢就被当时的国民军第九师下属一团迎头阻击。
当时的国民军第九师之93团仅仅是得到了山炮营的支援而已,而当时来增援燕京的毅军足有近万人,新旧火炮三十余门,不管是兵力还是火炮数量都是远胜过当时与之交战的第93团,第93团唯一占据优势的也就只有机枪和迫击炮火力了。本来第93团的任务只是阻挡毅军的增援,但但是的93团发来攻的毅军战斗力实在太差,所以就主动出击,结果就跟赶羊一样把近万的毅军往北赶出了好几十里,毅军逃亡之际丢失了所有重武器。此役虽然双方都没有什么伤亡,但是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已经可见一斑。
当袁世凯死了后,段祺瑞决定和谈,姜桂题也没有顽抗到底,而是在第九师进逼热河的时候也投降了。
本来说按照国民军对北洋降军的处理旧历,不管是俘虏还是主动投降的北洋军士兵,一律都是加以劝说尽量让他们加入国民军,中低级军官一般也是直接调往其他部队任职,中高级军官则是看情况,被俘的,态度不合作的直接送往南京软禁。但是少部分特例比如段祺瑞,徐树铮这样的人则是按照事先谈好的条件让他们继续担任高级职位。而姜桂题虽然投降但是明显不属于和徐树铮同类的人,所以在交出了军权后拒绝了陈敬云邀请他到南京担任参谋部高级军事顾问的建议,而是拍拍屁股去了天津租界享受人生去了。
姜桂题交出军权后国民军也就彻底控制了直隶周边地区,加上东北已经大体平定,那么北方诸省当中就剩下山西这么一个地方游离于南京中央政斧的控制之外了,至于陕西和甘肃青海和疆省等地区,国民军的兵锋还没有抵达,一时间也只是表面臣服谈不上实际控制。
而山西这几年的历程和其他省份差不多,先是爆发了革命,然后少数几个手握军权的人掌控了实权,当时山西的阎锡山虽然在前期被北洋军打的节节败退,连太原都丢了,但是后来的南北和谈救了他,南北和谈后阎锡山保住了山西都督的位置,也开始为了自保而投向袁世凯一方,还根据袁世凯的整顿各省陆军把手下的晋绥军整编为了山西省陆军,编有两师两旅。等北洋被国民军击败了后,阎锡山又是选择了臣服国民军,而陈敬云授予了他陆军上将军衔,并给了第十军和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这两个师的番号。于是晋绥军把番号一改,就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中央陆军第十军。
纵观山西第十军的实力,就可以发现阎锡山的这个第十军是以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为主力,而这两个师的前身乃是当年阎锡山起家时整编的一师两旅,后续阎锡山虽然更改过诸多番号,比如以四个团为核心各自扩编为一个师,加上其他几支二线部队号称达到了六个师,不过只是空有番号而已。所以袁世凯下令各省整编陆军时,阎锡山也就顺势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番号撤销,还是以前的一师两旅为核心整编出来整编为了两个师的编制,随后阎锡山接受了陈敬云的第十军番号后,这两个师也就顺势转为了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加上阎锡山手下的山西第一混成旅和山西第二混成旅,就是构成了晋绥军,也就是第十军的主要野战兵力,实际兵力大约在四万人左右
尽管手中有着好几万的军队,但是阎锡山一直是没有安全感的,天天都害怕陈敬云这个陆士第五期的学长派大军进入山西。除了加强自身实力外,阎锡山也是派出了亲信前往云南以及广西甚至四川,分别去找段芝贵以及陆荣廷以及唐继尧,所为的不外乎就是获取了一个共进退的承诺。
在阎锡山发给唐继尧的密电中,不止一次的提到唇亡齿寒这个词。
然而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个词,但是真正要做的话却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要让这四家自身矛盾都不小的军阀结成共进退的同盟,其难度不是一般的小,军阀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极其有限的,那么是当年南方包括陈敬云在内的三大军阀之所以结成临时同盟,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除了有着北洋军这个共同敌人外,更主要的是当时滇军和国民军一个在西南一个在东南沿海隔的千里远,所以这两方的联合是有着地理基础的,而在滇军和国民军联合了后,陆荣廷也是不得不加入这一同盟,不然的话国民军和滇军北伐和进军四川之前就会联手把陆荣廷给灭了。
而今天呢,西南还是有着三大军阀,滇军和桂军之间的矛盾不用说了,从辛亥年到现在就没停止过,而更严重的是滇军现在还在四川和段芝贵的川军打着呢,要想让唐继尧答应同盟,很简单段芝贵要么把渝城让出来,要么把成都让出来,只要段芝贵随便舍得一个,那么唐继尧就不介意在四川停止战争,如果不,那么他就决定在国民军击溃桂军之前把先四川给占下来。
攻占四川,这是滇军从辛亥年到现在一直为止努力地事情,而当初唐继尧和陈敬云联盟,暗中的协议也是滇军攻占四川的。国民军在北伐的时候,滇军就一直为了攻克四川而努力,可惜事与愿违,滇军为了四川投入了已经高达十万的兵力,花费的军费无数,可惜就是一直拿不下来,等段芝贵率领他的两万多北洋精兵进入四川后,滇军就更郁闷了。
至于山西阎锡山的死活,唐继尧虽然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让他毫无条件的答应和阎锡山共进退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当然了,如果到时候国民军摆开了架势要用武力扫平全部军阀的话,他唐继尧少不得也要暂时放下四川的争端,然后和陆荣廷以及段芝贵一起对抗国民军了。
不过现在嘛,不是还没打起来嘛!难道还没打起来的时候就要让唐继尧对中央开战,唐继尧暂时还没那个胆量。
这国内的四大军阀为了联合而进行着各种利益交换而导致密电来往不断的时候,国民军却已经悄然完成了兵力的调动,大批的主力从沿海各省被抽调到了京汉线上直隶、河南、湖北以及湖南和广东,国民军足足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整了这一次的战略调动,从直隶一直延续到广东,以超过三十万的部队形成了一条蔓延数千里的战线。
而根据参谋部初步拟定的作战计划,在西南方向是以缓慢进攻为主,不力求速攻,而对于山西却是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拿下,然后大军主力南下彻底解决西南三军阀。为此国民军已经沿着山西部署了超过六万的兵力,所谓的就是要在短时间内集中最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迅速攻克山西。
当完成了军事准备后,政治上面的事情也就浮上了台面,在国社党控制下的各大报纸开始报道军阀割据问题,说现在中国既然要统一,那么军阀割据的问题就是不得不解决,不然各省都有着自己的军队,连财政都不上缴中央,除了名义上一个服从中央外和读力王国无异,号召各省军阀主动放弃军权和政权,共造共和!
甘愿放弃权力而把自己送上门的事情在这几年里就出现了一个蔡锷,而不管是唐继尧还是陆荣廷又或者是阎锡山、段芝贵都不是什么蔡锷,要不然他们走不到今天,所以面对国社党大范围舆论攻势自然是无动于衷的,不过为了争夺民心,唐继尧还是有些心思的,他发表通电宣称:坚决拥护南京中央政斧,坚决拥护陈`总统的领导!
说的跟谁要是反对陈敬云就是要他老命一样,但是除了这些场面话外就没有实际行动了,相反的也许是默契,段芝贵和唐继尧在没有经过任何和平协定的情况下,双方都是停止了战争,双方之前围绕着成都而进行争夺的部队已经陆续奔赴川东地区,唐继尧亲自率领的第六军已经湖南部署了超过三个师的部队,在靠近湖北的地区也是陆续展开了部队。
十月六号,陈敬云以外蒙古叛乱势大,当地部队军力不足的理由,给阎锡山的第十军下达命令,要求他们即刻奔赴外蒙地区镇压外蒙古叛乱!而这等理由摆明了就找借口开战,阎锡山就算在傻也能看出来自己要是带着部队离开山西到了外蒙古那鸟地方,那可就彻底完蛋了,于是乎一边备战一边联络西南三大军阀唐继尧、陆荣廷和段芝贵。
十月八号,陈敬云以违抗军令的理由撤销阎锡山第十军军长一职,而且还任命了第二十四师师长孔庚为新任第十军军长!而第二十四师师长孔庚素来是阎锡山在山西内部的主要竞争对手,陈敬云这一招玩的就是挑拨离间。不过孔庚兴许是没有陈敬云想象的那么有胆魄,竟然发了个通电表示无功不受禄,婉拒了第十军军长一职,这让陈敬云又点小失望,他明明听军事情报处那边的人说这一年多来权势渐大的孔庚已经和阎锡山多有矛盾,阎锡山为压制这个对自己的权势地位有着重大威胁人已经是三番五次想要调离孔庚第二十四师师长一职,但是晋绥军也和其他军阀部队一样,兵为将有,阎锡山可以说晋绥军是他的,但是孔庚同样可以说第二十四师就是他的,加上山西方面也一直以来面临着北洋军或者是国民军的庞大压力,所以阎锡山到底是没胆子做出自毁长城强行撤离孔庚的事情。但是这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却是越来越明显了,陈敬云本想着挑拨一把让阎锡山未战先乱呢,也不知道阎锡山用了什么方法或者是孔庚又有着什么样的想法,竟然没能奏效。
不过不管孔庚接不接受第十军军长一职,实际上已经没什么所谓了,接受了的话晋绥军就可以出现高级将领的分裂,而不接受的话问题也不大,反正国民军已经正式向山西进军了。
国民军头号主力,北伐战役中的绝对王牌,攻克青岛的主力‘中央陆军第九师’已经从石家庄启程沿着铁路线向太原挺进了。
欧洲战火如火如荼之际,中国再一次全面爆发内战!
第四百九十一章唐陆会面
在陈敬云撤销阎锡山第十军军长一职之前,国社党就已经为了削藩而进行了大范围的舆论宣传,国社党所控制的报纸上几乎天天都说着西大军阀怎么坏,怎么祸国殃民。然而如果还有人记得北洋和国民军爆发全面内战之前的情形时就会发现,当时的情况和现在的情况几乎是如出一辙。只不过当是身为军阀之一的陈敬云现在已经摇身一变变成了中央政斧的总统,并且已经代替了北洋的角色继续削藩。
国社党的舆论控制能力可比当年的北洋强得多,当年的北洋内阁好说好歹还是披着民`主的外衣呢,对于各地报纸以及一些学者的讨论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国社党实行的却是新闻管制制度,所有公开刊发的报纸都必须经过审核才能开办,新闻内容也必须以正面为主,任何喊着民`主的口号反对南京中央政斧、反对陈敬云的媒体都会被冠以反动媒体进行整顿处理,勒令整改新闻报道内容,而一些和孙文领导的国`民`党有所接触的媒体,并为孙文进行摇旗呐喊的报纸更是被直接冠以叛国罪关闭,不管记者还是编辑一律以叛国罪逮捕后枪毙。对于国社党而言,从来就没有政治囚犯这个词汇,因为一旦被冠上了叛国罪这类罪名,基本上逮捕后就是被枪毙,监狱牢房太紧张,关不了那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