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穿越农家种田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晚上回去和爹娘提提这个事儿吧。”说着说着妯娌两看到丈夫并李明锦正在约定的地方等她们,连忙上前问道:
“孩子他爹,今年粮食卖的怎么样?”
看着妻子急切样子,李继旺笑着回道:“2石苞米,苞米卖了700文,还得亏锦儿,多卖了100文。”说着欣慰的摸摸儿子的头,李继兴在一边将李明锦对掌柜说的话,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番,小王氏高兴的拉着儿子的手,感觉很欣慰,有种吾儿长大的自豪感。
一行人又去了杂货铺,买了一包盐50文,打了一小瓶酱油5文。又去肉铺买了2斤五花肉花了18文,买了3根大骨头花了2文。700文瞬间只剩下625文。看着已经到快到晌午了,一行人拎着东西往家里赶去。
赶到家的时候,已经晌午了,李明锦估算了一下时间大概中午12点多了,奶奶王氏看到儿子媳妇孙子回来了,迎上去接过了东西放在桌上,问道:
“今儿个粮卖的怎么样?”
“娘,今儿个2石苞米卖了700文。。。买了一些家用,剩下了625文”说着李继旺将怀里的钱袋拿出来交给了王氏。
“娘,这是我和弟妹绣活拿到的工钱,60文。”小王氏说着将钱递给了婆婆,王氏接过之后拿了30文,剩下了还给了小王氏。
“前些年是没办法,家里太苦了,现下好点了,你们以后接绣活的钱交一半给公中就行,剩下各自留着吧。”
几个妯娌相互看了,欣喜之前溢于脸上。以后能有私房钱,手里宽泛些,也能做些别的事情。
“老三家的,把饭端上来吧。”王氏对着三儿媳说道。
“好呢,娘。。”孙氏麻溜的钻进厨房,将饭菜盛好,婆媳几人很快就将饭摆上桌,一家人开始吃饭了,农家人也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一家人都是边吃饭边说着家话。席间,二叔李继兴将李明锦在粮店和掌柜讨价还价的事又说了一遍,李大富为孙子不怯场,感到很欣慰。长孙有出息,李家就有希望啊。
吃完饭,王氏想起今天与弟妹林氏说起的事儿,就对丈夫李继旺说道:
“他爹,锦儿也大了,你这有什么章程没有,锦儿自小身子不好,虽现下与常人无异,可到底底子不厚。。。今天二弟妹和我说道辉儿也七岁了,想着能不能让兄弟两去学堂,能多学点字,以后看能不能有机缘去镇上找份伙计。”
“唉。。可是家里现下也无甚余钱,等明年吧,我再和爹合计合计。”李继旺也想儿子以后能有出息,庄稼人靠天吃饭,前几年真是饿怕了,也不想儿子一辈子在地里面刨食。
“那行。。先合计合计,左右要等明年。”小王氏也知道不是一会半会能解决的事,眼下也急不得。
距离过年还有两三个月,李继旺三兄弟商量了一下,决定去县里找份工上,能挣点钱买点年货,十二月初三,兄弟几人带了套棉衣,就匆匆出门去了,家里就剩下祖孙,媳妇几人,爷爷李大富还是雷打不动,每天去田里看看收拾收拾,为明年春耕做准备,顺便打点柴火堆着。奶奶王氏将家里的大白菜腌制了几坛子,剩余都放进了地窖。媳妇们每天做完家里的活计之后,就开始做绣活,孩子们以李明锦为首的则是每天去山里采摘一些野果,捡些蘑菇木耳晒干储藏起来。
来到这里已经几个月了,渐渐了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之后,李明锦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让家里的生活好一点。至于经商,先不说自己才九岁,就说自古商人的社会地位都是很低的,士农工商,晋朝也不例外,而且李家又没有后台,就算能做生意,生意能不能保住还不知道呢,所以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保障是很重要的,科举做官说实话太难了,就算能入学,十岁启蒙,已经太晚了,虽然自己是现代人,学习多少有点基础,但是古代的科举要考经史子集啊!李明锦内心在咆哮!还好晋朝昭元元年,昭元帝设科,为广求天下贤才,设科取士,文举考经史子集,算术格物,算术格物对现代人来说不是很大问题。不过眼下想的这些还太遥远,首要的事情,能为家里赚点钱,才有机会打算以后啊!
南山其实物产很丰富的,不过也很危险,村里人一般不去深山,除非是猎户。深秋时节深山到时有野生的灵芝和天麻,李明锦带着弟妹们没事的经常去山里转悠,不过深山家里大人已经嘱咐过氏不能去了,饶是如此,也捡了不少蘑菇木耳,野菊花,野菊花具有清除湿热解除毒素、消肿止痛的功效。等着下次集市可以拿到镇上的药房问问收不收。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一晃两个月过去了,还有十几天就要过年了,李继旺三人还未归家,家里人不免都有些惦记担心。常怀县是几路水路交汇之处,有个浅水码头,天下太平之后,有不少跑货的客商聚集常怀,一时间之间常怀竟有一番繁荣之象,李继旺兄弟三人来到常怀之后,就去码头上给货商搬货,一天下来能有10个大钱,因着手脚勤快,做事麻溜,又识的几个字,李继旺与三弟李继达就被分派到了去登记货物,一天工钱涨到了12个大钱,二叔李继兴,因着为人机灵活泛,被客商选中做了监工,一天能有15个大钱,做了2月,兄弟三人总共2340文工钱,客商看着几兄弟活计做的不错,尤其二叔李继兴甚得客商欢心,直道有时间可以再来做活,结工钱的时间挥手大气的给了3两银子,,让兄弟几人高兴的归家去了。
☆、第5章(修)
李继旺等三人走了两天才赶回河西村,刚好腊月二十一,将工钱3两银子交给了王氏之后,向王氏说起来了外面的见闻。
“爹,娘,常怀那边现在跑商的多,老二这次很得货商的看中,要不明年开春,就让老二出去吧,我和老三,留下来帮家里种地。”
“是啊,娘。儿子几个,就二哥为活络,那货商说了,有空还叫去做活呢,二哥在码头还是个监工呢,可神气了。。。”说着就憨笑着。李继达是幺子,懂事之时,又缝家里逃难,久而久之胆子小了许多,有点憨憨的。
老爷子和王氏,对自己几个儿子的脾性也很清楚,老大沉稳敦厚,老二精明机灵,老三有点胆小憨厚。真要是出去闯闯还是老二合适,最起码不会吃亏,想到这些,就说道:
“我和你们娘也老了,你妹妹也十三岁了,也得要准备嫁妆,孩子们也都渐渐大了,老二你要是想出去闯闯也随你,但是外面也辛苦,你要干就踏踏实实干,你哥,弟就先留家里了。但是一定记得,我们老李家,是一家人,不能忘本。”说着就看向二儿子。
李继兴,为人机灵,听老父如此说哪能不明白,再说自己也不是这种人,兄弟几个自小一起长大,感情一直很好,忙回到:
“爹,我,你还不了解吗?我会好好干的,明年家里宽泛些,就送锦儿与辉儿去上学堂去吧。”
看着几个懂事的儿子,老爷子欣慰的笑了笑。
腊月二十二,因着儿子带回来的银钱,王氏带着几个儿媳,女儿等人要去镇上准备去买些年货,李明锦,也要跟着去,并将这两个月以来,和弟妹们一起山上捡来的晒干后的5斤木耳,20斤蘑菇等干货。10斤野菊花,天麻挖的不多,只有5斤,用麻袋装好,一起带上镇上。
因着要过年,村里人结群的去镇上,村东头的猎户刘二叔,背上扛了一头野鹿去镇上卖,李明锦还是第一次直面野生的鹿,虽然是死的,但是也感到很新奇,看着小家伙投来的泛光的目光,刘三叔逗笑问:
“小家伙,馋啦。。想吃肉,回头来三叔家,管吃够。。。”
。。。。。。
李明锦有种做坏事,被人捉到的尴尬感。还好有人开起了刘二叔的玩笑。
“刘老二,又打了个大件啦,不错啊,应该能卖个不错的价钱。”张三叔羡慕的说道,刘三叔是村里的资深老猎户,虽然南山资源众多,山又大,猎物自然不少,可是危险也大,要是碰上熊瞎子,大虫,那可得要命,刘三叔在这一带可以有名的打猎好手,打的猎物多,受伤却少,村里的人可是佩服的紧。
“他二叔这手艺,真不是盖的,没看到他家新盖的几间青砖大瓦房啦,真是气派,我呀。。。也不图别的,要是能住上这样儿的房子一晚呐,死也瞑目了。。。”
“去。。去。。。去,大过年的说啥死不死的,晦气。。呸呸呸。”张三叔虽知道张三婶是打趣刘二,仍是嗔怪道。
“呵呵,刘二有本事,羡慕不来。。。”又有人打趣道,众人说说笑笑向镇上进发。
众人达到南山镇之后,约定好原地集合回去的时间,就分散开来,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母亲小王氏妯娌几个带着小姑李婷去了绣房交绣活。奶奶王氏则带着李明锦去了药方,药房的门前有个牌匾,繁体字写着“聚仁堂”三个大字,别说,还真是有点气势,李明锦在心里腹诽道。
走进药房,王氏对着一个药童问到:“小哥,你们掌柜的在不在,家里采的一些药材,问问掌柜收不收。。。”
“您稍等,我这就去叫掌柜的。”说完就走向大堂里间。
“听说老人家找我,我就是这药堂的掌柜,您叫我郑大夫就行,你们带的什么药材,我看看。。”
王氏将麻袋里面的用布袋装好的野菊花,和天麻拿了出来,递给掌柜的。
“这样吧,品相还不错,野菊1文一斤,天麻3文一斤,您看行的话,就过称。”
“好嘞,郑大夫给的价钱公道,“王氏笑着回到。
“郑大夫,要是下次还有药材的话,贵店还收不?我们家是河西村的,南山上有不少药材,您这要是收,我采着了,就送来。”李明锦在一旁边急忙问道。
“品相好的话,我就收了,下次有,就直接过来吧。”说着就吩咐药童将药材过称,10斤野菊花10文,5斤天麻15文钱,总共25文钱。接过掌柜递过来的25文钱,李明锦真想哭了,第一笔钱啊,几个小家伙采了2个月。才赚25文钱,没有那一刻,李明锦如此的想要快快长大,这样才能做更多的事。
出了药房之后,刚好碰到交完绣活的的小王氏几个,看着一旁跟着嫂嫂的俏生生的女儿,王氏咬咬牙,决定给女儿做件新衣裳,女儿也到了快要说亲的年纪,之前家里穷困,幺女似隐形人一样,帮着做农活家务,却从来不吱声。
“去布店吧,买点布,给家里几个小的做身衣裳。”说着带着媳妇几个走进了旁边的布莊。
“婷儿,要说亲了,今年给婷儿做身衣裳,你们几个也不要怪我偏心,实在是家里要用钱的地儿多,等手头宽泛些的,再给你们做。”妯娌几个哪里不知道自己婆婆的愧疚,要说河西村,李家虽然是外来户,却是难得的厚道人家,从来不苛待媳妇,虽然不富裕,却是难得家庭和睦的。
妯娌几个连忙摆手安慰道:
“娘,这是臊我们呢,小姑却是该做身衣裳,打扮打扮。这村里谁不知道婆婆待我们好呢。”不待小王氏说,林氏立马说道,孙氏也跟着附和道:
“是啊,娘,您别想多了,媳妇很知足的。”孙氏想到嫁进来六年了,只得明佳一个女娃,家里婆婆也没什么闲言,仍旧待自己如初,就感到一阵庆幸,当年自己眼光真是准。
“晚上回去和爹娘提提这个事儿吧。”说着说着妯娌两看到丈夫并李明锦正在约定的地方等她们,连忙上前问道:
“孩子他爹,今年粮食卖的怎么样?”
看着妻子急切样子,李继旺笑着回道:“2石苞米,苞米卖了700文,还得亏锦儿,多卖了100文。”说着欣慰的摸摸儿子的头,李继兴在一边将李明锦对掌柜说的话,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番,小王氏高兴的拉着儿子的手,感觉很欣慰,有种吾儿长大的自豪感。
一行人又去了杂货铺,买了一包盐50文,打了一小瓶酱油5文。又去肉铺买了2斤五花肉花了18文,买了3根大骨头花了2文。700文瞬间只剩下625文。看着已经到快到晌午了,一行人拎着东西往家里赶去。
赶到家的时候,已经晌午了,李明锦估算了一下时间大概中午12点多了,奶奶王氏看到儿子媳妇孙子回来了,迎上去接过了东西放在桌上,问道:
“今儿个粮卖的怎么样?”
“娘,今儿个2石苞米卖了700文。。。买了一些家用,剩下了625文”说着李继旺将怀里的钱袋拿出来交给了王氏。
“娘,这是我和弟妹绣活拿到的工钱,60文。”小王氏说着将钱递给了婆婆,王氏接过之后拿了30文,剩下了还给了小王氏。
“前些年是没办法,家里太苦了,现下好点了,你们以后接绣活的钱交一半给公中就行,剩下各自留着吧。”
几个妯娌相互看了,欣喜之前溢于脸上。以后能有私房钱,手里宽泛些,也能做些别的事情。
“老三家的,把饭端上来吧。”王氏对着三儿媳说道。
“好呢,娘。。”孙氏麻溜的钻进厨房,将饭菜盛好,婆媳几人很快就将饭摆上桌,一家人开始吃饭了,农家人也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一家人都是边吃饭边说着家话。席间,二叔李继兴将李明锦在粮店和掌柜讨价还价的事又说了一遍,李大富为孙子不怯场,感到很欣慰。长孙有出息,李家就有希望啊。
吃完饭,王氏想起今天与弟妹林氏说起的事儿,就对丈夫李继旺说道:
“他爹,锦儿也大了,你这有什么章程没有,锦儿自小身子不好,虽现下与常人无异,可到底底子不厚。。。今天二弟妹和我说道辉儿也七岁了,想着能不能让兄弟两去学堂,能多学点字,以后看能不能有机缘去镇上找份伙计。”
“唉。。可是家里现下也无甚余钱,等明年吧,我再和爹合计合计。”李继旺也想儿子以后能有出息,庄稼人靠天吃饭,前几年真是饿怕了,也不想儿子一辈子在地里面刨食。
“那行。。先合计合计,左右要等明年。”小王氏也知道不是一会半会能解决的事,眼下也急不得。
距离过年还有两三个月,李继旺三兄弟商量了一下,决定去县里找份工上,能挣点钱买点年货,十二月初三,兄弟几人带了套棉衣,就匆匆出门去了,家里就剩下祖孙,媳妇几人,爷爷李大富还是雷打不动,每天去田里看看收拾收拾,为明年春耕做准备,顺便打点柴火堆着。奶奶王氏将家里的大白菜腌制了几坛子,剩余都放进了地窖。媳妇们每天做完家里的活计之后,就开始做绣活,孩子们以李明锦为首的则是每天去山里采摘一些野果,捡些蘑菇木耳晒干储藏起来。
来到这里已经几个月了,渐渐了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之后,李明锦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让家里的生活好一点。至于经商,先不说自己才九岁,就说自古商人的社会地位都是很低的,士农工商,晋朝也不例外,而且李家又没有后台,就算能做生意,生意能不能保住还不知道呢,所以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保障是很重要的,科举做官说实话太难了,就算能入学,十岁启蒙,已经太晚了,虽然自己是现代人,学习多少有点基础,但是古代的科举要考经史子集啊!李明锦内心在咆哮!还好晋朝昭元元年,昭元帝设科,为广求天下贤才,设科取士,文举考经史子集,算术格物,算术格物对现代人来说不是很大问题。不过眼下想的这些还太遥远,首要的事情,能为家里赚点钱,才有机会打算以后啊!
南山其实物产很丰富的,不过也很危险,村里人一般不去深山,除非是猎户。深秋时节深山到时有野生的灵芝和天麻,李明锦带着弟妹们没事的经常去山里转悠,不过深山家里大人已经嘱咐过氏不能去了,饶是如此,也捡了不少蘑菇木耳,野菊花,野菊花具有清除湿热解除毒素、消肿止痛的功效。等着下次集市可以拿到镇上的药房问问收不收。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一晃两个月过去了,还有十几天就要过年了,李继旺三人还未归家,家里人不免都有些惦记担心。常怀县是几路水路交汇之处,有个浅水码头,天下太平之后,有不少跑货的客商聚集常怀,一时间之间常怀竟有一番繁荣之象,李继旺兄弟三人来到常怀之后,就去码头上给货商搬货,一天下来能有10个大钱,因着手脚勤快,做事麻溜,又识的几个字,李继旺与三弟李继达就被分派到了去登记货物,一天工钱涨到了12个大钱,二叔李继兴,因着为人机灵活泛,被客商选中做了监工,一天能有15个大钱,做了2月,兄弟三人总共2340文工钱,客商看着几兄弟活计做的不错,尤其二叔李继兴甚得客商欢心,直道有时间可以再来做活,结工钱的时间挥手大气的给了3两银子,,让兄弟几人高兴的归家去了。
☆、第5章(修)
李继旺等三人走了两天才赶回河西村,刚好腊月二十一,将工钱3两银子交给了王氏之后,向王氏说起来了外面的见闻。
“爹,娘,常怀那边现在跑商的多,老二这次很得货商的看中,要不明年开春,就让老二出去吧,我和老三,留下来帮家里种地。”
“是啊,娘。儿子几个,就二哥为活络,那货商说了,有空还叫去做活呢,二哥在码头还是个监工呢,可神气了。。。”说着就憨笑着。李继达是幺子,懂事之时,又缝家里逃难,久而久之胆子小了许多,有点憨憨的。
老爷子和王氏,对自己几个儿子的脾性也很清楚,老大沉稳敦厚,老二精明机灵,老三有点胆小憨厚。真要是出去闯闯还是老二合适,最起码不会吃亏,想到这些,就说道:
“我和你们娘也老了,你妹妹也十三岁了,也得要准备嫁妆,孩子们也都渐渐大了,老二你要是想出去闯闯也随你,但是外面也辛苦,你要干就踏踏实实干,你哥,弟就先留家里了。但是一定记得,我们老李家,是一家人,不能忘本。”说着就看向二儿子。
李继兴,为人机灵,听老父如此说哪能不明白,再说自己也不是这种人,兄弟几个自小一起长大,感情一直很好,忙回到:
“爹,我,你还不了解吗?我会好好干的,明年家里宽泛些,就送锦儿与辉儿去上学堂去吧。”
看着几个懂事的儿子,老爷子欣慰的笑了笑。
腊月二十二,因着儿子带回来的银钱,王氏带着几个儿媳,女儿等人要去镇上准备去买些年货,李明锦,也要跟着去,并将这两个月以来,和弟妹们一起山上捡来的晒干后的5斤木耳,20斤蘑菇等干货。10斤野菊花,天麻挖的不多,只有5斤,用麻袋装好,一起带上镇上。
因着要过年,村里人结群的去镇上,村东头的猎户刘二叔,背上扛了一头野鹿去镇上卖,李明锦还是第一次直面野生的鹿,虽然是死的,但是也感到很新奇,看着小家伙投来的泛光的目光,刘三叔逗笑问:
“小家伙,馋啦。。想吃肉,回头来三叔家,管吃够。。。”
。。。。。。
李明锦有种做坏事,被人捉到的尴尬感。还好有人开起了刘二叔的玩笑。
“刘老二,又打了个大件啦,不错啊,应该能卖个不错的价钱。”张三叔羡慕的说道,刘三叔是村里的资深老猎户,虽然南山资源众多,山又大,猎物自然不少,可是危险也大,要是碰上熊瞎子,大虫,那可得要命,刘三叔在这一带可以有名的打猎好手,打的猎物多,受伤却少,村里的人可是佩服的紧。
“他二叔这手艺,真不是盖的,没看到他家新盖的几间青砖大瓦房啦,真是气派,我呀。。。也不图别的,要是能住上这样儿的房子一晚呐,死也瞑目了。。。”
“去。。去。。。去,大过年的说啥死不死的,晦气。。呸呸呸。”张三叔虽知道张三婶是打趣刘二,仍是嗔怪道。
“呵呵,刘二有本事,羡慕不来。。。”又有人打趣道,众人说说笑笑向镇上进发。
众人达到南山镇之后,约定好原地集合回去的时间,就分散开来,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母亲小王氏妯娌几个带着小姑李婷去了绣房交绣活。奶奶王氏则带着李明锦去了药方,药房的门前有个牌匾,繁体字写着“聚仁堂”三个大字,别说,还真是有点气势,李明锦在心里腹诽道。
走进药房,王氏对着一个药童问到:“小哥,你们掌柜的在不在,家里采的一些药材,问问掌柜收不收。。。”
“您稍等,我这就去叫掌柜的。”说完就走向大堂里间。
“听说老人家找我,我就是这药堂的掌柜,您叫我郑大夫就行,你们带的什么药材,我看看。。”
王氏将麻袋里面的用布袋装好的野菊花,和天麻拿了出来,递给掌柜的。
“这样吧,品相还不错,野菊1文一斤,天麻3文一斤,您看行的话,就过称。”
“好嘞,郑大夫给的价钱公道,“王氏笑着回到。
“郑大夫,要是下次还有药材的话,贵店还收不?我们家是河西村的,南山上有不少药材,您这要是收,我采着了,就送来。”李明锦在一旁边急忙问道。
“品相好的话,我就收了,下次有,就直接过来吧。”说着就吩咐药童将药材过称,10斤野菊花10文,5斤天麻15文钱,总共25文钱。接过掌柜递过来的25文钱,李明锦真想哭了,第一笔钱啊,几个小家伙采了2个月。才赚25文钱,没有那一刻,李明锦如此的想要快快长大,这样才能做更多的事。
出了药房之后,刚好碰到交完绣活的的小王氏几个,看着一旁跟着嫂嫂的俏生生的女儿,王氏咬咬牙,决定给女儿做件新衣裳,女儿也到了快要说亲的年纪,之前家里穷困,幺女似隐形人一样,帮着做农活家务,却从来不吱声。
“去布店吧,买点布,给家里几个小的做身衣裳。”说着带着媳妇几个走进了旁边的布莊。
“婷儿,要说亲了,今年给婷儿做身衣裳,你们几个也不要怪我偏心,实在是家里要用钱的地儿多,等手头宽泛些的,再给你们做。”妯娌几个哪里不知道自己婆婆的愧疚,要说河西村,李家虽然是外来户,却是难得的厚道人家,从来不苛待媳妇,虽然不富裕,却是难得家庭和睦的。
妯娌几个连忙摆手安慰道:
“娘,这是臊我们呢,小姑却是该做身衣裳,打扮打扮。这村里谁不知道婆婆待我们好呢。”不待小王氏说,林氏立马说道,孙氏也跟着附和道:
“是啊,娘,您别想多了,媳妇很知足的。”孙氏想到嫁进来六年了,只得明佳一个女娃,家里婆婆也没什么闲言,仍旧待自己如初,就感到一阵庆幸,当年自己眼光真是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