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侯门医女庶手驭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老家伙看到奏折终于舍得把手里的野史杂记丢开,倒是颇为认真的看了三遍,然后点头,抓过笔来在后面唰唰几笔添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还给姚燕语:“送上去吧。”
姚燕语很是诧异,心想老头儿你是犯懒也不能这样啊,这可是给皇上看的!
不过上面签上了老家伙的名字,就算是有什么不妥皇上怪下来,也有他给顶着。怕什么?大不了脱了这身官袍回家吃自己去。
于是当晚,姚姑娘的第一本奏折便送进了宫里,呈放到了御书房的龙案上。
姚燕语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她提出的第一件事是朝廷花钱买民间古方,把民间收藏的古方都收上来,检验校正,之后系统的编写成一本书,就叫《古方大全》,
第二件事情是她想编撰一份教材,是专门给医女学习用的,讲一些养生护理专业知识。
这一点倒是不用朝廷出钱,现在门阀贵族都有钱,有钱难买健康,哪家都有百十个家生奴婢,只要皇上发了话,每家送十个八个过来学习总是有的,每人收一定的学费食宿费,这就是一笔不小的进账,最起码可以维持医馆的日常开支。
第三呢,她还提出把自己收藏的《本草拾遗》这本古书整理出手抄本来献给医馆,以后医馆里来的级别高的医官可以无偿翻阅学习,算是她个人对医馆的贡献。
这一点很让人刮目相看。
这个时代的人都讲究秘方,秘制,秘藏。私家拥有的东西生怕被别人知道。像《本草拾遗》这种失传了上百年的东西拿出来给人无偿翻阅学习,这在别人开来无疑是疯了。
但姚燕语却不这样想。
她始终认为像《本草拾遗》这样的科学遗产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就算是姚家世代珍藏了它,但依然不能独吞它。何况它是一本医书,著书的人本就是怀着济世救人的心态把这本书写成,它就不应该被束之高阁无人识。
不管是在哪个朝代,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这本书都应该拿出来献给朝廷。只有国家的力量才能把这本书的价值完全体现出来,去救治更多的人。
对于这件事情,最轰动的地方当属太医院。
太医院的各位太医但凡在医界有点成就的都听说过这本书,但却无缘得见。如今听说姚主薄把这本家藏的书献出来了,只要是在国医馆任职的人到了一定的级别都可以随便翻阅。
于是这些人一个个都跃跃欲试,纷纷给自己的上级长官提出申请,想调任国医馆就职。这就像是练武的人看见传说中记载盖世神功的武林秘籍一样,这些人不但想去看看,还想据为己有。
只可惜,姚主簿说了,不管谁看,都是手抄本。至于珍藏本,对不起,谢绝参观。
姚主薄的奏折被皇上批准,接下来就是开张大吉了。
收买古方的事情不怎么好办,就算有姚主薄带头捐献了《本草拾遗》,那些各人收藏的医书古方也都不愿意拿出来,有的人觉得是个宝贝,还得提提价。
有的人则藏了私心,想着自己好生研究研究,说不定也能跟姚家女儿一样,哪天学有所成,治病救人,博得个好前程。
不过收医女的事儿倒是很火爆。章程一出来,各王公侯伯家均送了十三四岁的姑娘过来。
送人来最多的是燕王府,一口气儿送了十五个人来,这些人不是王妃身边的人就是郡主贵女身边的人,一个个儿都是有头有脸的家生奴,将来都是近身服侍主子的人。
自然也有不是奴仆的,有些品级较低的官宦人家有庶出的女儿想要培养的也花银子送了进来。
不足半月,国医馆第一批进来学医的姑娘就有六十九个人。这些姑娘们每人学费五两银子,为期半年,食宿每人每月纹银三两半。食宿费一月一交,不许走读,不许自带食物。
有人说这食宿费也太贵了。
没办法,国医馆的食宿条件好,每天都是养生膳食,食材特别齐全,比公侯家的膳食也查不到哪里去。所以贵是应该的。
——这位你说什么?来学医的都是奴婢,没必要弄这么好的饭菜?
——不弄这些她们怎么学?她们学不好怎么回去给您做?我们倒是想天天让他们吃大锅杂烩呢,问题是她们学完了回去给您做,您吃吗?
如此,五百八十六两半纹银一丝不差全部入账。姚主薄在外边落下了一个‘难缠’的名声。
尤其是那些品级低些只有俸禄没有外财的京官,背地里嚼说这姚家不愧祖上是经商的,姚主薄的算盘打得这叫一个响。
但姚姑娘懒得管这些,嫌贵你可以不来,谁又没求着你。
姚燕语看了看账单,甩手交给了一个姓关的司医:“这个账目你留好了,除去每天的膳食开支,以后医馆里面有需要修缮添置的,都从这钱里面儿出。”
关司医自然满口答应,可怜他自从跟着张老院令混,到现在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多银子。
那老东西是个不爱财的,皇上给就拿着,不给就罢了,反正总少不了他的吃穿,他孤身一人,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根本懒得计较银钱之事。
不过话说回来了,他倒是自在,跟在皇上身边谁也不敢亏待了,却苦了跟着他的这几个人。
闲话少提,却说这一通忙碌,又是月余的时间。
日子进入十月半,天气便开始冷了起来。小北风一吹,古槐树那金黄色的叶子便哗啦啦的落下来,满满的铺了一地,踩上去还软软的,沙沙作响。
姚燕语站在槐树下,抬头看着碧蓝的天,幽幽的吐了一口气。
麦冬拿着一件宝蓝锦缎灰鼠风毛的男式氅衣跑了出来给姚燕语裹在身上,又麻利的转到前面整了整衣襟,劝道:“天气凉了,姑娘身上穿的单薄,站一会儿就屋里去吧。”
“嗯。”姚燕语点了点头,问麦冬:“今儿是什么日子?”
“回姑娘,今儿是十月十九了。”
“十月十九了!”姚燕语往看了看北方的方向,卫章走了一个多月了。
上次书信是什么时候来的?十天前吧?说是跟经过一番恶战,已经夺回了凤城。
那么现在呢?整个甘州都夺回来了吗?
沉思中,身后传来一片欢笑声,打断了姚燕语的思绪。她笑了笑,转头看了看中院的方向,那边的大厅里,翠微正在给那些来学习的姑娘们讲授老人摔倒中风后的急救方法。这会儿看来是讲完一节课了,姑娘们正跑出来各自松散呢。
姚燕语给第一批医女定了半年的学期,前四个月都是翠微和翠萍两个人讲授知识。后面的两个月是姚燕语给这些人逐一考核的时间。
六十九个医女当时候需要挨个儿的从姚燕语面前过,把学过的东西都当着她的面演讲操作一遍,只有她满意了,才会给发签署姚主薄大名并加盖大云国医馆印章的帛书一张。
翠微和翠萍两个人之前在总督府的时候,他们两个没有安下心来学,但却一直在旁边看着,耳濡目染,早就也有些底子在。后来经过姚燕语系统的教导一年多,现如今给这些姑娘们教授知识自然是绰绰有余。
而且姚燕语还有个私心,等第一批医女合格之时,便是翠微和翠萍两个丫鬟在医馆正式入职的开始。她得让别人心服口服,知道她姚燕语... -->>
这老家伙看到奏折终于舍得把手里的野史杂记丢开,倒是颇为认真的看了三遍,然后点头,抓过笔来在后面唰唰几笔添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还给姚燕语:“送上去吧。”
姚燕语很是诧异,心想老头儿你是犯懒也不能这样啊,这可是给皇上看的!
不过上面签上了老家伙的名字,就算是有什么不妥皇上怪下来,也有他给顶着。怕什么?大不了脱了这身官袍回家吃自己去。
于是当晚,姚姑娘的第一本奏折便送进了宫里,呈放到了御书房的龙案上。
姚燕语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她提出的第一件事是朝廷花钱买民间古方,把民间收藏的古方都收上来,检验校正,之后系统的编写成一本书,就叫《古方大全》,
第二件事情是她想编撰一份教材,是专门给医女学习用的,讲一些养生护理专业知识。
这一点倒是不用朝廷出钱,现在门阀贵族都有钱,有钱难买健康,哪家都有百十个家生奴婢,只要皇上发了话,每家送十个八个过来学习总是有的,每人收一定的学费食宿费,这就是一笔不小的进账,最起码可以维持医馆的日常开支。
第三呢,她还提出把自己收藏的《本草拾遗》这本古书整理出手抄本来献给医馆,以后医馆里来的级别高的医官可以无偿翻阅学习,算是她个人对医馆的贡献。
这一点很让人刮目相看。
这个时代的人都讲究秘方,秘制,秘藏。私家拥有的东西生怕被别人知道。像《本草拾遗》这种失传了上百年的东西拿出来给人无偿翻阅学习,这在别人开来无疑是疯了。
但姚燕语却不这样想。
她始终认为像《本草拾遗》这样的科学遗产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就算是姚家世代珍藏了它,但依然不能独吞它。何况它是一本医书,著书的人本就是怀着济世救人的心态把这本书写成,它就不应该被束之高阁无人识。
不管是在哪个朝代,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这本书都应该拿出来献给朝廷。只有国家的力量才能把这本书的价值完全体现出来,去救治更多的人。
对于这件事情,最轰动的地方当属太医院。
太医院的各位太医但凡在医界有点成就的都听说过这本书,但却无缘得见。如今听说姚主薄把这本家藏的书献出来了,只要是在国医馆任职的人到了一定的级别都可以随便翻阅。
于是这些人一个个都跃跃欲试,纷纷给自己的上级长官提出申请,想调任国医馆就职。这就像是练武的人看见传说中记载盖世神功的武林秘籍一样,这些人不但想去看看,还想据为己有。
只可惜,姚主簿说了,不管谁看,都是手抄本。至于珍藏本,对不起,谢绝参观。
姚主薄的奏折被皇上批准,接下来就是开张大吉了。
收买古方的事情不怎么好办,就算有姚主薄带头捐献了《本草拾遗》,那些各人收藏的医书古方也都不愿意拿出来,有的人觉得是个宝贝,还得提提价。
有的人则藏了私心,想着自己好生研究研究,说不定也能跟姚家女儿一样,哪天学有所成,治病救人,博得个好前程。
不过收医女的事儿倒是很火爆。章程一出来,各王公侯伯家均送了十三四岁的姑娘过来。
送人来最多的是燕王府,一口气儿送了十五个人来,这些人不是王妃身边的人就是郡主贵女身边的人,一个个儿都是有头有脸的家生奴,将来都是近身服侍主子的人。
自然也有不是奴仆的,有些品级较低的官宦人家有庶出的女儿想要培养的也花银子送了进来。
不足半月,国医馆第一批进来学医的姑娘就有六十九个人。这些姑娘们每人学费五两银子,为期半年,食宿每人每月纹银三两半。食宿费一月一交,不许走读,不许自带食物。
有人说这食宿费也太贵了。
没办法,国医馆的食宿条件好,每天都是养生膳食,食材特别齐全,比公侯家的膳食也查不到哪里去。所以贵是应该的。
——这位你说什么?来学医的都是奴婢,没必要弄这么好的饭菜?
——不弄这些她们怎么学?她们学不好怎么回去给您做?我们倒是想天天让他们吃大锅杂烩呢,问题是她们学完了回去给您做,您吃吗?
如此,五百八十六两半纹银一丝不差全部入账。姚主薄在外边落下了一个‘难缠’的名声。
尤其是那些品级低些只有俸禄没有外财的京官,背地里嚼说这姚家不愧祖上是经商的,姚主薄的算盘打得这叫一个响。
但姚姑娘懒得管这些,嫌贵你可以不来,谁又没求着你。
姚燕语看了看账单,甩手交给了一个姓关的司医:“这个账目你留好了,除去每天的膳食开支,以后医馆里面有需要修缮添置的,都从这钱里面儿出。”
关司医自然满口答应,可怜他自从跟着张老院令混,到现在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多银子。
那老东西是个不爱财的,皇上给就拿着,不给就罢了,反正总少不了他的吃穿,他孤身一人,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根本懒得计较银钱之事。
不过话说回来了,他倒是自在,跟在皇上身边谁也不敢亏待了,却苦了跟着他的这几个人。
闲话少提,却说这一通忙碌,又是月余的时间。
日子进入十月半,天气便开始冷了起来。小北风一吹,古槐树那金黄色的叶子便哗啦啦的落下来,满满的铺了一地,踩上去还软软的,沙沙作响。
姚燕语站在槐树下,抬头看着碧蓝的天,幽幽的吐了一口气。
麦冬拿着一件宝蓝锦缎灰鼠风毛的男式氅衣跑了出来给姚燕语裹在身上,又麻利的转到前面整了整衣襟,劝道:“天气凉了,姑娘身上穿的单薄,站一会儿就屋里去吧。”
“嗯。”姚燕语点了点头,问麦冬:“今儿是什么日子?”
“回姑娘,今儿是十月十九了。”
“十月十九了!”姚燕语往看了看北方的方向,卫章走了一个多月了。
上次书信是什么时候来的?十天前吧?说是跟经过一番恶战,已经夺回了凤城。
那么现在呢?整个甘州都夺回来了吗?
沉思中,身后传来一片欢笑声,打断了姚燕语的思绪。她笑了笑,转头看了看中院的方向,那边的大厅里,翠微正在给那些来学习的姑娘们讲授老人摔倒中风后的急救方法。这会儿看来是讲完一节课了,姑娘们正跑出来各自松散呢。
姚燕语给第一批医女定了半年的学期,前四个月都是翠微和翠萍两个人讲授知识。后面的两个月是姚燕语给这些人逐一考核的时间。
六十九个医女当时候需要挨个儿的从姚燕语面前过,把学过的东西都当着她的面演讲操作一遍,只有她满意了,才会给发签署姚主薄大名并加盖大云国医馆印章的帛书一张。
翠微和翠萍两个人之前在总督府的时候,他们两个没有安下心来学,但却一直在旁边看着,耳濡目染,早就也有些底子在。后来经过姚燕语系统的教导一年多,现如今给这些姑娘们教授知识自然是绰绰有余。
而且姚燕语还有个私心,等第一批医女合格之时,便是翠微和翠萍两个丫鬟在医馆正式入职的开始。她得让别人心服口服,知道她姚燕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