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忠臣啊!”
底下的大臣们又是一片目瞪口呆,鸦雀无声。
忠臣?您父亲不是说他们是奸党么?到您这里就给改了?那么说您父亲还是杀错了?
就在这样的一片争议声中,朱高炽完成了他的壮举。
在立足未稳之时,朱高炽敢于凭借自己的正义感和良心改正自己父亲的错误,不畏人言,不怕反对,这是毫无疑问的壮举。
真正的仁厚也是需要勇气的。
朱高炽是一个勇敢的人。
虽然这位明仁宗短命,只做了一年皇帝,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排名倒数第二,但他仅凭这一件事情,就足以对得起他谥号中的那个仁字,也无愧他一代英主的美名。
如果让这位明仁宗接着干下去,相信大明帝国一定能够繁荣兴盛,欣欣向荣,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好人不长命”,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重,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但他的义举将始终为人所牢记。
至少那些被赦免的人们会记得。
谋杀的疑团
皇帝的位置又空了,但这个位置注定不会空太久,很多人都排队等着呢。
朱高炽病重,英明神武的太子朱瞻基自然十分关注,但除此之外,还有一双眼睛盯着皇位,这自然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朱高煦。
朱高煦虽然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决心和毅力,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搞阴谋,搞破坏。朱高炽十分仁厚,并未因此处罚他,只是警告而已。而这位无赖兄却越发嚣张跋扈,现在眼见朱高炽病重,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夺位阴谋。
吸取上次的教训,朱高煦加强了情报工作,安排了很多眼线时刻盯着朱高炽,当然不是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而是要确定他什么时候死。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考虑到京城的三大营要收拾自己手下那些虾兵蟹将易如反掌,出兵攻打没有把握,几乎等于自杀,他决定拿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开刀。
他准备等到朱高炽的死讯后,便立刻在道路上埋伏士兵,等朱瞻基奔丧路过之时,一举将其击灭,然后趁乱登上皇位。
朱高煦对自己的计划很有信心,何来信心?来自作案时间。
之前说过,他的封地在山东乐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根据惯例,太子守南京),只要死讯传出,太子必然会从南京出发,所需时日很长,而他却可以从容不迫地安排好士兵等着太子的到来。
乐安离京城很近,南京离京城很远,朱高炽一死,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我朱高煦,等你听到风声,赶来京城的时候,我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着你了!
我有充分的作案时间,朱瞻基,你就认命吧!
朱高煦的主意应该说是不错的,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这件事情不但使他的计划落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谜团。
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炽逝世,朱高煦得到消息,十分高兴,估计到朱瞻基赶到这里还有一段时间,他不慌不忙地安排士兵准备伏击。
可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他作好准备,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来,没等朱高煦吟出今夜你会不会来的词句,就收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朱瞻基已经赶到京城,继位为皇帝。
怪哉,真是怪哉!
难道朱瞻基会飞不成,或是他能预知未来,未卜先知?
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问,也是后人的疑问。
关于这一点,史料上有很多不同的记载,有的说朱高煦袭击太子只是传闻,实际上太子是接到丧报后从容赶到京城的,有的说朱高煦是没有准备好,等到太子过去了才派兵出去埋伏的。
还有一种说法就比较骇人听闻了:
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自己父亲的死讯。
路途远近是客观事实,只要报信的人不是在路上扎了帐篷,睡个几天几夜,乐安的朱高煦一定会比南京的朱瞻基更早知道消息。当年没有电话、电报,也没有飞机,你就是想破脑袋,也找不出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死讯的理由和方法。
其实方法是有的,也是唯一的可能性。
如果这一说法属实,我们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朱瞻基不能预知未来,却创造了未来。
他谋杀了自己的父亲。
如果你对这一推论感到不满,也请不要向我丢砖头,因为这个推论并非我首创。实际上,明仁宗朱高炽的死亡原因一直以来都是历史悬案,到目前为止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朱高炽纵欲,加之身体有病,最终病死。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他的儿子朱瞻基等不及父亲传位,谋杀了他。因为从朱高炽死亡前后的一些迹象(如登基礼仪已备)表明,朱瞻基可能已经作好了登基的准备。
前一种我们不去说他,单说后一种,事实上,朱高煦极有可能在路上设置埋伏,因为从他在后来朱瞻基已经登基,情况诸多不利的情况下也要造反的行为来看,他犯上作乱的决心是很大的。这么好的机会,他应该不会错过。
那么为什么他没有遇上朱瞻基呢,这其中就有几种原因,可能是朱瞻基绕开了大道,也可能是朱瞻基听到父亲病重,提前出发,更有可能是朱高煦没有准备好,错失机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可能给出任何答案甚至推论,这可能注定又是一个永远的谜团。
历史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永远有无数的谜团让人们去探究,却总也找不出答案。
纵欲而死也好,被谋杀也好,反正不是自然死亡(很少有皇帝能遇上这个殊荣)。
我们最终也只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
朱高炽死了,朱瞻基继位。
仅此而已。
当然了,我们不应该忘记可怜的阴谋家朱高煦,这位同志搞了几十年阴谋,却一事无成,多次眼见煮熟的鸭子飞掉,从父亲到兄弟,再到兄弟的儿子,就是没有自己的份,说实话,搞阴谋居然搞到这个份上,实在可悲、可怜。
如果要评最成功的阴谋家,姚广孝一定能排在前三名,而朱高煦注定会名落孙山。
但如果要评最可怜搞笑的阴谋家,朱高煦必能当仁不让,名列前茅。
真是悲哀,悲哀的阴谋家朱高煦就是这样空等了几十年,他的耐心已经磨灭殆尽,在他的心中,已经立下心愿: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一定造一把反!
忠臣啊!”
底下的大臣们又是一片目瞪口呆,鸦雀无声。
忠臣?您父亲不是说他们是奸党么?到您这里就给改了?那么说您父亲还是杀错了?
就在这样的一片争议声中,朱高炽完成了他的壮举。
在立足未稳之时,朱高炽敢于凭借自己的正义感和良心改正自己父亲的错误,不畏人言,不怕反对,这是毫无疑问的壮举。
真正的仁厚也是需要勇气的。
朱高炽是一个勇敢的人。
虽然这位明仁宗短命,只做了一年皇帝,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排名倒数第二,但他仅凭这一件事情,就足以对得起他谥号中的那个仁字,也无愧他一代英主的美名。
如果让这位明仁宗接着干下去,相信大明帝国一定能够繁荣兴盛,欣欣向荣,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好人不长命”,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病重,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这位厚道的皇帝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但他的义举将始终为人所牢记。
至少那些被赦免的人们会记得。
谋杀的疑团
皇帝的位置又空了,但这个位置注定不会空太久,很多人都排队等着呢。
朱高炽病重,英明神武的太子朱瞻基自然十分关注,但除此之外,还有一双眼睛盯着皇位,这自然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朱高煦。
朱高煦虽然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决心和毅力,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搞阴谋,搞破坏。朱高炽十分仁厚,并未因此处罚他,只是警告而已。而这位无赖兄却越发嚣张跋扈,现在眼见朱高炽病重,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夺位阴谋。
吸取上次的教训,朱高煦加强了情报工作,安排了很多眼线时刻盯着朱高炽,当然不是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而是要确定他什么时候死。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考虑到京城的三大营要收拾自己手下那些虾兵蟹将易如反掌,出兵攻打没有把握,几乎等于自杀,他决定拿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开刀。
他准备等到朱高炽的死讯后,便立刻在道路上埋伏士兵,等朱瞻基奔丧路过之时,一举将其击灭,然后趁乱登上皇位。
朱高煦对自己的计划很有信心,何来信心?来自作案时间。
之前说过,他的封地在山东乐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根据惯例,太子守南京),只要死讯传出,太子必然会从南京出发,所需时日很长,而他却可以从容不迫地安排好士兵等着太子的到来。
乐安离京城很近,南京离京城很远,朱高炽一死,最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我朱高煦,等你听到风声,赶来京城的时候,我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着你了!
我有充分的作案时间,朱瞻基,你就认命吧!
朱高煦的主意应该说是不错的,但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这件事情不但使他的计划落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谜团。
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炽逝世,朱高煦得到消息,十分高兴,估计到朱瞻基赶到这里还有一段时间,他不慌不忙地安排士兵准备伏击。
可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他作好准备,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来,没等朱高煦吟出今夜你会不会来的词句,就收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朱瞻基已经赶到京城,继位为皇帝。
怪哉,真是怪哉!
难道朱瞻基会飞不成,或是他能预知未来,未卜先知?
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问,也是后人的疑问。
关于这一点,史料上有很多不同的记载,有的说朱高煦袭击太子只是传闻,实际上太子是接到丧报后从容赶到京城的,有的说朱高煦是没有准备好,等到太子过去了才派兵出去埋伏的。
还有一种说法就比较骇人听闻了:
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自己父亲的死讯。
路途远近是客观事实,只要报信的人不是在路上扎了帐篷,睡个几天几夜,乐安的朱高煦一定会比南京的朱瞻基更早知道消息。当年没有电话、电报,也没有飞机,你就是想破脑袋,也找不出朱瞻基比朱高煦更早知道死讯的理由和方法。
其实方法是有的,也是唯一的可能性。
如果这一说法属实,我们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朱瞻基不能预知未来,却创造了未来。
他谋杀了自己的父亲。
如果你对这一推论感到不满,也请不要向我丢砖头,因为这个推论并非我首创。实际上,明仁宗朱高炽的死亡原因一直以来都是历史悬案,到目前为止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朱高炽纵欲,加之身体有病,最终病死。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他的儿子朱瞻基等不及父亲传位,谋杀了他。因为从朱高炽死亡前后的一些迹象(如登基礼仪已备)表明,朱瞻基可能已经作好了登基的准备。
前一种我们不去说他,单说后一种,事实上,朱高煦极有可能在路上设置埋伏,因为从他在后来朱瞻基已经登基,情况诸多不利的情况下也要造反的行为来看,他犯上作乱的决心是很大的。这么好的机会,他应该不会错过。
那么为什么他没有遇上朱瞻基呢,这其中就有几种原因,可能是朱瞻基绕开了大道,也可能是朱瞻基听到父亲病重,提前出发,更有可能是朱高煦没有准备好,错失机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可能给出任何答案甚至推论,这可能注定又是一个永远的谜团。
历史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永远有无数的谜团让人们去探究,却总也找不出答案。
纵欲而死也好,被谋杀也好,反正不是自然死亡(很少有皇帝能遇上这个殊荣)。
我们最终也只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
朱高炽死了,朱瞻基继位。
仅此而已。
当然了,我们不应该忘记可怜的阴谋家朱高煦,这位同志搞了几十年阴谋,却一事无成,多次眼见煮熟的鸭子飞掉,从父亲到兄弟,再到兄弟的儿子,就是没有自己的份,说实话,搞阴谋居然搞到这个份上,实在可悲、可怜。
如果要评最成功的阴谋家,姚广孝一定能排在前三名,而朱高煦注定会名落孙山。
但如果要评最可怜搞笑的阴谋家,朱高煦必能当仁不让,名列前茅。
真是悲哀,悲哀的阴谋家朱高煦就是这样空等了几十年,他的耐心已经磨灭殆尽,在他的心中,已经立下心愿: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一定造一把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