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顺治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多尔衮抬手将折子一点点的撕碎,福临一惊:“叔父,你这是干什么?朕觉得很好啊。”
多尔衮笑道:“我本来就是你的叔父,又是摄政王,何必再多这么个拗口的称呼。难道别人还敢不尊敬我不成?”
福临歪着脑袋想了想,也点了点头:“好像是拗口了一点,不做便不做吧。若是有人敢不敬叔父,朕跟他没完!”
若是福临坚持让他做这个皇叔父摄政王,他反而会担心小皇帝是不是在做戏。而福临的表现很好,仿佛对这个称呼完全不上心,一切听从自己的意思。多尔衮心里那一点小小的疑心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又为自己怀疑了侄儿升起一些愧疚之情。
他伸手捏一捏福临的鼻子:“好啊,若是有人胆敢欺负我,皇上可要为我做主啊。”
“恩,朕就会把那个不长眼的人全家都欺负一遍,给叔父出气!”福临拍着小胸脯,骄傲的抬起头。
多尔衮失笑:“好,以后我可就靠着皇上了。”
福临脸上笑着,心里却暗暗松了口气。请封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的是大学士冯铨,冯铨是多尔衮的人,福临很清楚,只是,他不知道这道折子是不是两人商议好了的结果,只好扮作天真的样子,去试探多尔衮。
还好,可能冯铨认为所有的折子多尔衮都要事先过目,也可能是因为他想要讨好多尔衮,这件事情多尔衮事先并不知情。
而多尔衮的反应也让福临很是满意。他从心底不愿意多尔衮的权势再进一步,多尔衮自己推了更好,省得他再让布木布泰出马,也省得他对多尔衮的提防再深几分。
不过,冯铨,这个人他记住了。福临的手指从那堆碎片上抚过,抬头:“叔父,今天额娘那里有好吃的饽饽,我们一起去吃,可好?”
“行啊。”多尔衮拉起他的手,“对了,等工部手上的宫殿修缮完后,皇上想要他们修哪里?”玉儿还是和哲哲住在一起,太不方便了有没有?
福临眨眨眼:“就慈宁宫吧。那里地方又大,还有自己的花园,额娘一定喜欢。”
好侄儿!够体贴!多尔衮很是开心,直接表现在他的胃口上,居然不嫌甜,一连吃了好几个奶油饽饽。
福临很自觉的把叔父留给额娘,自己跑去上文化课。由于他职业的特殊性,他并没有特意指定哪个人来做老师,而是从朝中挨个儿拎大臣给自己上课。这样的好处便是他能快速的熟悉朝中众人,还能对他们进行不着痕迹的拉拢;坏处,便是先生们对他的学习进度不是很熟悉。不过这不是福临所担心的。在学习方面,他想起了某个变态的“一百二十遍”,并决定不这么自虐,也不打算用这个来虐待后世子孙。他通常是读一遍,背一遍,默一遍,然后再重复,一般到十次左右便会牢记在心了。福临决定,把一百二十遍缩水到三十六遍——虽然还是很恐怖,但他的子孙后代们绝对要感谢他。
根据前世看的一些小说,清朝教导皇子们的老师也是很苦逼的。据说先要对皇子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皇子背书的时候还要跪着听。这些老师们通常还是上了年纪的,这一会儿跪一会儿站的,简直是折腾。
所以,福临决定从根子上改变这个问题,尊师重教还是必须的。今天的先生是国子监祭酒李若琳,再怎么尊师重道,福临还是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李若琳是冯铨的弟子。
抛开政治和人品问题不谈,李若琳的文化水平还是相当高的,福临依旧认真的上完了课,然后再谈一谈其他问题。
“前几天你的上书朕看了,这些人可用吗?”
李若琳恭恭敬敬的回道:“请皇上放心,他们虽然不是股肱之材,可也能效犬马之劳。”
他推荐了几个之前在翰林院供职的官员,希望能够任用他们,起码礼部需要这样的人才。多尔衮和福临商量过,准是准了,不过还要观察一段时间。
多尔衮其实更喜欢用年轻人,例如崇祯朝的新科进士什么的,李若琳对他这种偏向很清楚,推荐的六个人里面就有两个是这样的人。
简直就是学士预备役啊。福临觉得这似乎又起了一个帮派,以冯铨为首。他不喜欢冯铨这一帮子人,而多尔衮却对他们很是宠爱。理由很简单,两个字,剃发。
冯铨曾经是魏忠贤的干儿子,名声相当的臭,投降清廷之后便以满人自居。他和李若琳、孙之獬便是强烈支持剃发令的汉臣,还起了带头作用,把自己的脑门剃得光秃秃的。由于福临的反对,多尔衮没有强烈推行剃发令,但他对已经剃发了的汉臣态度便会好些,冯铨等人的这个举动很明显得到了他的欢心,也让小皇帝不满。
你们是汉人,居然做出这么谄媚的举动,丢不丢人啊!而且,你们明知道朕反对剃发,还颠颠的编个辫子在朕面前晃,你们到底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你们不把朕放在眼里,总有一天朕会让你们在朕眼前消失!福临气鼓鼓的往椅子上一座,然后自己乐了起来:年纪变小了,怎么心态也跟着小了呢?
/> 多尔衮抬手将折子一点点的撕碎,福临一惊:“叔父,你这是干什么?朕觉得很好啊。”
多尔衮笑道:“我本来就是你的叔父,又是摄政王,何必再多这么个拗口的称呼。难道别人还敢不尊敬我不成?”
福临歪着脑袋想了想,也点了点头:“好像是拗口了一点,不做便不做吧。若是有人敢不敬叔父,朕跟他没完!”
若是福临坚持让他做这个皇叔父摄政王,他反而会担心小皇帝是不是在做戏。而福临的表现很好,仿佛对这个称呼完全不上心,一切听从自己的意思。多尔衮心里那一点小小的疑心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又为自己怀疑了侄儿升起一些愧疚之情。
他伸手捏一捏福临的鼻子:“好啊,若是有人胆敢欺负我,皇上可要为我做主啊。”
“恩,朕就会把那个不长眼的人全家都欺负一遍,给叔父出气!”福临拍着小胸脯,骄傲的抬起头。
多尔衮失笑:“好,以后我可就靠着皇上了。”
福临脸上笑着,心里却暗暗松了口气。请封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的是大学士冯铨,冯铨是多尔衮的人,福临很清楚,只是,他不知道这道折子是不是两人商议好了的结果,只好扮作天真的样子,去试探多尔衮。
还好,可能冯铨认为所有的折子多尔衮都要事先过目,也可能是因为他想要讨好多尔衮,这件事情多尔衮事先并不知情。
而多尔衮的反应也让福临很是满意。他从心底不愿意多尔衮的权势再进一步,多尔衮自己推了更好,省得他再让布木布泰出马,也省得他对多尔衮的提防再深几分。
不过,冯铨,这个人他记住了。福临的手指从那堆碎片上抚过,抬头:“叔父,今天额娘那里有好吃的饽饽,我们一起去吃,可好?”
“行啊。”多尔衮拉起他的手,“对了,等工部手上的宫殿修缮完后,皇上想要他们修哪里?”玉儿还是和哲哲住在一起,太不方便了有没有?
福临眨眨眼:“就慈宁宫吧。那里地方又大,还有自己的花园,额娘一定喜欢。”
好侄儿!够体贴!多尔衮很是开心,直接表现在他的胃口上,居然不嫌甜,一连吃了好几个奶油饽饽。
福临很自觉的把叔父留给额娘,自己跑去上文化课。由于他职业的特殊性,他并没有特意指定哪个人来做老师,而是从朝中挨个儿拎大臣给自己上课。这样的好处便是他能快速的熟悉朝中众人,还能对他们进行不着痕迹的拉拢;坏处,便是先生们对他的学习进度不是很熟悉。不过这不是福临所担心的。在学习方面,他想起了某个变态的“一百二十遍”,并决定不这么自虐,也不打算用这个来虐待后世子孙。他通常是读一遍,背一遍,默一遍,然后再重复,一般到十次左右便会牢记在心了。福临决定,把一百二十遍缩水到三十六遍——虽然还是很恐怖,但他的子孙后代们绝对要感谢他。
根据前世看的一些小说,清朝教导皇子们的老师也是很苦逼的。据说先要对皇子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皇子背书的时候还要跪着听。这些老师们通常还是上了年纪的,这一会儿跪一会儿站的,简直是折腾。
所以,福临决定从根子上改变这个问题,尊师重教还是必须的。今天的先生是国子监祭酒李若琳,再怎么尊师重道,福临还是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李若琳是冯铨的弟子。
抛开政治和人品问题不谈,李若琳的文化水平还是相当高的,福临依旧认真的上完了课,然后再谈一谈其他问题。
“前几天你的上书朕看了,这些人可用吗?”
李若琳恭恭敬敬的回道:“请皇上放心,他们虽然不是股肱之材,可也能效犬马之劳。”
他推荐了几个之前在翰林院供职的官员,希望能够任用他们,起码礼部需要这样的人才。多尔衮和福临商量过,准是准了,不过还要观察一段时间。
多尔衮其实更喜欢用年轻人,例如崇祯朝的新科进士什么的,李若琳对他这种偏向很清楚,推荐的六个人里面就有两个是这样的人。
简直就是学士预备役啊。福临觉得这似乎又起了一个帮派,以冯铨为首。他不喜欢冯铨这一帮子人,而多尔衮却对他们很是宠爱。理由很简单,两个字,剃发。
冯铨曾经是魏忠贤的干儿子,名声相当的臭,投降清廷之后便以满人自居。他和李若琳、孙之獬便是强烈支持剃发令的汉臣,还起了带头作用,把自己的脑门剃得光秃秃的。由于福临的反对,多尔衮没有强烈推行剃发令,但他对已经剃发了的汉臣态度便会好些,冯铨等人的这个举动很明显得到了他的欢心,也让小皇帝不满。
你们是汉人,居然做出这么谄媚的举动,丢不丢人啊!而且,你们明知道朕反对剃发,还颠颠的编个辫子在朕面前晃,你们到底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你们不把朕放在眼里,总有一天朕会让你们在朕眼前消失!福临气鼓鼓的往椅子上一座,然后自己乐了起来:年纪变小了,怎么心态也跟着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