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哭笑在土地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谢潘氏回到家,一五一十地把薛叨叨最稀罕的四个闺女和自己男人学了。
谢政堂听了谢潘氏学的薛叨叨的话,就开始寻思开了。
吃晚饭的时候,谢政堂把筷子伸到咸菜碗里,眼睛却直勾勾地瞧着前面,忘了夹咸菜了。喝了口粥后,谢政堂愣起了神,也不嚼,也不咽。把一碗粥喝完,谢潘氏问要不要再来一碗,谢政堂也不应声,就那么直挺挺地坐着……
吃饭时,谢正堂毕竟要时不时地扒拉口嚼谷,只能是断断续续地寻思。吃完饭,坐在椅子上低头抽着烟,吹了灯躺在炕上翻来覆去,谢政堂可以卯着劲寻思。
寻思来寻思去的谢政堂想起给三个儿子张罗婚事的事情。
给老大谢长玺和老二谢长印张罗婚事时,那时的人们还记得大名鼎鼎的谢举人。媒人到了闺女家一说是谢举人的后人,闺女家都是满应满许的,老大和老二就娶来了大户人家的闺女。谢政堂总以为大户人家的闺女说话、做事应该没挑,可哪想到摊上个管得宽的谢张氏,还摊上个不知为啥总被二儿子躲来躲去的谢王氏。
想到了娶大儿子媳妇和二儿子媳妇,又想到了娶老儿子媳妇。现在的李焕奎,有了念大书、教大书的儿子,讲究起来了。当年的李焕奎,也像谢政堂一样,一身土、一身泥地和扛活的在地里忙活着庄稼活,日子还过得紧紧巴巴。可最让谢政堂顺心的倒是从普通人家出来的三儿子媳妇谢李氏。
想完三个儿子的婚事,谢政堂又开始掂量起薛叨叨提到的这四个人家了。
除了刘各庄的开油坊的老刘家,那三个人家都是程渡口附近庄的。谢政堂虽然不是那种见谁就和谁能唠上一气的人,可从路上、集市上的人们和家里的几个女人的闲聊,也听到过对这三家的闲言碎语:借不来牲口啦,借不来粮食啦,借了粮食还要多还啦,……谢政堂不大喜欢那样的人家。
谢政堂掂量来掂量去,还是觉得再打探打探刘各庄的开油坊的老刘家。
第二天,头吃早饭,谢政堂连烟都没顾得上抽,就来到前院找张满福。张满福媳妇正在灶间忙活,没在屋,谢政堂就和张满福聊开了。
谢政堂说:“我记得你去过刘各庄开油坊的老刘家打过香油。那家人家咋样?”
张满福听了谢政堂的话,摸不着头脑,可没好意思问东家打听老刘家的缘故。张满福想了想,说:“没太大印象了。”
谢政堂接过话,说:“我正掂量着给贵远说个媳妇,薛叨叨提到了那家的大闺女。我想起你到过那,就过来问问。”
张满福忙说:“家里的姑姑不就是刘各庄的吗?你过两天过寿,她能不来?她最该知道老刘家的底细了。”
谢政堂听了张满福的话,拍了拍脑袋,说:“我寻思到二半夜和谁打听合适,却忘了辫子妈住刘各庄。瞧我这脑袋,老了,不中用了。”
谢政堂妹妹的大闺女小名叫辫子,谢政堂在自己妹妹生了孩子后,叫自己妹妹辫子妈。
谢政堂寿日这天,跟前的谢家人聚在一起为老爷子过寿日,谢政堂的妹妹也来了。
见到自己妹妹,谢政堂问:“辫子妈,贵远今年十四,我正张罗给他说媳妇的事。你嫂子找了媒人,媒人提到你庄的开油坊的老刘家的大闺女。那闺女和咱们家的贵远般配?”
谢政堂的妹妹连想都没想,说:“那闺女叫玉娥,今年应该十七,炕上、地下的活样样干得来,懂得事理,长得又俊。开油坊的老刘家人家也好得呃。虽然日子过得紧巴点,可也不差哪去。咱们家贵远要是能把玉娥娶到家,那咱老谢家就烧高香吧。”
谢政堂装了一袋烟,点着火,边抽着烟边寻思着。寻思了一会,谢政堂冲着坐在旁边的自己媳妇说:“长玺妈,你有空求薛叨叨到刘家去说说看。”
谢潘氏忙应着:“我明个头晌就去。”
第二天,谢潘氏正要出大门去邻庄的薛叨叨家,薛叨叨来了。一见薛叨叨进了院子,谢潘氏心里乐开了花,心想,我可不用进那乱乱糟糟、埋埋汰汰的院子了。
谢潘氏忙迎上去,感激地说:“我正要去你那求你去趟刘各庄,你就来了。为我家的事,你又大老远地跑来一趟。我该咋谢你呢?”
给谢家说媒,来到谢家传话,哪次不吃上一顿大鱼、大肉?薛叨叨恨不得往谢家多跑几趟。这一天,薛叨叨估摸着谢家该有了准主意,就起大早跑来了,免得谢潘氏往自己家跑,那不少吃了顿大鱼大肉。
薛叨叨接着谢潘氏的话,说:“瞧你说的,婚事成了,小两口日子过得奥奥的,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跑两趟腿算什么。听谢嫂这话,八成老爷子看准了?”
谢潘氏马上说:“老爷子看准了,说让你去刘各庄开油坊的老刘家说说看。”
薛叨叨来了精气神,说:“我抓紧着。”
俩人边说着边进了谢潘氏住的东正房……
谢潘氏回到家,一五一十地把薛叨叨最稀罕的四个闺女和自己男人学了。
谢政堂听了谢潘氏学的薛叨叨的话,就开始寻思开了。
吃晚饭的时候,谢政堂把筷子伸到咸菜碗里,眼睛却直勾勾地瞧着前面,忘了夹咸菜了。喝了口粥后,谢政堂愣起了神,也不嚼,也不咽。把一碗粥喝完,谢潘氏问要不要再来一碗,谢政堂也不应声,就那么直挺挺地坐着……
吃饭时,谢正堂毕竟要时不时地扒拉口嚼谷,只能是断断续续地寻思。吃完饭,坐在椅子上低头抽着烟,吹了灯躺在炕上翻来覆去,谢政堂可以卯着劲寻思。
寻思来寻思去的谢政堂想起给三个儿子张罗婚事的事情。
给老大谢长玺和老二谢长印张罗婚事时,那时的人们还记得大名鼎鼎的谢举人。媒人到了闺女家一说是谢举人的后人,闺女家都是满应满许的,老大和老二就娶来了大户人家的闺女。谢政堂总以为大户人家的闺女说话、做事应该没挑,可哪想到摊上个管得宽的谢张氏,还摊上个不知为啥总被二儿子躲来躲去的谢王氏。
想到了娶大儿子媳妇和二儿子媳妇,又想到了娶老儿子媳妇。现在的李焕奎,有了念大书、教大书的儿子,讲究起来了。当年的李焕奎,也像谢政堂一样,一身土、一身泥地和扛活的在地里忙活着庄稼活,日子还过得紧紧巴巴。可最让谢政堂顺心的倒是从普通人家出来的三儿子媳妇谢李氏。
想完三个儿子的婚事,谢政堂又开始掂量起薛叨叨提到的这四个人家了。
除了刘各庄的开油坊的老刘家,那三个人家都是程渡口附近庄的。谢政堂虽然不是那种见谁就和谁能唠上一气的人,可从路上、集市上的人们和家里的几个女人的闲聊,也听到过对这三家的闲言碎语:借不来牲口啦,借不来粮食啦,借了粮食还要多还啦,……谢政堂不大喜欢那样的人家。
谢政堂掂量来掂量去,还是觉得再打探打探刘各庄的开油坊的老刘家。
第二天,头吃早饭,谢政堂连烟都没顾得上抽,就来到前院找张满福。张满福媳妇正在灶间忙活,没在屋,谢政堂就和张满福聊开了。
谢政堂说:“我记得你去过刘各庄开油坊的老刘家打过香油。那家人家咋样?”
张满福听了谢政堂的话,摸不着头脑,可没好意思问东家打听老刘家的缘故。张满福想了想,说:“没太大印象了。”
谢政堂接过话,说:“我正掂量着给贵远说个媳妇,薛叨叨提到了那家的大闺女。我想起你到过那,就过来问问。”
张满福忙说:“家里的姑姑不就是刘各庄的吗?你过两天过寿,她能不来?她最该知道老刘家的底细了。”
谢政堂听了张满福的话,拍了拍脑袋,说:“我寻思到二半夜和谁打听合适,却忘了辫子妈住刘各庄。瞧我这脑袋,老了,不中用了。”
谢政堂妹妹的大闺女小名叫辫子,谢政堂在自己妹妹生了孩子后,叫自己妹妹辫子妈。
谢政堂寿日这天,跟前的谢家人聚在一起为老爷子过寿日,谢政堂的妹妹也来了。
见到自己妹妹,谢政堂问:“辫子妈,贵远今年十四,我正张罗给他说媳妇的事。你嫂子找了媒人,媒人提到你庄的开油坊的老刘家的大闺女。那闺女和咱们家的贵远般配?”
谢政堂的妹妹连想都没想,说:“那闺女叫玉娥,今年应该十七,炕上、地下的活样样干得来,懂得事理,长得又俊。开油坊的老刘家人家也好得呃。虽然日子过得紧巴点,可也不差哪去。咱们家贵远要是能把玉娥娶到家,那咱老谢家就烧高香吧。”
谢政堂装了一袋烟,点着火,边抽着烟边寻思着。寻思了一会,谢政堂冲着坐在旁边的自己媳妇说:“长玺妈,你有空求薛叨叨到刘家去说说看。”
谢潘氏忙应着:“我明个头晌就去。”
第二天,谢潘氏正要出大门去邻庄的薛叨叨家,薛叨叨来了。一见薛叨叨进了院子,谢潘氏心里乐开了花,心想,我可不用进那乱乱糟糟、埋埋汰汰的院子了。
谢潘氏忙迎上去,感激地说:“我正要去你那求你去趟刘各庄,你就来了。为我家的事,你又大老远地跑来一趟。我该咋谢你呢?”
给谢家说媒,来到谢家传话,哪次不吃上一顿大鱼、大肉?薛叨叨恨不得往谢家多跑几趟。这一天,薛叨叨估摸着谢家该有了准主意,就起大早跑来了,免得谢潘氏往自己家跑,那不少吃了顿大鱼大肉。
薛叨叨接着谢潘氏的话,说:“瞧你说的,婚事成了,小两口日子过得奥奥的,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跑两趟腿算什么。听谢嫂这话,八成老爷子看准了?”
谢潘氏马上说:“老爷子看准了,说让你去刘各庄开油坊的老刘家说说看。”
薛叨叨来了精气神,说:“我抓紧着。”
俩人边说着边进了谢潘氏住的东正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