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曾国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威靖号一路顺风到了上海。下船后,曾国藩一行在杨国栋等人带领下,避开上海官场的应酬,径直来到高昌庙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会办容闳率领一班高级职员在大门口恭迎,当晚下榻在总局驿馆里。
第二天上午,当上海道台兼制造局总办秦世泰急急赶来的时候,曾国藩已在容闳、杨国栋、徐寿、华蘅芳等人陪同下,登上了停泊在轮船厂船坞的测海号。在测海号船上走走看看以后,又上了操江号,然后又登上惠吉号。曾国藩对这几艘战船的兴趣最大,再次勉励容闳尽快造出铁殻战船来,又说中国若有五十艘铁甲战船,就敢于在江海上与洋人一争高下,国力也就强盛了。几句话,说得众人心里暖乎乎的。曾国藩又问容闳:"造铁甲船有困难吗?经费够不够?"容闳答:"铁甲船需要大量钢板,我们自己的炼钢厂还没有建起来,要从洋人手里买。技术上也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我们打算先从小的造起,有经验后再造大的。""好!"曾国藩打断他的话。"制造局今后自己建一个炼钢厂,目前先买些钢板来。""我们也是这样想的。"容闳说,"至于经费,眼下尚可应付。前年老中堂奏请在拨留洋税二成中,以一成为专造轮船之用,从那以后轮船厂有了一笔专款。蒸汽机由机器厂制造,锅炉由锅炉厂制造,我想明年造一个小铁甲船出来,虽有困难,咬紧牙关或许可以做到。""要有这个志气。"曾国藩赞许道,"从前九帅打江宁时,艰难困苦比你们造铁甲船要大多了。我那时鼓励他,天下事有所逼有所激而成者居其半。洋人欺侮我们,这就是在逼我们激我们,我们一定要赶快造出坚船利炮,自强自兴,把这口气争过来!"看完轮船厂后,曾国藩来到机器厂。这里的大部分工作母机是容闳从美国买回来的。这两年依靠这些母机,又制造了许多专造枪炮的机器。容闳兴致勃勃地指着各种机器,向曾国藩一一介绍,又如数家珍地向他禀报:五年来,机器厂制造了车床三十八台,刨床七台,钻床五台,锯床一台,抽水机三台,滚炮弹机一台,绞螺丝机一台,汽炉五台,拌药机一台,碾药机一台……"好啦,好啦。"曾国藩笑着截断容闳滔滔不绝的介绍。"这个机,那个机,说得我满脑子乱糟糟的,也记不得这么多,你干脆写个帖子,把这些年来江南机器制造局做了哪些事,一一写明,交给惠甫。"从机器厂出来后,容闳把曾国藩一行带进了枪炮装配厂。从各个分厂里造出的枪炮零部件,在这里装配成形。看到这里堆积了数千支洋枪、数十座铁炮和上万颗炮弹时,曾国藩大为兴奋。他一会儿摸摸炮筒,一会儿又拿起一支洋枪。
"这几年造了多少枪炮?"曾国藩问身边的容闳。
"一共造了六千四百多支枪,七十八座炮,二十万颗炮弹。""成绩不小哇,纯甫。"曾国藩禁不住大声赞扬起来。"都供应了哪些军队?""枪支南运江督标亲兵营、苏抚标护军营、吴淞外海水师、长江水师、北运神机营、山海关行营等等。炮供应各炮台所需,如江阴、象山、焦山、都天庙、吴淞、下关、威海卫等地。还有一个重要的去处,老中堂猜猜。"容闳说得高兴起来,仿佛如小时候得了一次意外的好处,喜得要母亲和他共享愉快一样,居然叫曾国藩来猜谜了。
曾国藩也让他说得很兴奋,随口答道:"我猜不出。""老中堂,我告诉您!"容闳咧开大嘴笑道,"威靖、惠吉两艘船上四十八门大炮全是敝局所造!""不错,不错!"曾国藩连声赞道,"再造出几十门好炮来,把操江、测海两船上的炮也全部换成贵局的。到时我去请恭王、文大人他们南下上海来检阅,看看从船到炮都是我们中国造的战舰。""那太好了,明年就可以改装。"容闳激动地说。
"纯甫!"停了一会,曾国藩语重心长地说,"中国有座古长城,是用砖石建造的,历史上它起着抵御夷狄侵犯的重大作用。现在,砖石长城已不起作用了,需要建一座新的长城,它要靠枪炮战船来建造。江南机器局便是建造这座长城的总工厂。纯甫,你想想看,你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是的,老中堂说得对,未来中国的长城,要靠枪炮战船来建造,卑职能为国家造船制炮,无比自豪,无比光荣。卑职一定尽职尽忠,决不负太后、皇上和老中堂的重托!"曾国藩满意地点点头,突然瞥见窗外匆匆走过一位碧眼金发的外国人,遂问容闳:"机器局里雇了几个洋匠?""目前负责技术指导的有八位洋匠,为头的是美国人科尔和史蒂文森。""科尔就是原来旗记铁厂的老板吗?"曾国藩问。
"正是。"容闳答,"当年买下科尔的铁厂,共用去六万两银子,其中四万两是海关通事唐国华出的,他借此报效赎罪,另二万两由海关道筹借。"曾国藩感叹地说:"买下这个铁厂,并将局址由虹口移到高昌庙,这的确是机器局兴旺发达的一个转折点,这是少荃为今日中国所立的一大功劳。""除开高昌庙外,还买下了陈家巷、龙华两处地皮。李中堂说,今后还要建炼钢厂,建大仓库,要地方。""少荃是个当家办事的人,他想得远。"对于李鸿章任江督期间所给予江南机器局的强有力的支持,无论从个人私情,还是从国家利益上,曾国藩对他都是感激的,也由此看出了他远远高于一般疆吏的识见和才干。
"机器厂、造船厂、锅炉厂、翻译馆,都是在李中堂手里建成的,共花去六十万两银子,有一半是李中堂从军费里开支。故有人说,李中堂今后会把机器局变为淮军的军火厂,否则他不会下这大的本钱。"容闳对李鸿章的敢作敢为一向佩服,但对他聚敛财富、任用私人一套又很反感,而对眼前这位年高德劭的老中堂,他则是钦敬得五体投地。在容闳的眼里,曾国藩是一座巍巍昆仑,独立于这个时代,任何其它人都不能和他比拟。
曾国藩淡淡一笑:"把淮军装备好也是好事,平息捻乱还不是靠的淮军作主力?"容闳没有做声。这时杨国栋带着一批工匠过来,笑嘻嘻地对曾国藩说:"大人,这些人是我从广东请来的匠师,他们从未见过您,硬吵着要我带来见见。""拜见中堂大人!"杨国栋身边十几个匠师们一齐喊道。
"各位先生免礼。"曾国藩满脸笑容地对工匠们说,"我是一个糟老头子,没有什么看头。你们都是机器局的功臣,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是特来看你们的。""曾中堂伟大!"一个在香港多年的中年匠师翘起大拇指,模仿洋人的口气称赞。更多的匠师在曾国藩的面前都显得又激动又局促,感到手足无处放。一个黑发蓝眼白皮肤的青年匠师大胆地出来,伸出双手握起曾国藩的手,唬得赵烈文、吴汝纶以及一旁的戈什哈忙围过来。曾国藩毫不介意地与青年匠师拉起手,和蔼地问:"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青年匠师脸刷地红起来,不好意思地说:"我父亲是广东人,母亲是英国人。""怪不得你的眼睛是蓝色的。"曾国藩快活地说。
杨国栋走过来说:"大人,他前年才回国,在英国生活十多年,养成了洋人的习气,见人就拉手,请大人原谅他不懂礼仪。""拉拉手也好,还显得亲切些。"曾国藩又转脸对青年匠师说,"你在英国生活十多年,英文一定很好,你要把英文教给他们!"说着,用手指了指四周的匠师们。
青年匠师高兴地点了点头。曾国藩环顾四周,大声说:"各位先生,明天中午由我做东,请大家来驿馆里共饮几杯,我们好好叙谈叙谈如何?""谢谢老中堂!"众人大出意外,纷纷向曾国藩鞠躬致谢。
待匠师们走后,曾国藩对容闳说:"明天中午宴请中国匠师,晚上,你代我把科尔、史蒂文森等洋匠,还有翻译馆里的傅兰雅先生都请来,叫驿馆准备两桌好苏菜,我借花献佛,也请他们一次。" "太好了!"容闳欢喜雀跃。
晚上,容闳陪着科尔、史蒂文森、傅兰雅以及另外几名洋匠喜气洋洋地走进了机器局驿馆。曾国藩特地换了一件绀色寿字团花夹缎长袍,头戴一顶黑呢嵌蓝宝石瓜皮帽,郑重其事地在客厅里接见他们。当容闳介绍到傅兰雅的时候,曾国藩特地将这位蓝眼栗发、高大魁梧的翻译家仔细地看了一眼,然后微笑着说:"久仰!先生所译的书对中国船炮制造起了很大的作用。原以为先生总在五十岁上下,想不到竟这样年轻。有三十岁吗?"傅兰雅,英国传教士。咸丰十一年,二十二岁的傅兰雅被英国圣公会派至香港任圣保罗书院院长,同治二年,被清政府聘为北京同文馆英文教习,同治七年受聘为上海江南制造局编译处,在该处任职二十八年。傅兰雅先后翻译英文著作一百四十三种,系向中国介绍西文科技书籍最多的在华传教士。
傅兰雅以流利的中国话说:"谢谢中堂的夸奬,我不年轻了,今年三十二足岁了。""年轻,年轻,还是旭日方升的年华。"曾国藩一边笑着与傅兰雅谈话,一边招呼客人们坐下。
侍役献茶毕,曾国藩端起茶碗对客人们说:"这是敝人家乡的洞庭君山毛尖,各位请尝尝。"说罢自己先喝一口。众人都轻轻地端起茶托,学中国士大夫的样子,将碗盖略微移开一点点,右手捂着盖子,浅浅地抿了一口,然后将茶碗连托一起轻轻放回原处,异口同声赞扬:"好!"傅兰雅又补充一句:"中国的茶比咖啡、可可都要好喝!"曾国藩一一询问客人们,什么时候来中国的,生活习惯不,薪水够不够花。这些洋人的中国话大半都说得不流畅,有的只简单答了几个字,有的用英语回答,再由容闳翻译,只有傅兰雅可以应答如流。他于是代表众人说:"老中堂能于万几之暇来江南机器局视察,并特为接见在局任职的外籍匠师,各人都感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关怀。机器局对我们很照顾,建有专门公馆,薪水在中国匠师的十倍以上,生活也还习惯,这里有做西餐的厨师。不过,大家都说中国的饭菜更好吃。"一句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曾国藩起身,伸出右手说:"那好,今天就请各位尝尝苏州名厨的手艺!"以讲究色泽艳丽、用料甜软出名的苏菜,早已令外国人垂涎,而今晚这两桌酒席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果说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当时已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的话,那么积数千年聪明又会享受者的才智所创造出来的华夏饮食文化,却当之无愧地名列世界之首,令洋人们在满桌珍馐面前自愧不如,给一向以万邦来仪自诩的天朝士... -->>
威靖号一路顺风到了上海。下船后,曾国藩一行在杨国栋等人带领下,避开上海官场的应酬,径直来到高昌庙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会办容闳率领一班高级职员在大门口恭迎,当晚下榻在总局驿馆里。
第二天上午,当上海道台兼制造局总办秦世泰急急赶来的时候,曾国藩已在容闳、杨国栋、徐寿、华蘅芳等人陪同下,登上了停泊在轮船厂船坞的测海号。在测海号船上走走看看以后,又上了操江号,然后又登上惠吉号。曾国藩对这几艘战船的兴趣最大,再次勉励容闳尽快造出铁殻战船来,又说中国若有五十艘铁甲战船,就敢于在江海上与洋人一争高下,国力也就强盛了。几句话,说得众人心里暖乎乎的。曾国藩又问容闳:"造铁甲船有困难吗?经费够不够?"容闳答:"铁甲船需要大量钢板,我们自己的炼钢厂还没有建起来,要从洋人手里买。技术上也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我们打算先从小的造起,有经验后再造大的。""好!"曾国藩打断他的话。"制造局今后自己建一个炼钢厂,目前先买些钢板来。""我们也是这样想的。"容闳说,"至于经费,眼下尚可应付。前年老中堂奏请在拨留洋税二成中,以一成为专造轮船之用,从那以后轮船厂有了一笔专款。蒸汽机由机器厂制造,锅炉由锅炉厂制造,我想明年造一个小铁甲船出来,虽有困难,咬紧牙关或许可以做到。""要有这个志气。"曾国藩赞许道,"从前九帅打江宁时,艰难困苦比你们造铁甲船要大多了。我那时鼓励他,天下事有所逼有所激而成者居其半。洋人欺侮我们,这就是在逼我们激我们,我们一定要赶快造出坚船利炮,自强自兴,把这口气争过来!"看完轮船厂后,曾国藩来到机器厂。这里的大部分工作母机是容闳从美国买回来的。这两年依靠这些母机,又制造了许多专造枪炮的机器。容闳兴致勃勃地指着各种机器,向曾国藩一一介绍,又如数家珍地向他禀报:五年来,机器厂制造了车床三十八台,刨床七台,钻床五台,锯床一台,抽水机三台,滚炮弹机一台,绞螺丝机一台,汽炉五台,拌药机一台,碾药机一台……"好啦,好啦。"曾国藩笑着截断容闳滔滔不绝的介绍。"这个机,那个机,说得我满脑子乱糟糟的,也记不得这么多,你干脆写个帖子,把这些年来江南机器制造局做了哪些事,一一写明,交给惠甫。"从机器厂出来后,容闳把曾国藩一行带进了枪炮装配厂。从各个分厂里造出的枪炮零部件,在这里装配成形。看到这里堆积了数千支洋枪、数十座铁炮和上万颗炮弹时,曾国藩大为兴奋。他一会儿摸摸炮筒,一会儿又拿起一支洋枪。
"这几年造了多少枪炮?"曾国藩问身边的容闳。
"一共造了六千四百多支枪,七十八座炮,二十万颗炮弹。""成绩不小哇,纯甫。"曾国藩禁不住大声赞扬起来。"都供应了哪些军队?""枪支南运江督标亲兵营、苏抚标护军营、吴淞外海水师、长江水师、北运神机营、山海关行营等等。炮供应各炮台所需,如江阴、象山、焦山、都天庙、吴淞、下关、威海卫等地。还有一个重要的去处,老中堂猜猜。"容闳说得高兴起来,仿佛如小时候得了一次意外的好处,喜得要母亲和他共享愉快一样,居然叫曾国藩来猜谜了。
曾国藩也让他说得很兴奋,随口答道:"我猜不出。""老中堂,我告诉您!"容闳咧开大嘴笑道,"威靖、惠吉两艘船上四十八门大炮全是敝局所造!""不错,不错!"曾国藩连声赞道,"再造出几十门好炮来,把操江、测海两船上的炮也全部换成贵局的。到时我去请恭王、文大人他们南下上海来检阅,看看从船到炮都是我们中国造的战舰。""那太好了,明年就可以改装。"容闳激动地说。
"纯甫!"停了一会,曾国藩语重心长地说,"中国有座古长城,是用砖石建造的,历史上它起着抵御夷狄侵犯的重大作用。现在,砖石长城已不起作用了,需要建一座新的长城,它要靠枪炮战船来建造。江南机器局便是建造这座长城的总工厂。纯甫,你想想看,你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是的,老中堂说得对,未来中国的长城,要靠枪炮战船来建造,卑职能为国家造船制炮,无比自豪,无比光荣。卑职一定尽职尽忠,决不负太后、皇上和老中堂的重托!"曾国藩满意地点点头,突然瞥见窗外匆匆走过一位碧眼金发的外国人,遂问容闳:"机器局里雇了几个洋匠?""目前负责技术指导的有八位洋匠,为头的是美国人科尔和史蒂文森。""科尔就是原来旗记铁厂的老板吗?"曾国藩问。
"正是。"容闳答,"当年买下科尔的铁厂,共用去六万两银子,其中四万两是海关通事唐国华出的,他借此报效赎罪,另二万两由海关道筹借。"曾国藩感叹地说:"买下这个铁厂,并将局址由虹口移到高昌庙,这的确是机器局兴旺发达的一个转折点,这是少荃为今日中国所立的一大功劳。""除开高昌庙外,还买下了陈家巷、龙华两处地皮。李中堂说,今后还要建炼钢厂,建大仓库,要地方。""少荃是个当家办事的人,他想得远。"对于李鸿章任江督期间所给予江南机器局的强有力的支持,无论从个人私情,还是从国家利益上,曾国藩对他都是感激的,也由此看出了他远远高于一般疆吏的识见和才干。
"机器厂、造船厂、锅炉厂、翻译馆,都是在李中堂手里建成的,共花去六十万两银子,有一半是李中堂从军费里开支。故有人说,李中堂今后会把机器局变为淮军的军火厂,否则他不会下这大的本钱。"容闳对李鸿章的敢作敢为一向佩服,但对他聚敛财富、任用私人一套又很反感,而对眼前这位年高德劭的老中堂,他则是钦敬得五体投地。在容闳的眼里,曾国藩是一座巍巍昆仑,独立于这个时代,任何其它人都不能和他比拟。
曾国藩淡淡一笑:"把淮军装备好也是好事,平息捻乱还不是靠的淮军作主力?"容闳没有做声。这时杨国栋带着一批工匠过来,笑嘻嘻地对曾国藩说:"大人,这些人是我从广东请来的匠师,他们从未见过您,硬吵着要我带来见见。""拜见中堂大人!"杨国栋身边十几个匠师们一齐喊道。
"各位先生免礼。"曾国藩满脸笑容地对工匠们说,"我是一个糟老头子,没有什么看头。你们都是机器局的功臣,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是特来看你们的。""曾中堂伟大!"一个在香港多年的中年匠师翘起大拇指,模仿洋人的口气称赞。更多的匠师在曾国藩的面前都显得又激动又局促,感到手足无处放。一个黑发蓝眼白皮肤的青年匠师大胆地出来,伸出双手握起曾国藩的手,唬得赵烈文、吴汝纶以及一旁的戈什哈忙围过来。曾国藩毫不介意地与青年匠师拉起手,和蔼地问:"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青年匠师脸刷地红起来,不好意思地说:"我父亲是广东人,母亲是英国人。""怪不得你的眼睛是蓝色的。"曾国藩快活地说。
杨国栋走过来说:"大人,他前年才回国,在英国生活十多年,养成了洋人的习气,见人就拉手,请大人原谅他不懂礼仪。""拉拉手也好,还显得亲切些。"曾国藩又转脸对青年匠师说,"你在英国生活十多年,英文一定很好,你要把英文教给他们!"说着,用手指了指四周的匠师们。
青年匠师高兴地点了点头。曾国藩环顾四周,大声说:"各位先生,明天中午由我做东,请大家来驿馆里共饮几杯,我们好好叙谈叙谈如何?""谢谢老中堂!"众人大出意外,纷纷向曾国藩鞠躬致谢。
待匠师们走后,曾国藩对容闳说:"明天中午宴请中国匠师,晚上,你代我把科尔、史蒂文森等洋匠,还有翻译馆里的傅兰雅先生都请来,叫驿馆准备两桌好苏菜,我借花献佛,也请他们一次。" "太好了!"容闳欢喜雀跃。
晚上,容闳陪着科尔、史蒂文森、傅兰雅以及另外几名洋匠喜气洋洋地走进了机器局驿馆。曾国藩特地换了一件绀色寿字团花夹缎长袍,头戴一顶黑呢嵌蓝宝石瓜皮帽,郑重其事地在客厅里接见他们。当容闳介绍到傅兰雅的时候,曾国藩特地将这位蓝眼栗发、高大魁梧的翻译家仔细地看了一眼,然后微笑着说:"久仰!先生所译的书对中国船炮制造起了很大的作用。原以为先生总在五十岁上下,想不到竟这样年轻。有三十岁吗?"傅兰雅,英国传教士。咸丰十一年,二十二岁的傅兰雅被英国圣公会派至香港任圣保罗书院院长,同治二年,被清政府聘为北京同文馆英文教习,同治七年受聘为上海江南制造局编译处,在该处任职二十八年。傅兰雅先后翻译英文著作一百四十三种,系向中国介绍西文科技书籍最多的在华传教士。
傅兰雅以流利的中国话说:"谢谢中堂的夸奬,我不年轻了,今年三十二足岁了。""年轻,年轻,还是旭日方升的年华。"曾国藩一边笑着与傅兰雅谈话,一边招呼客人们坐下。
侍役献茶毕,曾国藩端起茶碗对客人们说:"这是敝人家乡的洞庭君山毛尖,各位请尝尝。"说罢自己先喝一口。众人都轻轻地端起茶托,学中国士大夫的样子,将碗盖略微移开一点点,右手捂着盖子,浅浅地抿了一口,然后将茶碗连托一起轻轻放回原处,异口同声赞扬:"好!"傅兰雅又补充一句:"中国的茶比咖啡、可可都要好喝!"曾国藩一一询问客人们,什么时候来中国的,生活习惯不,薪水够不够花。这些洋人的中国话大半都说得不流畅,有的只简单答了几个字,有的用英语回答,再由容闳翻译,只有傅兰雅可以应答如流。他于是代表众人说:"老中堂能于万几之暇来江南机器局视察,并特为接见在局任职的外籍匠师,各人都感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关怀。机器局对我们很照顾,建有专门公馆,薪水在中国匠师的十倍以上,生活也还习惯,这里有做西餐的厨师。不过,大家都说中国的饭菜更好吃。"一句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曾国藩起身,伸出右手说:"那好,今天就请各位尝尝苏州名厨的手艺!"以讲究色泽艳丽、用料甜软出名的苏菜,早已令外国人垂涎,而今晚这两桌酒席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果说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当时已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的话,那么积数千年聪明又会享受者的才智所创造出来的华夏饮食文化,却当之无愧地名列世界之首,令洋人们在满桌珍馐面前自愧不如,给一向以万邦来仪自诩的天朝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