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农女喜临门(种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福安镇上消失了,没人知道她们去了哪里,而锦娘的无故消失无疑于断了老临家最后的一条财路。
虽说还可以找其他绣庄,但是临青溪打算把心思多花在田里,还打算开酒楼赚钱,所以绣品的事情她暂时不想考虑了,老临家的人也没说让她继续刺绣赚钱。
“溪丫头,开酒楼可不是一件小事,必须要和阿爷还有爹商量!”临青飞把临青溪给她的纸重新折好收了起来。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三十四章温室大棚
于是,忙完地里的活儿,兄妹三个就回了家,而到了晚上,临青飞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其他家人。
临远山并不是不同意开酒楼,他只是担心很多问题,比如家里的钱在福安镇上够买多大的房子,做饭的师傅要到哪里找,还要找个算账先生,人手也是个问题。
“阿爷,咱们就开一家有特色的小酒楼,不用去找什么做菜师傅,我看二哥做饭就挺好吃的,把他培养成大厨不就行了,至于算账先生,三哥、五哥都行。我还听说福安镇上有私塾,如果咱家在镇上开个小酒楼,几位哥哥也能去私塾念书。”临青溪繁体字虽然认得不多,但她勤奋好学,这段日子临远山已经把自己所知道的都教给了她,但她觉得远远不够。
一听到“念书”两个字,老临家的男女老幼都沉默了,说起来,村里识字的人不多,而老临家就有好几个,这也是村长、族长和族老他们为什么看重老临家的原因。
“溪丫头,啥叫‘特色’?”临青海对打铁没兴趣,但他对做饭不但有兴趣还有天分,可叶氏、穆氏一直都不让他进厨房,所以他展现自己的机会并不多。
前两天,他见临青溪在地里干活很辛苦,就下厨房给她煮了一碗野菜汤,还炒了一个菜,吃得临青溪直冲他竖大拇指,其实他知道,自己妹妹的厨艺比他要好得多,但她同样下厨的机会不多。
“二哥,别的村没有豆腐,但咱们村有豆腐,这就叫特色,现在外人一提起豆腐,总会说临家村豆腐或者临氏豆腐,这就是特色。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咱们村现在都在做豆腐,那咱家就先开一家以豆腐为特色菜的酒楼,一方面也算帮了村里人,另一方面咱们自己也能赚钱,还省了做豆腐的时间,岂不是一举两得。”临青溪笑着说道。
临远山也被临青溪的说法打动了,但他还是有顾虑:“溪丫头,你这个方法是不错,可光卖豆腐做的菜,是不是太单一了,客人肯定会越来越少的。”
“阿爷,你就放心吧!老阿爷给我说了很多做豆腐的秘方,我可以全教给二哥一个人,我相信二哥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美味豆腐。”临青溪很有信心地说道。
“溪丫头,你二哥是个男人,做饭是女人的活儿,你教给娘和你的两个嫂嫂不行吗?”穆氏还是认为做饭是女人的事情,不应该男人插手。
“娘,不行!您要照顾这个家,两位嫂嫂还有两个小侄子要照顾,到时候酒楼要是开起来,后厨肯定少不了人,家里这一大摊子怎么办?再说,哪家酒楼的大厨不是男的,二哥既然喜欢做菜,为什么不给他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临青溪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出来了。
临青海唯恐穆氏再说出反对的话,赶紧说道:“娘,我喜欢做菜,从小就喜欢!我知道阿爷、阿奶和爹娘从来没有亏待过自家孩子,但我一直觉得自己挺没用的,我不像大哥会念书,也没有三弟聪明,甚至其他三个弟弟,我也比不上。这些年,无论我怎么努力,似乎都差几个兄弟一大截。现在,我连小妹都比不上了。阿爷、阿奶、爹、娘,我真得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厨子有什么不好,皇宫里不也有御厨嘛,就给我一个机会吧!”
临青海发自肺腑的一番话打动了家人的心,说起来,因为他性子活脱,做事又没有定性,临远山他们对他总是有些不放心,把他当不成熟的小孩子看待,但今日他这番话,也算他成熟的一个起点吧。
最后,家人同意了让临青海钻研厨艺,而当天晚上,临远山执笔,临青溪低声口述,很快就写出来厚厚的一本临氏菜谱,而这本菜谱自此被老临家当成了家族秘密,直到很多年后还是只有临远山、临青溪和临青海三人知道上面的内容。
第二天,临青云关了小安镇上的临家小店,和临青飞一起去福安镇上打听有没有人要卖房子。
如今村里的很多男人、女人都在忙做豆腐的事情,所以串门的人就更少了,临青溪听说豆腐的名声都已经传遍了整个云州府,族长和几位族老正打算在云州府城开一家豆腐店呢。
村里人的生活好了,自然不会将目光紧盯在老临家,所以临青海安心在自家小厨房钻研厨艺,而临青溪为了第一时间品尝他的战果,就留在了家里。
现在不用再刺绣,她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临忠国经过几个月的休养,如今已经能拄着拐杖站起来走几步了。
“妹妹,阿爷说你昨天一夜没睡,不困吗?怎么起这么早?”临青禾见临青溪顶着一对大黑眼圈就出来了。
“阿爷和二哥不也没睡,我没事的!对了五哥,咱们村里种竹子的多吗?”临青溪找了一个小板凳,坐在了院子里的枣树下。
“村里没什么人种竹子,但山上的野竹子很多,你问这个干什么?”临青禾也搬了一个小板凳在临青溪身边坐下。
“也没什么,我打算在山脚附近盖一种暖房,需要一些很结实又很有韧性的竹子,然后在里面种些蔬菜,这样咱们家酒楼开张,就不用去买那些贵得要死的蔬菜了。”临青溪可是在福安镇的菜市场上逛过,那里的菜价和肉价一样昂贵,普通百姓家根本吃不起。
“妹妹,你糊涂了,现在可是大夏天,菜根本种不活的。”临青禾笑着说。
“能种活,我已经查看过了,山脚那边的很多荒地虽然在背阴面,但也能接受到阳光,如果暖房调节好温度,通风口和灌水设施处理好,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而且暖房里四季的蔬菜都能种的活,大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临青溪想着能最快赚到钱的方法,就是自产自销,这也是她鼓励家人开酒楼的目的之一。
“溪丫头,你说的是真的?!”临远山也算种了半辈子的地,对于土地他有一种很深厚的感情。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三十五章惊动县令
“阿爷,我没有撒谎。您想一下,为什么明明土和水是一样的,而有些菜只有夏天吃得到而冬天吃不到,有的则是冬天吃得到而夏天吃不到,最大的不同是因为温度。其实像小麦、稻米、蔬菜甚至动物、花草树木,它们都和人一样,会因为冷热不同而有所变化,只要掌握了它们生长所需要的温度,那么就能种出反季节的东西来。”临青溪在决定开办生态农家乐之前,她就专门进修过农业,恶补过很多农业知识和技术,所以对于温室大棚,她是十分熟悉的。
临远山几人虽然有很多词没听懂,但都觉得临青溪的话很有道理,而且种菜和种粮食不也是一个道理吗?
“妹妹,如果你说的这种暖房真得这么有用,那么咱们楚国就不是一年一季小麦和一季稻子了,岂不是一年四季都能种小麦和稻子!”这个认知让临青禾激动地从小板凳上站了起来,如果真是这样,以后就再也不会饿死了。
“五哥,理论上虽然是这样,但实际做起来没那么容易,首先蔬菜比小麦和稻子成长周期短,很快就能见到成果,其次暖房种植粮食成本太高,根本不划算。其实,提高小麦和稻子的产量可以用其他方法,比如选种、施肥、治疗病虫害等方面。”临青溪发现自己说起这些农业知识,仿佛又回到了现代,只是她忘了自己已经是个古代人,还是个才八岁的小萝莉。
她的这番话以及接下来的话不但让老临家的人震惊的无以复加,也让正在县衙后堂办公的陆志明和江师爷激动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她真是这样说的?”陆志明猛地走到一直隐藏在老临家周围探消息的侍卫面前,抓着他的双臂大声问道。
“回大人,那临青溪的确是这样说的,她还问家人咱们楚国一亩地产多少斤粮食,临远山告诉她,最好的年景时一亩良田产小麦是两百斤,产稻子是三百斤。但是她却告诉家人,如果在选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害等方面下功夫和找对方法,那么小麦亩产应该在七百斤左右,而稻子应在千斤左右。”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临青溪是怎样在田里忙碌的,这名侍卫也觉得这农家女娃娃在说胡话,可现在他竟然有些想相信她说出口的话。
“先生,你以为如何?”陆志明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但他有些做不到,三年大旱导致楚国饿殍遍野,田里颗粒无收。
如今国库空虚,民心不定,外敌蠢蠢欲动,再这样下去,楚国真是要亡国了。
在福安镇上消失了,没人知道她们去了哪里,而锦娘的无故消失无疑于断了老临家最后的一条财路。
虽说还可以找其他绣庄,但是临青溪打算把心思多花在田里,还打算开酒楼赚钱,所以绣品的事情她暂时不想考虑了,老临家的人也没说让她继续刺绣赚钱。
“溪丫头,开酒楼可不是一件小事,必须要和阿爷还有爹商量!”临青飞把临青溪给她的纸重新折好收了起来。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三十四章温室大棚
于是,忙完地里的活儿,兄妹三个就回了家,而到了晚上,临青飞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其他家人。
临远山并不是不同意开酒楼,他只是担心很多问题,比如家里的钱在福安镇上够买多大的房子,做饭的师傅要到哪里找,还要找个算账先生,人手也是个问题。
“阿爷,咱们就开一家有特色的小酒楼,不用去找什么做菜师傅,我看二哥做饭就挺好吃的,把他培养成大厨不就行了,至于算账先生,三哥、五哥都行。我还听说福安镇上有私塾,如果咱家在镇上开个小酒楼,几位哥哥也能去私塾念书。”临青溪繁体字虽然认得不多,但她勤奋好学,这段日子临远山已经把自己所知道的都教给了她,但她觉得远远不够。
一听到“念书”两个字,老临家的男女老幼都沉默了,说起来,村里识字的人不多,而老临家就有好几个,这也是村长、族长和族老他们为什么看重老临家的原因。
“溪丫头,啥叫‘特色’?”临青海对打铁没兴趣,但他对做饭不但有兴趣还有天分,可叶氏、穆氏一直都不让他进厨房,所以他展现自己的机会并不多。
前两天,他见临青溪在地里干活很辛苦,就下厨房给她煮了一碗野菜汤,还炒了一个菜,吃得临青溪直冲他竖大拇指,其实他知道,自己妹妹的厨艺比他要好得多,但她同样下厨的机会不多。
“二哥,别的村没有豆腐,但咱们村有豆腐,这就叫特色,现在外人一提起豆腐,总会说临家村豆腐或者临氏豆腐,这就是特色。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咱们村现在都在做豆腐,那咱家就先开一家以豆腐为特色菜的酒楼,一方面也算帮了村里人,另一方面咱们自己也能赚钱,还省了做豆腐的时间,岂不是一举两得。”临青溪笑着说道。
临远山也被临青溪的说法打动了,但他还是有顾虑:“溪丫头,你这个方法是不错,可光卖豆腐做的菜,是不是太单一了,客人肯定会越来越少的。”
“阿爷,你就放心吧!老阿爷给我说了很多做豆腐的秘方,我可以全教给二哥一个人,我相信二哥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美味豆腐。”临青溪很有信心地说道。
“溪丫头,你二哥是个男人,做饭是女人的活儿,你教给娘和你的两个嫂嫂不行吗?”穆氏还是认为做饭是女人的事情,不应该男人插手。
“娘,不行!您要照顾这个家,两位嫂嫂还有两个小侄子要照顾,到时候酒楼要是开起来,后厨肯定少不了人,家里这一大摊子怎么办?再说,哪家酒楼的大厨不是男的,二哥既然喜欢做菜,为什么不给他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临青溪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出来了。
临青海唯恐穆氏再说出反对的话,赶紧说道:“娘,我喜欢做菜,从小就喜欢!我知道阿爷、阿奶和爹娘从来没有亏待过自家孩子,但我一直觉得自己挺没用的,我不像大哥会念书,也没有三弟聪明,甚至其他三个弟弟,我也比不上。这些年,无论我怎么努力,似乎都差几个兄弟一大截。现在,我连小妹都比不上了。阿爷、阿奶、爹、娘,我真得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厨子有什么不好,皇宫里不也有御厨嘛,就给我一个机会吧!”
临青海发自肺腑的一番话打动了家人的心,说起来,因为他性子活脱,做事又没有定性,临远山他们对他总是有些不放心,把他当不成熟的小孩子看待,但今日他这番话,也算他成熟的一个起点吧。
最后,家人同意了让临青海钻研厨艺,而当天晚上,临远山执笔,临青溪低声口述,很快就写出来厚厚的一本临氏菜谱,而这本菜谱自此被老临家当成了家族秘密,直到很多年后还是只有临远山、临青溪和临青海三人知道上面的内容。
第二天,临青云关了小安镇上的临家小店,和临青飞一起去福安镇上打听有没有人要卖房子。
如今村里的很多男人、女人都在忙做豆腐的事情,所以串门的人就更少了,临青溪听说豆腐的名声都已经传遍了整个云州府,族长和几位族老正打算在云州府城开一家豆腐店呢。
村里人的生活好了,自然不会将目光紧盯在老临家,所以临青海安心在自家小厨房钻研厨艺,而临青溪为了第一时间品尝他的战果,就留在了家里。
现在不用再刺绣,她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临忠国经过几个月的休养,如今已经能拄着拐杖站起来走几步了。
“妹妹,阿爷说你昨天一夜没睡,不困吗?怎么起这么早?”临青禾见临青溪顶着一对大黑眼圈就出来了。
“阿爷和二哥不也没睡,我没事的!对了五哥,咱们村里种竹子的多吗?”临青溪找了一个小板凳,坐在了院子里的枣树下。
“村里没什么人种竹子,但山上的野竹子很多,你问这个干什么?”临青禾也搬了一个小板凳在临青溪身边坐下。
“也没什么,我打算在山脚附近盖一种暖房,需要一些很结实又很有韧性的竹子,然后在里面种些蔬菜,这样咱们家酒楼开张,就不用去买那些贵得要死的蔬菜了。”临青溪可是在福安镇的菜市场上逛过,那里的菜价和肉价一样昂贵,普通百姓家根本吃不起。
“妹妹,你糊涂了,现在可是大夏天,菜根本种不活的。”临青禾笑着说。
“能种活,我已经查看过了,山脚那边的很多荒地虽然在背阴面,但也能接受到阳光,如果暖房调节好温度,通风口和灌水设施处理好,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而且暖房里四季的蔬菜都能种的活,大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临青溪想着能最快赚到钱的方法,就是自产自销,这也是她鼓励家人开酒楼的目的之一。
“溪丫头,你说的是真的?!”临远山也算种了半辈子的地,对于土地他有一种很深厚的感情。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要收藏呦o(n_n)o~,谢谢!
☆、第三十五章惊动县令
“阿爷,我没有撒谎。您想一下,为什么明明土和水是一样的,而有些菜只有夏天吃得到而冬天吃不到,有的则是冬天吃得到而夏天吃不到,最大的不同是因为温度。其实像小麦、稻米、蔬菜甚至动物、花草树木,它们都和人一样,会因为冷热不同而有所变化,只要掌握了它们生长所需要的温度,那么就能种出反季节的东西来。”临青溪在决定开办生态农家乐之前,她就专门进修过农业,恶补过很多农业知识和技术,所以对于温室大棚,她是十分熟悉的。
临远山几人虽然有很多词没听懂,但都觉得临青溪的话很有道理,而且种菜和种粮食不也是一个道理吗?
“妹妹,如果你说的这种暖房真得这么有用,那么咱们楚国就不是一年一季小麦和一季稻子了,岂不是一年四季都能种小麦和稻子!”这个认知让临青禾激动地从小板凳上站了起来,如果真是这样,以后就再也不会饿死了。
“五哥,理论上虽然是这样,但实际做起来没那么容易,首先蔬菜比小麦和稻子成长周期短,很快就能见到成果,其次暖房种植粮食成本太高,根本不划算。其实,提高小麦和稻子的产量可以用其他方法,比如选种、施肥、治疗病虫害等方面。”临青溪发现自己说起这些农业知识,仿佛又回到了现代,只是她忘了自己已经是个古代人,还是个才八岁的小萝莉。
她的这番话以及接下来的话不但让老临家的人震惊的无以复加,也让正在县衙后堂办公的陆志明和江师爷激动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她真是这样说的?”陆志明猛地走到一直隐藏在老临家周围探消息的侍卫面前,抓着他的双臂大声问道。
“回大人,那临青溪的确是这样说的,她还问家人咱们楚国一亩地产多少斤粮食,临远山告诉她,最好的年景时一亩良田产小麦是两百斤,产稻子是三百斤。但是她却告诉家人,如果在选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害等方面下功夫和找对方法,那么小麦亩产应该在七百斤左右,而稻子应在千斤左右。”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临青溪是怎样在田里忙碌的,这名侍卫也觉得这农家女娃娃在说胡话,可现在他竟然有些想相信她说出口的话。
“先生,你以为如何?”陆志明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但他有些做不到,三年大旱导致楚国饿殍遍野,田里颗粒无收。
如今国库空虚,民心不定,外敌蠢蠢欲动,再这样下去,楚国真是要亡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