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穿越农家种田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明锦有点无奈道。
“是啊,奶。”明辉和明秀也附和道。
王氏看到孙子们既高兴又担心,忽又想到孙子们定是饿了赶忙对三媳妇说到:
“去做点面条,快去。”
“好咧,就这去。”孙氏笑着接过话就去厨房做面条去了。
“奶奶,我爷睡啦?”李明锦看了一圈没看到爷爷的身影,看着奶奶问道。
“是啊,睡下了。晚上去你二爷爷家吃饭,说是你大姑爷回来,请你爷过去喝两杯,估计是喝上头了,回来啥也没说,就睡下了。”
大姑爷,李明锦皱了皱眉,自来到晋朝一年了,一面儿也没见过。
“锦儿,辉儿,明秀,过来吃面咯,看三婶给你们做的面,吃吃看。”三婶孙氏的声音打断了李明锦的思绪。
“来了。三婶”
“好咧,谢谢三婶。”兄弟三人端起桌上热腾腾的一大碗面条呼噜噜的吃起来,一碗下肚,感觉肚子充实起来,身体也暖和起来了。吃完饭,天儿也不早了,锅里已经烧好了一大锅热水,洗了个热水澡之后,兄弟三人困意上头,确实累了一天了,和家人打了一个招呼,各自进房倒头就睡下了。
婆媳四人看着李明锦三兄弟躺下就睡着了,也知孩子们累了,现在家里白天也是一边忙着做活,一边忙着应付村里的人,也不轻松。想着明天还有一大堆事儿要忙活,几人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初冬早晨的河西村被笼罩在一层薄雾轻纱里边儿,乡下人都是习惯早起的,淡水洗衣做饭,喂猪喂鸡,家家户户各忙着各家的事儿。李明锦一觉睡到天亮,起来的时候,家里的早饭已经做好,将弟弟们喊起来洗簌一番之后,一家人吃完早饭,各忙各的事儿。
太阳渐渐升了起来,家里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婶子,开始围坐在一起,做着衣服聊着家常。李明锦几人躲到书房看书去了。
要说如今河西村变化最大的莫属李家这外来户了。河西村羡慕眼红的人不少,却也只能在私底下嘀咕两句,为甚呢?主要还要靠着人家挣钱呢!这不一大早就开始有妇人三五一群的来李家拿料子做衣裳。
前段时间王氏在村里放话了,可以来李家拿料子帮做衣裳,给工钱比镇上的绣房给的多些,还不用押金,又不用来回跑。想补贴家用的人有不少来的,也有些人是不愿意做的,总觉得李家不厚道,做买卖的事儿点滴不漏的。王氏是不管这些人啥说头,总之也算是做了自己能做的。
☆、第26章
老爷子一大早就去了二弟家里,怀里揣着一个钱袋子,里面儿装了50两银子,昨个儿侄女婿回来,说要去梓州做生意,来二弟家里说的定会好好干,到时候定还钱。又赌咒又发誓的样子,老二向来是不喜这个女婿的,但是闺女还是亲闺女,虽说和家里闹的不痛快,真到有事儿也没道理撒手不管。老爷子昨个儿已经和王氏说过借钱的事儿了,王氏心里不大痛快,气闷老伴儿手太敞了,少借点儿也行啊,虽说家里现下手里有点银子,家里用钱的地方也多啊,不过心里埋怨归埋怨,已经答应了,也不好拂了当家的面子,肉痛的从箱子里拿了50两银子递了过去。
“大哥,闺女不争气。。。唉,以后啊,怎么样随他们去吧,我也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了。”李大贵接过老哥手里的钱袋,心情复杂。想到女儿李蓉,李大贵脸上的失望难掩,自小心气儿高,农家女娃脚踏实地的才是福气啊,又想到女婿,心下更是气闷。当初家里给许的一个邻村的木匠,死活嫌弃人家种地,结果瞧上这个又怎么样呢。瞧着读书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科举也没考到个名堂。
这回回来说是投奔女婿大哥,往梓州去入伙做生意。说要出一百两银子入股,把镇上边上的房子家当都抵了出去才得了50两,借了一圈没着落就又回了娘家。李大贵和赵氏本来想拿点出来了,毕竟自己闺女,不忍直接拒绝,家里跟着大哥家做活,也存了一些银子。可没等拿出来,儿媳妇刘氏不干了,直接哭诉说没日子了,不管他们,也得看看孙子吧,家里不用盖房子啊,不用给孙子上学啊。前两年日子过的苦,也没见大姑子伸把手啊。老两口没办法,借钱就此作罢,女儿也哭诉直说只管儿子不管女儿,好歹十几年的骨肉情分,就借着一次,以后再不回来麻烦老两口。话都说这份上了,李大贵无法,晚上就请了老哥过来喝酒,厚着脸皮说要借50两银子。
老爷子其实也看不上侄女夫妻二人,有事就回来,没事头也不伸一个,为人子女做到这种程度,也是让人心寒。不过到底不是自己闺女,不好说什么,借银子的事儿,自己也做主了。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啊,我们都老啦。。。。。。唉,也不知道族里眼下是何近况。”老爷子岔开话题叹道。
“是啊,来河西村已经十年了啊,也不知道这把老骨头还有没有机会葬在李家祖坟咯。。。。”李大贵听着老哥的话也异常伤感,人这一辈子,临老了还是要落叶归根啊。
李明锦带着两个弟弟在书房练了一上午的字,临到中午,才放下手中的笔,前世上小学那会,也描过红,写过大字,练过小字,当然是依葫芦画瓢,手势什么的也不在意,只要按时交课堂作业就行了,已经忘了写什么样儿了。这会儿上了学堂,才知道古代人读书写字很是讲究,字体对于想考科举的读书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在李明锦从一开始老师教授自己开始,就下决心要练好书法。练了一上午,确实累的够呛,但是看着纸上已经进步很大的字,心里很有成就感。
吃完饭,老爷子要去山上捡柴火,家里男人都出去做活了,女人们又都忙着手上的活儿,近山有不少枯枝散叶,老爷子每天没事儿都会去山上去捡柴火。李明锦也要跟着去,拿起爷爷手上的背篓,跟在爷爷身后,爷孙两一前一后的往山上走去。
冬天了山上的凉风吹来,打的人一哆嗦,有阳光的地方还好一点,背光的地方阴冷阴冷的。遥望整座大山,有的树上叶子掉光了,在山上光秃秃的立着,有的枝上还挂着泛黄的叶子,整座南山像是突然之间沉寂了下来,为明年的勃发而积累着能量。
“唉,天气冷的慌了,看来是要下雪了,梓州和晋州不一样,晋州呀,很少下雪的,冬天也没这么干冷,风都似要把脸皮子吹开似的。”老爷子眼神悠长的说着,声音中夹杂着落寞。
李明锦出生在河西村,对晋州当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虽然家里长辈没事也经常性回忆晋州的往事,到底只能听着凭空想想。看着爷爷,没有说话。
许是察觉到自己走神走漏了情绪,老爷子摇头失笑,老咯果然是老咯。想到孙子们在学堂上课,随口问了句:
“锦儿,在书院还好么?”
“好着呢,苏老师人挺好的,我们去的迟,老师会多费心心思。。。老师很看重明秀,说明秀读书有天赋。”想到苏老师每次看到明秀眼睛就泛光的样子,心里觉得很可乐,自古以来老师果然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
“是吗?明秀有天赋就让他好好学。。。”孙子聪慧,老爷子打心眼里边高兴,又道:“眼下家里能供起你们,你们只要肯学,家里都支持,不过最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咱们乡下人,不能好高骛远!知道么。。。”老爷子是想到了二弟的女婿,眼下高不成低不就的怎么回事。
“爷,放心吧,我们知道的,定会好好学。”
“好,呵呵。”对于家里几个孙子,老爷子心里一向很是满意自豪的。爷孙两人捡捡掰掰,半个时辰就打了两捆子柴火,李明锦背着小的一捆,老爷子背着大的一捆,两人边说边往家走。
李明锦和爷爷背着柴火刚走进院子,看到院子里和明辉明秀一起玩的人,愣住了。
那人回头咧牙一笑:“怎么了,不认识了?”
“嗨。。。没想到你回来这儿。”放下柴火,李明锦走向三人。
“哥,杨成外婆家就在河东村呢。”明辉跳过来和哥哥解释道。
“是啊,没想到还挺近的啊,反正也没什么事儿,就过来找你们三儿啦。明个儿一起回书院吧!”杨成今年十二岁,天生自来熟的性子,一到李家就俘获了李家几个妇人的心,直道真是个好小郎。
“锦儿,带你同学玩玩去吧。”王氏对着孙子喊道,笑眯眯的看着孙子的同学。
“知道了,奶。”答应了奶奶一声瞅了杨成一眼道:“走,去河边走走吧。”
“好嘞。走!”杨成兴致勃勃的想去河边玩玩,又转过头对着王氏说到:“李家奶奶,我和明锦出去走走啊。”
“走吧。。。”呼啦啦的四个人一起出了门,冬天河西村一片萧条景色,河边其实也没什么玩的,只是家中还有些村中的婶子,不如出来走走了。四人沿着河岸走着,不时的捡起河边的碎石对着河面打起了飞碟。
“唉,刚才门口坐着的那你姑姑啊?”杨成随口问道。
李明锦本来随意的走着,一听杨成的话,立马停下脚步神情警惕严肃的问道:
“你想做啥,我可跟你说啊,我姑姑可你大啊,别打歪主意啊!”
“想什么呐!随便问问,只是感叹你们家的遗传真是厉害。你自己瞎想吧。”杨成撇嘴叫屈。
不是最好!李明锦转开话题道:“今个儿怎么来外婆家来了,我以为你在温习功课呢,老师可是给你留了不少课业。”
“哎,别说这个成吗?不容易休息一天真不想想那些作业啊!”杨成有点抓狂啊,有些人天生脑袋瓜子聪明,没办法,可惜自己明显不是,看着书本头就痛!又无奈的叹气道:
“唉,我不是和你说过我有个比我大五岁的舅舅么,我外婆老来子,今天说亲,我娘一早就准备要来了,心里啊,比他儿子考试过关还激动。”
“噗。。呵呵,说亲么不是喜事儿嘛,高兴点儿也正常!”李明锦听着同窗充满怨气的语气毫无诚意的安慰道。
“就是高兴的太早了,你知道么,今天可真是热闹!”杨成一下子开启了吐槽模式,李明锦兄弟三人洗耳恭听,特别是明辉,耳朵都竖起来了,直觉会有八卦听。
也
不管李家三兄弟啥表情了,杨成直接吐道:“今个儿我那小舅妈,不是,没成。。。。。我舅以前不是定过一个娃娃亲么,后来女方早夭了,后来村里就有留言说我舅命硬,克死了女方,那女方家里来我外婆家闹过好几次。后来村里就有留言了,我舅的亲事就给耽搁了下来,这回好不容易又说了一个。。唉”苦恼的输出一口气,好歹自己舅舅也算是一个大好青年啊,怎么讨个媳妇都这么波折!
“说啊,今天怎么了啊”明辉眼睛睁的圆圆的的催促着杨成,说话说一半算怎么回事儿。
“然后今天两家商量彩礼,女方直接开口要三十两,还说结婚就要分家过。”说到这里杨成心里有点恼火。
“三十两啊,不少啊”李明锦有点惊愕,一般村里结婚给个6两算是很多很多了。三十两什么概念,一进门分家,这在乡下可是很少见的,要被人说道是长辈不容下辈的。
“你外婆没答应?”
李明锦有点无奈道。
“是啊,奶。”明辉和明秀也附和道。
王氏看到孙子们既高兴又担心,忽又想到孙子们定是饿了赶忙对三媳妇说到:
“去做点面条,快去。”
“好咧,就这去。”孙氏笑着接过话就去厨房做面条去了。
“奶奶,我爷睡啦?”李明锦看了一圈没看到爷爷的身影,看着奶奶问道。
“是啊,睡下了。晚上去你二爷爷家吃饭,说是你大姑爷回来,请你爷过去喝两杯,估计是喝上头了,回来啥也没说,就睡下了。”
大姑爷,李明锦皱了皱眉,自来到晋朝一年了,一面儿也没见过。
“锦儿,辉儿,明秀,过来吃面咯,看三婶给你们做的面,吃吃看。”三婶孙氏的声音打断了李明锦的思绪。
“来了。三婶”
“好咧,谢谢三婶。”兄弟三人端起桌上热腾腾的一大碗面条呼噜噜的吃起来,一碗下肚,感觉肚子充实起来,身体也暖和起来了。吃完饭,天儿也不早了,锅里已经烧好了一大锅热水,洗了个热水澡之后,兄弟三人困意上头,确实累了一天了,和家人打了一个招呼,各自进房倒头就睡下了。
婆媳四人看着李明锦三兄弟躺下就睡着了,也知孩子们累了,现在家里白天也是一边忙着做活,一边忙着应付村里的人,也不轻松。想着明天还有一大堆事儿要忙活,几人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初冬早晨的河西村被笼罩在一层薄雾轻纱里边儿,乡下人都是习惯早起的,淡水洗衣做饭,喂猪喂鸡,家家户户各忙着各家的事儿。李明锦一觉睡到天亮,起来的时候,家里的早饭已经做好,将弟弟们喊起来洗簌一番之后,一家人吃完早饭,各忙各的事儿。
太阳渐渐升了起来,家里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婶子,开始围坐在一起,做着衣服聊着家常。李明锦几人躲到书房看书去了。
要说如今河西村变化最大的莫属李家这外来户了。河西村羡慕眼红的人不少,却也只能在私底下嘀咕两句,为甚呢?主要还要靠着人家挣钱呢!这不一大早就开始有妇人三五一群的来李家拿料子做衣裳。
前段时间王氏在村里放话了,可以来李家拿料子帮做衣裳,给工钱比镇上的绣房给的多些,还不用押金,又不用来回跑。想补贴家用的人有不少来的,也有些人是不愿意做的,总觉得李家不厚道,做买卖的事儿点滴不漏的。王氏是不管这些人啥说头,总之也算是做了自己能做的。
☆、第26章
老爷子一大早就去了二弟家里,怀里揣着一个钱袋子,里面儿装了50两银子,昨个儿侄女婿回来,说要去梓州做生意,来二弟家里说的定会好好干,到时候定还钱。又赌咒又发誓的样子,老二向来是不喜这个女婿的,但是闺女还是亲闺女,虽说和家里闹的不痛快,真到有事儿也没道理撒手不管。老爷子昨个儿已经和王氏说过借钱的事儿了,王氏心里不大痛快,气闷老伴儿手太敞了,少借点儿也行啊,虽说家里现下手里有点银子,家里用钱的地方也多啊,不过心里埋怨归埋怨,已经答应了,也不好拂了当家的面子,肉痛的从箱子里拿了50两银子递了过去。
“大哥,闺女不争气。。。唉,以后啊,怎么样随他们去吧,我也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了。”李大贵接过老哥手里的钱袋,心情复杂。想到女儿李蓉,李大贵脸上的失望难掩,自小心气儿高,农家女娃脚踏实地的才是福气啊,又想到女婿,心下更是气闷。当初家里给许的一个邻村的木匠,死活嫌弃人家种地,结果瞧上这个又怎么样呢。瞧着读书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科举也没考到个名堂。
这回回来说是投奔女婿大哥,往梓州去入伙做生意。说要出一百两银子入股,把镇上边上的房子家当都抵了出去才得了50两,借了一圈没着落就又回了娘家。李大贵和赵氏本来想拿点出来了,毕竟自己闺女,不忍直接拒绝,家里跟着大哥家做活,也存了一些银子。可没等拿出来,儿媳妇刘氏不干了,直接哭诉说没日子了,不管他们,也得看看孙子吧,家里不用盖房子啊,不用给孙子上学啊。前两年日子过的苦,也没见大姑子伸把手啊。老两口没办法,借钱就此作罢,女儿也哭诉直说只管儿子不管女儿,好歹十几年的骨肉情分,就借着一次,以后再不回来麻烦老两口。话都说这份上了,李大贵无法,晚上就请了老哥过来喝酒,厚着脸皮说要借50两银子。
老爷子其实也看不上侄女夫妻二人,有事就回来,没事头也不伸一个,为人子女做到这种程度,也是让人心寒。不过到底不是自己闺女,不好说什么,借银子的事儿,自己也做主了。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啊,我们都老啦。。。。。。唉,也不知道族里眼下是何近况。”老爷子岔开话题叹道。
“是啊,来河西村已经十年了啊,也不知道这把老骨头还有没有机会葬在李家祖坟咯。。。。”李大贵听着老哥的话也异常伤感,人这一辈子,临老了还是要落叶归根啊。
李明锦带着两个弟弟在书房练了一上午的字,临到中午,才放下手中的笔,前世上小学那会,也描过红,写过大字,练过小字,当然是依葫芦画瓢,手势什么的也不在意,只要按时交课堂作业就行了,已经忘了写什么样儿了。这会儿上了学堂,才知道古代人读书写字很是讲究,字体对于想考科举的读书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在李明锦从一开始老师教授自己开始,就下决心要练好书法。练了一上午,确实累的够呛,但是看着纸上已经进步很大的字,心里很有成就感。
吃完饭,老爷子要去山上捡柴火,家里男人都出去做活了,女人们又都忙着手上的活儿,近山有不少枯枝散叶,老爷子每天没事儿都会去山上去捡柴火。李明锦也要跟着去,拿起爷爷手上的背篓,跟在爷爷身后,爷孙两一前一后的往山上走去。
冬天了山上的凉风吹来,打的人一哆嗦,有阳光的地方还好一点,背光的地方阴冷阴冷的。遥望整座大山,有的树上叶子掉光了,在山上光秃秃的立着,有的枝上还挂着泛黄的叶子,整座南山像是突然之间沉寂了下来,为明年的勃发而积累着能量。
“唉,天气冷的慌了,看来是要下雪了,梓州和晋州不一样,晋州呀,很少下雪的,冬天也没这么干冷,风都似要把脸皮子吹开似的。”老爷子眼神悠长的说着,声音中夹杂着落寞。
李明锦出生在河西村,对晋州当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虽然家里长辈没事也经常性回忆晋州的往事,到底只能听着凭空想想。看着爷爷,没有说话。
许是察觉到自己走神走漏了情绪,老爷子摇头失笑,老咯果然是老咯。想到孙子们在学堂上课,随口问了句:
“锦儿,在书院还好么?”
“好着呢,苏老师人挺好的,我们去的迟,老师会多费心心思。。。老师很看重明秀,说明秀读书有天赋。”想到苏老师每次看到明秀眼睛就泛光的样子,心里觉得很可乐,自古以来老师果然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
“是吗?明秀有天赋就让他好好学。。。”孙子聪慧,老爷子打心眼里边高兴,又道:“眼下家里能供起你们,你们只要肯学,家里都支持,不过最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咱们乡下人,不能好高骛远!知道么。。。”老爷子是想到了二弟的女婿,眼下高不成低不就的怎么回事。
“爷,放心吧,我们知道的,定会好好学。”
“好,呵呵。”对于家里几个孙子,老爷子心里一向很是满意自豪的。爷孙两人捡捡掰掰,半个时辰就打了两捆子柴火,李明锦背着小的一捆,老爷子背着大的一捆,两人边说边往家走。
李明锦和爷爷背着柴火刚走进院子,看到院子里和明辉明秀一起玩的人,愣住了。
那人回头咧牙一笑:“怎么了,不认识了?”
“嗨。。。没想到你回来这儿。”放下柴火,李明锦走向三人。
“哥,杨成外婆家就在河东村呢。”明辉跳过来和哥哥解释道。
“是啊,没想到还挺近的啊,反正也没什么事儿,就过来找你们三儿啦。明个儿一起回书院吧!”杨成今年十二岁,天生自来熟的性子,一到李家就俘获了李家几个妇人的心,直道真是个好小郎。
“锦儿,带你同学玩玩去吧。”王氏对着孙子喊道,笑眯眯的看着孙子的同学。
“知道了,奶。”答应了奶奶一声瞅了杨成一眼道:“走,去河边走走吧。”
“好嘞。走!”杨成兴致勃勃的想去河边玩玩,又转过头对着王氏说到:“李家奶奶,我和明锦出去走走啊。”
“走吧。。。”呼啦啦的四个人一起出了门,冬天河西村一片萧条景色,河边其实也没什么玩的,只是家中还有些村中的婶子,不如出来走走了。四人沿着河岸走着,不时的捡起河边的碎石对着河面打起了飞碟。
“唉,刚才门口坐着的那你姑姑啊?”杨成随口问道。
李明锦本来随意的走着,一听杨成的话,立马停下脚步神情警惕严肃的问道:
“你想做啥,我可跟你说啊,我姑姑可你大啊,别打歪主意啊!”
“想什么呐!随便问问,只是感叹你们家的遗传真是厉害。你自己瞎想吧。”杨成撇嘴叫屈。
不是最好!李明锦转开话题道:“今个儿怎么来外婆家来了,我以为你在温习功课呢,老师可是给你留了不少课业。”
“哎,别说这个成吗?不容易休息一天真不想想那些作业啊!”杨成有点抓狂啊,有些人天生脑袋瓜子聪明,没办法,可惜自己明显不是,看着书本头就痛!又无奈的叹气道:
“唉,我不是和你说过我有个比我大五岁的舅舅么,我外婆老来子,今天说亲,我娘一早就准备要来了,心里啊,比他儿子考试过关还激动。”
“噗。。呵呵,说亲么不是喜事儿嘛,高兴点儿也正常!”李明锦听着同窗充满怨气的语气毫无诚意的安慰道。
“就是高兴的太早了,你知道么,今天可真是热闹!”杨成一下子开启了吐槽模式,李明锦兄弟三人洗耳恭听,特别是明辉,耳朵都竖起来了,直觉会有八卦听。
也
不管李家三兄弟啥表情了,杨成直接吐道:“今个儿我那小舅妈,不是,没成。。。。。我舅以前不是定过一个娃娃亲么,后来女方早夭了,后来村里就有留言说我舅命硬,克死了女方,那女方家里来我外婆家闹过好几次。后来村里就有留言了,我舅的亲事就给耽搁了下来,这回好不容易又说了一个。。唉”苦恼的输出一口气,好歹自己舅舅也算是一个大好青年啊,怎么讨个媳妇都这么波折!
“说啊,今天怎么了啊”明辉眼睛睁的圆圆的的催促着杨成,说话说一半算怎么回事儿。
“然后今天两家商量彩礼,女方直接开口要三十两,还说结婚就要分家过。”说到这里杨成心里有点恼火。
“三十两啊,不少啊”李明锦有点惊愕,一般村里结婚给个6两算是很多很多了。三十两什么概念,一进门分家,这在乡下可是很少见的,要被人说道是长辈不容下辈的。
“你外婆没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