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数不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宝鹊没煮鸡蛋茶,只送了两碗煮开的白水到房里。
董婆子吃了一碗滚白水,不敢抱怨,站在地下,满脸堆笑,道:“太太万福,我们太太叫给三小姐送来几匹尺头,都是松江府出的细布,颜色好,花样新鲜,正合适年轻小娘子裁衣裳。尺头是南边来的,昨天刚运到武昌府,县里想买都没处买,因县太爷夫人知道我们家太太想给府上置办节礼,才特特给我们家留了几匹。“
周氏皮笑肉不笑:“叫高大姐费心了。“
董婆子面色不变:“三小姐在房里呢?老婆子好久没见着三小姐了,怪想她的。“
周氏淡淡道:“可是不巧,三娘前晚起夜时有些着凉,吃了药才歇下。“
说着,唤宝鹊进房,“三娘呢?“
宝鹊道:“回太太,三小姐还没醒呢,宝珠在房里守着。“
董婆子和老董叔互望一眼,连忙赔笑道:“三小姐养身子要紧,老婆子身上腌臜,就不去打搅三小姐休息了。“
这两人倒也识趣,没坚持去看李绮节,任凭周氏的脸色有多难看,脸上的笑容始终没变,一口一个太太,把周氏奉承得都有些松动了。
待杨家老仆告辞离去,李大伯背着双手,走到正房来,道:“杨家人怎么说?“
周氏叹口气,“来的只是两个下人,看来杨家想把事情混过去。“
李大伯立刻吹胡子瞪眼睛:“他们家五郎做出这种事,想随随便便混过去?当我们李家没人了吗!?“
周氏赶紧给李大伯顺气:“官人莫要上火,到底是亲家,事情还没闹出来,他们杨家顾忌名声,咱们李家总得给他们留几分情面,先看看他们怎么处置那个小妖精再说,如果他们杨家真的敢做出什么对不起三娘的事,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李大伯一甩袖子,气呼呼坐在堂前的一张雕花靠背玫瑰椅上,“二弟还没回来?“
周氏为李大伯斟了一碗释躁平矜的武夷茶:“没呢,我让招财去路口等着了。“
李大伯捧着海水纹盖碗,小心翼翼试着茶水的温度,“二弟是什么意思?“
周氏四顾一望,见门外没人,轻声道:“其实二叔去李家,不全是为大郎,也是为三娘找个话事人的意思。乡里的里甲老人全是杨家的亲戚,事情闹到乡里,咱们家讨不了好,二叔想求李家人帮咱们家说句公道话。“
躲在窗外偷听的李绮节恍然大悟,难怪李乙和李子恒已经找了五娘子做媒人,还要去李家走一趟,原来不是去请人向孟家提亲,而是为了她。
她就说中秋夜戏的事情有古怪,原来是杨家出了什么丑事,要劳动话事人来主持公道。既然事情关系到她,那么那个有古怪的人肯定是杨天保无疑了。
孟云晖和杨天保差不多年纪,县里能够考取功名的少年学子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两人是同窗,孟云晖特意问起过她中秋夜戏的事,他应该也是知情人。
听周氏和李大伯的对话,不止孟云晖,李家和杨家的人都知道杨天保做了什么,单单只瞒着她一个。
李绮节冷哼一声,绣鞋轻轻踢在木梯子的横木上,杨天保看着老老实实的,原来蔫坏!这才多大呢,就开始作妖了!
宝珠怕李绮节摔到地上,一直守在梯子下面。看她踩在木梯子上跺脚,梯子随着她的动作晃了几晃,随时都可能栽下地,顿时急得脸色煞白,小声道:“三娘别动,仔细跌下来!“
她就知道,三娘刚刚偷偷去后院搬梯子的时候,她应该想办法阻止三娘,而不是站在梯子底下帮她望风!
李绮节趴在木梯子上,居高临下,朝宝珠一挥手,悄声道:“没事儿!你别管我,看着外面,要是曹氏和刘婆子来了,记得提醒我!“
宝珠点点头,紧紧扶着木梯子,心里怨苦不已:大官人和大太太说得这么严重,杨五郎肯定做了对不起三娘的事,要是三娘气坏了,真从木梯子上掉下来摔坏了,可怎么办?
李绮节不知道宝珠心里已经计划好待会儿怎么趴在地上好接住她,凑到窗边,听李大伯继续道:“哪里就至于劳动里甲老人了?“
周氏扭着手绢道:“反正这事不能随便敷衍,杨家不给个说法,我是不会让三娘嫁过去的。“
里甲老人不是单指一个人。明朝立国之初,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人口大普查,根据人口制定黄册,然后以户为单位,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里长十人,每年更换,余下一百户分为十甲,同样选出甲长,根据纳粮的多少来轮换。
黄册是明朝老百姓唯一合法有效的户籍文件,上面清晰地登载老百姓的身份、年龄、居所、职业和所有家庭财产。记得详细的,连你家养几头猪、几只鸡鸭都会写上去。
古人一生,不论是居家过日子,还是入学、科考、婚丧、外出、财产、徭役、诉讼等等诸多重大事项,都离不开黄册。
基本上说,黄册的作用,就是现代的户口本和身份证的综合版。现代人去火车站买车票必须出示身份证。在明朝,外出超出方圆几百里,同样需要递交黄册才能获得官府发放的凭证。
没有黄册,要么是逃户,要么是流民,别以为到了古代随便找个旮旯地就能过日子,古代的黑户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而在黄册的基础之上制定的里甲制度,则是贯穿整个大明朝的基层管理行政制度。
里长和甲长管理本甲本里的事务,除了杀人之类的重罪,一般的民事纠纷都由公选的里甲老人们裁定,大到财产纠纷、打架斗殴,小到鸡毛蒜皮的谁家牛偷吃了谁家的稻田,里甲老人们都管。
“诉不出里“,“凡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若不经由者,先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回里甲老人理断“——在一定程度上,里甲拥有非常广泛的法律裁定权利。
里甲老人就是乡里的管理者,纳粮多少是推选里长和甲长的首要标准,能当上里长和甲长的,基本都是大族子弟。
所以古人追求人丁兴旺,能生多少个就生多少个,养不养得活不要紧,人多了,才有可能占据话事人的身份,不会在乡里受欺负。
李家所在村庄虽然叫李家村,但多是杂居的外姓人,本地的里长是杨家人。而那些德高望重、公选出来的老人,也大多是杨家近亲。
按着瑶江县的规矩,李绮节和杨天保婚事有了纠纷,要么由里甲老人来裁断,要么两家公选出一户读书人当话事人,读书人有功名,说话和县太爷一样有分量。
里甲老人全和杨家人一个鼻孔出气,李乙当然不会去找他们主持公道。而本地的读书人,又大多是杨县令的同窗或是旧友,更不可靠。
所以李乙才会想到李家的嫡支那一派,他们家是望族,读书人多,有功名的子弟应该不少。
李大伯沉默片刻,把茶碗往桌上一放,“话事人是那么好请的?那个李家和咱们连远亲都算不上,未必肯搭理咱们。“
周氏瞪了李大伯一眼,“官人又说丧气话了,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咱们每年往李家送的那一大车东西都是白送的?“
李大伯不服气:“就算那个李家肯帮咱们说话,杨天保在外头和花娘勾搭,在他们那种大户人家看来,不过是寻常罢了,说不定他们还会反过来劝咱们家息事宁人呢!“
宝珠听到杨天保和花娘勾搭,又是惊讶又是气愤,忍不住高声啐了一口:“王八崽子!”
周氏在房里听到声音,立即道:“谁在外面?“
李绮节吐吐舌头,几步窜下木梯子,再把木梯子往肩上一扛,拔腿就跑。古代的医疗水平一言难尽,她怕自己抵抗力太差,每天坚持锻炼身... -->>
宝鹊没煮鸡蛋茶,只送了两碗煮开的白水到房里。
董婆子吃了一碗滚白水,不敢抱怨,站在地下,满脸堆笑,道:“太太万福,我们太太叫给三小姐送来几匹尺头,都是松江府出的细布,颜色好,花样新鲜,正合适年轻小娘子裁衣裳。尺头是南边来的,昨天刚运到武昌府,县里想买都没处买,因县太爷夫人知道我们家太太想给府上置办节礼,才特特给我们家留了几匹。“
周氏皮笑肉不笑:“叫高大姐费心了。“
董婆子面色不变:“三小姐在房里呢?老婆子好久没见着三小姐了,怪想她的。“
周氏淡淡道:“可是不巧,三娘前晚起夜时有些着凉,吃了药才歇下。“
说着,唤宝鹊进房,“三娘呢?“
宝鹊道:“回太太,三小姐还没醒呢,宝珠在房里守着。“
董婆子和老董叔互望一眼,连忙赔笑道:“三小姐养身子要紧,老婆子身上腌臜,就不去打搅三小姐休息了。“
这两人倒也识趣,没坚持去看李绮节,任凭周氏的脸色有多难看,脸上的笑容始终没变,一口一个太太,把周氏奉承得都有些松动了。
待杨家老仆告辞离去,李大伯背着双手,走到正房来,道:“杨家人怎么说?“
周氏叹口气,“来的只是两个下人,看来杨家想把事情混过去。“
李大伯立刻吹胡子瞪眼睛:“他们家五郎做出这种事,想随随便便混过去?当我们李家没人了吗!?“
周氏赶紧给李大伯顺气:“官人莫要上火,到底是亲家,事情还没闹出来,他们杨家顾忌名声,咱们李家总得给他们留几分情面,先看看他们怎么处置那个小妖精再说,如果他们杨家真的敢做出什么对不起三娘的事,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李大伯一甩袖子,气呼呼坐在堂前的一张雕花靠背玫瑰椅上,“二弟还没回来?“
周氏为李大伯斟了一碗释躁平矜的武夷茶:“没呢,我让招财去路口等着了。“
李大伯捧着海水纹盖碗,小心翼翼试着茶水的温度,“二弟是什么意思?“
周氏四顾一望,见门外没人,轻声道:“其实二叔去李家,不全是为大郎,也是为三娘找个话事人的意思。乡里的里甲老人全是杨家的亲戚,事情闹到乡里,咱们家讨不了好,二叔想求李家人帮咱们家说句公道话。“
躲在窗外偷听的李绮节恍然大悟,难怪李乙和李子恒已经找了五娘子做媒人,还要去李家走一趟,原来不是去请人向孟家提亲,而是为了她。
她就说中秋夜戏的事情有古怪,原来是杨家出了什么丑事,要劳动话事人来主持公道。既然事情关系到她,那么那个有古怪的人肯定是杨天保无疑了。
孟云晖和杨天保差不多年纪,县里能够考取功名的少年学子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两人是同窗,孟云晖特意问起过她中秋夜戏的事,他应该也是知情人。
听周氏和李大伯的对话,不止孟云晖,李家和杨家的人都知道杨天保做了什么,单单只瞒着她一个。
李绮节冷哼一声,绣鞋轻轻踢在木梯子的横木上,杨天保看着老老实实的,原来蔫坏!这才多大呢,就开始作妖了!
宝珠怕李绮节摔到地上,一直守在梯子下面。看她踩在木梯子上跺脚,梯子随着她的动作晃了几晃,随时都可能栽下地,顿时急得脸色煞白,小声道:“三娘别动,仔细跌下来!“
她就知道,三娘刚刚偷偷去后院搬梯子的时候,她应该想办法阻止三娘,而不是站在梯子底下帮她望风!
李绮节趴在木梯子上,居高临下,朝宝珠一挥手,悄声道:“没事儿!你别管我,看着外面,要是曹氏和刘婆子来了,记得提醒我!“
宝珠点点头,紧紧扶着木梯子,心里怨苦不已:大官人和大太太说得这么严重,杨五郎肯定做了对不起三娘的事,要是三娘气坏了,真从木梯子上掉下来摔坏了,可怎么办?
李绮节不知道宝珠心里已经计划好待会儿怎么趴在地上好接住她,凑到窗边,听李大伯继续道:“哪里就至于劳动里甲老人了?“
周氏扭着手绢道:“反正这事不能随便敷衍,杨家不给个说法,我是不会让三娘嫁过去的。“
里甲老人不是单指一个人。明朝立国之初,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人口大普查,根据人口制定黄册,然后以户为单位,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里长十人,每年更换,余下一百户分为十甲,同样选出甲长,根据纳粮的多少来轮换。
黄册是明朝老百姓唯一合法有效的户籍文件,上面清晰地登载老百姓的身份、年龄、居所、职业和所有家庭财产。记得详细的,连你家养几头猪、几只鸡鸭都会写上去。
古人一生,不论是居家过日子,还是入学、科考、婚丧、外出、财产、徭役、诉讼等等诸多重大事项,都离不开黄册。
基本上说,黄册的作用,就是现代的户口本和身份证的综合版。现代人去火车站买车票必须出示身份证。在明朝,外出超出方圆几百里,同样需要递交黄册才能获得官府发放的凭证。
没有黄册,要么是逃户,要么是流民,别以为到了古代随便找个旮旯地就能过日子,古代的黑户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而在黄册的基础之上制定的里甲制度,则是贯穿整个大明朝的基层管理行政制度。
里长和甲长管理本甲本里的事务,除了杀人之类的重罪,一般的民事纠纷都由公选的里甲老人们裁定,大到财产纠纷、打架斗殴,小到鸡毛蒜皮的谁家牛偷吃了谁家的稻田,里甲老人们都管。
“诉不出里“,“凡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若不经由者,先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回里甲老人理断“——在一定程度上,里甲拥有非常广泛的法律裁定权利。
里甲老人就是乡里的管理者,纳粮多少是推选里长和甲长的首要标准,能当上里长和甲长的,基本都是大族子弟。
所以古人追求人丁兴旺,能生多少个就生多少个,养不养得活不要紧,人多了,才有可能占据话事人的身份,不会在乡里受欺负。
李家所在村庄虽然叫李家村,但多是杂居的外姓人,本地的里长是杨家人。而那些德高望重、公选出来的老人,也大多是杨家近亲。
按着瑶江县的规矩,李绮节和杨天保婚事有了纠纷,要么由里甲老人来裁断,要么两家公选出一户读书人当话事人,读书人有功名,说话和县太爷一样有分量。
里甲老人全和杨家人一个鼻孔出气,李乙当然不会去找他们主持公道。而本地的读书人,又大多是杨县令的同窗或是旧友,更不可靠。
所以李乙才会想到李家的嫡支那一派,他们家是望族,读书人多,有功名的子弟应该不少。
李大伯沉默片刻,把茶碗往桌上一放,“话事人是那么好请的?那个李家和咱们连远亲都算不上,未必肯搭理咱们。“
周氏瞪了李大伯一眼,“官人又说丧气话了,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咱们每年往李家送的那一大车东西都是白送的?“
李大伯不服气:“就算那个李家肯帮咱们说话,杨天保在外头和花娘勾搭,在他们那种大户人家看来,不过是寻常罢了,说不定他们还会反过来劝咱们家息事宁人呢!“
宝珠听到杨天保和花娘勾搭,又是惊讶又是气愤,忍不住高声啐了一口:“王八崽子!”
周氏在房里听到声音,立即道:“谁在外面?“
李绮节吐吐舌头,几步窜下木梯子,再把木梯子往肩上一扛,拔腿就跑。古代的医疗水平一言难尽,她怕自己抵抗力太差,每天坚持锻炼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