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大宋第一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卷 新生 第019章 山呼万岁
如今已经是快到黄昏的时分,街上的行人渐渐稀少,到处都能听到呼儿唤女的声音,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繁华的东京城一天之内只怕也就是黄昏时分能安静一些。
谢慕华和王旦并肩走在东京城的街道上,两人步伐甚慢,五郎带了些卫士远远的跟在后边,街上稀稀落落的行人见到谢慕华和王旦也知道是有官员出巡,那些胆小怕事的小老百姓自然远远的躲开,生怕冲撞了官员。
“子明,不久我就要去江南东路赴任了,之前我曾和皇上推荐你任右谏议大夫,不知道子明可愿意留在东京上任?”
谢慕华遥望夕阳,悠悠的说道。
王旦心中大喜,他现在只不过是正五品的官员,而右谏议大夫是从四品的官员,不但是品级提了一级,工资还能往上涨两级,于情于理都没有拒绝的理由。况且右谏议大夫这个职位将来很容易晋升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这些宰相学前班的职务。王旦急忙说道:“多谢大人厚爱,在下自当鞠躬尽瘁,为国效力。”
谢慕华微笑道:“右谏议大夫这个职位也不是让你白当的,你是挂右谏议大夫的职,任知制诰。”
王旦一愣,知制诰这个位置他倒是熟悉的很,他的父亲就当了很多年的知制诰。知制诰和翰林学士不同,虽然这两个职位都是替皇上起草诏书的,但是翰林学士是对内起草诏书,而知制诰是对外,又称为外制。
从地位上来说,翰林学士专掌内制,即由皇帝直接授意,下达如任免宰相、号令征伐以及其他重要诏令;而知制诰,代替中书舍人草拟一般官员的任免及其他制诏。翰林学士要比知制诰的地位略高。
其实不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需要用到重要的诏书机会并不是很多,一个朝廷一年能换几个宰相?一年能和几个国家打仗?一年能娶几个皇妃?所以翰林学士尊贵是尊贵了,但是实权就没有知制诰那么大。
而知制诰虽然是负责一般官员任免的,但是他是皇帝的传声筒,这样的诏书一年起码都是按百千来算的。知制诰手中的一支笔,权力并不小。
王旦急忙谢过谢慕华:“多谢大人栽培……”
谢慕华悠悠的说道:“我还保举平仲担任京朝官差遣院——知院事……你们将来时常会有机会在一起合作的……”
王旦立刻就明白了谢慕华的用意,京朝官差遣院,负责对少卿监以下京朝官注拟差遣。
大宋此时还没有吏部,是太祖皇帝时期设置的流内铨、三班院负责对东西头供奉官等武臣的考课和拟定差遣等事和太宗皇帝时期设置的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职州县官院,总称磨勘院,负责对京朝官和选人进行考核。
这京朝官差遣院等于是后世的北京市委组织部,权力还要更大一些。因为京朝官差遣院不但有权力任免在东京城为官的官员,还有权力对中央机关的官员进行任免。前提条件就是,少卿监以下的京朝官……
如此一来,谢慕华就算离开了东京城,赵普也无法顺利的把自己的势力铺开。寇准就是那个动手的,而王旦就是那个动口的。这两人的级别都还不高,从四品而已。可是手中握着中低级官员升迁任免的实权。
任何一个政治势力想要培养起来,只拉拢高层是绝对不行的。就比如兵部好了,就算兵部尚书、侍郎都是赵普的人,可是兵部做事的人都是谢慕华的人,那到底是谁占优势就一目了然了。
王旦出身官宦世家,既然明白了谢慕华的心意,自然不会多言。官场斗争一贯如此,尤其现在谢慕华要放到江南东路去,若是不在开封府里安排好自己的亲信,将来回到开封府之后才发现已经是物是人非。到那时候却找谁哭去?
谢慕华和王旦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谢慕华又问道:“子明,听说令尊当年和张齐贤大人非常熟悉,只是我对张大人却不如何了解。你可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王旦那张有些歪斜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谢大人,张大人的事说起来可就长了。”
“说说吧,反正闲来无事。”
谢慕华接着朝前走去。
王旦跟在谢慕华的身旁,笑道:“张大人年轻之时就胆色过人。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可是张大人却能苦读诗书,发愤图强。实在是一代人杰……”
早年,张齐贤身无长物,落魄潦倒,经常混迹荒郊野外的小旅馆。这种地方虽然收费很便宜,但是向来有强盗出没,张齐贤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天,张齐贤常住的小旅馆来了十几名强盗,他们占据了大堂,大声吆喝着喝酒吃肉,店里的客人早吓得哭爹喊娘抱头鼠窜,张齐贤不仅不走,反而看上了强盗的一桌好酒好菜。他走上前去作了一个揖,“我很穷,想向各位求个醉饱,可以吗?”
强盗们先是一惊,继而看到张齐贤儒生打扮,知道是读书人。他们从来知道读书人胆小怕事,未料张齐贤这般胆大,全都笑了。强盗们说:“读书人既然愿意低头求人,吃个饭有什么不行的,只是我们吃相粗鲁,怕让秀才取笑。好了,不说多了,坐坐坐。”
&n... -->>
第三卷 新生 第019章 山呼万岁
如今已经是快到黄昏的时分,街上的行人渐渐稀少,到处都能听到呼儿唤女的声音,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繁华的东京城一天之内只怕也就是黄昏时分能安静一些。
谢慕华和王旦并肩走在东京城的街道上,两人步伐甚慢,五郎带了些卫士远远的跟在后边,街上稀稀落落的行人见到谢慕华和王旦也知道是有官员出巡,那些胆小怕事的小老百姓自然远远的躲开,生怕冲撞了官员。
“子明,不久我就要去江南东路赴任了,之前我曾和皇上推荐你任右谏议大夫,不知道子明可愿意留在东京上任?”
谢慕华遥望夕阳,悠悠的说道。
王旦心中大喜,他现在只不过是正五品的官员,而右谏议大夫是从四品的官员,不但是品级提了一级,工资还能往上涨两级,于情于理都没有拒绝的理由。况且右谏议大夫这个职位将来很容易晋升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这些宰相学前班的职务。王旦急忙说道:“多谢大人厚爱,在下自当鞠躬尽瘁,为国效力。”
谢慕华微笑道:“右谏议大夫这个职位也不是让你白当的,你是挂右谏议大夫的职,任知制诰。”
王旦一愣,知制诰这个位置他倒是熟悉的很,他的父亲就当了很多年的知制诰。知制诰和翰林学士不同,虽然这两个职位都是替皇上起草诏书的,但是翰林学士是对内起草诏书,而知制诰是对外,又称为外制。
从地位上来说,翰林学士专掌内制,即由皇帝直接授意,下达如任免宰相、号令征伐以及其他重要诏令;而知制诰,代替中书舍人草拟一般官员的任免及其他制诏。翰林学士要比知制诰的地位略高。
其实不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需要用到重要的诏书机会并不是很多,一个朝廷一年能换几个宰相?一年能和几个国家打仗?一年能娶几个皇妃?所以翰林学士尊贵是尊贵了,但是实权就没有知制诰那么大。
而知制诰虽然是负责一般官员任免的,但是他是皇帝的传声筒,这样的诏书一年起码都是按百千来算的。知制诰手中的一支笔,权力并不小。
王旦急忙谢过谢慕华:“多谢大人栽培……”
谢慕华悠悠的说道:“我还保举平仲担任京朝官差遣院——知院事……你们将来时常会有机会在一起合作的……”
王旦立刻就明白了谢慕华的用意,京朝官差遣院,负责对少卿监以下京朝官注拟差遣。
大宋此时还没有吏部,是太祖皇帝时期设置的流内铨、三班院负责对东西头供奉官等武臣的考课和拟定差遣等事和太宗皇帝时期设置的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职州县官院,总称磨勘院,负责对京朝官和选人进行考核。
这京朝官差遣院等于是后世的北京市委组织部,权力还要更大一些。因为京朝官差遣院不但有权力任免在东京城为官的官员,还有权力对中央机关的官员进行任免。前提条件就是,少卿监以下的京朝官……
如此一来,谢慕华就算离开了东京城,赵普也无法顺利的把自己的势力铺开。寇准就是那个动手的,而王旦就是那个动口的。这两人的级别都还不高,从四品而已。可是手中握着中低级官员升迁任免的实权。
任何一个政治势力想要培养起来,只拉拢高层是绝对不行的。就比如兵部好了,就算兵部尚书、侍郎都是赵普的人,可是兵部做事的人都是谢慕华的人,那到底是谁占优势就一目了然了。
王旦出身官宦世家,既然明白了谢慕华的心意,自然不会多言。官场斗争一贯如此,尤其现在谢慕华要放到江南东路去,若是不在开封府里安排好自己的亲信,将来回到开封府之后才发现已经是物是人非。到那时候却找谁哭去?
谢慕华和王旦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谢慕华又问道:“子明,听说令尊当年和张齐贤大人非常熟悉,只是我对张大人却不如何了解。你可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王旦那张有些歪斜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谢大人,张大人的事说起来可就长了。”
“说说吧,反正闲来无事。”
谢慕华接着朝前走去。
王旦跟在谢慕华的身旁,笑道:“张大人年轻之时就胆色过人。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可是张大人却能苦读诗书,发愤图强。实在是一代人杰……”
早年,张齐贤身无长物,落魄潦倒,经常混迹荒郊野外的小旅馆。这种地方虽然收费很便宜,但是向来有强盗出没,张齐贤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天,张齐贤常住的小旅馆来了十几名强盗,他们占据了大堂,大声吆喝着喝酒吃肉,店里的客人早吓得哭爹喊娘抱头鼠窜,张齐贤不仅不走,反而看上了强盗的一桌好酒好菜。他走上前去作了一个揖,“我很穷,想向各位求个醉饱,可以吗?”
强盗们先是一惊,继而看到张齐贤儒生打扮,知道是读书人。他们从来知道读书人胆小怕事,未料张齐贤这般胆大,全都笑了。强盗们说:“读书人既然愿意低头求人,吃个饭有什么不行的,只是我们吃相粗鲁,怕让秀才取笑。好了,不说多了,坐坐坐。”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