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同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竺睁开眼眨巴了两下,她也吃惊地吸了一口气——
后照镜里又划过了一道亮光。
白色的,摇动的,黯淡的,扩散的,就像是从很远很远的地平线那里散射过来的光——手电筒的光。
他们对视一眼,默契地在黑暗中捞起衣服开始穿。过了一会儿,那道光越来越近,人声也隐约传来,不是很清晰,不过,模模糊糊地,还是能听出点味道。“da——vid——david——”
david?是来找他们的?
李竺不禁脱口而出,“你们是约在瓦迪哈勒法接头吗?”
“……是。”
“所以,看我们没到,他们就发动群众过来找?”李竺有点不可思议,“——我靠,不愧是中国人的地盘啊,但——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
在异国他乡混久了,几乎都忘记祖国的力量有多温暖,李竺几乎热泪盈眶,她爬到前座,想要开启车灯,告知对面自己的方位,但却被傅展一把按住。
“等等。”他说,没有解释理由,只是沉着声音,固执地重复道,“——先等等,再等等——”
#
意大利罗马行动总部
“预付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地部落已经全体轰动,消息正在传开——500万美金,足够他们在迪拜买上一栋豪宅了。”
“当地,很多酋长的热情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现在,就有许多部落已经出去搜索了,不论是瓦迪哈勒法,还是喀士穆,只要这两个中国人现身,就决计逃不过他们的耳目。”
“这应该是苏丹北部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赏金令,如果他们是往苏丹出发的话,一定跑不了。”
“利比亚也有相关的布置,但我们把宝压在了苏丹,k,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已经花了一亿美元,如果行动失败,u盘最终还是没能收回……”
“……我知道了,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k的声音浸透了苦涩,往下滴着汁水,他扫了北部省那平整的国境线一眼,像是想从地图上找到傅李两人的藏身处。
似乎是要说服自己,他喃喃自语,“——我们会成功的。”
第58章撒哈拉沙漠(2)
苏丹北部省撒哈拉沙漠
科技要普及到苏丹总是有些困难的,很多人不愿意相信,更多人漠不关心,不过,在现在的苏丹,干净的饮用水依然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这国家大概还停留在欧洲中世纪的水平,人们有时候喝发酵饮料只是因为那更不容易生病——偏偏苏丹还不允许饮酒,于是每年因肠道感染去世的人不在少数,这国家还和明代的中国一样,生活在对瘟疫的恐惧中,大多数南部部落的住民和200年前的祖先比,生活质量上最大的改进,恐怕是不会再被捕为奴隶——但被杀的危险则依然一直没有离去。
电视对他们来说是奢侈的,因为当地稳定的电源很难得,自然也谈不上电视网络,火车存在于书本里,首都喀士穆是苏丹最繁华的城市,居住了这国家六分之一的人口,其发展程度大概与中国偏远地区县级市相当,甚至还要再差一点,想把其余地区的老百姓的鼻子在现代生活里浸一浸,似乎都很困难——不过,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些科技产品星火燎原,迅速地流传了开来。
手机是最受欢迎的,不过只有喀士穆周边的住户能享用,在北部省,最流行的是无线电台和对讲机,除此以外,电筒和干电池也非常畅销,撒哈拉沙漠太过贫瘠,这是问题所在,这里连木材都很难得,人们是绝对舍不得把绿洲的防护林砍伐来照明的。
汽油倒很便宜,车和骆驼都有,地头也是熟的,瓦迪哈勒法附近的戈壁他们跑了个遍——这里是走私的重要渠道,从阿布辛贝到瓦迪哈勒法,合法的货物从尼罗河过,非法的就在这里接头。下午他们就发觉了陌生人的踪迹,也引起重视:那时候他们还以为是一伙不懂事的走私贩子,竟敢不交过路费就从这里经过,一整天他们都在等着这伙人来绿洲补充水袋,但等来的却是更激动人心的消息——而且还伴随着现金,绿油油的美元,让人心动的美元。第一笔就给了5000,如果抓到人的话,那就是500万。
500万,足够发动很多场战争了,长老随便分了100美元出去,已经让村落里的小伙子们激动不已,他们大多都会讲很简单的英语,苏丹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不过当地人至少都会说点英语单词。‘david’和‘vivian’这两个英语单词迅速传诵开来,他们四散而出,就像是最仔细的狼狗,嗅闻着新鲜的车痕,一路往沙漠深处追踪过去:这片沙漠还算安全,没有流沙坑,如果不赶得快些,他们可能会继续往前走,跑到扎格哈瓦人的地盘上去。
“david。”他们亲切地喊着,还派出会说中文的小年轻,指望他们能把那对倒霉的目标骗一下。对讲机有了动静:“这儿的植被被动了——十年前被废弃的那个小绿洲,他们把剩下的枯枝都捡走了。”
这就说明宿营地一定就在附近,人们兴奋了起来,在星空下踢着骆驼,催着油门,往绿洲汇聚过去,很快就聚拢成一个车队,骑骆驼的穷人被无情地抛下,数着钞票怏怏地返回,有些人还不死心,在附近继续游荡,指望着能捡个漏。不过,谁都知道希望很小,这里的阿拉伯人都很穷,以游牧为生——受绿洲的限制,他们永远不可能扩大牧群,在苏丹,自然资源是需要去争抢的,每个阿拉伯人都是骆驼背上长大的好手,对这片沙漠了然于胸,他们绝不可能把到手的赏金就这么放过。
车队很快就找到了他们的宿营地,这里有火堆燃起的痕迹,从灰堆的温度来看,他们刚走没有多久,人们激动地向前方开过去,四散着,车灯照亮了空旷的灰野。不是所有沙漠都是黄沙漫天,这里的沙漠是灰黄色的,在夜色里特别深浓。
“他们一定是开走了。”有人说,这是废话。“车灯呢,能看到他们的车灯吗?”
但车灯一直都没有看到,车辙也不是每时每刻都有,前方一定有一辆车,这是可以肯定的,但这狡猾的野兽一直就潜藏在黑夜里,风把引擎声吹得四处乱飘。他把什么灯都关了,长老疑心它就离他们不远,但却始终没有暴露在视野中,就像是行走在阴影里的一只狐狸,这种动物有点邪性,会释放幻觉,甚至疑神疑鬼,疑心自己一直在追着自己的影子跑。
有人往远处放了几梭子,但很快被喝止——在北部省,家家有枪,但子弹也是很值钱的,万不能如此浪费。没有一个部族有这样的底气,会住在北部省的人有谁活得宽裕?
事实上,就连便宜的汽油也不能轻易浪费,他们把影子里的狐狸往沙漠深处越撵越远,远到天色渐渐放亮,这才隐隐看到了牧马人的尾巴——一整个晚上,它真的没走远,现在也就是把他们拉下不到一公里,在旷野上看来,这真的不是一段很远的距离。
人群顿时振奋起来,有人试图架上ak再来几梭子,但被喝止了,这么远根本怎么都射不中的。长老已经熬了一夜,此时揉着眼睛发号施令,指挥他们他们分散开来,组成包围圈,由车速最快的两辆车踩了地板油,直线距离追上去:乘客虽然被颠得七荤八素,但都很虔诚地握着枪杆子,默念着经文,想着长老许诺的赏金到手了该怎么花。
牧马人当然也发觉了他们的动向,他们也开始加速,而且——很不幸的是,他们的车比部落当然要好,更新,检修得更频繁,而且配置也更高。部落这些车很多进口来就快报废,经过一夜的点拨,发动机气喘如牛,肉得压根就没法和牧马人比加速。
速度超不过,他们被甩下了,但依然不死心地缀在后头:牧马人不可能一直开下去,它会迷路的。
这里已经远到无线电台都没法用了,这些游牧人也在冒险,大体来说,北部省还算和平,这主要是因为它实在穷得没人对它感兴趣。北部省的一块地,迄今都无人认领,不论是苏丹还是埃及都对这些不毛之地嗤之以鼻。但他们现在已经快接近扎格哈瓦人的地盘了——这个地区有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
达尔富尔。
这场静谧的追逃持续了一个早上,部落时而失去牧马人的踪迹,但仗着对地形的熟悉,总能坠到他们的尾巴。他们一直往前追,到最后终于不敢再往前走了:距离老家太远,在这里发生冲突,他们只有被扎格哈瓦人砍头的份。曾有那么几年,达尔富尔地区各部落互相通婚,并不分阿拉伯人与原住民,但这样的好日子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这里已经多少有些绿色的影子了——达尔富尔地区战乱频仍,就是因为这里多少还有些可以一抢的东西,至少,它有水源地。车队在戈壁上徘徊良久,才不舍地离去,他们没有走远,而是派人回去报信,同时在远处盘旋着,等待着渺茫的机会——达尔富尔地区很可能也收到了这份赏金令,也许,过不了多久,牧马人又会被追得返身逃出来呢?
#
猎人追了一晚上还没摸到狐狸的屁股,当然会感到沮丧,但狐狸心里就又是另一种滋味了。当他们确认对方似乎的确已经放弃,不再追来的时候,李竺先松了一口气:摸黑开车,真是贼他妈刺激,但他们接连开了近十个小时的车,任何人都无法一直坚持,她和傅展已经换了两次班了。最明智的点还有,乘着天还没亮,他们停了一会,把油箱给加满了。否则,车肯定早没油了,那帮苏丹人抓住他们以后会干嘛,猜也猜得出来。
“我们现在在哪儿?他们为什么不追了?”她把脚从油门上移开——几乎都已经僵住了。
“可能是没有油了吧,他们也没想到会追逃这么久。”傅展冷静地说,他看了一眼油箱,语气平稳,但李竺听得出里头的忧虑。“我们也没有油了。”
如果以瓦迪哈勒法为目标的话,他们是带了近十倍的油,但架不住一晚上的追逐,现在大概只够跑20公里了。李竺看了一眼头顶的太阳,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丝绝望:傅展通常总能想出破局的办法,以前他们被困在城市里,更多的是要克制自己正常生活的欲望,物资充裕,但你不能走进摄像头的范围里。——可这一次,物资一点也不充裕,他们是真的快没办法了。
“这里的人也会喊david吗?”
“不知道——但我们也不能在车里不走。”这是很显然的,有... -->>
李竺睁开眼眨巴了两下,她也吃惊地吸了一口气——
后照镜里又划过了一道亮光。
白色的,摇动的,黯淡的,扩散的,就像是从很远很远的地平线那里散射过来的光——手电筒的光。
他们对视一眼,默契地在黑暗中捞起衣服开始穿。过了一会儿,那道光越来越近,人声也隐约传来,不是很清晰,不过,模模糊糊地,还是能听出点味道。“da——vid——david——”
david?是来找他们的?
李竺不禁脱口而出,“你们是约在瓦迪哈勒法接头吗?”
“……是。”
“所以,看我们没到,他们就发动群众过来找?”李竺有点不可思议,“——我靠,不愧是中国人的地盘啊,但——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
在异国他乡混久了,几乎都忘记祖国的力量有多温暖,李竺几乎热泪盈眶,她爬到前座,想要开启车灯,告知对面自己的方位,但却被傅展一把按住。
“等等。”他说,没有解释理由,只是沉着声音,固执地重复道,“——先等等,再等等——”
#
意大利罗马行动总部
“预付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地部落已经全体轰动,消息正在传开——500万美金,足够他们在迪拜买上一栋豪宅了。”
“当地,很多酋长的热情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现在,就有许多部落已经出去搜索了,不论是瓦迪哈勒法,还是喀士穆,只要这两个中国人现身,就决计逃不过他们的耳目。”
“这应该是苏丹北部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赏金令,如果他们是往苏丹出发的话,一定跑不了。”
“利比亚也有相关的布置,但我们把宝压在了苏丹,k,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已经花了一亿美元,如果行动失败,u盘最终还是没能收回……”
“……我知道了,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k的声音浸透了苦涩,往下滴着汁水,他扫了北部省那平整的国境线一眼,像是想从地图上找到傅李两人的藏身处。
似乎是要说服自己,他喃喃自语,“——我们会成功的。”
第58章撒哈拉沙漠(2)
苏丹北部省撒哈拉沙漠
科技要普及到苏丹总是有些困难的,很多人不愿意相信,更多人漠不关心,不过,在现在的苏丹,干净的饮用水依然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这国家大概还停留在欧洲中世纪的水平,人们有时候喝发酵饮料只是因为那更不容易生病——偏偏苏丹还不允许饮酒,于是每年因肠道感染去世的人不在少数,这国家还和明代的中国一样,生活在对瘟疫的恐惧中,大多数南部部落的住民和200年前的祖先比,生活质量上最大的改进,恐怕是不会再被捕为奴隶——但被杀的危险则依然一直没有离去。
电视对他们来说是奢侈的,因为当地稳定的电源很难得,自然也谈不上电视网络,火车存在于书本里,首都喀士穆是苏丹最繁华的城市,居住了这国家六分之一的人口,其发展程度大概与中国偏远地区县级市相当,甚至还要再差一点,想把其余地区的老百姓的鼻子在现代生活里浸一浸,似乎都很困难——不过,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些科技产品星火燎原,迅速地流传了开来。
手机是最受欢迎的,不过只有喀士穆周边的住户能享用,在北部省,最流行的是无线电台和对讲机,除此以外,电筒和干电池也非常畅销,撒哈拉沙漠太过贫瘠,这是问题所在,这里连木材都很难得,人们是绝对舍不得把绿洲的防护林砍伐来照明的。
汽油倒很便宜,车和骆驼都有,地头也是熟的,瓦迪哈勒法附近的戈壁他们跑了个遍——这里是走私的重要渠道,从阿布辛贝到瓦迪哈勒法,合法的货物从尼罗河过,非法的就在这里接头。下午他们就发觉了陌生人的踪迹,也引起重视:那时候他们还以为是一伙不懂事的走私贩子,竟敢不交过路费就从这里经过,一整天他们都在等着这伙人来绿洲补充水袋,但等来的却是更激动人心的消息——而且还伴随着现金,绿油油的美元,让人心动的美元。第一笔就给了5000,如果抓到人的话,那就是500万。
500万,足够发动很多场战争了,长老随便分了100美元出去,已经让村落里的小伙子们激动不已,他们大多都会讲很简单的英语,苏丹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不过当地人至少都会说点英语单词。‘david’和‘vivian’这两个英语单词迅速传诵开来,他们四散而出,就像是最仔细的狼狗,嗅闻着新鲜的车痕,一路往沙漠深处追踪过去:这片沙漠还算安全,没有流沙坑,如果不赶得快些,他们可能会继续往前走,跑到扎格哈瓦人的地盘上去。
“david。”他们亲切地喊着,还派出会说中文的小年轻,指望他们能把那对倒霉的目标骗一下。对讲机有了动静:“这儿的植被被动了——十年前被废弃的那个小绿洲,他们把剩下的枯枝都捡走了。”
这就说明宿营地一定就在附近,人们兴奋了起来,在星空下踢着骆驼,催着油门,往绿洲汇聚过去,很快就聚拢成一个车队,骑骆驼的穷人被无情地抛下,数着钞票怏怏地返回,有些人还不死心,在附近继续游荡,指望着能捡个漏。不过,谁都知道希望很小,这里的阿拉伯人都很穷,以游牧为生——受绿洲的限制,他们永远不可能扩大牧群,在苏丹,自然资源是需要去争抢的,每个阿拉伯人都是骆驼背上长大的好手,对这片沙漠了然于胸,他们绝不可能把到手的赏金就这么放过。
车队很快就找到了他们的宿营地,这里有火堆燃起的痕迹,从灰堆的温度来看,他们刚走没有多久,人们激动地向前方开过去,四散着,车灯照亮了空旷的灰野。不是所有沙漠都是黄沙漫天,这里的沙漠是灰黄色的,在夜色里特别深浓。
“他们一定是开走了。”有人说,这是废话。“车灯呢,能看到他们的车灯吗?”
但车灯一直都没有看到,车辙也不是每时每刻都有,前方一定有一辆车,这是可以肯定的,但这狡猾的野兽一直就潜藏在黑夜里,风把引擎声吹得四处乱飘。他把什么灯都关了,长老疑心它就离他们不远,但却始终没有暴露在视野中,就像是行走在阴影里的一只狐狸,这种动物有点邪性,会释放幻觉,甚至疑神疑鬼,疑心自己一直在追着自己的影子跑。
有人往远处放了几梭子,但很快被喝止——在北部省,家家有枪,但子弹也是很值钱的,万不能如此浪费。没有一个部族有这样的底气,会住在北部省的人有谁活得宽裕?
事实上,就连便宜的汽油也不能轻易浪费,他们把影子里的狐狸往沙漠深处越撵越远,远到天色渐渐放亮,这才隐隐看到了牧马人的尾巴——一整个晚上,它真的没走远,现在也就是把他们拉下不到一公里,在旷野上看来,这真的不是一段很远的距离。
人群顿时振奋起来,有人试图架上ak再来几梭子,但被喝止了,这么远根本怎么都射不中的。长老已经熬了一夜,此时揉着眼睛发号施令,指挥他们他们分散开来,组成包围圈,由车速最快的两辆车踩了地板油,直线距离追上去:乘客虽然被颠得七荤八素,但都很虔诚地握着枪杆子,默念着经文,想着长老许诺的赏金到手了该怎么花。
牧马人当然也发觉了他们的动向,他们也开始加速,而且——很不幸的是,他们的车比部落当然要好,更新,检修得更频繁,而且配置也更高。部落这些车很多进口来就快报废,经过一夜的点拨,发动机气喘如牛,肉得压根就没法和牧马人比加速。
速度超不过,他们被甩下了,但依然不死心地缀在后头:牧马人不可能一直开下去,它会迷路的。
这里已经远到无线电台都没法用了,这些游牧人也在冒险,大体来说,北部省还算和平,这主要是因为它实在穷得没人对它感兴趣。北部省的一块地,迄今都无人认领,不论是苏丹还是埃及都对这些不毛之地嗤之以鼻。但他们现在已经快接近扎格哈瓦人的地盘了——这个地区有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
达尔富尔。
这场静谧的追逃持续了一个早上,部落时而失去牧马人的踪迹,但仗着对地形的熟悉,总能坠到他们的尾巴。他们一直往前追,到最后终于不敢再往前走了:距离老家太远,在这里发生冲突,他们只有被扎格哈瓦人砍头的份。曾有那么几年,达尔富尔地区各部落互相通婚,并不分阿拉伯人与原住民,但这样的好日子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这里已经多少有些绿色的影子了——达尔富尔地区战乱频仍,就是因为这里多少还有些可以一抢的东西,至少,它有水源地。车队在戈壁上徘徊良久,才不舍地离去,他们没有走远,而是派人回去报信,同时在远处盘旋着,等待着渺茫的机会——达尔富尔地区很可能也收到了这份赏金令,也许,过不了多久,牧马人又会被追得返身逃出来呢?
#
猎人追了一晚上还没摸到狐狸的屁股,当然会感到沮丧,但狐狸心里就又是另一种滋味了。当他们确认对方似乎的确已经放弃,不再追来的时候,李竺先松了一口气:摸黑开车,真是贼他妈刺激,但他们接连开了近十个小时的车,任何人都无法一直坚持,她和傅展已经换了两次班了。最明智的点还有,乘着天还没亮,他们停了一会,把油箱给加满了。否则,车肯定早没油了,那帮苏丹人抓住他们以后会干嘛,猜也猜得出来。
“我们现在在哪儿?他们为什么不追了?”她把脚从油门上移开——几乎都已经僵住了。
“可能是没有油了吧,他们也没想到会追逃这么久。”傅展冷静地说,他看了一眼油箱,语气平稳,但李竺听得出里头的忧虑。“我们也没有油了。”
如果以瓦迪哈勒法为目标的话,他们是带了近十倍的油,但架不住一晚上的追逐,现在大概只够跑20公里了。李竺看了一眼头顶的太阳,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丝绝望:傅展通常总能想出破局的办法,以前他们被困在城市里,更多的是要克制自己正常生活的欲望,物资充裕,但你不能走进摄像头的范围里。——可这一次,物资一点也不充裕,他们是真的快没办法了。
“这里的人也会喊david吗?”
“不知道——但我们也不能在车里不走。”这是很显然的,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