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六零姑奶奶是要造飞机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廖杉点点头,“十六。”
赵兰香顿时就怜爱了,也就比她家老大大两岁的年纪,就一个人出门求学了,怪不得不会做饭呢。
“来来来,多吃点,你看你瘦的……”
王川泽看着下面的场景,忍不住失笑,她还真是在哪儿都能过好。
第61章没想法
廖杉回想现代时自己二十三岁都在做什么,好像是刚大学毕业,拿到了不错的工作offer,在入职前和同学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还一路拍了记录旅程的vlog,各种花式比心打卡,活像个精神小妹。
而现在,同样的二十三岁,廖杉感觉自己已经活成了现代时的反义词,她现在是疲惫大姐、虚弱老登,再过一阵说不定就要变成癫狂老奶了,上班,哪有不疯的?
“喝热水吗?”
王川泽的声音打断廖杉的“变异”。
她回过神来,赶紧拿起桌上自己的搪瓷茶缸,冻得已经有些哆嗦了,“喝!”
王川泽拎着热水瓶,手很稳,把里面的热水倒到廖杉的茶缸里。
不远处的郑子昂看到这一幕悄悄那胳膊捣了下旁边的张国光,压低声音,“我就说他俩一定有点什么吧,怎么不先给我们这边倒啊,明明咱俩才是坐在最靠门这桌,王川泽像没看见咱俩似的,一进门就直直走过去。”
张国光闻言也抬头看了一眼,眼中闪过疑惑和不解,“其实在苏联上学时候我就觉得了,但都过去这么些年了,要真有什么不早就……”
见王川泽朝他们走过来,张国光赶紧停了嘴里的话,假装一直在工作。
热度透过薄薄的搪瓷杯壁传到手上,廖杉虚拢着喝了一口,感觉有种整个人又活过来的感觉。
十月底的沈市虽然比不上苏联那么冷,但国内这时候还没有暖气,设计楼里资料太多,禁明火,不让生炉子,室内还比室外冷,大家只能艰苦奋斗。
这倒不是最难熬的,最令廖杉抓狂的还是图纸和资料的事。
“先停停手上的活儿——”
林为华急急忙忙上了楼,对着二楼的众人喊道,“之前交付给部队的三架飞机被退回来了,你们快跟着我过去看看。”
飞机组的众人面面相觑,对视一眼,迅速动起来,往楼下冲。
在设计楼门口,由士兵检查过没有携带资料出去后,一行人在林为华的带领下往飞机厂的车间走去。
飞机厂的现任厂长聂茂才额上冒汗,急得来回踱步,见研究所的同志们来了,连忙迎上去,“林工!麻烦你们帮忙看看,部队那边说飞机存在很严重的质量问题,现在这个型号的飞机都要停飞!”
虽然现在飞机厂里还停着组装到一半的飞机林林总总有一百多架,但缺材料导致交付不上和部队不要、直接被停飞可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林为华皱眉,“部队那边怎么说?”
“就说质量不行,飞机抖动严重,感觉要散架了似的,还有地方生锈了。”
车间里的师傅们七嘴八舌的嚷嚷着,“不可能,每个零件都是我们好好做的,咋可能出问题?”、“之前的飞机也是这么做的,不是也好好的能用?”
廖杉跟着同事们围着车间里那三架被退回的飞机,研究起来。
她刚打量了几眼金属机翼,又摸了摸,指尖多了些橙黄色的锈粉,“我记得飞机上用的不应该是不锈钢材料吗?”
一个五十多岁的师傅看她一眼,“你一个姑娘家的懂什么,材料不够用,哪还有什么不锈钢,用普通钢不一样吗?”
廖杉只当没听到这人前半句的废话,“不一样,普通钢会生锈。”
说着,她手指轻巧的在那生锈的地方敲了敲,仿佛无声的在说,瞧,怪不得会被退货。
郭信厚一噎,他作为总装车间的组长,哪里吃过瘪。
另一头,蔡华检查着机尾翼,手里拿着量尺测量着,眉头皱起,“郭师傅,这数据和图纸上的不一样吧,水平尾翼翼展应该是3.726米,现在这个都有快四米了。”
郭信厚立刻有话说了,“我们都是根据盲图制作的。”
盲图是什么呢?就是没有标注尺寸数据的图纸。苏联那边资料传来的太慢,飞机厂这边又急着赶进度,以至于盲图刚送到零部件车间,就开始了生产。
有师傅不以为然,“你们就是读书读多了,图纸什么的都不如我们的经验好用。”
廖杉都要忍不住翻白眼了,得,你们牛,以后这飞机你们造呗。
“啪——”
一声脆响,众人的目光不由得被声音吸引,只见郑子昂站在机翼上,两手抱着驾驶舱盖,也是同样的一脸懵逼,看着下面的人们解释道,“我只是想打开盖子检查一下里面的座舱和仪表的……”
他寻思自己也没使多大力气啊,怎么就把驾驶舱盖给掰下来了,这东西也太脆了吧?这还是飞机吗?
王川泽绕着三架飞机转了一圈,走回来时脸上表情也不太好看,他对着林为华和飞机厂的聂厂长说,“我要去铸造车间看看。”
聂茂才对这帮喝过洋墨水的工程师们很尊敬,尽管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年轻。但自打苏联专家们都走了后,这些年轻人就是他的救星啊,是飞机厂仅存的高级知识分子了,他哪有什么不同意的,“行啊,走吧,铸造车间就在后面,老郭,算了,我亲自带你们去。”
一行人又辗转到后面的一个车间厂房里。
廖杉经过厂房里的黑板前,目光从上面的标语上掠过——“明年元旦翻五番,迎接新春翻八番,‘五一’献礼十番见,庆祝国庆十三番,定让飞机飞上天!”,粉笔大字写得格外瞩目。
铸造车间的铝合金氧化小组的组长潘志看这帮年轻的工程师们都在看黑板上的字,很是得意的对他们说,“我们组可是去年的劳动标兵,翻13番算什么,我们组的产量可是翻了37番。”
聂厂长点头,笑着说,“老潘说的没错,他们组都是鼓足干劲工作的好同志。”
王川泽没理会他们的炫耀,只走上前去拉住一个工人,询问起车间里的氧化工作,在得知他们将四道工序改为两道,工时从两个小时缩短到了十分钟,他也感到深深的一阵无语。
&nbs... -->>
廖杉点点头,“十六。”
赵兰香顿时就怜爱了,也就比她家老大大两岁的年纪,就一个人出门求学了,怪不得不会做饭呢。
“来来来,多吃点,你看你瘦的……”
王川泽看着下面的场景,忍不住失笑,她还真是在哪儿都能过好。
第61章没想法
廖杉回想现代时自己二十三岁都在做什么,好像是刚大学毕业,拿到了不错的工作offer,在入职前和同学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还一路拍了记录旅程的vlog,各种花式比心打卡,活像个精神小妹。
而现在,同样的二十三岁,廖杉感觉自己已经活成了现代时的反义词,她现在是疲惫大姐、虚弱老登,再过一阵说不定就要变成癫狂老奶了,上班,哪有不疯的?
“喝热水吗?”
王川泽的声音打断廖杉的“变异”。
她回过神来,赶紧拿起桌上自己的搪瓷茶缸,冻得已经有些哆嗦了,“喝!”
王川泽拎着热水瓶,手很稳,把里面的热水倒到廖杉的茶缸里。
不远处的郑子昂看到这一幕悄悄那胳膊捣了下旁边的张国光,压低声音,“我就说他俩一定有点什么吧,怎么不先给我们这边倒啊,明明咱俩才是坐在最靠门这桌,王川泽像没看见咱俩似的,一进门就直直走过去。”
张国光闻言也抬头看了一眼,眼中闪过疑惑和不解,“其实在苏联上学时候我就觉得了,但都过去这么些年了,要真有什么不早就……”
见王川泽朝他们走过来,张国光赶紧停了嘴里的话,假装一直在工作。
热度透过薄薄的搪瓷杯壁传到手上,廖杉虚拢着喝了一口,感觉有种整个人又活过来的感觉。
十月底的沈市虽然比不上苏联那么冷,但国内这时候还没有暖气,设计楼里资料太多,禁明火,不让生炉子,室内还比室外冷,大家只能艰苦奋斗。
这倒不是最难熬的,最令廖杉抓狂的还是图纸和资料的事。
“先停停手上的活儿——”
林为华急急忙忙上了楼,对着二楼的众人喊道,“之前交付给部队的三架飞机被退回来了,你们快跟着我过去看看。”
飞机组的众人面面相觑,对视一眼,迅速动起来,往楼下冲。
在设计楼门口,由士兵检查过没有携带资料出去后,一行人在林为华的带领下往飞机厂的车间走去。
飞机厂的现任厂长聂茂才额上冒汗,急得来回踱步,见研究所的同志们来了,连忙迎上去,“林工!麻烦你们帮忙看看,部队那边说飞机存在很严重的质量问题,现在这个型号的飞机都要停飞!”
虽然现在飞机厂里还停着组装到一半的飞机林林总总有一百多架,但缺材料导致交付不上和部队不要、直接被停飞可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林为华皱眉,“部队那边怎么说?”
“就说质量不行,飞机抖动严重,感觉要散架了似的,还有地方生锈了。”
车间里的师傅们七嘴八舌的嚷嚷着,“不可能,每个零件都是我们好好做的,咋可能出问题?”、“之前的飞机也是这么做的,不是也好好的能用?”
廖杉跟着同事们围着车间里那三架被退回的飞机,研究起来。
她刚打量了几眼金属机翼,又摸了摸,指尖多了些橙黄色的锈粉,“我记得飞机上用的不应该是不锈钢材料吗?”
一个五十多岁的师傅看她一眼,“你一个姑娘家的懂什么,材料不够用,哪还有什么不锈钢,用普通钢不一样吗?”
廖杉只当没听到这人前半句的废话,“不一样,普通钢会生锈。”
说着,她手指轻巧的在那生锈的地方敲了敲,仿佛无声的在说,瞧,怪不得会被退货。
郭信厚一噎,他作为总装车间的组长,哪里吃过瘪。
另一头,蔡华检查着机尾翼,手里拿着量尺测量着,眉头皱起,“郭师傅,这数据和图纸上的不一样吧,水平尾翼翼展应该是3.726米,现在这个都有快四米了。”
郭信厚立刻有话说了,“我们都是根据盲图制作的。”
盲图是什么呢?就是没有标注尺寸数据的图纸。苏联那边资料传来的太慢,飞机厂这边又急着赶进度,以至于盲图刚送到零部件车间,就开始了生产。
有师傅不以为然,“你们就是读书读多了,图纸什么的都不如我们的经验好用。”
廖杉都要忍不住翻白眼了,得,你们牛,以后这飞机你们造呗。
“啪——”
一声脆响,众人的目光不由得被声音吸引,只见郑子昂站在机翼上,两手抱着驾驶舱盖,也是同样的一脸懵逼,看着下面的人们解释道,“我只是想打开盖子检查一下里面的座舱和仪表的……”
他寻思自己也没使多大力气啊,怎么就把驾驶舱盖给掰下来了,这东西也太脆了吧?这还是飞机吗?
王川泽绕着三架飞机转了一圈,走回来时脸上表情也不太好看,他对着林为华和飞机厂的聂厂长说,“我要去铸造车间看看。”
聂茂才对这帮喝过洋墨水的工程师们很尊敬,尽管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年轻。但自打苏联专家们都走了后,这些年轻人就是他的救星啊,是飞机厂仅存的高级知识分子了,他哪有什么不同意的,“行啊,走吧,铸造车间就在后面,老郭,算了,我亲自带你们去。”
一行人又辗转到后面的一个车间厂房里。
廖杉经过厂房里的黑板前,目光从上面的标语上掠过——“明年元旦翻五番,迎接新春翻八番,‘五一’献礼十番见,庆祝国庆十三番,定让飞机飞上天!”,粉笔大字写得格外瞩目。
铸造车间的铝合金氧化小组的组长潘志看这帮年轻的工程师们都在看黑板上的字,很是得意的对他们说,“我们组可是去年的劳动标兵,翻13番算什么,我们组的产量可是翻了37番。”
聂厂长点头,笑着说,“老潘说的没错,他们组都是鼓足干劲工作的好同志。”
王川泽没理会他们的炫耀,只走上前去拉住一个工人,询问起车间里的氧化工作,在得知他们将四道工序改为两道,工时从两个小时缩短到了十分钟,他也感到深深的一阵无语。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