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大唐风流军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泉州出发先到扬州,从扬州再到洛阳,全程四千多里地,王府仪仗出行,各地州府是全部迎接。这好像不是一次简单的回京,里面有什么含义,地方官根本不知道。
李彦的身份太特殊,一个驸马已然让地方官不敢得罪,同时又是王爷,战功赫赫的驸马也不过是三品大将军和国公,但李彦是亲王。后来改封的爵位制度,非嫡系皇兄弟和皇子不能封亲王,李彦一个驸马,虽然是李姓子孙,但已出五服以外,却被封为亲王。这只能是受宠和有功,再就是和皇上关系不一般。对于地方官来说,没有几个傻瓜去惹李彦和公主。
本来皇上传召天下,根据皇后遗愿,表示从简,不能劳民伤财,引天下不安,所以皇上颁旨,只是一个月的丧期,素服只是一年时间,举国哀思只有三天,但各地都不敢怠慢,还是很小心的。
李彦什么时候离开长安去台湾,朝臣知道,并非所有的地方官都知道,这是讳莫如深的问题,所有人也尽力避免谈论。李彦离京并非是去封地,甚至皇上都不知道,这是大罪。皇上不追究,哪有谁没事去研究这些。也不能说十多年时间,李彦给朝中大臣留下深刻印象,无缘无故还是不要招惹他为好。
御史台的谏官都没谁多嘴去上表参李彦欺君之罪。再说,他一个无职无权的王爷,也没谁关心他去哪了。可是,突然高调从台湾岛回长安,还是如此行程,就让人有些摸不透。是不是代替皇上巡视地方?毕竟皇上经常派巡视组到各道检查。
所以,李彦这一路上逢州必过,遇县停留,对地方官员的接待也不推辞,有些问题也直接处理。本来想快一点,但是,这一路上竟然走了近三个月才到达长安。越是到后来,各地越是小心,都认为李彦可能是代天巡视。
如今李彦的做派,谁也不敢问:“你有圣旨吗?你管的着吗?”这种找死的话,哪有敢问的。所以,一路上李彦也处理了不少官员,也有几十个被送往大理寺受审。
最让各地官员受不了的是,李彦和李丽质深入乡村民间,像是调查一样,很多都是小问题引起的,一个很小的官司,最后可能牵扯到刺史都督一级的。
其实李彦初衷不是想纠察地方官员,他既然决定了自己的思想,也就想做一番调查。以往都是来去匆匆,根本不了解大唐到底什么样。但这一次行走发现,大唐贫富非常不均。此时的贫富不均不只是土地兼并和个体贫富不均,而是地区贫富不均。
有些地方很好,有些地方很差,这和地方官员的能力和品行有关,也和土地、经济各方面都有关系。不是一下能说清的,有的地方官员很勤奋,也兢兢业业,公正廉明,但依然很贫困。如果不是朝廷赈济,早就有饿死的人。本来心怀母亲的李丽质想早到长安,但母亲已然去世,并非是病危,所以也就安下心,随李彦慢走。
难得的是李彦第一次这样认真处理政务,李丽质看着高兴,也就由着他慢行。很多事情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她,也能提出不少意见。夫妻两个带着一个孩子用了近三个月时间才赶到长安。
一进长安城门,看到的情况把李彦吓一跳,因为房玄龄带头,竟然不下百位官员在城门迎接。李彦连忙跳下马,施礼:“房相,这是迎接哪位重要人物?”
房玄龄侧身,没有受李彦的礼,反过来躬身施礼:“参见永王殿下,参见公主殿下,下官就是迎接二位返京。”
李彦奇怪:“接我?”
房玄龄说道:“皇上听说永王和公主代天巡视,大为高兴,传旨百官迎接。皇上有旨,宣永王和公主一同进宫见架。”
李彦不知道李世民又搞什么花招,这么神秘是什么原因,点头说道:“臣遵旨,房相请。”
李彦的军队由京城接收,送往南衙率司。房玄龄说道:“请永王侍卫回永王府吧,永王请进宫。”
李彦明白了,自己一路走这么多个月,李世民早就接到消息。这是有准备,也就让王府侍卫前去永王府,自己和丽质带着李姝进宫。
当来到李世民休息的太极殿时候,见到了门外的李承乾和李泰,两个人上前施礼,李彦连忙阻止李承乾,反而躬身施礼:“参加太子殿下。”
对李泰却只是拱拱手,李泰脸上显出一丝不悦,但马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李泰见过姐夫,姐姐。”
李彦就是佩服李泰的聪明,远道归来,还有比家里人的称呼让人舒心的吗?也就笑着说道:“青雀是越来越胖,该减肥了。”
李泰笑着说道:“这是丽君吧?都不认识了,来,让舅舅看看。”已五岁的李姝过来,用那奶声奶气的问道:“你是哪个舅舅?”
李丽质连忙说道:“丽君过来,给太子舅舅见礼。”李姝跑过来给李承乾施礼,李泰有些尴尬的收回手。李姝很乖的给李承乾磕头,李承乾的脸色好一些:“丽君这么大了,来,随舅舅进去见外公。”
一行人确实都是家里人,李丽质看到站在大殿中的李世民,眼泪下来了,跪倒磕头:“丽质参加父皇。”
李彦也跪下:“参见皇上,见过父皇。”李世民反倒愣一下,这恐怕是李彦第一次称呼自己父皇,脸上出现一丝伤感。
李彦一离开泉州时间不长,李世民就接到奏报,李彦并没有接到圣旨,而是知道消息就离开台湾返回长安。
这让李世民一愣,随后的报告让李世民不明白李彦怎么了,但却让他因为观音婢死去,刺痛的心平复一些。立即传旨,不要干涉李彦,也不要再传旨,让他随便,李世民想看看李彦要干什么。
随着李彦的前进,沿途发生的每一件事,可以说李世民都知道,百骑尉等于沿途监视一样,不断的向李世民报告。时间越长,李世民越是高兴,但心里越是疑惑,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如果李彦不是这样做,李世民会很生气,但不会迷糊。可他怎么也弄不明白,李彦是转变了,还是有什么打算。
台湾岛的海军、陆军全都是唐旗,为了皇后薨逝,举孝一个月,并要求沿海外岛屿全部如此。李彦一路上是永王大旗,同时白衣素旗,中规中矩,很是奇怪的李世民,特意派房玄龄去长安城门迎接。
又让李承乾和李泰在太极殿外等着。这些很奇怪的举动,连李承乾也不明白。从私上说,自己是哥哥,从公上说,自己是太子,哪有他迎接李彦的道理。但父皇的命令他也不敢不听,最近一段时间,皇上对李泰越来越重视,对自己也越来越不满。母后丧服期间,还有人向父皇报告,自己喝酒玩乐,也就有些不冷不热的迎接李彦。
李世民脸上没什么表情:“免礼,平身。”
李彦站起来摆手:“丽君过来见外公。”李姝跑过来,没有跪下,看了李世民半天说道:“你是大唐最英明的皇帝外公?”
李世民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容:“谁和你说的我是最英明的皇帝?”
李姝歪着小脑袋说道:“妈妈说的... -->>
从泉州出发先到扬州,从扬州再到洛阳,全程四千多里地,王府仪仗出行,各地州府是全部迎接。这好像不是一次简单的回京,里面有什么含义,地方官根本不知道。
李彦的身份太特殊,一个驸马已然让地方官不敢得罪,同时又是王爷,战功赫赫的驸马也不过是三品大将军和国公,但李彦是亲王。后来改封的爵位制度,非嫡系皇兄弟和皇子不能封亲王,李彦一个驸马,虽然是李姓子孙,但已出五服以外,却被封为亲王。这只能是受宠和有功,再就是和皇上关系不一般。对于地方官来说,没有几个傻瓜去惹李彦和公主。
本来皇上传召天下,根据皇后遗愿,表示从简,不能劳民伤财,引天下不安,所以皇上颁旨,只是一个月的丧期,素服只是一年时间,举国哀思只有三天,但各地都不敢怠慢,还是很小心的。
李彦什么时候离开长安去台湾,朝臣知道,并非所有的地方官都知道,这是讳莫如深的问题,所有人也尽力避免谈论。李彦离京并非是去封地,甚至皇上都不知道,这是大罪。皇上不追究,哪有谁没事去研究这些。也不能说十多年时间,李彦给朝中大臣留下深刻印象,无缘无故还是不要招惹他为好。
御史台的谏官都没谁多嘴去上表参李彦欺君之罪。再说,他一个无职无权的王爷,也没谁关心他去哪了。可是,突然高调从台湾岛回长安,还是如此行程,就让人有些摸不透。是不是代替皇上巡视地方?毕竟皇上经常派巡视组到各道检查。
所以,李彦这一路上逢州必过,遇县停留,对地方官员的接待也不推辞,有些问题也直接处理。本来想快一点,但是,这一路上竟然走了近三个月才到达长安。越是到后来,各地越是小心,都认为李彦可能是代天巡视。
如今李彦的做派,谁也不敢问:“你有圣旨吗?你管的着吗?”这种找死的话,哪有敢问的。所以,一路上李彦也处理了不少官员,也有几十个被送往大理寺受审。
最让各地官员受不了的是,李彦和李丽质深入乡村民间,像是调查一样,很多都是小问题引起的,一个很小的官司,最后可能牵扯到刺史都督一级的。
其实李彦初衷不是想纠察地方官员,他既然决定了自己的思想,也就想做一番调查。以往都是来去匆匆,根本不了解大唐到底什么样。但这一次行走发现,大唐贫富非常不均。此时的贫富不均不只是土地兼并和个体贫富不均,而是地区贫富不均。
有些地方很好,有些地方很差,这和地方官员的能力和品行有关,也和土地、经济各方面都有关系。不是一下能说清的,有的地方官员很勤奋,也兢兢业业,公正廉明,但依然很贫困。如果不是朝廷赈济,早就有饿死的人。本来心怀母亲的李丽质想早到长安,但母亲已然去世,并非是病危,所以也就安下心,随李彦慢走。
难得的是李彦第一次这样认真处理政务,李丽质看着高兴,也就由着他慢行。很多事情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她,也能提出不少意见。夫妻两个带着一个孩子用了近三个月时间才赶到长安。
一进长安城门,看到的情况把李彦吓一跳,因为房玄龄带头,竟然不下百位官员在城门迎接。李彦连忙跳下马,施礼:“房相,这是迎接哪位重要人物?”
房玄龄侧身,没有受李彦的礼,反过来躬身施礼:“参见永王殿下,参见公主殿下,下官就是迎接二位返京。”
李彦奇怪:“接我?”
房玄龄说道:“皇上听说永王和公主代天巡视,大为高兴,传旨百官迎接。皇上有旨,宣永王和公主一同进宫见架。”
李彦不知道李世民又搞什么花招,这么神秘是什么原因,点头说道:“臣遵旨,房相请。”
李彦的军队由京城接收,送往南衙率司。房玄龄说道:“请永王侍卫回永王府吧,永王请进宫。”
李彦明白了,自己一路走这么多个月,李世民早就接到消息。这是有准备,也就让王府侍卫前去永王府,自己和丽质带着李姝进宫。
当来到李世民休息的太极殿时候,见到了门外的李承乾和李泰,两个人上前施礼,李彦连忙阻止李承乾,反而躬身施礼:“参加太子殿下。”
对李泰却只是拱拱手,李泰脸上显出一丝不悦,但马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李泰见过姐夫,姐姐。”
李彦就是佩服李泰的聪明,远道归来,还有比家里人的称呼让人舒心的吗?也就笑着说道:“青雀是越来越胖,该减肥了。”
李泰笑着说道:“这是丽君吧?都不认识了,来,让舅舅看看。”已五岁的李姝过来,用那奶声奶气的问道:“你是哪个舅舅?”
李丽质连忙说道:“丽君过来,给太子舅舅见礼。”李姝跑过来给李承乾施礼,李泰有些尴尬的收回手。李姝很乖的给李承乾磕头,李承乾的脸色好一些:“丽君这么大了,来,随舅舅进去见外公。”
一行人确实都是家里人,李丽质看到站在大殿中的李世民,眼泪下来了,跪倒磕头:“丽质参加父皇。”
李彦也跪下:“参见皇上,见过父皇。”李世民反倒愣一下,这恐怕是李彦第一次称呼自己父皇,脸上出现一丝伤感。
李彦一离开泉州时间不长,李世民就接到奏报,李彦并没有接到圣旨,而是知道消息就离开台湾返回长安。
这让李世民一愣,随后的报告让李世民不明白李彦怎么了,但却让他因为观音婢死去,刺痛的心平复一些。立即传旨,不要干涉李彦,也不要再传旨,让他随便,李世民想看看李彦要干什么。
随着李彦的前进,沿途发生的每一件事,可以说李世民都知道,百骑尉等于沿途监视一样,不断的向李世民报告。时间越长,李世民越是高兴,但心里越是疑惑,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如果李彦不是这样做,李世民会很生气,但不会迷糊。可他怎么也弄不明白,李彦是转变了,还是有什么打算。
台湾岛的海军、陆军全都是唐旗,为了皇后薨逝,举孝一个月,并要求沿海外岛屿全部如此。李彦一路上是永王大旗,同时白衣素旗,中规中矩,很是奇怪的李世民,特意派房玄龄去长安城门迎接。
又让李承乾和李泰在太极殿外等着。这些很奇怪的举动,连李承乾也不明白。从私上说,自己是哥哥,从公上说,自己是太子,哪有他迎接李彦的道理。但父皇的命令他也不敢不听,最近一段时间,皇上对李泰越来越重视,对自己也越来越不满。母后丧服期间,还有人向父皇报告,自己喝酒玩乐,也就有些不冷不热的迎接李彦。
李世民脸上没什么表情:“免礼,平身。”
李彦站起来摆手:“丽君过来见外公。”李姝跑过来,没有跪下,看了李世民半天说道:“你是大唐最英明的皇帝外公?”
李世民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容:“谁和你说的我是最英明的皇帝?”
李姝歪着小脑袋说道:“妈妈说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