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听起来,这很有道理。

    于是孟子接过了话头。

    孟子说,没错,水的流动,确实无所谓向东还是向西。但,难道也不分上下?要分的吧!水尚且要分上下,人难道就不分善恶?也要分吧!

    怎么分?

    水性向下,人性向善。

    这同样听起来很有道理。的确,所有的水,都是往低处流的。因此,所有的人,也就都要往高处走。水,有往高处流的吗?没有。那么,人也没有不向善的。

    呵呵,有问题吗?

    有。

    先请问:照此说来,人性本善吗?

    不,向善。正如水性,并不是“本下”,而是“向下”。人性亦然。水的特性,是趋向于低处;人的特性,是趋向于善良。这就叫“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性向善,才是孟子的观点。本善不是。

    那么,所有人都向善吗?

    是。这就叫“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人作恶?

    环境和条件使然。这就好比水,如果把它堵起来,也会上山。但,你能说这就是水的本性吗?

    当然不能,只能叫“其势则然也”。

    同样,人性向善,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等于一定就善。你创造和提供善的环境和条件,他就善。反之,则可能恶。也就是说,性善,只是“可以为善”。

    这就要问:为什么可以为善?

    因为人性当中,原本就存在着善的可能性,这就是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和是非心。这四样东西,是每个人都有的。孟子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认为,这就是共同人性。由此产生的,是共同价值,即仁义礼智。其中,恻隐之心就是仁,羞恶之心就是义,恭敬之心就是礼,是非之心就是智。

    所以,仁义礼智,并不是外部世界强加的,而是每个人都固有的,只不过大家没怎么注意而已。其实,只要认真想想,努力追求,则“人皆可以为尧舜”。10

    相反,舍弃向善可能性的,就成为恶人,这就叫“求则得之,舍则失之”。11

    这就是世人有善有恶的原因。

    仁义道德的人性依据,也就在这里。

    这当然是对儒学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因为把核心价值观提出来了。

    现在,还有问题吗?

    有。

    我们要问:按照孟子的说法,人类不是没有什么天性吗?人的社会性,不是并非天生吗?那么,他为什么无须教育,就会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这些人性中向善的可能性,怎么就“我固有之”而“非由外铄”?

    这,岂非漏洞?

    当然是。如果不堵住,儒家还是站不住脚。

    那么,谁来填补漏洞?

    荀子。

    荀子:善能胜恶

    荀子的主张,是把人性分成两半。

    哪两半?

    一半叫性,一半叫伪。

    什么叫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12什么叫伪?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不在天而在人的,谓之伪。13也就是说,天生如此的就叫性,事在人为的就叫伪。

    很清楚,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伪,就是人的社会属性。加起来,才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人性。这在荀子那里,就叫“性伪之分”。

    这样区分,有什么意义?

    解决善恶问题。

    怎样解决?

    恶来自性,善来自伪;性是恶的,伪是善的。

    性则恶,伪则善,这确实高明。

    于是我们终于知道,儒家主张的仁义道德,包括孟子主张的向善之心,是从哪里来的了。按照荀子的说法,是教育出来,熏陶出来,改造出来的。所以,善,是社会性。教育、熏陶、改造之前的性,是恶的。

    这就是荀子的“性恶论”。

    也就是说,荀子主张性恶,不是说人性恶,更不是说人性本恶,而是说人的自然属性恶。至于社会属性,则仍是善,也必须是善,只能是善。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