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中华万年历全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认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远古时代开创的一部历法。这部历法首先确认了一年是365天,它和同时代古埃及人确认的一年天数相同。后来,先民们从农业生产出发,又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段,每个节气段约15天,一年12个月,每月两个节气,一年共24个节气,360天。
二十四节气不像1月、2月、3月……那样顺序排列地数数,它有着“春雨惊春清谷天……”等生动而形象的名称。二十四节气不是凭空用数字算出来的,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加工提炼、总结出来的,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幅描绘冷暖干湿变化的自然画卷,蕴藏着深刻的科学道理。
二十四节气从阳历2月份开始,顺次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是春天的6个节气;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是夏天的6个节气;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是秋天的6个节气;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是冬天的6个节气。
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季3个月,6个节气,每2个节气历时1个月,12个月24个节气。从1月份的小寒、大寒到6月份的芒种、夏至间的12个节气,处于上半年;从7月份的小暑、大暑到12月份的大雪、冬至的12个节气,处于下半年。
二十四节气表
春
季立春
2月3日~5日雨水
2月18日~20日惊蛰
3月5日~7日
春分
3月20日~22日清明
4月4日~6日谷雨
4月19日~21日
夏
季立夏
5月5日~7日小满
5月20日~22日芒种
6月5日~7日
夏至
6月21日~22日小暑
7月6日~8日大暑
7月22日~24日
秋
季立秋
8月7日~9日处暑
8月22日~24日白露
9月7日~9日
秋分
9月22日~24日寒露
10月8日~9日霜降
10月23日~24日
冬季立冬
11月7日~8日小雪
11月22日~23日大雪
12月6日~8日
冬至
12月21日~23日小寒
1月5日~7日大寒
1月20日~21日
今天,还流行着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
以二十四节气为标志和界定的一年四季以及二十四个节气本身,古代中国的历法家都有具体而确切的解释。
下面是清代陈希龄在《恪遵宪度抄本》“二十四节气解”中,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的释义。
立春:立春见也。九十日之气,往者过而来者续,故谓之立。立夏立秋立冬皆同。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春,蠢也,物蠢生乃动运也。
雨水:天一生水。人物之生,皆始于水,春属木,木生于水,立春后继以雨水。
惊蛰:气积而奋,震而上达,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春分:分者半也,九十日之半,谓之分。秋分同。
清明:按《国语》四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平巽,巽日洁齐,清明取明洁之义。俗为民间扫墓的节日。
谷雨:《孝经纬》云:斗指辰为谷雨,言雨生百谷也。
立夏:夏,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
小满:四月乾卦,谓之满者,言阳气已满。小者将满犹未至极也。又麦粒将已充足,亦为小满也。
芒种:芒音亡,种上声。谓种之有芒者麦也。今读芒为忙,种去声,非也。
夏至: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温热之气而为暑,小者,未至于极也。
大暑:大者,乃炎热之极也。
立秋:秋就也,万物就成也。
处暑:处,止也,谓暑气将于此时止也。
白露: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秋分:分者半也,九十日之半,谓之分。
寒露:寒者露之气,先白而后寒,固有渐也。
霜降: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立冬:冬终也,物终藏也。
小雪:雨为寒气所薄,故凝雨为雪,小者意为未盛之辞。
大雪:雨为寒气所薄,凝雨为雪,大者已盛之辞,由小至大,亦有渐也。
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于极也。
大寒:大者乃凛烈之极也。
二十四节气的性质
二十四节气按照不同的性质,有六种类别,它们是季节类、天文类、物候类、降水类、气温类和水汽类。
季节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是根据气候的变化定位,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天文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表示昼夜的长短。春分、秋分昼夜等分,夏至白天最长,冬至黑夜最长。
物候类: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表示在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影响下,动植物及农作物所发生有候应现象,及其相应的农事活动。
降水类:雨水、谷雨、小雪、大雪。根据降水的时节及降水量的大小而定,表示降水的性质和程度。
气温类: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根据气温的高低程度而定,表示天气的炎热和寒冷程度。
水汽类:白露、寒露、霜降。表示近地面水汽随着气温下降的程度及产生的凝结状况,主要体现气温的下降程度。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地处北纬30°~40°,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多河流谷地和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耕作,特别是黄河水滋润哺育了两岸的人民。从二十四节气形成到汉代完备的漫长时期里,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王朝、列国曾建过都的地方,就有陕西的西安、咸阳,山东的临淄、曲阜,河北的邯郸,河南的开封、洛阳、商丘等地,因此,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特点,得以充分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节气的确定对于整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古代二十四节气的测定法
远古时期,我国的先民们为了搞好农业生产,十分注意掌握农时,注意掌握节气气候的变化规律。最初人们是从观察物候入手,观察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节气、气候变化的反应现象,从而掌握节气气候。人们以物候为从事农业活动的依据。
我国较早的古历书《夏小正》对物候有详细的记载。它以全年12个月为序,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农事、气象等方面的内容。
后来,人们发现通过物候来掌握节气气候显得粗放和不稳定,于是到了距今2700多年前的周朝、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年~前481年),先人意识到人的影子长短可能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有某种关联,就用土圭来测量太阳对晷针所投影子的长短,即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正确确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时期。
所谓土圭测影,就是立竿见影,它利用直立的竿子在正午时刻测其影子的长短,把一年中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两至中间(“冬至”到“夏至”、“夏至”到“冬至”)影子为长短之和一半的两天,分别定为“春分”、“秋分”。
土圭原是一支垂直地立在地表面的杆子,中午时分你去看杆子的影子长度,一年中杆子的影子夏天短冬天长。经过长时期的反复观测,人们发现在夏天的某一天正午,杆影达到最短,而后杆影越来越长,天气越来越凉,进入冬天后,又有一天其正午的杆影达到最长,我们的祖先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日至”。“至”就是达到的意思,后来又把夏天的日至,称作日南至,或夏至;冬天的日至称作日北至,或冬至。夏至到夏至,或冬至到冬至,正好是太阳公转一周,即阳历的一年。在夏至到冬至和冬至到夏至的两个时段里,有两天的白天和夜晚一样长,起名为“秋分”和“春分”,“分”表示昼夜平分。今天,河南嵩山脚下还保留着一座完好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周公测量台”,它是我国先民用土圭测日影的最好佐证。
除了用土圭,也有用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定节气的方法。黄昏时斗柄指东为“春分”,指南为“夏至”,指西为“秋分”,指北为“冬至”。
“两至”、“两分”确立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也相继确定。这样“四立”加上“两分”、“两至”,恰好把一年分为八个基本相等的时段,把四季的时间范围定了下来。《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载了完整的八个节气,而且还记载了许多关于温度、降水变化的内容,以及温度、降水变化所影响的自然物候现象,这些都成为以后七十二候的“候应”。
随着铁制工具的普遍应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农事活动日益精细与复杂,耕地面积日益扩大,这使得在天时的掌握上,必然要求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到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根据本区域历年气候、天气、物候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和特征,先后补充确立了其余16个节气。这16个节气分别是: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至此,二十四节气逐渐趋于完善。西汉《淮南子》一书(公元前137年)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此后,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延伸着。对农业生产有特别意义的时段,有了更细致的阐述,并且在不同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的地区应用时,产生出大量的农谚、民谣。
二十四节气与历法的配合
节气与中气
二十四节气分布在一年的12个月里,常年每月有两个节气,一个在前半月月初,称为“节气”,一个在后半月月中,称为“中气”。其中“气”是气象、气候的意思,是古人观察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象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后定出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大类,简称为“节”和“气”。古人从冬至起中气、节气相间安排,于是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依次类推。一年共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般情况,每月各有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每一中气都配定属于某月。
节气和中气对照表
月份节气(节)中气(气)
正月(寅)立春雨水
二月(卯)惊蛰春分
三月(辰)清明谷雨
四月(巳)立夏小满
五月(午)芒种夏至
六月(未)小暑大暑
&nbs... -->>
认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远古时代开创的一部历法。这部历法首先确认了一年是365天,它和同时代古埃及人确认的一年天数相同。后来,先民们从农业生产出发,又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段,每个节气段约15天,一年12个月,每月两个节气,一年共24个节气,360天。
二十四节气不像1月、2月、3月……那样顺序排列地数数,它有着“春雨惊春清谷天……”等生动而形象的名称。二十四节气不是凭空用数字算出来的,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加工提炼、总结出来的,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幅描绘冷暖干湿变化的自然画卷,蕴藏着深刻的科学道理。
二十四节气从阳历2月份开始,顺次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是春天的6个节气;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是夏天的6个节气;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是秋天的6个节气;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是冬天的6个节气。
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季3个月,6个节气,每2个节气历时1个月,12个月24个节气。从1月份的小寒、大寒到6月份的芒种、夏至间的12个节气,处于上半年;从7月份的小暑、大暑到12月份的大雪、冬至的12个节气,处于下半年。
二十四节气表
春
季立春
2月3日~5日雨水
2月18日~20日惊蛰
3月5日~7日
春分
3月20日~22日清明
4月4日~6日谷雨
4月19日~21日
夏
季立夏
5月5日~7日小满
5月20日~22日芒种
6月5日~7日
夏至
6月21日~22日小暑
7月6日~8日大暑
7月22日~24日
秋
季立秋
8月7日~9日处暑
8月22日~24日白露
9月7日~9日
秋分
9月22日~24日寒露
10月8日~9日霜降
10月23日~24日
冬季立冬
11月7日~8日小雪
11月22日~23日大雪
12月6日~8日
冬至
12月21日~23日小寒
1月5日~7日大寒
1月20日~21日
今天,还流行着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
以二十四节气为标志和界定的一年四季以及二十四个节气本身,古代中国的历法家都有具体而确切的解释。
下面是清代陈希龄在《恪遵宪度抄本》“二十四节气解”中,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的释义。
立春:立春见也。九十日之气,往者过而来者续,故谓之立。立夏立秋立冬皆同。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春,蠢也,物蠢生乃动运也。
雨水:天一生水。人物之生,皆始于水,春属木,木生于水,立春后继以雨水。
惊蛰:气积而奋,震而上达,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春分:分者半也,九十日之半,谓之分。秋分同。
清明:按《国语》四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平巽,巽日洁齐,清明取明洁之义。俗为民间扫墓的节日。
谷雨:《孝经纬》云:斗指辰为谷雨,言雨生百谷也。
立夏:夏,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
小满:四月乾卦,谓之满者,言阳气已满。小者将满犹未至极也。又麦粒将已充足,亦为小满也。
芒种:芒音亡,种上声。谓种之有芒者麦也。今读芒为忙,种去声,非也。
夏至: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温热之气而为暑,小者,未至于极也。
大暑:大者,乃炎热之极也。
立秋:秋就也,万物就成也。
处暑:处,止也,谓暑气将于此时止也。
白露: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秋分:分者半也,九十日之半,谓之分。
寒露:寒者露之气,先白而后寒,固有渐也。
霜降: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立冬:冬终也,物终藏也。
小雪:雨为寒气所薄,故凝雨为雪,小者意为未盛之辞。
大雪:雨为寒气所薄,凝雨为雪,大者已盛之辞,由小至大,亦有渐也。
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于极也。
大寒:大者乃凛烈之极也。
二十四节气的性质
二十四节气按照不同的性质,有六种类别,它们是季节类、天文类、物候类、降水类、气温类和水汽类。
季节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是根据气候的变化定位,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天文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表示昼夜的长短。春分、秋分昼夜等分,夏至白天最长,冬至黑夜最长。
物候类: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表示在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影响下,动植物及农作物所发生有候应现象,及其相应的农事活动。
降水类:雨水、谷雨、小雪、大雪。根据降水的时节及降水量的大小而定,表示降水的性质和程度。
气温类: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根据气温的高低程度而定,表示天气的炎热和寒冷程度。
水汽类:白露、寒露、霜降。表示近地面水汽随着气温下降的程度及产生的凝结状况,主要体现气温的下降程度。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地处北纬30°~40°,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多河流谷地和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耕作,特别是黄河水滋润哺育了两岸的人民。从二十四节气形成到汉代完备的漫长时期里,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王朝、列国曾建过都的地方,就有陕西的西安、咸阳,山东的临淄、曲阜,河北的邯郸,河南的开封、洛阳、商丘等地,因此,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特点,得以充分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节气的确定对于整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古代二十四节气的测定法
远古时期,我国的先民们为了搞好农业生产,十分注意掌握农时,注意掌握节气气候的变化规律。最初人们是从观察物候入手,观察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节气、气候变化的反应现象,从而掌握节气气候。人们以物候为从事农业活动的依据。
我国较早的古历书《夏小正》对物候有详细的记载。它以全年12个月为序,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农事、气象等方面的内容。
后来,人们发现通过物候来掌握节气气候显得粗放和不稳定,于是到了距今2700多年前的周朝、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年~前481年),先人意识到人的影子长短可能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有某种关联,就用土圭来测量太阳对晷针所投影子的长短,即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正确确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时期。
所谓土圭测影,就是立竿见影,它利用直立的竿子在正午时刻测其影子的长短,把一年中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两至中间(“冬至”到“夏至”、“夏至”到“冬至”)影子为长短之和一半的两天,分别定为“春分”、“秋分”。
土圭原是一支垂直地立在地表面的杆子,中午时分你去看杆子的影子长度,一年中杆子的影子夏天短冬天长。经过长时期的反复观测,人们发现在夏天的某一天正午,杆影达到最短,而后杆影越来越长,天气越来越凉,进入冬天后,又有一天其正午的杆影达到最长,我们的祖先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日至”。“至”就是达到的意思,后来又把夏天的日至,称作日南至,或夏至;冬天的日至称作日北至,或冬至。夏至到夏至,或冬至到冬至,正好是太阳公转一周,即阳历的一年。在夏至到冬至和冬至到夏至的两个时段里,有两天的白天和夜晚一样长,起名为“秋分”和“春分”,“分”表示昼夜平分。今天,河南嵩山脚下还保留着一座完好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周公测量台”,它是我国先民用土圭测日影的最好佐证。
除了用土圭,也有用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定节气的方法。黄昏时斗柄指东为“春分”,指南为“夏至”,指西为“秋分”,指北为“冬至”。
“两至”、“两分”确立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也相继确定。这样“四立”加上“两分”、“两至”,恰好把一年分为八个基本相等的时段,把四季的时间范围定了下来。《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载了完整的八个节气,而且还记载了许多关于温度、降水变化的内容,以及温度、降水变化所影响的自然物候现象,这些都成为以后七十二候的“候应”。
随着铁制工具的普遍应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农事活动日益精细与复杂,耕地面积日益扩大,这使得在天时的掌握上,必然要求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到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根据本区域历年气候、天气、物候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和特征,先后补充确立了其余16个节气。这16个节气分别是: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至此,二十四节气逐渐趋于完善。西汉《淮南子》一书(公元前137年)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此后,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延伸着。对农业生产有特别意义的时段,有了更细致的阐述,并且在不同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的地区应用时,产生出大量的农谚、民谣。
二十四节气与历法的配合
节气与中气
二十四节气分布在一年的12个月里,常年每月有两个节气,一个在前半月月初,称为“节气”,一个在后半月月中,称为“中气”。其中“气”是气象、气候的意思,是古人观察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象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后定出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大类,简称为“节”和“气”。古人从冬至起中气、节气相间安排,于是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依次类推。一年共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般情况,每月各有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每一中气都配定属于某月。
节气和中气对照表
月份节气(节)中气(气)
正月(寅)立春雨水
二月(卯)惊蛰春分
三月(辰)清明谷雨
四月(巳)立夏小满
五月(午)芒种夏至
六月(未)小暑大暑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