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明朝的现代化改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十四年在飘飘扬扬一场大雪中悄然来到,等早上余诚走出房门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还好昨天就将火炉全部安装好了,不然这天寒地冻的可真不好挨。
看着屋檐上好似棉花一般的积雪,余诚一时诗兴大发,口中吟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侍立在一旁的李河赞叹道:“原来东家也是饱读诗书啊,难怪说要亲自教晴儿小姐识字呢。”
余诚经这一提醒,才想起还要给晴儿教识字这事儿。打发李河他们一起去厨房给李兰芝打下手包饺子,余诚则抽空回了趟现代,将自己外甥当初用来识字的小卡片和刻着字的积木一并带了过来。
余诚原本是打算从汉语拼音开始教起的,可要教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那些汉语拼音自己念起来勉强也能记得齐全,可要成系统的按声母韵母教给别人却总是卡壳。最后余诚也只能用了笨办法,从最简单的汉字开始,要求晴儿每天要记住十个生字。
晴儿的悟性不错,等到饺子下锅,十个字虽然还不会写,但是已经记住了外形,可以将对应字的卡片从一堆卡片中找出来了。
饺子是猪肉白菜馅的,余诚兑现了自己的许诺,李河等人个个吃的肚皮溜圆。食量最大的果然还是要看樊虎,配着辣椒蒜泥的蘸汁一人消灭掉了满满六盘。余诚不禁感慨,樊虎这饭量放到现代当个吃播,妥妥的能火啊!
吃过饭后,晴儿没有回房继续认字,而是眼巴巴的看着余诚。余诚被看得莫名其妙,看晴儿眼睛不停的在自己和厨房两处逡巡,于是问道:“怎么,晴儿还想吃什么吗?”
晴儿扭捏了半天,口中轻轻道:“馒头……”
余诚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原来晴儿记挂着的是昨天自己答应过她去给难民施舍饭食,于是问李兰芝道:“厨房里还有多少馒头?”
李兰芝答道:“还有六七十个。”
余诚吩咐将馒头用背篓装了由李河三人背着,只留李兰芝看家,然后牵着晴儿出了家门。
因为下雪的缘故,路上行人稀少,间或有上前乞食的乞丐或者流民,便每人舍给两个馒头。原本余诚还想着这点馒头不过杯水车薪,没想到走完两条街才全部舍完。随意找了个乞丐问了,才晓得今日官府组织城内富商在上方寺施粥,流民中能动弹的基本都跑去上方寺了,还留在街上的要么是饿的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要么就是已经冻毙在风雪中了。
听到有人施粥放赈,余诚便吩咐李河道:“以后每天给粥棚捐五十斤粮食,省得樊虎媳妇还要费力气蒸馒头。”
李河道:“东家府上都是精米白面,捐给粥棚太浪费了些,不如换成粗粮,还能多活几个灾民。”
余诚赞许道:“你说的对,就这么干。”
带出来的馒头施舍完后,余诚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带着几人在街道上信步走着,观察着街道两旁的店铺。
粮食生意毕竟太过麻烦,所以余诚才答应了徐记只承担有限的供货。市面上究竟什么卖得好,余诚还要好好侦查侦查。另一方面单纯靠着黄金兑换来钱太过显眼,余诚也想找个性价比更高的货物,希望可以带回现代卖钱。
因为是大年初一的缘故,街上店铺大多已经闭门歇业,只能从招牌上看店铺的主营业务。像什么饭店、香末店、杂货铺、巾帽铺、当铺、成衣局等等,可以看出放在平常开封城果然是名不虚传的繁华所在。
走到一处还开着的店铺前,余诚停下脚步。这家店铺招牌上写着“刘氏瓷器”四个大字,里边博古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瓷器,柜台后边掌柜包裹的严严实实靠在椅子上正在打瞌睡。
明清什么最有名?余诚知晓的也就是明清的小说、家具还有瓷器了。从这儿带点瓷器回去,那不妥妥的是古董吗,一定能卖得上大价钱!
走进店铺,脚步声惊醒了掌柜,看到有人进来急忙起身上前招待:“客官想买什么,小店各式的瓷器都有,全是从景德镇一路运来的,保管是货真价实。”
余诚随手拿起一个香炉翻来覆去的看,他对于瓷器一窍不通,不晓得这物件放现代能卖多少钱。不过有一点余诚能看出来,这些瓷器都太新了,一点使用过的痕迹都没有。把这些瓷器拿回去说这是明朝的,别人只会哈哈笑着说你仿的真好,至于说几百年前,几天前还差不多吧。
如果有办法做旧就好了。别人做旧是想把假的当真的卖,余诚却要反其道而行,把真的做假的卖。
“老板,你这儿有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吗?”问这个单纯就只是因为余诚只听说过这么一个瓷器,听说当年拍卖了两亿多的天价,着实让余诚流了不少口水。
掌柜看傻子一样看着余诚,道:“客官说笑了,那可是御用之物,小店哪里会有。”
余诚看掌柜的表情就知道大抵自己是问了一句外行话。这也难怪,余诚又不知道这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来历。
&n... -->>
崇祯十四年在飘飘扬扬一场大雪中悄然来到,等早上余诚走出房门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还好昨天就将火炉全部安装好了,不然这天寒地冻的可真不好挨。
看着屋檐上好似棉花一般的积雪,余诚一时诗兴大发,口中吟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侍立在一旁的李河赞叹道:“原来东家也是饱读诗书啊,难怪说要亲自教晴儿小姐识字呢。”
余诚经这一提醒,才想起还要给晴儿教识字这事儿。打发李河他们一起去厨房给李兰芝打下手包饺子,余诚则抽空回了趟现代,将自己外甥当初用来识字的小卡片和刻着字的积木一并带了过来。
余诚原本是打算从汉语拼音开始教起的,可要教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那些汉语拼音自己念起来勉强也能记得齐全,可要成系统的按声母韵母教给别人却总是卡壳。最后余诚也只能用了笨办法,从最简单的汉字开始,要求晴儿每天要记住十个生字。
晴儿的悟性不错,等到饺子下锅,十个字虽然还不会写,但是已经记住了外形,可以将对应字的卡片从一堆卡片中找出来了。
饺子是猪肉白菜馅的,余诚兑现了自己的许诺,李河等人个个吃的肚皮溜圆。食量最大的果然还是要看樊虎,配着辣椒蒜泥的蘸汁一人消灭掉了满满六盘。余诚不禁感慨,樊虎这饭量放到现代当个吃播,妥妥的能火啊!
吃过饭后,晴儿没有回房继续认字,而是眼巴巴的看着余诚。余诚被看得莫名其妙,看晴儿眼睛不停的在自己和厨房两处逡巡,于是问道:“怎么,晴儿还想吃什么吗?”
晴儿扭捏了半天,口中轻轻道:“馒头……”
余诚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原来晴儿记挂着的是昨天自己答应过她去给难民施舍饭食,于是问李兰芝道:“厨房里还有多少馒头?”
李兰芝答道:“还有六七十个。”
余诚吩咐将馒头用背篓装了由李河三人背着,只留李兰芝看家,然后牵着晴儿出了家门。
因为下雪的缘故,路上行人稀少,间或有上前乞食的乞丐或者流民,便每人舍给两个馒头。原本余诚还想着这点馒头不过杯水车薪,没想到走完两条街才全部舍完。随意找了个乞丐问了,才晓得今日官府组织城内富商在上方寺施粥,流民中能动弹的基本都跑去上方寺了,还留在街上的要么是饿的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要么就是已经冻毙在风雪中了。
听到有人施粥放赈,余诚便吩咐李河道:“以后每天给粥棚捐五十斤粮食,省得樊虎媳妇还要费力气蒸馒头。”
李河道:“东家府上都是精米白面,捐给粥棚太浪费了些,不如换成粗粮,还能多活几个灾民。”
余诚赞许道:“你说的对,就这么干。”
带出来的馒头施舍完后,余诚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带着几人在街道上信步走着,观察着街道两旁的店铺。
粮食生意毕竟太过麻烦,所以余诚才答应了徐记只承担有限的供货。市面上究竟什么卖得好,余诚还要好好侦查侦查。另一方面单纯靠着黄金兑换来钱太过显眼,余诚也想找个性价比更高的货物,希望可以带回现代卖钱。
因为是大年初一的缘故,街上店铺大多已经闭门歇业,只能从招牌上看店铺的主营业务。像什么饭店、香末店、杂货铺、巾帽铺、当铺、成衣局等等,可以看出放在平常开封城果然是名不虚传的繁华所在。
走到一处还开着的店铺前,余诚停下脚步。这家店铺招牌上写着“刘氏瓷器”四个大字,里边博古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瓷器,柜台后边掌柜包裹的严严实实靠在椅子上正在打瞌睡。
明清什么最有名?余诚知晓的也就是明清的小说、家具还有瓷器了。从这儿带点瓷器回去,那不妥妥的是古董吗,一定能卖得上大价钱!
走进店铺,脚步声惊醒了掌柜,看到有人进来急忙起身上前招待:“客官想买什么,小店各式的瓷器都有,全是从景德镇一路运来的,保管是货真价实。”
余诚随手拿起一个香炉翻来覆去的看,他对于瓷器一窍不通,不晓得这物件放现代能卖多少钱。不过有一点余诚能看出来,这些瓷器都太新了,一点使用过的痕迹都没有。把这些瓷器拿回去说这是明朝的,别人只会哈哈笑着说你仿的真好,至于说几百年前,几天前还差不多吧。
如果有办法做旧就好了。别人做旧是想把假的当真的卖,余诚却要反其道而行,把真的做假的卖。
“老板,你这儿有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吗?”问这个单纯就只是因为余诚只听说过这么一个瓷器,听说当年拍卖了两亿多的天价,着实让余诚流了不少口水。
掌柜看傻子一样看着余诚,道:“客官说笑了,那可是御用之物,小店哪里会有。”
余诚看掌柜的表情就知道大抵自己是问了一句外行话。这也难怪,余诚又不知道这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来历。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