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我是白衣少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氏一般认为,“笛”的古字是“篴”。但除了《周礼》外,《诗经》、《尚书》、《吕氏春秋》等史籍均未载“篴”,所载边棱音类气鸣乐器多为“籥”、“篪”、“箫”等。然而,当今的“洞箫”都指单管箫,在唐代以前却称笛。我们常常把那时的笛误认为横吹笛,实际上东汉马融的《长笛赋》中所说的长笛、晋代荀勖所作的十二支律笛等,都是竖吹笛。
今单管洞箫由汉代长笛演变而来的一个重要证据是嘉峪关魏晋墓室砖画中可清楚地见到九节形制的竖吹笛与四弦阮咸的合奏图。
至隋代,竖吹笛仍保持长笛的称呼。
《隋书·音乐志中》:“高祖既受命,定令宫悬……笙、竽、长笛、横笛、箫、筚篥、篪、埙,四面各八人,在编钟下。”
又《隋书·音乐志中》:“西凉乐……其乐器有:钟、磬、弹筝、搊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箫、大筚篥、长笛、小筚篥、横笛、腰鼓……等十九种。”
到了唐代,由于在宫廷音乐中广罗博采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在不同乐种的乐队里有竖笛,也有横笛。为了区别,横吹笛前常缀以“横”字,称“横笛”;而竖笛则直接称“笛”,可见先前“笛”的概念失分清楚。如史籍所载,唐代十部伎中,天竺、高昌、龟兹、疏勒、等部伎中所用横吹笛称“横笛”;清乐、安国、康国、燕乐等部伎中所用的竖吹笛则直接称“笛”;而西凉伎中竖吹、横吹两种笛皆用,则分别称“笛”、“横笛”。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西凉伎有……笙、箫、咸角篥、小咸角篥、笛、横笛。”横笛另有“横吹”、“横竹”等称。不过李贺《龙夜吟》诗“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中的“横竹”,仅为诗韵需要而称。
由于唐代的竖吹类笛中出现了吕才制作的规范化的尺八,它在规模庞大的?乐中恰与长笛和短笛(均为竖吹)配备在同一个乐队里。至宋代,由于横笛的流行,加上尺八又衍生出了“箫管”、“竖笛”、“中管”、“尺八管”等名,因此许多人已搞不清唐代以前的长笛、笛与宋代横笛的区别,以至沈括化了很大力气去解释它们。
《梦溪笔谈》卷五:“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非融所赋者。”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语类》里也作过这样的澄清:“今之箫管乃古之笛,云箫方是古之箫。云箫者,排箫也。”
约明代起,直接称单管洞箫为“箫”。
《明会典·工部三·仪仗二》:“箫,十二管(支)。以竹为之,长一尺八寸,间缠以弦线有六孔,前五后一。”对已形成的“箫”的新概念。
明末清初人张尔歧在《蒿菴闲话》中也认为:“洞箫,即今所吹单竹箫,古人正名为笛。今所谓笛,则横吹耳。”
清末朱珔在《文选集释》中也有作过类似的说明:“至古笛多用竖吹,而今则横吹,犹之古箫用比竹,今箫则用单竹。而今之箫直似古之笛,乃后世所变改耳。”
2 乐器相关编辑
历史沿革
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中国的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乐曲《小白菜》。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
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基本构造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笛塞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笛膜和竹管内的竹簧产生振动。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音孔:(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基音孔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助音孔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海底又称笛脑,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流动,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缠丝使用丝弦,缠于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道,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
飘穗:系于助音孔上的装饰品,通常用丝带编成。
镶口:通常在笛身左端(或两端)镶以牛骨、牛角、玉石或象牙,称为镶口。
竹笛的品种和规格
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等。
曲笛: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这种笛子多为C调或D调,管身粗而长,可能是大横吹的遗制。音色浑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各地,最适于独奏或合奏,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和昆曲等戏曲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重要乐器之一。
梆笛:因伴奏梆子戏曲而得名。这种笛子通常称为:F调梆笛、G调梆笛、A调梆笛。管身较曲笛细而短,可能是小横吹的遗制。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种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定调笛:每支笛子固定一个调,每套有6支、7支或12支。它适应不同调子乐曲的演奏,最适宜独奏或参加乐队演奏。它给吹奏者带来方便,可以不变指法,只用与乐曲相应的调笛吹奏即可。定调笛在笛身的吹孔与音孔之间,装置铜制插口以调节吹孔与音孔的距离。这种经过改进的定调笛,能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可通过调节管长来控制音准。定调笛将对我国的竹笛名称统一起积极作用,因为它不再有曲笛、梆笛之分,而是以第三孔的音高定名,这既符合民间传统演奏习惯,又解决了笛子在调高问题上的混乱,并为记谱和演奏带来很大方便,它完全适用于传统的六孔笛和各种改革笛。
玉屏笛:产于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用当地的小水竹制成。笛身呈椭圆形,外表刻有山水、花草、鸟兽、虫鱼或诗文等图饰,工艺精细。成对的雌雄笛更为著名,雄的笛管稍粗,上面刻有“腾龙“;雌的笛管略细,发音明亮,上刻“彩风“。这种龙凤对笛,在工艺上颇具特色。除了玉屏笛外,玉屏箫同样是出名的。“玉屏箫笛”常称为“平箫玉笛”,遍布全国,曾远销美国、荷兰、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由于产品制艺大师人数有限,使得产品并未得到大规模的生产,无一给箫笛爱好者一个沉重的打击。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玉屏箫笛并顺利成为聚购科技的战略合作伙伴。使得玉屏箫笛在亚马逊、聚购商城、京东商城等国内知名平台销售,解决了以往购买箫笛的尴尬局面。
短笛:又叫学生笛,笛身短小,一般无基音孔。分有膜孔和无膜孔两种,练习或合奏用的。
低音笛:如今随着乐器的改进,加之音乐多样的发展。笛子种类也就越来越丰富。例如:低音长管、弯管低音笛等等。第三孔的音高低于b1的称为“低音笛“,如:大A调、大G调、大F调、大调、大C调等。
笛膜介绍
笛膜有芦苇膜、竹子膜、肠衣膜等等,其中竹膜太脆,吹时易破,肠衣膜伸缩性太大,吹时共鸣小。芦苇膜最好,不易破且伸缩性适中。芦苇膜是粘附在芦苇杆中的一层薄膜,较嫩的苇膜质薄、光亮有透明感,并有一定的伸缩力,笛子贴上后,发音明亮结实。太厚和大薄的膜都不适用,过厚发音沉闷,太薄则发音松散、发沙、易破裂。贴笛膜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笛膜好但粘贴不好,同样不能发出最好的音色来。正确的方法是:将笛膜剪成比膜孔大的方形小块,用白芨(中药)、树胶、桃胶或大蒜头沾水,在膜孔四周抹擦,待产生胶质之后就将笛膜用双手拇、食两指捏住,轻轻向两边拉一拉,使之出现又密又整齐的皱纹(和苇膜本身的纹路相垂直),使其与笛身垂直,整齐地贴在膜孔上,使笛膜本身的纹路和竹笛的纹路一致,再用两手大拇指按住膜孔两侧的笛膜,向两边轻轻抹一下,使笛膜松紧适度,吹奏时低音圆润、高音明亮即可。贴膜时要注意手指和膜孔内侧四周的清洁,不可把笛膜弄脏、弄湿,使笛膜变质,影响吹奏和音色。
笛膜质薄娇嫩,很容易受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而变松或变紧,需要经常细致地进行调整。笛膜松了可用一种民间称之为“醒膜法”的方法,将笛子靠近嘴边,向笛膜呵热气,然后再远离笛膜吹冷气或将笛膜靠在脸上、或放在腋下,使其受热将水气蒸发,如此多次反复进行,笛膜逐渐变紧。“醒膜法”比较费时,要急速调好还得用另一种方法:将笛膜粘贴处浸湿,如膜松就向两侧抹紧,如膜紧则在膜上轻轻按一下使其变松,这种方法快速省时。
冬天笛膜易上水,是由于口中吹出的热气在笛管内遇冷变成气水,浸上笛膜的缘故,这时可将膜孔风干,在内壁涂上一层蜡或凡士林,便可阻止气水浸湿笛膜。单支笛子不装笛盒时要用稍硬的纸卷在笛膜上,缠上橡筋,用以保护笛膜,防止笛膜老化和破裂。
主要种类
一、梆笛和曲笛
梆笛用于北方梆子戏的伴奏,笛身细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如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先生演奏的北方民间乐曲《五梆子》、《喜相逢》,在演奏上表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在气息运用上较猛,并采用了急促跳跃的舌打音,强有力的垛音,富有情趣的花舌音等等特殊技巧。梆笛善于表现刚健豪放、活泼轻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北方色彩,这和北方人民所处的地区特点和生活、劳动习惯是分不开的。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如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
曲笛用于南方昆曲等戏曲的伴奏,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多为C调或D调。管身粗而长,音色淳厚、圆润、讲究运气的绵长,力度变化细致,常采用先放后收,一音三韵,悠扬委婉,演奏的曲调比较优美、精致、华丽,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
曲笛与北方风格的梆笛笛子独奏曲那种粗犷、有力,形成鲜明的对照。如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教授,他所演奏的《鹧鸪飞》、《小放牛》等民间乐曲,音色润丽、清晰,音色控制、强弱对比自如,并多应用笛子上的“唤音”、“送音”、“打音”、“倚音”、“颤音”等技术,在气息运用上要求饱满均匀,尽量少用吐音断奏。
曲笛在我国南方广泛流行,适宜独奏、合奏,是昆曲等戏曲音乐、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中富有特色的乐器之一。
新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大部份都吸取了“曲笛”和“梆笛”的演奏特点。
演奏技法
(一)历音、花舌
历音能增加乐曲热烈、粗犷、有力的气氛。花舌是用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滚动产生的碎音效果。
历音:
从本音前面的某一个音开始,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向本音急速、连续地级进,叫做“历音“,它能增加乐曲热烈、粗犷、有力的气氛。
历音所占的时间极短,吹奏上历者时,每个手指要依次急速而又均衡地开放,吹奏下历音时则要依次急速而有力地按闭音孔。每个音都要短促、清楚地吹出来。
花舌:
花舌是一种特殊的竹笛用舌技术,类似二胡的抖气弹拨乐器的滚奏,在北方的说唱音乐伴奏中,经常用到它。
吹奏花舌是用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滚动产生的碎音效果,民间一般称为“打哮噜”,可先训练舌头“打嘟噜”,必须速度、力度均衡、持久笛子
材料二:
吹奏技法2006-12-0116:45循环换气法中国笛子开孔贴膜,使之脆亮的音色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笛子,这是在我国有许多唢呐吹奏家,都能使气息不间断地进行吹奏,获得了广大听众的赞赏。他们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换气方法------“鼓腮换气法”。
约在1957年间,笛子演奏家赵松庭先生,把唢呐这一“鼓腮换气”法运用在笛子上,定名曰“特长音演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的方法是:在吹奏中,当第一口气即将吹完之际(约留三分之一左右),将余气存入两腮,使两腮鼓起(比吹唢呐时鼓得小些),然后用鼻吸气,与此同时,将两腮渐渐收缩,用储存在两腮的气吹奏笛子,直到接上第二口气时,又继续吹奏。这样一反一复,使笛音保持延续不断。这种鼓腮换气法,虽可解决笛子上的特长音演奏,但却因在以下缺点,所以效果不很理想:
1.因要鼓起两腮,就会引起口形的变化,进而影响笛子的音色和音量。
2.鼓起两腮,不但吹起来很费劲,同时也不雅观,容易引起观众为吹奏者担心,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乐曲的演奏效果。
3.气的储存量小,强度较差,往往不能吹奏高强的特长音和大段乐曲,易使笛音中断。
这种“鼓腮换气法”使用在唢呐上效果不错,而照搬在笛子演奏中就不很理想呢,通过研究和实践找到了如下原因:
1.因为唢呐是双簧管乐器,它是用嘴包住扁圆形的哨子,用气息去吹,使哨子振动发音。也就是说,只要有气基本上就可以吹响。所以当你鼓腮之后口形外表虽已变化,但并不影响嘴里(口腔内)的吹奏形态。笛子是吹孔乐器,它是靠“风门”,将气息恰当地送入吹孔而发音。所以当两腮鼓起之后,口形就不能保持原样。风门就要引起变化,故笛子也就不能正常发音。
2.唢呐上大多还有一个档片,这个档片可以帮助嘴的控制,在鼓腮之后,双唇有力地顶住档片,这就大大增加了两腮的压缩(控制)力量。也就有力地增大了气的储存和排气时的压力。而笛子上却不能装置和使用这个档片。
五十年代末,演奏家们在原鼓腮换气(特长音演奏)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琢磨,练习和演奏实践,使这一技巧更加充实、完整和规范并把这一技巧定名为-----“循环换气”法和从理论上作了文字总结,于1962、1963年,先后
演奏技巧
笛子的演奏由于技巧、地域的关系,简单形成两大流派,一为南派;一为北派,就技巧而言:南曲出手颤、叠、振、打;北曲拿手吐、滑、剁、花。因此区分了不同的演奏风格,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笛子技巧:颤音(tr):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演奏67676767一般。虚颤音:颤音的一种,手指颤动时并末完全盖住音孔(按半孔)的虚颤手法。波音(w):短颤音的一种,也称涟音,意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叠音(又):例如6的叠音相当于717 6一般。6是主音,而717相当于复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也称唤音。赠音:出现在音尾的一种装饰音,会标示出所“赠”之音高,也称送音。打音(丁):将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称导音。吐音(TK):用吐尖轻吐的一种技巧,有单吐(T)、双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种断奏的技巧。滑音:音符之间移动的过程是“圆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借助手指移的慢慢打开音孔或慢慢按闭,造成类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借助气息控制,达到类似软绵绵的效果(气滑音)。
剁音:类似鸟叫声,各手指同时快速起落,加上顿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花舌(*):利用舌头自然不断的震动,造成音符的绵密颗粒感的一种技巧。历音:类似钢琴琶音的一种快速音阶进行,速度很快的时候,亦能摹仿鸟叫声。有上、下历音之分。强音(>):类似重吐音,主要是用“呼”的气息来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顿音:明显地断奏,用舌重吐发音。舌起音:一般在吹奏连线中的第一个音域或没有连线的音符时,舌尖轻重适度地(比轻吐还要轻微)吐奏一下,与发“提”字声音时的动作相似,将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喉音:类似花舌的音响效果,与花舌不同的是震动的部位在咽喉中的那块突起下垂的小舌。发音颗粒较粗糙。泛音(。):同种指法吹出不同于八度音关系的音,力度介于两个八度音之间,属于超吹的一种。
飞指(飞):利用臂力的带动作用,使一只手的一指或数指(最多三指)在一个或几个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动的奏法。可产生强烈的碎音效果。历音:由低而高(上历音)或由高而低(下历音)急速地逐级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历音”。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断,使经历的每个音都十分清楚,流畅,好象快速上下楼梯那样一级一级地出现。腹震音(—):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气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达情绪的激动。大致一般来说,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气的功夫最难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动作干净、利落、速度平均、灵活、有弹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颗粒感、节奏平均、能持久;唇的功夫就必须注意风门大、小及口劲的适当表现。意之不管什么技巧,只要练得勤,定能熟能生巧。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样的技巧是时候,一定要为音乐负责,否则画蛇添足,破坏了曲子原有的美感,这是应有的认识。
包吹法
一、包吹法简介:
(一)
关于发音
包吹法不仅是一种笛子演奏技巧,而是一种全新的吹奏方法。
顾名思义,包吹法,就是把笛子的吹孔完全用双唇包起来吹奏,它是一种自有笛子和类似笛子这类吹孔乐器以来,从未有过的,全新的吹奏方法。
包吹法虽然是用上下双唇把身子的吹孔包起来吹(形似吹巴乌状),但它的发音不是通过簧片振动,也不像喉音那样用喉头或口腔振动发音,而是在双唇包住吹孔的唇内侧(外边看不到)形成风门,气息通过风门时冲击唇内侧的唇沿产生振动,进而振动笛体使之发出音来。道理上近似吹铜管乐器,但不同的是,笛子只有吹孔而没有号嘴,没有像号嘴那样的东西挡住双唇,也不需要像吹号那样大的,强硬的口风和气流。包吹法的风门形成是领先丹田的控制与两腮的紧收(双唇不能紧收,要自然放松)风门的大小、紧松、和口风的软、硬、缓、急,决定着音的准确和音色的优劣。
用包吹法吹出的音呼效果近似巴乌和喉管。音量大、音质浑厚、低沉,如控制弱一些就与巴乌的音色十分相似。
包吹法可以采用笛膜和不采用笛膜两种方法来演奏,不用笛膜(或将膜贴紧)发出的音圆润,但振动的共鸣略差,用笛膜吹奏发音透明,秀丽,清脆,此两种音色可以选择使用。
包吹法在笛子上所发出的音,比原来笛子上的音高一个大二度,就是说比笛子高一个调。用第三孔作D的笛子来吹奏,吹出的实际音高为E(第三孔变成了E)。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包吹法应以第二孔为基调(第二孔作“1”)筒音为“低音6”。如用D调笛(全按为低音5)吹奏某一首乐曲,当吹奏要变为用包吹法时,变就要以第二孔作“1”(全按为低音6)的指法来吹奏,其音就与用哨吹法所用的第三孔作“1”的调一样高。由于气流的大小和口风的软硬缓急不同,对音高的影响很大(最大幅度可达一个大二度至小三度),所以用包吹法也可以用和哨吹法同样的指孔吹奏出同样的音高,如第三孔的D音,用包吹法也可吹成D音,但这样吹出来的音不够圆润,不够丰满,不够明亮。因此我们经过反复的比较,不断探索,最后选定了高一个全音的吹奏方法,效果就比较理想了。
(二)
&nbs... -->>
氏一般认为,“笛”的古字是“篴”。但除了《周礼》外,《诗经》、《尚书》、《吕氏春秋》等史籍均未载“篴”,所载边棱音类气鸣乐器多为“籥”、“篪”、“箫”等。然而,当今的“洞箫”都指单管箫,在唐代以前却称笛。我们常常把那时的笛误认为横吹笛,实际上东汉马融的《长笛赋》中所说的长笛、晋代荀勖所作的十二支律笛等,都是竖吹笛。
今单管洞箫由汉代长笛演变而来的一个重要证据是嘉峪关魏晋墓室砖画中可清楚地见到九节形制的竖吹笛与四弦阮咸的合奏图。
至隋代,竖吹笛仍保持长笛的称呼。
《隋书·音乐志中》:“高祖既受命,定令宫悬……笙、竽、长笛、横笛、箫、筚篥、篪、埙,四面各八人,在编钟下。”
又《隋书·音乐志中》:“西凉乐……其乐器有:钟、磬、弹筝、搊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箫、大筚篥、长笛、小筚篥、横笛、腰鼓……等十九种。”
到了唐代,由于在宫廷音乐中广罗博采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在不同乐种的乐队里有竖笛,也有横笛。为了区别,横吹笛前常缀以“横”字,称“横笛”;而竖笛则直接称“笛”,可见先前“笛”的概念失分清楚。如史籍所载,唐代十部伎中,天竺、高昌、龟兹、疏勒、等部伎中所用横吹笛称“横笛”;清乐、安国、康国、燕乐等部伎中所用的竖吹笛则直接称“笛”;而西凉伎中竖吹、横吹两种笛皆用,则分别称“笛”、“横笛”。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西凉伎有……笙、箫、咸角篥、小咸角篥、笛、横笛。”横笛另有“横吹”、“横竹”等称。不过李贺《龙夜吟》诗“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中的“横竹”,仅为诗韵需要而称。
由于唐代的竖吹类笛中出现了吕才制作的规范化的尺八,它在规模庞大的?乐中恰与长笛和短笛(均为竖吹)配备在同一个乐队里。至宋代,由于横笛的流行,加上尺八又衍生出了“箫管”、“竖笛”、“中管”、“尺八管”等名,因此许多人已搞不清唐代以前的长笛、笛与宋代横笛的区别,以至沈括化了很大力气去解释它们。
《梦溪笔谈》卷五:“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非融所赋者。”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语类》里也作过这样的澄清:“今之箫管乃古之笛,云箫方是古之箫。云箫者,排箫也。”
约明代起,直接称单管洞箫为“箫”。
《明会典·工部三·仪仗二》:“箫,十二管(支)。以竹为之,长一尺八寸,间缠以弦线有六孔,前五后一。”对已形成的“箫”的新概念。
明末清初人张尔歧在《蒿菴闲话》中也认为:“洞箫,即今所吹单竹箫,古人正名为笛。今所谓笛,则横吹耳。”
清末朱珔在《文选集释》中也有作过类似的说明:“至古笛多用竖吹,而今则横吹,犹之古箫用比竹,今箫则用单竹。而今之箫直似古之笛,乃后世所变改耳。”
2 乐器相关编辑
历史沿革
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中国的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乐曲《小白菜》。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
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基本构造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笛塞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笛膜和竹管内的竹簧产生振动。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音孔:(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基音孔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助音孔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海底又称笛脑,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流动,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缠丝使用丝弦,缠于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道,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
飘穗:系于助音孔上的装饰品,通常用丝带编成。
镶口:通常在笛身左端(或两端)镶以牛骨、牛角、玉石或象牙,称为镶口。
竹笛的品种和规格
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等。
曲笛: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这种笛子多为C调或D调,管身粗而长,可能是大横吹的遗制。音色浑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各地,最适于独奏或合奏,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和昆曲等戏曲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重要乐器之一。
梆笛:因伴奏梆子戏曲而得名。这种笛子通常称为:F调梆笛、G调梆笛、A调梆笛。管身较曲笛细而短,可能是小横吹的遗制。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种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定调笛:每支笛子固定一个调,每套有6支、7支或12支。它适应不同调子乐曲的演奏,最适宜独奏或参加乐队演奏。它给吹奏者带来方便,可以不变指法,只用与乐曲相应的调笛吹奏即可。定调笛在笛身的吹孔与音孔之间,装置铜制插口以调节吹孔与音孔的距离。这种经过改进的定调笛,能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可通过调节管长来控制音准。定调笛将对我国的竹笛名称统一起积极作用,因为它不再有曲笛、梆笛之分,而是以第三孔的音高定名,这既符合民间传统演奏习惯,又解决了笛子在调高问题上的混乱,并为记谱和演奏带来很大方便,它完全适用于传统的六孔笛和各种改革笛。
玉屏笛:产于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用当地的小水竹制成。笛身呈椭圆形,外表刻有山水、花草、鸟兽、虫鱼或诗文等图饰,工艺精细。成对的雌雄笛更为著名,雄的笛管稍粗,上面刻有“腾龙“;雌的笛管略细,发音明亮,上刻“彩风“。这种龙凤对笛,在工艺上颇具特色。除了玉屏笛外,玉屏箫同样是出名的。“玉屏箫笛”常称为“平箫玉笛”,遍布全国,曾远销美国、荷兰、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由于产品制艺大师人数有限,使得产品并未得到大规模的生产,无一给箫笛爱好者一个沉重的打击。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玉屏箫笛并顺利成为聚购科技的战略合作伙伴。使得玉屏箫笛在亚马逊、聚购商城、京东商城等国内知名平台销售,解决了以往购买箫笛的尴尬局面。
短笛:又叫学生笛,笛身短小,一般无基音孔。分有膜孔和无膜孔两种,练习或合奏用的。
低音笛:如今随着乐器的改进,加之音乐多样的发展。笛子种类也就越来越丰富。例如:低音长管、弯管低音笛等等。第三孔的音高低于b1的称为“低音笛“,如:大A调、大G调、大F调、大调、大C调等。
笛膜介绍
笛膜有芦苇膜、竹子膜、肠衣膜等等,其中竹膜太脆,吹时易破,肠衣膜伸缩性太大,吹时共鸣小。芦苇膜最好,不易破且伸缩性适中。芦苇膜是粘附在芦苇杆中的一层薄膜,较嫩的苇膜质薄、光亮有透明感,并有一定的伸缩力,笛子贴上后,发音明亮结实。太厚和大薄的膜都不适用,过厚发音沉闷,太薄则发音松散、发沙、易破裂。贴笛膜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笛膜好但粘贴不好,同样不能发出最好的音色来。正确的方法是:将笛膜剪成比膜孔大的方形小块,用白芨(中药)、树胶、桃胶或大蒜头沾水,在膜孔四周抹擦,待产生胶质之后就将笛膜用双手拇、食两指捏住,轻轻向两边拉一拉,使之出现又密又整齐的皱纹(和苇膜本身的纹路相垂直),使其与笛身垂直,整齐地贴在膜孔上,使笛膜本身的纹路和竹笛的纹路一致,再用两手大拇指按住膜孔两侧的笛膜,向两边轻轻抹一下,使笛膜松紧适度,吹奏时低音圆润、高音明亮即可。贴膜时要注意手指和膜孔内侧四周的清洁,不可把笛膜弄脏、弄湿,使笛膜变质,影响吹奏和音色。
笛膜质薄娇嫩,很容易受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而变松或变紧,需要经常细致地进行调整。笛膜松了可用一种民间称之为“醒膜法”的方法,将笛子靠近嘴边,向笛膜呵热气,然后再远离笛膜吹冷气或将笛膜靠在脸上、或放在腋下,使其受热将水气蒸发,如此多次反复进行,笛膜逐渐变紧。“醒膜法”比较费时,要急速调好还得用另一种方法:将笛膜粘贴处浸湿,如膜松就向两侧抹紧,如膜紧则在膜上轻轻按一下使其变松,这种方法快速省时。
冬天笛膜易上水,是由于口中吹出的热气在笛管内遇冷变成气水,浸上笛膜的缘故,这时可将膜孔风干,在内壁涂上一层蜡或凡士林,便可阻止气水浸湿笛膜。单支笛子不装笛盒时要用稍硬的纸卷在笛膜上,缠上橡筋,用以保护笛膜,防止笛膜老化和破裂。
主要种类
一、梆笛和曲笛
梆笛用于北方梆子戏的伴奏,笛身细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如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先生演奏的北方民间乐曲《五梆子》、《喜相逢》,在演奏上表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在气息运用上较猛,并采用了急促跳跃的舌打音,强有力的垛音,富有情趣的花舌音等等特殊技巧。梆笛善于表现刚健豪放、活泼轻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北方色彩,这和北方人民所处的地区特点和生活、劳动习惯是分不开的。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如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
曲笛用于南方昆曲等戏曲的伴奏,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多为C调或D调。管身粗而长,音色淳厚、圆润、讲究运气的绵长,力度变化细致,常采用先放后收,一音三韵,悠扬委婉,演奏的曲调比较优美、精致、华丽,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
曲笛与北方风格的梆笛笛子独奏曲那种粗犷、有力,形成鲜明的对照。如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教授,他所演奏的《鹧鸪飞》、《小放牛》等民间乐曲,音色润丽、清晰,音色控制、强弱对比自如,并多应用笛子上的“唤音”、“送音”、“打音”、“倚音”、“颤音”等技术,在气息运用上要求饱满均匀,尽量少用吐音断奏。
曲笛在我国南方广泛流行,适宜独奏、合奏,是昆曲等戏曲音乐、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中富有特色的乐器之一。
新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大部份都吸取了“曲笛”和“梆笛”的演奏特点。
演奏技法
(一)历音、花舌
历音能增加乐曲热烈、粗犷、有力的气氛。花舌是用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滚动产生的碎音效果。
历音:
从本音前面的某一个音开始,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向本音急速、连续地级进,叫做“历音“,它能增加乐曲热烈、粗犷、有力的气氛。
历音所占的时间极短,吹奏上历者时,每个手指要依次急速而又均衡地开放,吹奏下历音时则要依次急速而有力地按闭音孔。每个音都要短促、清楚地吹出来。
花舌:
花舌是一种特殊的竹笛用舌技术,类似二胡的抖气弹拨乐器的滚奏,在北方的说唱音乐伴奏中,经常用到它。
吹奏花舌是用气流冲击翘起的舌头,使之滚动产生的碎音效果,民间一般称为“打哮噜”,可先训练舌头“打嘟噜”,必须速度、力度均衡、持久笛子
材料二:
吹奏技法2006-12-0116:45循环换气法中国笛子开孔贴膜,使之脆亮的音色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笛子,这是在我国有许多唢呐吹奏家,都能使气息不间断地进行吹奏,获得了广大听众的赞赏。他们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换气方法------“鼓腮换气法”。
约在1957年间,笛子演奏家赵松庭先生,把唢呐这一“鼓腮换气”法运用在笛子上,定名曰“特长音演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的方法是:在吹奏中,当第一口气即将吹完之际(约留三分之一左右),将余气存入两腮,使两腮鼓起(比吹唢呐时鼓得小些),然后用鼻吸气,与此同时,将两腮渐渐收缩,用储存在两腮的气吹奏笛子,直到接上第二口气时,又继续吹奏。这样一反一复,使笛音保持延续不断。这种鼓腮换气法,虽可解决笛子上的特长音演奏,但却因在以下缺点,所以效果不很理想:
1.因要鼓起两腮,就会引起口形的变化,进而影响笛子的音色和音量。
2.鼓起两腮,不但吹起来很费劲,同时也不雅观,容易引起观众为吹奏者担心,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乐曲的演奏效果。
3.气的储存量小,强度较差,往往不能吹奏高强的特长音和大段乐曲,易使笛音中断。
这种“鼓腮换气法”使用在唢呐上效果不错,而照搬在笛子演奏中就不很理想呢,通过研究和实践找到了如下原因:
1.因为唢呐是双簧管乐器,它是用嘴包住扁圆形的哨子,用气息去吹,使哨子振动发音。也就是说,只要有气基本上就可以吹响。所以当你鼓腮之后口形外表虽已变化,但并不影响嘴里(口腔内)的吹奏形态。笛子是吹孔乐器,它是靠“风门”,将气息恰当地送入吹孔而发音。所以当两腮鼓起之后,口形就不能保持原样。风门就要引起变化,故笛子也就不能正常发音。
2.唢呐上大多还有一个档片,这个档片可以帮助嘴的控制,在鼓腮之后,双唇有力地顶住档片,这就大大增加了两腮的压缩(控制)力量。也就有力地增大了气的储存和排气时的压力。而笛子上却不能装置和使用这个档片。
五十年代末,演奏家们在原鼓腮换气(特长音演奏)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琢磨,练习和演奏实践,使这一技巧更加充实、完整和规范并把这一技巧定名为-----“循环换气”法和从理论上作了文字总结,于1962、1963年,先后
演奏技巧
笛子的演奏由于技巧、地域的关系,简单形成两大流派,一为南派;一为北派,就技巧而言:南曲出手颤、叠、振、打;北曲拿手吐、滑、剁、花。因此区分了不同的演奏风格,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笛子技巧:颤音(tr):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演奏67676767一般。虚颤音:颤音的一种,手指颤动时并末完全盖住音孔(按半孔)的虚颤手法。波音(w):短颤音的一种,也称涟音,意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叠音(又):例如6的叠音相当于717 6一般。6是主音,而717相当于复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也称唤音。赠音:出现在音尾的一种装饰音,会标示出所“赠”之音高,也称送音。打音(丁):将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称导音。吐音(TK):用吐尖轻吐的一种技巧,有单吐(T)、双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种断奏的技巧。滑音:音符之间移动的过程是“圆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借助手指移的慢慢打开音孔或慢慢按闭,造成类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借助气息控制,达到类似软绵绵的效果(气滑音)。
剁音:类似鸟叫声,各手指同时快速起落,加上顿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花舌(*):利用舌头自然不断的震动,造成音符的绵密颗粒感的一种技巧。历音:类似钢琴琶音的一种快速音阶进行,速度很快的时候,亦能摹仿鸟叫声。有上、下历音之分。强音(>):类似重吐音,主要是用“呼”的气息来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顿音:明显地断奏,用舌重吐发音。舌起音:一般在吹奏连线中的第一个音域或没有连线的音符时,舌尖轻重适度地(比轻吐还要轻微)吐奏一下,与发“提”字声音时的动作相似,将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喉音:类似花舌的音响效果,与花舌不同的是震动的部位在咽喉中的那块突起下垂的小舌。发音颗粒较粗糙。泛音(。):同种指法吹出不同于八度音关系的音,力度介于两个八度音之间,属于超吹的一种。
飞指(飞):利用臂力的带动作用,使一只手的一指或数指(最多三指)在一个或几个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动的奏法。可产生强烈的碎音效果。历音:由低而高(上历音)或由高而低(下历音)急速地逐级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历音”。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断,使经历的每个音都十分清楚,流畅,好象快速上下楼梯那样一级一级地出现。腹震音(—):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气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达情绪的激动。大致一般来说,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气的功夫最难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动作干净、利落、速度平均、灵活、有弹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颗粒感、节奏平均、能持久;唇的功夫就必须注意风门大、小及口劲的适当表现。意之不管什么技巧,只要练得勤,定能熟能生巧。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样的技巧是时候,一定要为音乐负责,否则画蛇添足,破坏了曲子原有的美感,这是应有的认识。
包吹法
一、包吹法简介:
(一)
关于发音
包吹法不仅是一种笛子演奏技巧,而是一种全新的吹奏方法。
顾名思义,包吹法,就是把笛子的吹孔完全用双唇包起来吹奏,它是一种自有笛子和类似笛子这类吹孔乐器以来,从未有过的,全新的吹奏方法。
包吹法虽然是用上下双唇把身子的吹孔包起来吹(形似吹巴乌状),但它的发音不是通过簧片振动,也不像喉音那样用喉头或口腔振动发音,而是在双唇包住吹孔的唇内侧(外边看不到)形成风门,气息通过风门时冲击唇内侧的唇沿产生振动,进而振动笛体使之发出音来。道理上近似吹铜管乐器,但不同的是,笛子只有吹孔而没有号嘴,没有像号嘴那样的东西挡住双唇,也不需要像吹号那样大的,强硬的口风和气流。包吹法的风门形成是领先丹田的控制与两腮的紧收(双唇不能紧收,要自然放松)风门的大小、紧松、和口风的软、硬、缓、急,决定着音的准确和音色的优劣。
用包吹法吹出的音呼效果近似巴乌和喉管。音量大、音质浑厚、低沉,如控制弱一些就与巴乌的音色十分相似。
包吹法可以采用笛膜和不采用笛膜两种方法来演奏,不用笛膜(或将膜贴紧)发出的音圆润,但振动的共鸣略差,用笛膜吹奏发音透明,秀丽,清脆,此两种音色可以选择使用。
包吹法在笛子上所发出的音,比原来笛子上的音高一个大二度,就是说比笛子高一个调。用第三孔作D的笛子来吹奏,吹出的实际音高为E(第三孔变成了E)。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包吹法应以第二孔为基调(第二孔作“1”)筒音为“低音6”。如用D调笛(全按为低音5)吹奏某一首乐曲,当吹奏要变为用包吹法时,变就要以第二孔作“1”(全按为低音6)的指法来吹奏,其音就与用哨吹法所用的第三孔作“1”的调一样高。由于气流的大小和口风的软硬缓急不同,对音高的影响很大(最大幅度可达一个大二度至小三度),所以用包吹法也可以用和哨吹法同样的指孔吹奏出同样的音高,如第三孔的D音,用包吹法也可吹成D音,但这样吹出来的音不够圆润,不够丰满,不够明亮。因此我们经过反复的比较,不断探索,最后选定了高一个全音的吹奏方法,效果就比较理想了。
(二)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