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包兴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从乡中心校调到县城的这所小学已经有好几年了。在这里,我还算是青年教师,但不是骨干;我是班主任,但不是聘任的;我——尽量和每一个人客客气气。以前在乡下的时候,我常常为自己的好人缘感到心情愉快,那时候,大家真的像拜把兄弟一样,但是,在这儿,我知道,没人把我的客气当一回事——在这儿,好像只有没本事的人才要客客气气。
今年开学的似乎特别的早,正月的热闹还没有散尽,学校就开始报名缴费了。学生们都穿着新衣服,好像还是过新年的样子,见了老师和同学,都不好意思地笑。
“包老师,有人找你。”
我正在办公室里检查学生的寒假作业的时候,教导主任引过来一个人。我一看,好面熟的样子。
“阿同,忙,忙吧——”
他说话有点结巴的表情,一下子让我想了起来。
“秀——文——真的好久不见了。”秀文是我以前在乡中心校时的一个同事。
“好久不见,总有——七八年了。”他说。
“有七八了,坐,坐,有事吗?”
“也没什么事。对了,对了,听说你今年教二年级,当班主任。”
“对啊,教书么,你知道的,就这样一年一年轮过来,现在又教二年级了。”
“你们学费收多少?”
“全县统一死了,收不起来,和你们不相上下吧,三百。”
“杂费呢?平时是不是还要收些第二课堂费、班会费什么的?”
“多少总要一些吧,不过,也不敢收,现在的学生家长,都不好惹,他们一个电话打过去,学校吃不了。”
“也是,那,外地学生插到你们学校,要不捐资费呢?要多少?”
“要肯定是要的,学校也就靠这笔收入了。”
“那要多少?不会好几千吧?”
“我也不是很清楚,总之要校长说了才算。对了,你是不是有什么亲戚要来插班吗?”
“是啊——”他顿了顿,说“我儿子。”
“你儿子?这么大了,都上学啦?”我真的吃惊不小。想想也差不多了,记得他是在我来这的前一年结的婚。
“你想把他送到这儿来读?”我说,想了想,觉得还是对他说说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小学吗,还是在我们那里的乡中心校读算了。来这儿,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我想过了。对你说吧,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钱吗,想想办法。我想过,还是来找你。我是算定你不会拒绝的。插在你班,我也放心。——你的教书和为人,我们一个学校的老师都清楚,谁不挂在嘴上啊。”
“插我班,那没问题。不过,我现在在这儿可算不得什么先进班主任优秀老师。不过,你也知道,教书,这是良心事,能教好的我一定尽力教。”
“我不放心你还放心谁?我一想到孩子的读书首先就想到你。”
“小孩子怎么了?”
“也没什么,就是不爱说话,不爱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
“哈哈,和尚样,像你,遗传的吧?这样吧,你如果决定了要把孩子转过来,那得去找校长谈谈。捐资费嘛,能少点尽量少点。”
“唉,孩子——”
“你老婆呢?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做生意)?”
“在家里。”他说,然后犹犹豫豫地站起来“那——我先去找校长。”
说完,他就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我觉得好熟悉,就像翻过去的某一张日历。
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他的音信。也许,他回去考虑考虑,也就算了,要不,就是那天和校长就没谈妥,我这么想。一个星期来,我时时想着他带着孩子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的情形。仔细想想,自己那天也没说错什么,好像也没说让他为难的话。不过,我在心里还是顾自不安着,好几天夜里梦到他,还有他的孩子——虽然我从来没见过他。我对妻子说,太奇怪了,我都好久没做梦了,这几天却老是梦到以前的学校,以前的同事。妻子笑我又怀旧了。
又是一个星期一,还是没有他们父子的影子,晚上,我忍不住想给他打个电话。但是,我没有他的电话号码。
“主任,打扰啊——”我只好先打电话给我的一个同学,他现在是那个乡中心校的教导主任。闲聊几句之后,我就问他秀文家的电话号码。
“秀文?你找他有事啊?”主任问。隔着长长的距离我都能听得出来他的好奇振得电话线瑟瑟发抖。
“也没什么,是说他儿子读书的事。”
“他儿子?读书?对了,对了,他有一个儿子。哈哈,我也不知道他儿子这么大了,都读书了。不过,他没来学校读书啊。反正,他的老婆和孩子,我们全校的老师,很少有人见到。”
“那他的电话是——”
“等等,等等,他的电话号码,一下子还真的难找。我找找——你等会打电话给他,准会吓他一跳。”
后来,他对我说了一个电话号码。我拨了,铃声刚一响,就有人接了,正好是秀文。
“那我们明天去你那。”他最后说。
第二天,他果然带着他儿子来了。我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就为那个孩子安排了个座位。那孩子看起清清秀秀的,一看就是那种乖孩子的类型。只是,那双怯生生的眼睛让人不敢久视。
“他叫知书,陈知书,知书达理的知书。”他说。
他拿着校长的条子去总务处交了钱。然后,又转到我的办公室,拉过旁边一个老师的椅子坐在我对面。
“那,你准备让小孩子住谁那呢?在这附近有亲戚吗?”我看他不急着走,知道他还有事。小孩子的吃住,他还没解决呢。
“我正想和你商量这件事。我们也头疼。我想来想去,还是得麻烦你。就让他住你家吧,钱嘛,别人孩子怎么算,我们也怎么算。”
“也好,我想想,如果你这附近没有什么亲戚,也就只能住我家了。我今年只带三个学生,还住得下。钱嘛,再说。你也是领工资的人,我知道也就那么几个钱。是吧?”
我们这个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几乎都带孩子。带孩子成了每一个老师最可观的收入,有的老师,雇了保姆,带十来个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少说也有三四万收入。
“我老婆不让他来,她一步也不让他走开。”他要走的时候突然想到似的对我说,然后,很快就走了。我又看到他那熟悉的背影,像某一张翻过去的日历。
开学初的这几周总是感觉过得非常快。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还充满着新鲜感,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还比较轻松。但就我的教书经验来说,这时候作老师的却轻松不得。一些学生进步或退步的苗头往往都在这几周里慢慢表现出来。这时候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总是紧紧“盯”着每一个学生。在我看来,知书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他上课静静地听课,虽然偶尔会走走神,但决不会像有些孩子一样做小动作或捣乱。但是,没多久,就有不少科任老师来反映情况了。
“包老师,你们班插来的那个宝贝,你看他的作业,都按自己的一套做,好像一节课全都白听。”
我自己也发现了这种情况。
“知书,你上课想什么呢?哪里不舒服吗?”我找他谈话。
“想妈妈。”他说。
“就不想爸爸吗?”我想开他的笑。听他这么一说,我放心了一些。想妈妈爸爸是每一个转学插班的学生最初都会有的反应。
他没有回答。
不久,班里的几个“啦啦队”有事没事就对着他阴阳怪气地起劲地喊:“我妈妈教的,我妈妈教的。”
“喊什么喊?”我呵斥。
“他说他是他妈妈教的,不是老师教的。”一些学生躲开了,却有几个英勇无畏地站出来对我说。
“父母是每一个人的第一任老师,他这么说有什么错,以后不许乱喊了。”
“yes,sir。”
可是,学生还是偷偷地喊,我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糟糕的是,有一天,知书和其中的一个打了起来。
“我就是我妈妈教的,我又没去过学校——”知书在我的办公室里边哭边说。办公室的老师听了都非常奇怪。
“他妈妈是干什么的,啊?”大家都问我。
“我也不知道,好像不干什么,就在家里。”我只好说。
后来,我了解到他真的没去过学校,一年和二上都是他妈妈拿了书在家里教他读的。
“为什么不去学校?”
“不知道,妈妈说我还是在家里读好一些,妈妈没伴。”他还是边说边哭,不胜伤感的样子。
“你爸爸不是说你上课不专心,不爱和小朋友们说话不爱和小朋友们玩吗?是说在家里上课吗?”
“不是,是在幼儿园,大班,我读了几天。”
晚上,我想打电话给秀文问问有关情况,想想,又忍住了。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这孩子显得越来越不合群。照小孩子的性格,两三个星期下来,全班的小朋友一定全都熟悉了。可是,他还是几乎不和任何一个小朋友来往,更不和他们一起玩。下课了,他就从座位上站起来,望着窗外,痴痴木木的,像一个老头子。有时候铃声响了都不知道回位置上。有时候上课,眼睛也要偷偷往窗外溜。其实,窗外除了空白的天,什么也看不到。
“知书又坐在卫生间里不出来了。这孩子——”一天,我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妻子悄声地对我说。
一看到我,其它几个学生就围了过来叫道:
“老师,... -->>
我从乡中心校调到县城的这所小学已经有好几年了。在这里,我还算是青年教师,但不是骨干;我是班主任,但不是聘任的;我——尽量和每一个人客客气气。以前在乡下的时候,我常常为自己的好人缘感到心情愉快,那时候,大家真的像拜把兄弟一样,但是,在这儿,我知道,没人把我的客气当一回事——在这儿,好像只有没本事的人才要客客气气。
今年开学的似乎特别的早,正月的热闹还没有散尽,学校就开始报名缴费了。学生们都穿着新衣服,好像还是过新年的样子,见了老师和同学,都不好意思地笑。
“包老师,有人找你。”
我正在办公室里检查学生的寒假作业的时候,教导主任引过来一个人。我一看,好面熟的样子。
“阿同,忙,忙吧——”
他说话有点结巴的表情,一下子让我想了起来。
“秀——文——真的好久不见了。”秀文是我以前在乡中心校时的一个同事。
“好久不见,总有——七八年了。”他说。
“有七八了,坐,坐,有事吗?”
“也没什么事。对了,对了,听说你今年教二年级,当班主任。”
“对啊,教书么,你知道的,就这样一年一年轮过来,现在又教二年级了。”
“你们学费收多少?”
“全县统一死了,收不起来,和你们不相上下吧,三百。”
“杂费呢?平时是不是还要收些第二课堂费、班会费什么的?”
“多少总要一些吧,不过,也不敢收,现在的学生家长,都不好惹,他们一个电话打过去,学校吃不了。”
“也是,那,外地学生插到你们学校,要不捐资费呢?要多少?”
“要肯定是要的,学校也就靠这笔收入了。”
“那要多少?不会好几千吧?”
“我也不是很清楚,总之要校长说了才算。对了,你是不是有什么亲戚要来插班吗?”
“是啊——”他顿了顿,说“我儿子。”
“你儿子?这么大了,都上学啦?”我真的吃惊不小。想想也差不多了,记得他是在我来这的前一年结的婚。
“你想把他送到这儿来读?”我说,想了想,觉得还是对他说说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小学吗,还是在我们那里的乡中心校读算了。来这儿,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我想过了。对你说吧,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钱吗,想想办法。我想过,还是来找你。我是算定你不会拒绝的。插在你班,我也放心。——你的教书和为人,我们一个学校的老师都清楚,谁不挂在嘴上啊。”
“插我班,那没问题。不过,我现在在这儿可算不得什么先进班主任优秀老师。不过,你也知道,教书,这是良心事,能教好的我一定尽力教。”
“我不放心你还放心谁?我一想到孩子的读书首先就想到你。”
“小孩子怎么了?”
“也没什么,就是不爱说话,不爱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
“哈哈,和尚样,像你,遗传的吧?这样吧,你如果决定了要把孩子转过来,那得去找校长谈谈。捐资费嘛,能少点尽量少点。”
“唉,孩子——”
“你老婆呢?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做生意)?”
“在家里。”他说,然后犹犹豫豫地站起来“那——我先去找校长。”
说完,他就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我觉得好熟悉,就像翻过去的某一张日历。
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他的音信。也许,他回去考虑考虑,也就算了,要不,就是那天和校长就没谈妥,我这么想。一个星期来,我时时想着他带着孩子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的情形。仔细想想,自己那天也没说错什么,好像也没说让他为难的话。不过,我在心里还是顾自不安着,好几天夜里梦到他,还有他的孩子——虽然我从来没见过他。我对妻子说,太奇怪了,我都好久没做梦了,这几天却老是梦到以前的学校,以前的同事。妻子笑我又怀旧了。
又是一个星期一,还是没有他们父子的影子,晚上,我忍不住想给他打个电话。但是,我没有他的电话号码。
“主任,打扰啊——”我只好先打电话给我的一个同学,他现在是那个乡中心校的教导主任。闲聊几句之后,我就问他秀文家的电话号码。
“秀文?你找他有事啊?”主任问。隔着长长的距离我都能听得出来他的好奇振得电话线瑟瑟发抖。
“也没什么,是说他儿子读书的事。”
“他儿子?读书?对了,对了,他有一个儿子。哈哈,我也不知道他儿子这么大了,都读书了。不过,他没来学校读书啊。反正,他的老婆和孩子,我们全校的老师,很少有人见到。”
“那他的电话是——”
“等等,等等,他的电话号码,一下子还真的难找。我找找——你等会打电话给他,准会吓他一跳。”
后来,他对我说了一个电话号码。我拨了,铃声刚一响,就有人接了,正好是秀文。
“那我们明天去你那。”他最后说。
第二天,他果然带着他儿子来了。我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就为那个孩子安排了个座位。那孩子看起清清秀秀的,一看就是那种乖孩子的类型。只是,那双怯生生的眼睛让人不敢久视。
“他叫知书,陈知书,知书达理的知书。”他说。
他拿着校长的条子去总务处交了钱。然后,又转到我的办公室,拉过旁边一个老师的椅子坐在我对面。
“那,你准备让小孩子住谁那呢?在这附近有亲戚吗?”我看他不急着走,知道他还有事。小孩子的吃住,他还没解决呢。
“我正想和你商量这件事。我们也头疼。我想来想去,还是得麻烦你。就让他住你家吧,钱嘛,别人孩子怎么算,我们也怎么算。”
“也好,我想想,如果你这附近没有什么亲戚,也就只能住我家了。我今年只带三个学生,还住得下。钱嘛,再说。你也是领工资的人,我知道也就那么几个钱。是吧?”
我们这个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几乎都带孩子。带孩子成了每一个老师最可观的收入,有的老师,雇了保姆,带十来个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少说也有三四万收入。
“我老婆不让他来,她一步也不让他走开。”他要走的时候突然想到似的对我说,然后,很快就走了。我又看到他那熟悉的背影,像某一张翻过去的日历。
开学初的这几周总是感觉过得非常快。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还充满着新鲜感,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还比较轻松。但就我的教书经验来说,这时候作老师的却轻松不得。一些学生进步或退步的苗头往往都在这几周里慢慢表现出来。这时候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总是紧紧“盯”着每一个学生。在我看来,知书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他上课静静地听课,虽然偶尔会走走神,但决不会像有些孩子一样做小动作或捣乱。但是,没多久,就有不少科任老师来反映情况了。
“包老师,你们班插来的那个宝贝,你看他的作业,都按自己的一套做,好像一节课全都白听。”
我自己也发现了这种情况。
“知书,你上课想什么呢?哪里不舒服吗?”我找他谈话。
“想妈妈。”他说。
“就不想爸爸吗?”我想开他的笑。听他这么一说,我放心了一些。想妈妈爸爸是每一个转学插班的学生最初都会有的反应。
他没有回答。
不久,班里的几个“啦啦队”有事没事就对着他阴阳怪气地起劲地喊:“我妈妈教的,我妈妈教的。”
“喊什么喊?”我呵斥。
“他说他是他妈妈教的,不是老师教的。”一些学生躲开了,却有几个英勇无畏地站出来对我说。
“父母是每一个人的第一任老师,他这么说有什么错,以后不许乱喊了。”
“yes,sir。”
可是,学生还是偷偷地喊,我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糟糕的是,有一天,知书和其中的一个打了起来。
“我就是我妈妈教的,我又没去过学校——”知书在我的办公室里边哭边说。办公室的老师听了都非常奇怪。
“他妈妈是干什么的,啊?”大家都问我。
“我也不知道,好像不干什么,就在家里。”我只好说。
后来,我了解到他真的没去过学校,一年和二上都是他妈妈拿了书在家里教他读的。
“为什么不去学校?”
“不知道,妈妈说我还是在家里读好一些,妈妈没伴。”他还是边说边哭,不胜伤感的样子。
“你爸爸不是说你上课不专心,不爱和小朋友们说话不爱和小朋友们玩吗?是说在家里上课吗?”
“不是,是在幼儿园,大班,我读了几天。”
晚上,我想打电话给秀文问问有关情况,想想,又忍住了。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这孩子显得越来越不合群。照小孩子的性格,两三个星期下来,全班的小朋友一定全都熟悉了。可是,他还是几乎不和任何一个小朋友来往,更不和他们一起玩。下课了,他就从座位上站起来,望着窗外,痴痴木木的,像一个老头子。有时候铃声响了都不知道回位置上。有时候上课,眼睛也要偷偷往窗外溜。其实,窗外除了空白的天,什么也看不到。
“知书又坐在卫生间里不出来了。这孩子——”一天,我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妻子悄声地对我说。
一看到我,其它几个学生就围了过来叫道:
“老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