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历史的拐点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根据蒙古国的习俗,继承汗位,必须在蒙古人的发祥地进行,必须有各系宗王参加,才算合法。而忽必烈在开平继承汗位,是有违蒙古人的传统习惯的。因此,他的行为引起了不少贵族诸王的不满。特别是早在忽必烈南征未归时,其皇弟阿里不哥就已经拉拢一些人在策划夺取王位。当阿里不哥听到忽必烈自立为王以后,也于1260年农历五月在阿尔泰山的驻夏之所,宣布继承王位,与忽必烈相对抗,从而引起了长达四年多的内乱。
当时,阿里不哥占有明显的优势,他驻守和林,有控制蒙古本土的便利。在蒙哥死后,他一面以监国身份为蒙哥举哀发丧,一边调将布兵,以阻防忽必烈。他先命脱里赤为断事官,占据燕京,号令四方;又命玉木忽儿率领东路大军,出和林、越漠北,谋取开平;再命阿兰答儿率领西路军,下河西走廊,企图与屯守在六盘山的浑都海部会合,以形成对忽必烈的包围形势。当时的关中地区最为复杂。蒙哥死后,他所带领的伐宋主力,退回到六盘山屯守,与原来驻守部队浑都海部会合。阿里不哥在即位前就任刘太平、霍鲁怀到陕西任职,企图控制陕川。这两个人都是忽必烈的死对头,如果驻守在六盘山的这支劲旅悍然进攻京兆,秦、陇、陕、蜀之地将尽为阿里不哥所有,对忽必烈构成致命的威胁。
忽必烈即王位后,首先采取的军事措施就是先派廉希宪、商挺为京兆等路宣抚使,安抚关中。当他们得知刘太平、霍鲁怀前来联系六盘山驻军,图谋作乱时,便采取断然措施,将此二人杀死。忽必烈遂令陕西、四川宣抚使八椿节制诸军,又令汪惟良征集秦陇、平凉等地部队,加强关中防务,严密监视六盘山部队。值得忽必烈庆幸的是六盘山驻军不但没有乘势直捣京兆,反而因久驻思归,竟沿河西走廊北撤,这就大大缓和了关中的局势,使廉希宪有机会调部队加紧布防。北撤大军到甘州后,碰上阿里不哥派遣的阿兰答儿部,两军会合后,除一部分继续北撤外,大部分又折回南进。到达甘肃山丹县后,阿里不哥的部队正好同八椿、汪惟良部相遇,双方展开激战。结果阿里不哥所属的军队大败,阿兰答儿、浑都海先后被杀。忽必烈得知情况后,立即带领部队亲征阿里不哥的驻地和林。阿里不哥闻讯逃亡谦州,忽必烈在第一阶段的交锋中终于占据了优势。
公元1261年农历九月,阿里不哥经过一番休整,假意归顺忽必烈,带领部队前往和林。等到达和林后,他采取袭击战的方式,击败忽必烈所属的也先哥部,随之占领和林,接着又挥师南下。忽必烈赶忙命令张柔、严忠嗣、张宏等七部汉军与阿里不哥军大战于昔木土脑儿之地。双方激战数日,难分胜负。至冬,阿里不哥率部北撤,忽必烈部南返。第二年春天,阿里不哥带部队进驻阿力麻里地区。由于阿里不哥治军不严,纵兵烧杀抢掠,内部将领互不团结,导致军力日衰。公元1264年春天,阿里不哥部又闹起饥荒,民怨沸腾,兵士四处逃散。阿里不哥被迫无奈,于当年农历七月归降忽必烈,不久后因病死去。
阿里不哥虽然被打败了,但忽必烈还要应对中原汉族军阀李璟的叛乱。李璟原是成吉思汗南侵时,农民起义将领李全之子。李全后来率起义军投降了蒙古,在攻南宋时战死。其子李璟承袭益都行省职,成为山东军阀,臣服蒙古。忽必烈继王位后,李璟暗中招兵买马,囤积军粮,赶制兵器,准备谋反。当忽必烈同阿里不哥内部相争的时候,李璟加紧了叛乱的步伐,后被人发觉,密告忽必烈。当时,忽必烈正同阿里不哥打得难解难分,无力兼顾,便采取重金收买的方式,稳住李璟,并授予高爵,以换取后方的暂时安定。
尽管忽必烈对李璟采取拉拢收买的办法,可李璟见忽必烈与阿里不哥打得正紧,于1262年农历二月三日,公开举行叛乱。他将涟、海等州献于南宋,遣使请求南宋支援。忽必烈立即命诸王合必赤总督诸路军马,讨伐李璟。来自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蒙汉部队围攻李璟,将李璟困于济南城中。李璟向四处求救,希望得到山东、河北等地军阀的响应,但是响应者无几。数月之后,城中粮尽,李璟无计可施,便投大明湖自尽,由于水浅未能淹死,被蒙军抓获,随后被斩杀。李璟的叛乱很快被平息了。
忽必烈在平定了内乱之后,又开始进行了对南宋的战争,决心统一全国。
这时,偏安江南的南宋小朝廷已彻底腐败。宋理宗赵昀不理政事,阎妃受宠乱政,与宦官董宋臣狼狈为奸。他的后继者宋度宗赵禥、恭宗赵更是昏庸无能,横征暴敛,使江南人民受尽了苦难。
公元1267年,忽必烈以南宋当局扣留信使为借口,命阿术为主帅,举兵大规模进攻南宋。他采取南宋降将刘整的建议,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江、汉之间的军事重镇襄、樊两城。公元1271年农历五月,又令四川等地军队水陆并进,包围襄樊。襄樊两城军民奋勇抵抗,坚持固城战斗达五年之久。忽必烈久攻不下,便采取张弘范之计,先切断襄、樊两城水上联系,又集中力量先攻陷樊城。襄城守将见大势已去,便投降了忽必烈。
襄、樊是通向江南的大门,占据了襄、樊后,忽必烈兵分两路,一路从两淮方向进攻,牵制宋兵;一路从襄阳沿汉水而下,进入长江,直指南宋都城临安。公元1276年农历正月,在强大的蒙军面前,谢太后、宋恭宗赵只好投降了忽必烈。南宋随之灭亡。
忽必烈统一全国,不仅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表明了他有一套经略中原的政治策略。早在公元1271年农历十一月,他就公开宣布废除大蒙古国号,取《易经》中“乾元”之义,定国号为“大元”,并且完全采取了中原历代帝王统治中国的组织形式,从而保证了统一全国战争的最后胜利。随着南宋的灭亡,一个规模空前、全国一统的封建王朝又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中原数百年的混乱从此结束。
根据蒙古国的习俗,继承汗位,必须在蒙古人的发祥地进行,必须有各系宗王参加,才算合法。而忽必烈在开平继承汗位,是有违蒙古人的传统习惯的。因此,他的行为引起了不少贵族诸王的不满。特别是早在忽必烈南征未归时,其皇弟阿里不哥就已经拉拢一些人在策划夺取王位。当阿里不哥听到忽必烈自立为王以后,也于1260年农历五月在阿尔泰山的驻夏之所,宣布继承王位,与忽必烈相对抗,从而引起了长达四年多的内乱。
当时,阿里不哥占有明显的优势,他驻守和林,有控制蒙古本土的便利。在蒙哥死后,他一面以监国身份为蒙哥举哀发丧,一边调将布兵,以阻防忽必烈。他先命脱里赤为断事官,占据燕京,号令四方;又命玉木忽儿率领东路大军,出和林、越漠北,谋取开平;再命阿兰答儿率领西路军,下河西走廊,企图与屯守在六盘山的浑都海部会合,以形成对忽必烈的包围形势。当时的关中地区最为复杂。蒙哥死后,他所带领的伐宋主力,退回到六盘山屯守,与原来驻守部队浑都海部会合。阿里不哥在即位前就任刘太平、霍鲁怀到陕西任职,企图控制陕川。这两个人都是忽必烈的死对头,如果驻守在六盘山的这支劲旅悍然进攻京兆,秦、陇、陕、蜀之地将尽为阿里不哥所有,对忽必烈构成致命的威胁。
忽必烈即王位后,首先采取的军事措施就是先派廉希宪、商挺为京兆等路宣抚使,安抚关中。当他们得知刘太平、霍鲁怀前来联系六盘山驻军,图谋作乱时,便采取断然措施,将此二人杀死。忽必烈遂令陕西、四川宣抚使八椿节制诸军,又令汪惟良征集秦陇、平凉等地部队,加强关中防务,严密监视六盘山部队。值得忽必烈庆幸的是六盘山驻军不但没有乘势直捣京兆,反而因久驻思归,竟沿河西走廊北撤,这就大大缓和了关中的局势,使廉希宪有机会调部队加紧布防。北撤大军到甘州后,碰上阿里不哥派遣的阿兰答儿部,两军会合后,除一部分继续北撤外,大部分又折回南进。到达甘肃山丹县后,阿里不哥的部队正好同八椿、汪惟良部相遇,双方展开激战。结果阿里不哥所属的军队大败,阿兰答儿、浑都海先后被杀。忽必烈得知情况后,立即带领部队亲征阿里不哥的驻地和林。阿里不哥闻讯逃亡谦州,忽必烈在第一阶段的交锋中终于占据了优势。
公元1261年农历九月,阿里不哥经过一番休整,假意归顺忽必烈,带领部队前往和林。等到达和林后,他采取袭击战的方式,击败忽必烈所属的也先哥部,随之占领和林,接着又挥师南下。忽必烈赶忙命令张柔、严忠嗣、张宏等七部汉军与阿里不哥军大战于昔木土脑儿之地。双方激战数日,难分胜负。至冬,阿里不哥率部北撤,忽必烈部南返。第二年春天,阿里不哥带部队进驻阿力麻里地区。由于阿里不哥治军不严,纵兵烧杀抢掠,内部将领互不团结,导致军力日衰。公元1264年春天,阿里不哥部又闹起饥荒,民怨沸腾,兵士四处逃散。阿里不哥被迫无奈,于当年农历七月归降忽必烈,不久后因病死去。
阿里不哥虽然被打败了,但忽必烈还要应对中原汉族军阀李璟的叛乱。李璟原是成吉思汗南侵时,农民起义将领李全之子。李全后来率起义军投降了蒙古,在攻南宋时战死。其子李璟承袭益都行省职,成为山东军阀,臣服蒙古。忽必烈继王位后,李璟暗中招兵买马,囤积军粮,赶制兵器,准备谋反。当忽必烈同阿里不哥内部相争的时候,李璟加紧了叛乱的步伐,后被人发觉,密告忽必烈。当时,忽必烈正同阿里不哥打得难解难分,无力兼顾,便采取重金收买的方式,稳住李璟,并授予高爵,以换取后方的暂时安定。
尽管忽必烈对李璟采取拉拢收买的办法,可李璟见忽必烈与阿里不哥打得正紧,于1262年农历二月三日,公开举行叛乱。他将涟、海等州献于南宋,遣使请求南宋支援。忽必烈立即命诸王合必赤总督诸路军马,讨伐李璟。来自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蒙汉部队围攻李璟,将李璟困于济南城中。李璟向四处求救,希望得到山东、河北等地军阀的响应,但是响应者无几。数月之后,城中粮尽,李璟无计可施,便投大明湖自尽,由于水浅未能淹死,被蒙军抓获,随后被斩杀。李璟的叛乱很快被平息了。
忽必烈在平定了内乱之后,又开始进行了对南宋的战争,决心统一全国。
这时,偏安江南的南宋小朝廷已彻底腐败。宋理宗赵昀不理政事,阎妃受宠乱政,与宦官董宋臣狼狈为奸。他的后继者宋度宗赵禥、恭宗赵更是昏庸无能,横征暴敛,使江南人民受尽了苦难。
公元1267年,忽必烈以南宋当局扣留信使为借口,命阿术为主帅,举兵大规模进攻南宋。他采取南宋降将刘整的建议,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江、汉之间的军事重镇襄、樊两城。公元1271年农历五月,又令四川等地军队水陆并进,包围襄樊。襄樊两城军民奋勇抵抗,坚持固城战斗达五年之久。忽必烈久攻不下,便采取张弘范之计,先切断襄、樊两城水上联系,又集中力量先攻陷樊城。襄城守将见大势已去,便投降了忽必烈。
襄、樊是通向江南的大门,占据了襄、樊后,忽必烈兵分两路,一路从两淮方向进攻,牵制宋兵;一路从襄阳沿汉水而下,进入长江,直指南宋都城临安。公元1276年农历正月,在强大的蒙军面前,谢太后、宋恭宗赵只好投降了忽必烈。南宋随之灭亡。
忽必烈统一全国,不仅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表明了他有一套经略中原的政治策略。早在公元1271年农历十一月,他就公开宣布废除大蒙古国号,取《易经》中“乾元”之义,定国号为“大元”,并且完全采取了中原历代帝王统治中国的组织形式,从而保证了统一全国战争的最后胜利。随着南宋的灭亡,一个规模空前、全国一统的封建王朝又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中原数百年的混乱从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