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安徽周玉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人文遗存丰富,但抢救与保护也是巨大工作。一代名臣孙家鼐的“状元府”淹没在历史风雨中,摇摇欲倒,抢救刻不容缓。
十年后的一次探寻
第一次去寿县是十几年前,当时我们在淮南学习,与同学杨礼兵等晚上在大街上吃麻辣烫喝啤酒,约定第二天去古城寿县,看看古城墙,看看孙家鼐的状元府。
到达时节是寿县洪水消退季节,城门内外都是防洪袋。我们在城墙上转了一圈,坐在地上研究一番后得出一个结论:始建于宋朝的寿县古城墙之所以没有在拆墙大潮中扒掉,是因为它有防洪作用。洪水泛滥时,只要关上城门,滴水不入。经常发生的洪灾为寿县人民保存了古城墙。如此讨论一番后就回去了。这一次,没有见到孙状元家房子,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城外绿柳袅娜的情景。
探寻孙状元府一直是我的愿望。没想到,一耽搁就是十几年,时间真是匆匆。从合肥坐汽车,到到寿县车站,打车进城,还有十元的路程。心中纳闷,一个县城的汽车站造得这么远干嘛?也许是,历史文化名城讲究多吧。
通过南墙门进城,在几条街巷里随意穿行。没有想象中那种十足的古色古香,许多门面的招牌也是电脑字体,几条街巷甚至显得很脏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与大理等城市比较,寿县在整合资源,合理规划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身在府中不识府
在安徽的众多城市中,寿县的历史是悠久的。它古称寿春,自楚考烈王公元前241年迁都于此,曾10次为郡,并屡为州郡治所。2100年前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有一句话:“郢之后徙寿春,亦一都会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这一段话表明,楚国都城从郢(今湖北荆州城北5公里纪南城遗址)搬迁到寿春,并且形成一个大都市,而且辐射到了合肥,木材、皮革、鲍鱼等,都在合肥交换。
因为这样的历史积淀,寿县有许多人文古迹,有些保存下来了,有些在岁月中消失,有些则期待抢救。
状元府就是期待抢救的历史遗存。
一打听,都知道状元府,说在古城北大街。但都补充地告诉我,已经很破旧了,住的都是老百姓,没看头。我心中吃惊,估计像20几年前安庆的赵朴初故居一样,居住的是平常百姓家,终日交响的是锅碗瓢盆的声音。
远远看到城北大街东侧一片居民区中有高高耸立的古房子,飞檐翘角的面貌依然可见。从一条小巷进去,身处错乱的高楼之间,却找不到它。询问一位买菜回来的市民吴女士,说这就是状元府。
“怎么连一个大门都没有?
“拆了,六十年代拆的。”
吴女士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她告诉我大门的位置,座西朝东。状元府一共有多少间,她也说不具体,但是现在住了80多户人家。
挨家挨户穿行,状元府的往昔风貌还是能辨认的。高大的青砖墙,木梁石雕都显示了它曾经的显赫。保存得最好的是两家人居住的小姐楼,上下两层,厚实的木板,精致的木窗。在这里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奶奶告诉说,小姐楼前面是一个四合院,现在院子里也盖起了房子,石板地面铺上了水泥。露出一块厚重的青石长条,光滑的石面现实了岁月的久远,老奶奶告诉说那是下水道。她比划着下水道的走向,为状元... -->>
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人文遗存丰富,但抢救与保护也是巨大工作。一代名臣孙家鼐的“状元府”淹没在历史风雨中,摇摇欲倒,抢救刻不容缓。
十年后的一次探寻
第一次去寿县是十几年前,当时我们在淮南学习,与同学杨礼兵等晚上在大街上吃麻辣烫喝啤酒,约定第二天去古城寿县,看看古城墙,看看孙家鼐的状元府。
到达时节是寿县洪水消退季节,城门内外都是防洪袋。我们在城墙上转了一圈,坐在地上研究一番后得出一个结论:始建于宋朝的寿县古城墙之所以没有在拆墙大潮中扒掉,是因为它有防洪作用。洪水泛滥时,只要关上城门,滴水不入。经常发生的洪灾为寿县人民保存了古城墙。如此讨论一番后就回去了。这一次,没有见到孙状元家房子,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城外绿柳袅娜的情景。
探寻孙状元府一直是我的愿望。没想到,一耽搁就是十几年,时间真是匆匆。从合肥坐汽车,到到寿县车站,打车进城,还有十元的路程。心中纳闷,一个县城的汽车站造得这么远干嘛?也许是,历史文化名城讲究多吧。
通过南墙门进城,在几条街巷里随意穿行。没有想象中那种十足的古色古香,许多门面的招牌也是电脑字体,几条街巷甚至显得很脏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与大理等城市比较,寿县在整合资源,合理规划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身在府中不识府
在安徽的众多城市中,寿县的历史是悠久的。它古称寿春,自楚考烈王公元前241年迁都于此,曾10次为郡,并屡为州郡治所。2100年前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有一句话:“郢之后徙寿春,亦一都会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这一段话表明,楚国都城从郢(今湖北荆州城北5公里纪南城遗址)搬迁到寿春,并且形成一个大都市,而且辐射到了合肥,木材、皮革、鲍鱼等,都在合肥交换。
因为这样的历史积淀,寿县有许多人文古迹,有些保存下来了,有些在岁月中消失,有些则期待抢救。
状元府就是期待抢救的历史遗存。
一打听,都知道状元府,说在古城北大街。但都补充地告诉我,已经很破旧了,住的都是老百姓,没看头。我心中吃惊,估计像20几年前安庆的赵朴初故居一样,居住的是平常百姓家,终日交响的是锅碗瓢盆的声音。
远远看到城北大街东侧一片居民区中有高高耸立的古房子,飞檐翘角的面貌依然可见。从一条小巷进去,身处错乱的高楼之间,却找不到它。询问一位买菜回来的市民吴女士,说这就是状元府。
“怎么连一个大门都没有?
“拆了,六十年代拆的。”
吴女士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她告诉我大门的位置,座西朝东。状元府一共有多少间,她也说不具体,但是现在住了80多户人家。
挨家挨户穿行,状元府的往昔风貌还是能辨认的。高大的青砖墙,木梁石雕都显示了它曾经的显赫。保存得最好的是两家人居住的小姐楼,上下两层,厚实的木板,精致的木窗。在这里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奶奶告诉说,小姐楼前面是一个四合院,现在院子里也盖起了房子,石板地面铺上了水泥。露出一块厚重的青石长条,光滑的石面现实了岁月的久远,老奶奶告诉说那是下水道。她比划着下水道的走向,为状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