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崔长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别情依依的灞桥柳
在卷帙浩繁的古诗词里“折柳相赠”与“折柳送别”已经成为一种古人的情感符号和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尤其对于文人墨客而言,更是一种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相沿成习的高雅风尚和诗歌主题。在唐诗宋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人以“折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离情别绪。例如:
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白居易?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郑谷?柳:“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施肩吾?杂曲歌辞?杨柳枝:“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孟郊?横吹曲辞?折杨柳:“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赠远累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但恐人别促,不怨来迟迟。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朱颜与绿杨,并在别离期。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花惊燕地雪,叶映楚池波。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
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久而久之“折柳送别”这一寓意深长的行为方式,渐渐演化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惜别概念,并由此内涵衍生出诸多与之相关的词语,也同样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譬如:“柳色”、“柳枝”、“柳条”、“柳丝”、“烟柳”、“柳荫”、“柳絮”、“柳绵”、“柳花”、“杨柳”等等。
隋代无名氏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杜牧?新柳:“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梁简文帝?折杨柳:“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城高短箫发,林空书角悲。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
其实,我们如果从文化的源流与传承的角度上来审视的话“折柳”的原始含义应该是表达男女之间的甜蜜爱情和缠绵悱恻的离伤别恨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先于隋唐的诗经和乐府诗集中萃取一二例证:
其一: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几句诗,描述了主人公当初身着戎装、走向疆场时,在杨柳依依的春天里与家人缱绻道别,而回归故里的时候,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寒冬。尽管他连年征战杀伐,但一刻也没有忘却魂牵梦绕的家园。因为风雪弥漫处,一直有一苗温暖的灯光为他而守候,并在浓郁的夜色里,照亮了他的归途。每每读至此处,我总会想起韦庄在他的菩萨蛮中所描述的情景与感受:“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其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读曲歌:“折杨柳。百鸟园林啼,道欢不离口。”
这首诗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沐浴着明媚的青光采折杨柳,意欲送给心上人。由于长时间沉浸于思念他的柔情之中,不知不觉间,仿佛林中的百鸟也在呼唤情人的名字(“欢”)。在这花团锦簇、柳丝摇曳的芳春,在这园林铺绣、鸟鸣婉转的花季,情窦初开的她,怎能会不产生美丽的错觉呢?
其三:乐府诗集?折... -->>
一)别情依依的灞桥柳
在卷帙浩繁的古诗词里“折柳相赠”与“折柳送别”已经成为一种古人的情感符号和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尤其对于文人墨客而言,更是一种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相沿成习的高雅风尚和诗歌主题。在唐诗宋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人以“折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离情别绪。例如:
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白居易?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郑谷?柳:“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施肩吾?杂曲歌辞?杨柳枝:“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孟郊?横吹曲辞?折杨柳:“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赠远累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但恐人别促,不怨来迟迟。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朱颜与绿杨,并在别离期。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花惊燕地雪,叶映楚池波。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
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久而久之“折柳送别”这一寓意深长的行为方式,渐渐演化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惜别概念,并由此内涵衍生出诸多与之相关的词语,也同样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譬如:“柳色”、“柳枝”、“柳条”、“柳丝”、“烟柳”、“柳荫”、“柳絮”、“柳绵”、“柳花”、“杨柳”等等。
隋代无名氏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杜牧?新柳:“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梁简文帝?折杨柳:“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城高短箫发,林空书角悲。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
其实,我们如果从文化的源流与传承的角度上来审视的话“折柳”的原始含义应该是表达男女之间的甜蜜爱情和缠绵悱恻的离伤别恨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先于隋唐的诗经和乐府诗集中萃取一二例证:
其一: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几句诗,描述了主人公当初身着戎装、走向疆场时,在杨柳依依的春天里与家人缱绻道别,而回归故里的时候,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寒冬。尽管他连年征战杀伐,但一刻也没有忘却魂牵梦绕的家园。因为风雪弥漫处,一直有一苗温暖的灯光为他而守候,并在浓郁的夜色里,照亮了他的归途。每每读至此处,我总会想起韦庄在他的菩萨蛮中所描述的情景与感受:“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其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读曲歌:“折杨柳。百鸟园林啼,道欢不离口。”
这首诗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沐浴着明媚的青光采折杨柳,意欲送给心上人。由于长时间沉浸于思念他的柔情之中,不知不觉间,仿佛林中的百鸟也在呼唤情人的名字(“欢”)。在这花团锦簇、柳丝摇曳的芳春,在这园林铺绣、鸟鸣婉转的花季,情窦初开的她,怎能会不产生美丽的错觉呢?
其三:乐府诗集?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