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草原舞蝶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包,请吃饭,吸引众多路人围观。在寒冷的季节里给人们带来欢乐、祥和,使人们忘记疲惫、忘记寒冷、忘记烦恼。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是灯节。各单位都要做花灯,集中在最繁华的一条街开三天灯展,家家户户吃饺子、吃元宵,免费看灯展、猜灯谜,热闹非凡。正月二十五是添仓日,人们都往家里买粮食。二月二,龙抬头,整个正月人们不许理发,二月二这天剃龙头,大家都集中在这天理发,理发店的生意最红火。
以上说的是汉族的习俗。除了汉族,春节还是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有人说回族不过年,还有的说回族只过春节,我想这可能是有人开玩笑传播开了。在老百姓的字典里,过年和春节是一回事,回族也不例外。下面介绍一下回族的过年习俗。
回族不过小年,因为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是外国人创建的,没有祭灶一说。过年从除夕这天开始。所有的针线活计和准备吃的菜都要求在初一之前完成,因为在正月里忌讳用针、剪子、刀,有“扎龙眼”一说,还忌讳洗衣服,否则是“搓龙皮”除夕吃合子,代表阖家团圆的意思。(合子的外观和馅饼一样,区别是馅饼是一张皮,合子是两张皮合在一起的。)过了零点,晚辈给长辈拜年,行礼不磕头,长辈给压岁钱。初一吃九大碗,汉族吃菜讲究双数,回族菜数占单数。九大碗包括丸子、炖肉、鸡、鱼四个主菜,再配四个副菜。与汉族不同的是九大碗不是炒菜,在除夕之前做出来,吃的时候在锅里蒸热了就可以了,很方便。主食是米饭、馒头,现吃现做,米饭是龙子,馒头是龙眼,包子是龙蛋,饺子是龙鳞,面条是龙筋。初二吃饺子,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初五吃饺子。但都讲究不放鞭炮,贴对联,因为这些是汉族驱邪的,回族不信。不过,放鞭炮玩玩是可以的。回族门窗框上方贴“杜娃伊”意为清真。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日亦为“人七日”但和汉族相反,回族主张出门活动。元宵节吃饺子、元宵,看灯,这些和汉族一致。正月二十五添仓日买粮食,正月里不许理发,二月二剃龙头也是一致的。
除了回族,蒙古族对过年也很重视。蒙古族有草原上的牧民,也有城市里的居民,在除夕这天要吃手把肉,没有羊肉也要吃鸡肉,不是晚上,而是在早晨,吃饭之前放鞭炮。过了除夕,晚辈给长辈拜年磕头,非常注重礼节,其他的习俗可以参照网络提供的。
比较而言,汉族对年重视程度逐渐减弱,习俗有了大幅度的更改,汉族是最容易接纳其他国家习俗的民族。如今的汉族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吃西餐,而这些人并不是基督徒,而是喜欢过节并不信教;即信菩萨又信财神,并不知道神佛本不是一家;结婚穿西装、婚纱,并不去教堂,因为婚纱漂亮,而不是想请神父为他们主持婚礼。这些都是受电视影响,商家借机利用各种节日搞促销,无意间推动了外国节日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保持下来的传统文化食文化居首,可见对食文化的注重非同一般。俗话说:“美国人爱玩,中国人爱吃”是有一定根据的。包括政治、商务洽淡,哪能离得开吃饭、喝酒呢。
旧中国,老百姓穷,一年到头能在过年时全家人吃顿饺子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了,很多人还吃不上呢。即使二十年前,家长们还在为孩子们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发愁,而今吃饺子、买新衣是最平常的事了,过年除了互相拜年,主要项目是吃、喝、玩、乐。春节放假,应该是为了给辛苦一年的人们团聚的时间,现在上班的人很多,与其说为了方便他人,倒不如说是为了赚钱。人们已经不拘泥在家里聚餐了,很多人喜欢外出游玩,方便一些人的同时给另一些人带来了不便,结果与五一长假、国庆长假没有什么区别,有钱天天是过年没钱年也不是年了。
近几年,科技发展了,免费灯展却取谛了,会也不出了,灯展转移到各个公园里,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家单位参预了灯展,既没有节日特色,也没有技术含量,却没少渲染了各自的广告,虽说请来了冰灯师傅为元宵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公园的门票也是翻了二十倍。这样的“年”不往远了说,再过十年、二十年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我看到韩剧里韩国人结婚按西方的方式举行一次婚礼,又按朝鲜的方式举行一次。还有日本在庄重的日子里,都要穿民族服装。由此不禁想到,一直被称颂为礼仪之邦的中国,能否把中国特色的节日传统延续下去,保持中国人的本色呢?
包,请吃饭,吸引众多路人围观。在寒冷的季节里给人们带来欢乐、祥和,使人们忘记疲惫、忘记寒冷、忘记烦恼。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是灯节。各单位都要做花灯,集中在最繁华的一条街开三天灯展,家家户户吃饺子、吃元宵,免费看灯展、猜灯谜,热闹非凡。正月二十五是添仓日,人们都往家里买粮食。二月二,龙抬头,整个正月人们不许理发,二月二这天剃龙头,大家都集中在这天理发,理发店的生意最红火。
以上说的是汉族的习俗。除了汉族,春节还是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有人说回族不过年,还有的说回族只过春节,我想这可能是有人开玩笑传播开了。在老百姓的字典里,过年和春节是一回事,回族也不例外。下面介绍一下回族的过年习俗。
回族不过小年,因为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是外国人创建的,没有祭灶一说。过年从除夕这天开始。所有的针线活计和准备吃的菜都要求在初一之前完成,因为在正月里忌讳用针、剪子、刀,有“扎龙眼”一说,还忌讳洗衣服,否则是“搓龙皮”除夕吃合子,代表阖家团圆的意思。(合子的外观和馅饼一样,区别是馅饼是一张皮,合子是两张皮合在一起的。)过了零点,晚辈给长辈拜年,行礼不磕头,长辈给压岁钱。初一吃九大碗,汉族吃菜讲究双数,回族菜数占单数。九大碗包括丸子、炖肉、鸡、鱼四个主菜,再配四个副菜。与汉族不同的是九大碗不是炒菜,在除夕之前做出来,吃的时候在锅里蒸热了就可以了,很方便。主食是米饭、馒头,现吃现做,米饭是龙子,馒头是龙眼,包子是龙蛋,饺子是龙鳞,面条是龙筋。初二吃饺子,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初五吃饺子。但都讲究不放鞭炮,贴对联,因为这些是汉族驱邪的,回族不信。不过,放鞭炮玩玩是可以的。回族门窗框上方贴“杜娃伊”意为清真。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日亦为“人七日”但和汉族相反,回族主张出门活动。元宵节吃饺子、元宵,看灯,这些和汉族一致。正月二十五添仓日买粮食,正月里不许理发,二月二剃龙头也是一致的。
除了回族,蒙古族对过年也很重视。蒙古族有草原上的牧民,也有城市里的居民,在除夕这天要吃手把肉,没有羊肉也要吃鸡肉,不是晚上,而是在早晨,吃饭之前放鞭炮。过了除夕,晚辈给长辈拜年磕头,非常注重礼节,其他的习俗可以参照网络提供的。
比较而言,汉族对年重视程度逐渐减弱,习俗有了大幅度的更改,汉族是最容易接纳其他国家习俗的民族。如今的汉族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吃西餐,而这些人并不是基督徒,而是喜欢过节并不信教;即信菩萨又信财神,并不知道神佛本不是一家;结婚穿西装、婚纱,并不去教堂,因为婚纱漂亮,而不是想请神父为他们主持婚礼。这些都是受电视影响,商家借机利用各种节日搞促销,无意间推动了外国节日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保持下来的传统文化食文化居首,可见对食文化的注重非同一般。俗话说:“美国人爱玩,中国人爱吃”是有一定根据的。包括政治、商务洽淡,哪能离得开吃饭、喝酒呢。
旧中国,老百姓穷,一年到头能在过年时全家人吃顿饺子已经是很难得的事了,很多人还吃不上呢。即使二十年前,家长们还在为孩子们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发愁,而今吃饺子、买新衣是最平常的事了,过年除了互相拜年,主要项目是吃、喝、玩、乐。春节放假,应该是为了给辛苦一年的人们团聚的时间,现在上班的人很多,与其说为了方便他人,倒不如说是为了赚钱。人们已经不拘泥在家里聚餐了,很多人喜欢外出游玩,方便一些人的同时给另一些人带来了不便,结果与五一长假、国庆长假没有什么区别,有钱天天是过年没钱年也不是年了。
近几年,科技发展了,免费灯展却取谛了,会也不出了,灯展转移到各个公园里,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家单位参预了灯展,既没有节日特色,也没有技术含量,却没少渲染了各自的广告,虽说请来了冰灯师傅为元宵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公园的门票也是翻了二十倍。这样的“年”不往远了说,再过十年、二十年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我看到韩剧里韩国人结婚按西方的方式举行一次婚礼,又按朝鲜的方式举行一次。还有日本在庄重的日子里,都要穿民族服装。由此不禁想到,一直被称颂为礼仪之邦的中国,能否把中国特色的节日传统延续下去,保持中国人的本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