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我来此界开神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郡城既下,后续统一永山全郡也就水到渠成了,没有哪家大户在这个时候还不识相。
最主要的是由于赵家气运反噬,与之相近的家族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牵连,这时还真就没一个家族敢跳出来。
李隆大军每至一县,这一县的城门都大开,士族与百姓都是一副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的场面。
主要是军事威慑太吓人了,永山郡还从没见过这等大军,甲械之利,人数之多根本提不起任何反抗心理。
当然李隆也不是一味的强硬,而是张弛有度,他派原永山郡尉吕高驰的侄子吕璧实行怀柔之策。
由他去和各县的县令县尉谈话,??给他们讲解李隆的政策,原地留任是不会了,需要派去郎陵学习。
愿意学习,接受李隆执政理念的,考核通过保留原有品级,异地任官。
不愿意的,也不勉强,准许辞官修养,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去学习考核。
至于那个时候还有多少空位,可就说不好了。
吕高驰吕壁都是永山大族吕家出身,虽然如今已经被赵闫夷平,但吕璧的话还是有些可信度的。
派这样一个人来和他们交谈,也算是表明了李隆的诚意,并不是将你们弃之不用。
所以永山的这些郡县高官大都接受了安排,被送往郎陵郡城统一学习考核。
至于空出来的位置,则是由郎陵调任,要么升,要么平级调动。
李隆入永山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其文治武功里面的武功已经不用怀疑。
而在眼下的乱世,武功自然是第一位的,有位枭雄说得好,兵强马壮者为王。
加上在李隆攻伐的前夕,赵家集体出事,似遭受天谴,更给李隆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李节度可能是真龙,凡事和真龙作对的都不会有好下场,这种说法在永山大族中十分有市场。
天命在身,还不奉迎,更待何时!
凡是永山有名有姓的家族都出了最优秀的人才,去参加节度府的属官考试,想搏一搏那从龙之臣的机缘。
时间进入兴平七年八月,永山最后一点战火消弭于一处大山中,至此李隆彻底完成永山一统。
没有了外部威胁,李隆开始全力整顿内政,照搬郎陵的施政模式。
郡县主要官员安排到位,下面的那些低品官员甚至文吏,李隆也没放过。
每一城安定,跟在军队后面入城必定是一批郎陵士子,??他们都是这两年储备的人才。
其中包括了一些需要解决官身级别的小吏,在这两年的施政中他们表现优秀,被李隆提拔为永山郡的乡级官员。
在郎陵设立的乡一级,在永山一样要设,即使现在永山人口还不丰,但在一片废墟上搭起架子远比以后容易。
永山郡可供耕作的土地不少,治平年以来一直缺乏劳动力去开垦,导致不少田地都荒废了。
有足够的熟地,吃得饱肚子,没人愿意去费心费力,地开出来了结果被官府一言收回,那不是亏大发。
鉴于此,也为了保持士卒的战斗力,李隆决定分田。
正兵和民兵都分,只要参战立功就有田分,一辈子属于士卒,并且可以传承。
这次拿下永山,李隆给全体参战士卒记集体功勋,提升职级只是一方面,关键是正兵每人分田三亩,辅兵每人一亩。
另有杀敌斩首等功绩的,按功绩大小奖赏田地和银钱,最高的一人在击破赵军东征主力一战中有夺旗之功,得了白银五十两以及二十亩良田。
还有三人立有先登之功,获奖白银二十两及十亩良田,其余有斩首、刺探、潜伏等功绩的士卒都获田不少。
这些可不是集体功分的田,集体功分的都是荒田,无人耕种多年,需要自己去翻耕蓄养田力。
立下先登、斩将夺旗等奇功大功奖的都是赵家的族田,是质量上佳的水田。
发放田契赏钱时,李隆还特意召开了一次赏功大会,当着所有人的面把田契发到功勋之辈的手中。
当然,只有立奇功大功的士卒才配李隆亲自发奖,其余人都是由什长伍长发下去。
在众人的瞩目下,获得节度使的亲自授奖,这是何等的荣耀,这让底下的众军士无比羡慕,心底暗自下定决心杀敌立功。
很多人在这次赏功大会后有些可惜,因为永山除了前半段有些鏖战,后面都是顺风顺水,少了很多大功可立。
别的枭雄军队都是畏难,畏惧敌军过于强大,可李隆这么几手下来,全军都恨不得多打几次攻坚克难之战,才能多出一些大功名额。
当随军出征的一万辅兵回到郎陵家乡后,十万民兵沸腾了,原来跟着李节度打仗好处这么多。
不仅有赏钱拿,居然还有田分,虽然分在永山,可只要多立几次功,那也是能兑换回来的。
再不济,田多了带着一家老小,去永山当个“地主”过上富足日子不好吗?
古夏以来,土地就是所有夏人最为珍视的东西,种田更是所有夏人刻在骨子里的天赋。
处于夏收时节,夏粮入库是一等一的大事,更何况永山人心也需要沉淀。
所以五万正兵,李隆也没有全留在永山,而是分批轮流回家休息帮助家中务农收粮。
许多立功的士卒被当地县衙乡治知道了,都是由当地的县尉或者巡检亲自送归乡里,惹得诸多乡邻瞩目夸赞。
当兵的荣归故里,不仅光宗耀祖,更带来了实惠的好处,“大头兵”不再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职业。
各县各乡均修建忠烈祠,放在城隍庙土地庙旁边,得神君亲自照看。
凡是有不幸阵亡的将士都列入忠烈祠,享受官府定期祭祀以及万民香火,使其无死后之忧。
烈士遗孀也不用担心,李隆令节度府制定烈士遗孀供养条例,从府库专门拨款,专款专用。
每一户烈士家属都能获得一块烈士门牌以及烈士证明,凡有盗贼地痞敢骚扰贴着烈士门牌的住所,官府必将从重从严处置。
如果逃逸无踪,阳世官府而不能制,城隍祭酒刘土对外放言,将奏请神君派遣神灵治罪,祸及阴福。
至于烈士证明就更好用了,无论是领取每年每月的钱粮补给,还是... -->>
郡城既下,后续统一永山全郡也就水到渠成了,没有哪家大户在这个时候还不识相。
最主要的是由于赵家气运反噬,与之相近的家族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牵连,这时还真就没一个家族敢跳出来。
李隆大军每至一县,这一县的城门都大开,士族与百姓都是一副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的场面。
主要是军事威慑太吓人了,永山郡还从没见过这等大军,甲械之利,人数之多根本提不起任何反抗心理。
当然李隆也不是一味的强硬,而是张弛有度,他派原永山郡尉吕高驰的侄子吕璧实行怀柔之策。
由他去和各县的县令县尉谈话,??给他们讲解李隆的政策,原地留任是不会了,需要派去郎陵学习。
愿意学习,接受李隆执政理念的,考核通过保留原有品级,异地任官。
不愿意的,也不勉强,准许辞官修养,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去学习考核。
至于那个时候还有多少空位,可就说不好了。
吕高驰吕壁都是永山大族吕家出身,虽然如今已经被赵闫夷平,但吕璧的话还是有些可信度的。
派这样一个人来和他们交谈,也算是表明了李隆的诚意,并不是将你们弃之不用。
所以永山的这些郡县高官大都接受了安排,被送往郎陵郡城统一学习考核。
至于空出来的位置,则是由郎陵调任,要么升,要么平级调动。
李隆入永山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其文治武功里面的武功已经不用怀疑。
而在眼下的乱世,武功自然是第一位的,有位枭雄说得好,兵强马壮者为王。
加上在李隆攻伐的前夕,赵家集体出事,似遭受天谴,更给李隆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李节度可能是真龙,凡事和真龙作对的都不会有好下场,这种说法在永山大族中十分有市场。
天命在身,还不奉迎,更待何时!
凡是永山有名有姓的家族都出了最优秀的人才,去参加节度府的属官考试,想搏一搏那从龙之臣的机缘。
时间进入兴平七年八月,永山最后一点战火消弭于一处大山中,至此李隆彻底完成永山一统。
没有了外部威胁,李隆开始全力整顿内政,照搬郎陵的施政模式。
郡县主要官员安排到位,下面的那些低品官员甚至文吏,李隆也没放过。
每一城安定,跟在军队后面入城必定是一批郎陵士子,??他们都是这两年储备的人才。
其中包括了一些需要解决官身级别的小吏,在这两年的施政中他们表现优秀,被李隆提拔为永山郡的乡级官员。
在郎陵设立的乡一级,在永山一样要设,即使现在永山人口还不丰,但在一片废墟上搭起架子远比以后容易。
永山郡可供耕作的土地不少,治平年以来一直缺乏劳动力去开垦,导致不少田地都荒废了。
有足够的熟地,吃得饱肚子,没人愿意去费心费力,地开出来了结果被官府一言收回,那不是亏大发。
鉴于此,也为了保持士卒的战斗力,李隆决定分田。
正兵和民兵都分,只要参战立功就有田分,一辈子属于士卒,并且可以传承。
这次拿下永山,李隆给全体参战士卒记集体功勋,提升职级只是一方面,关键是正兵每人分田三亩,辅兵每人一亩。
另有杀敌斩首等功绩的,按功绩大小奖赏田地和银钱,最高的一人在击破赵军东征主力一战中有夺旗之功,得了白银五十两以及二十亩良田。
还有三人立有先登之功,获奖白银二十两及十亩良田,其余有斩首、刺探、潜伏等功绩的士卒都获田不少。
这些可不是集体功分的田,集体功分的都是荒田,无人耕种多年,需要自己去翻耕蓄养田力。
立下先登、斩将夺旗等奇功大功奖的都是赵家的族田,是质量上佳的水田。
发放田契赏钱时,李隆还特意召开了一次赏功大会,当着所有人的面把田契发到功勋之辈的手中。
当然,只有立奇功大功的士卒才配李隆亲自发奖,其余人都是由什长伍长发下去。
在众人的瞩目下,获得节度使的亲自授奖,这是何等的荣耀,这让底下的众军士无比羡慕,心底暗自下定决心杀敌立功。
很多人在这次赏功大会后有些可惜,因为永山除了前半段有些鏖战,后面都是顺风顺水,少了很多大功可立。
别的枭雄军队都是畏难,畏惧敌军过于强大,可李隆这么几手下来,全军都恨不得多打几次攻坚克难之战,才能多出一些大功名额。
当随军出征的一万辅兵回到郎陵家乡后,十万民兵沸腾了,原来跟着李节度打仗好处这么多。
不仅有赏钱拿,居然还有田分,虽然分在永山,可只要多立几次功,那也是能兑换回来的。
再不济,田多了带着一家老小,去永山当个“地主”过上富足日子不好吗?
古夏以来,土地就是所有夏人最为珍视的东西,种田更是所有夏人刻在骨子里的天赋。
处于夏收时节,夏粮入库是一等一的大事,更何况永山人心也需要沉淀。
所以五万正兵,李隆也没有全留在永山,而是分批轮流回家休息帮助家中务农收粮。
许多立功的士卒被当地县衙乡治知道了,都是由当地的县尉或者巡检亲自送归乡里,惹得诸多乡邻瞩目夸赞。
当兵的荣归故里,不仅光宗耀祖,更带来了实惠的好处,“大头兵”不再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职业。
各县各乡均修建忠烈祠,放在城隍庙土地庙旁边,得神君亲自照看。
凡是有不幸阵亡的将士都列入忠烈祠,享受官府定期祭祀以及万民香火,使其无死后之忧。
烈士遗孀也不用担心,李隆令节度府制定烈士遗孀供养条例,从府库专门拨款,专款专用。
每一户烈士家属都能获得一块烈士门牌以及烈士证明,凡有盗贼地痞敢骚扰贴着烈士门牌的住所,官府必将从重从严处置。
如果逃逸无踪,阳世官府而不能制,城隍祭酒刘土对外放言,将奏请神君派遣神灵治罪,祸及阴福。
至于烈士证明就更好用了,无论是领取每年每月的钱粮补给,还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