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历史证明,朱棣失败了,他没有能够欺骗自己,也没有骗到后来的人,因为真正的史笔并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笔,而是人心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朱棣坐在皇帝宝座上,俯视着这个帝国的一切,之前那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似乎还历历在目,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对于那场斗争中的失败者朱允炆来说,政治地位的完结意味着他的人生已经结束了,无论他本人是生还是死。但对于朱棣而言,今天的阳光是明媚的,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他将用手中的权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富国强兵的梦想。
这个梦想不但是他的,也是他父亲的。
证明
当然在这之前,他必须先做几件事情,这些事情不完成,他的位子是坐不稳的。
参考消息
史上最受欢迎年号
新朝伊始,万象更新。翰林院提议拟年号为“永清”,可能朱棣这人害怕寂寞,不太喜欢“清”字,最后把年号改成了“永乐”。一般帝王起年号时,都会尽量避免与以前重复。“永乐”这个年号,十六国时前凉的张重华用过,五代时的张遇贤用过,北宋时的方腊也用过,到了朱棣这里,已经是第四次使用了,堪称史上最抢手的年号。
最重要的事情是,他要证明自己是合法的皇帝。
虽然江山已经在手,但舆论的力量也是不能无视的,自己的身上反正已经被打上了反贼的烙印,没办法了,但至少要让自己的子孙堂堂正正地做皇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使用了两个方法:
其一、他颁布了一道命令,下令凡是建文帝时代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朱元璋的成例有不同的,全部废除,以老祖宗成法为准,这倒不是因为朱元璋的成法好用。只是朱棣要想获得众人的承认,必须再借用一下死去的老爹的威名,表明自己才是真正领悟太祖治国精神的人。
其二、他命令属下重新修订《太祖实录》,此书已经由建文帝修过一次,但很明显,第一版并不符合朱棣的要求,他需要一个更为显赫的出身,因为类似朱元璋那样白手起家打天下,开口就是“我本淮右布衣”,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人愿意做叫花子的,于是,亲生母亲被他扔到了脑后,马皇后成为了他的嫡母,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还会详细叙说。
此外,他还指示手下人在实录中加入了大量小说笔法的描写,如朱元璋生前曾反复训斥朱标和朱允炆,总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而对朱棣却总是赞赏有加,一看到朱棣就满面笑容,十分高兴。甚至在他死前,还反复询问朱棣的下落,并有意把皇位传给朱棣。但是由于奸诈的朱允炆等人的阴谋行为,合法的继承人朱棣并没有接到朱元璋的这一指示。于是,本该属于朱棣的皇位被无耻地剥夺了。这些内容读来不禁让人在极度痛恨朱允炆等奸邪小人之余,对朱棣终于能够夺得本就属于自己的皇位感到欣慰,并感叹正义终究取得了胜利,好人是有好报的。
参考消息
越长越好
谥号,指的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一般来讲,谥字越多,越表示尊崇。建文帝给朱元璋上的谥号是“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马皇后原有的谥号为“孝慈高皇后”。朱棣为了表示自己是朱元璋的正统继承人,就以极其隆重的礼仪对自己的父母重新上了谥:朱元璋的谥号由十三字增至十七字,改为“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马皇后则更夸张,由三字增至十三字,为“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成天顺圣高皇后”。自此以后,明代皇帝的谥号都是十七字。
当朱棣最终完成这两项工作时,他着实松了口气,不利于自己的言论终于被删除了,无数年后,这场靖难战争将被冠以正义的名号广为流传。但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之一,朱棣心里很明白,在那些篡改过的地方原本写着历史的真实。他把自己的父亲从坟墓里拖了出来,重新装扮一番,以证明自己的当之无愧。
历史证明,朱棣失败了,他没有能够欺骗自己,也没有骗到后来的人,因为真正的史笔并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笔,而是人心。
功臣
自欺欺人也好,自我安慰也好,毕竟皇位才是最现实的。在处理好继位的合法性问题后,下一步就是封赏功臣,这可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虽然历来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大业已成后的功臣,但这些人毕竟在皇帝的大业中投入了大量资本,持有了股份,到了分红的时候把他们踢到一边,是不好收场的。毕竟任何董事局都不可能是董事长一个人说了算。
这里也介绍一下明朝的封赏制度,大家在电视中经常看到皇帝赏赐大臣的镜头,动不动就是“赏银一千两”,然后一个太监拿着一个放满银两的盘子走到大臣面前,大臣谢恩后拿钱回家。大致过程也是如此,但很多时候,导演可能没有考虑过一千两银子到底有多重,在他们的剧情中,这些大臣们似乎都应该是在武校练过铁砂掌的,因为无论怎么换算,一千两银子都不是轻易用两只手捧得起来的。今后处理该类情节时,可以换个台词,比如“某某,我赏银一千两给你,用马车来拉”。
赏银在封赏中只是小意思,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明白细水长流的道理。横财来得快去得快,真正靠得住的是长期饭票。在明朝,这张长期饭票就是封爵。
在那个年代,如果你不姓朱,要想得到这张长期饭票是很困难的,老朱家开的食堂是有名额限制的,若非立有大功,是断然不可能到这个食堂里开饭的。
具体说来,封爵这张饭票有三个等级,分别是公爵(小灶)、侯爵(中灶)、伯爵(大灶)。此外还有流和世的区别:所谓流,就是说这张饭票只能你自己用,你的儿子就不能用了,富不过三代,饿死算他活该。而世就不同了,你死后,你的儿子、儿子的儿子还可以到食堂来吃饭。
但凡拿到这张饭票的人,都会由皇帝发给铁券(证书),以表彰被封者的英勇行为。这张铁券也不简单,分为普通和特殊两种版本。特殊版本分别颁发于朱元璋时代和朱棣时代,因为在这两个时代要想拿到铁券是要拼老命的。
朱元璋时代的铁券上书“开国辅运”四字,代表了你开国功臣的身份。朱棣时代的铁券上书“奉天靖难”四字,代表你奉上天之意帮助我朱棣篡权。这两个版本极为少见,在此之后的明朝二百多年历史中都从未再版。自此之后,所有的铁券统一为文臣铁券上书“守正文臣”,武将铁券上书“宣力功臣”。
当然了,如果你有幸拿到前两张铁券,倒也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第一版“开国辅运”,因为据有关部门统计,拿到这张铁券的人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会由朱元璋同志额外附送一张阴曹地府的观光游览券。
此外还附有特别说明:单程票,适用于全家老小,可反复使用多次,不限人数。
朱棣分封了跟随他靖难的功臣,如张玉(其爵位由其子张辅继承)、朱能等,都被封为世袭公侯,此时所有的将领们都十分高兴,收获的季节到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有一个人对封赏却完全不感兴趣,在他看来,这些人人羡慕的赏赐似乎毫无价值。
这个人就是道衍。
虽然他并没有上阵打过仗,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才是朱棣靖难成功的第一功臣,从策划造反到出谋划策,他都是最主要的负责人之一。可以说,正是他把朱棣扶上了皇位。但当他劳心劳力地做成了这件天下第一大事之后,他却谢绝了所有的赏赐。永乐二年(1404),朱棣授官给道衍,任命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正二品),并且正式恢复他原先的名字——姚广孝。
此后姚广孝的行为开始变得怪异起来,朱棣让他留头发还俗,他不干,分给他房子,还送给他两个女人做老婆,他不要。这位天下第一谋士每天住在和尚庙里,靖难第一功臣白天换上制服(官服)上朝,晚上回庙里就换上休闲服(僧服)。
他不但不要官,也不要钱,在回家探亲时,他把朱棣赏赐给他的金银财宝都送给自己的同族。我们不禁要问,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我看来,姚广孝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其一,他是个聪明人,像他这样的智谋之人,如果过于放肆,朱棣是一定容不下他的。功高震主这句话始终被他牢牢地记在心里。
其二,他与其他人不同,他造反的目的就是造反。
你为什么要读书?一般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建设祖国、为国争光之类,当然真正的目的大多是升官、发财、满足欲望,等等。但事实告诉我们,为了名利去做一件事情也许可以获得动力和成功,但要成就大的事业,需要的是另一种决心和回答——为了读书而读书。
朱棣造反是为了皇位,他手下的大将们造反是为了开国功臣的身份和荣誉地位。道衍造反就是为了造反。他的眼光从来就没有被金钱权位牵制过,他有着更高的目标。道衍是一颗子弹,四十年的坎坷经历就是火药,他的权谋手段就是弹头,而朱棣对他而言只是引线,这颗子弹射向谁其实并不重要,能被发射出去就是他所有的愿望。
姚广孝,一个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争论极大的人,一个深居简出、被神秘笼罩的人,他的愿望其实很简单:
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足矣。
兄弟
建文帝时期,朱棣是藩王,建文帝要削藩,朱棣反对削藩,最后造反,现在朱棣是皇帝了,他也要削藩,那些幸存下来的藩王自然也会反对,但与之前不同的是,他们已经无力造反了。
在反对削藩的斗争终于获得胜利后,与他的兄弟们本是同一战线的朱棣突然抽出了宝剑,指向了这些不久之前的战友们,这倒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兄弟情分本来也算不上什么,自古以来父子兄弟相残都是家常便饭。而我们似乎也不能只从人性的冷酷上找原因,他们做出这种行为只是因为受到了不可抗拒的诱惑,这个诱惑就是无上的权力。
参考消息
黑衣宰相
南北朝时,僧人一般都穿黑色的僧袍,而俗家子弟则多身着白衣,因此多以黑衣(或缁衣)代称僧人,以白衣(或素衣)指代俗家子弟。所谓的“黑衣宰相”,就是指参与政事并且影响较大的僧人,但并不一定真的官居宰相。实际上,这一称呼并非姚广孝一人的专利,南朝刘宋时期的慧琳和尚就曾获此殊荣。在一衣带水的日本,也有太原雪斋、南光坊天海等和尚有“黑衣宰相”之称。
最先被“安置”的是宁王,他被迫跟随朱棣“靖难”,为了换得他的全心支持,朱棣照例也开给了他一张空白支票“事成中分天下”。当然,朱棣这位从来不兑现支票的银行家此次也没有例外,靖难成功之后,他就把这句话抛在了脑后。
宁王朱权也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所谓中分天下的诺言纯属虚构,中分他的脑袋倒是很有可能的,于是他很务实地向朱棣提出,北方我不想去了,也不想掌握兵权,希望你能够把我封到苏州,过两天舒服日子。
朱棣的回答是不行。
“那就去钱塘一带吧,那里也不错。”
还是不行,朱棣再次向他承诺:除了这两个地方,全国任你挑!
宁王朱权无语:“还敢再挑吗,你看着办吧。”
于是,朱权被封到了南昌,这是朱棣为他精心挑选的地方。而被强行发配的朱权的心情想来是不会愉快的,一向争强好胜的他居然被人狠狠地鱼肉了一番,他是绝不会心服的,这种情绪就如同一颗毒芽,在他的心中不断生长,并传给了他的子孙。
报复的机会终究是会到来的。
永乐四年(1406)五月,削去齐王爵位和官属,八月,废其为庶人。
永乐六年(1408),削去岷王官属及护卫。
永乐十年(1412),削去辽王官属及护卫。
永乐十九年(1421),削去周王护卫。
参考消息
有才的宁王
宁王被朱棣打发到南昌之后,深感前途无望,遂寄情文娱,并显露出了惊人的才气。他是著名的音乐家,著有《神奇秘谱》和《太和正音谱》,所制作的“飞瀑连珠”琴,位列明代四大名琴之首;他又是著名的茶道专家,著有《茶谱》,为品茶的经典之作;在戏曲方面,有《大罗天》《私奔相如》等十多部作品;在宗教方面,他拜道门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为师,著有《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在历史方面,也有《汉唐秘史》等著作传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书画家八大山人,就是他的第九世孙。
于是,建文帝没有解决的问题终于由他的叔叔朱棣代为解决了。削藩这件建文帝时期的第一大事居然是由藩王朱棣最终办成的,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完成这些善后事宜之后,朱棣终于可以把精力放在处理国家大事上了,事实证明,他确实具备一个优秀皇帝的素质,而我们也将把历史上明君继位后干的那些恢复生产,勤于政事之类的套话放到他的身上。又是一片歌舞升平、太平盛世。
这样看来,下面的叙述应该是极其乏味的。
可惜朱棣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英明皇帝,他的故事远比那些太平天子要曲折、神秘得多,因为在他的身上,始终环绕着两个疑团,两个困扰了后人数百年之久的疑团。
母子不相认
《永乐实录》记载:高皇后(马皇后)生五子,长懿文太子标……次上(朱棣),次周王。这就是正史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四个儿子。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棣在战火中出生,他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这并没有错,但那个经历痛苦的分娩,给予他生命、并抚育... -->>
历史证明,朱棣失败了,他没有能够欺骗自己,也没有骗到后来的人,因为真正的史笔并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笔,而是人心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朱棣坐在皇帝宝座上,俯视着这个帝国的一切,之前那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似乎还历历在目,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对于那场斗争中的失败者朱允炆来说,政治地位的完结意味着他的人生已经结束了,无论他本人是生还是死。但对于朱棣而言,今天的阳光是明媚的,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他将用手中的权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富国强兵的梦想。
这个梦想不但是他的,也是他父亲的。
证明
当然在这之前,他必须先做几件事情,这些事情不完成,他的位子是坐不稳的。
参考消息
史上最受欢迎年号
新朝伊始,万象更新。翰林院提议拟年号为“永清”,可能朱棣这人害怕寂寞,不太喜欢“清”字,最后把年号改成了“永乐”。一般帝王起年号时,都会尽量避免与以前重复。“永乐”这个年号,十六国时前凉的张重华用过,五代时的张遇贤用过,北宋时的方腊也用过,到了朱棣这里,已经是第四次使用了,堪称史上最抢手的年号。
最重要的事情是,他要证明自己是合法的皇帝。
虽然江山已经在手,但舆论的力量也是不能无视的,自己的身上反正已经被打上了反贼的烙印,没办法了,但至少要让自己的子孙堂堂正正地做皇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使用了两个方法:
其一、他颁布了一道命令,下令凡是建文帝时代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朱元璋的成例有不同的,全部废除,以老祖宗成法为准,这倒不是因为朱元璋的成法好用。只是朱棣要想获得众人的承认,必须再借用一下死去的老爹的威名,表明自己才是真正领悟太祖治国精神的人。
其二、他命令属下重新修订《太祖实录》,此书已经由建文帝修过一次,但很明显,第一版并不符合朱棣的要求,他需要一个更为显赫的出身,因为类似朱元璋那样白手起家打天下,开口就是“我本淮右布衣”,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人愿意做叫花子的,于是,亲生母亲被他扔到了脑后,马皇后成为了他的嫡母,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还会详细叙说。
此外,他还指示手下人在实录中加入了大量小说笔法的描写,如朱元璋生前曾反复训斥朱标和朱允炆,总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而对朱棣却总是赞赏有加,一看到朱棣就满面笑容,十分高兴。甚至在他死前,还反复询问朱棣的下落,并有意把皇位传给朱棣。但是由于奸诈的朱允炆等人的阴谋行为,合法的继承人朱棣并没有接到朱元璋的这一指示。于是,本该属于朱棣的皇位被无耻地剥夺了。这些内容读来不禁让人在极度痛恨朱允炆等奸邪小人之余,对朱棣终于能够夺得本就属于自己的皇位感到欣慰,并感叹正义终究取得了胜利,好人是有好报的。
参考消息
越长越好
谥号,指的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一般来讲,谥字越多,越表示尊崇。建文帝给朱元璋上的谥号是“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马皇后原有的谥号为“孝慈高皇后”。朱棣为了表示自己是朱元璋的正统继承人,就以极其隆重的礼仪对自己的父母重新上了谥:朱元璋的谥号由十三字增至十七字,改为“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马皇后则更夸张,由三字增至十三字,为“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成天顺圣高皇后”。自此以后,明代皇帝的谥号都是十七字。
当朱棣最终完成这两项工作时,他着实松了口气,不利于自己的言论终于被删除了,无数年后,这场靖难战争将被冠以正义的名号广为流传。但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之一,朱棣心里很明白,在那些篡改过的地方原本写着历史的真实。他把自己的父亲从坟墓里拖了出来,重新装扮一番,以证明自己的当之无愧。
历史证明,朱棣失败了,他没有能够欺骗自己,也没有骗到后来的人,因为真正的史笔并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笔,而是人心。
功臣
自欺欺人也好,自我安慰也好,毕竟皇位才是最现实的。在处理好继位的合法性问题后,下一步就是封赏功臣,这可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虽然历来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大业已成后的功臣,但这些人毕竟在皇帝的大业中投入了大量资本,持有了股份,到了分红的时候把他们踢到一边,是不好收场的。毕竟任何董事局都不可能是董事长一个人说了算。
这里也介绍一下明朝的封赏制度,大家在电视中经常看到皇帝赏赐大臣的镜头,动不动就是“赏银一千两”,然后一个太监拿着一个放满银两的盘子走到大臣面前,大臣谢恩后拿钱回家。大致过程也是如此,但很多时候,导演可能没有考虑过一千两银子到底有多重,在他们的剧情中,这些大臣们似乎都应该是在武校练过铁砂掌的,因为无论怎么换算,一千两银子都不是轻易用两只手捧得起来的。今后处理该类情节时,可以换个台词,比如“某某,我赏银一千两给你,用马车来拉”。
赏银在封赏中只是小意思,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明白细水长流的道理。横财来得快去得快,真正靠得住的是长期饭票。在明朝,这张长期饭票就是封爵。
在那个年代,如果你不姓朱,要想得到这张长期饭票是很困难的,老朱家开的食堂是有名额限制的,若非立有大功,是断然不可能到这个食堂里开饭的。
具体说来,封爵这张饭票有三个等级,分别是公爵(小灶)、侯爵(中灶)、伯爵(大灶)。此外还有流和世的区别:所谓流,就是说这张饭票只能你自己用,你的儿子就不能用了,富不过三代,饿死算他活该。而世就不同了,你死后,你的儿子、儿子的儿子还可以到食堂来吃饭。
但凡拿到这张饭票的人,都会由皇帝发给铁券(证书),以表彰被封者的英勇行为。这张铁券也不简单,分为普通和特殊两种版本。特殊版本分别颁发于朱元璋时代和朱棣时代,因为在这两个时代要想拿到铁券是要拼老命的。
朱元璋时代的铁券上书“开国辅运”四字,代表了你开国功臣的身份。朱棣时代的铁券上书“奉天靖难”四字,代表你奉上天之意帮助我朱棣篡权。这两个版本极为少见,在此之后的明朝二百多年历史中都从未再版。自此之后,所有的铁券统一为文臣铁券上书“守正文臣”,武将铁券上书“宣力功臣”。
当然了,如果你有幸拿到前两张铁券,倒也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第一版“开国辅运”,因为据有关部门统计,拿到这张铁券的人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会由朱元璋同志额外附送一张阴曹地府的观光游览券。
此外还附有特别说明:单程票,适用于全家老小,可反复使用多次,不限人数。
朱棣分封了跟随他靖难的功臣,如张玉(其爵位由其子张辅继承)、朱能等,都被封为世袭公侯,此时所有的将领们都十分高兴,收获的季节到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有一个人对封赏却完全不感兴趣,在他看来,这些人人羡慕的赏赐似乎毫无价值。
这个人就是道衍。
虽然他并没有上阵打过仗,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才是朱棣靖难成功的第一功臣,从策划造反到出谋划策,他都是最主要的负责人之一。可以说,正是他把朱棣扶上了皇位。但当他劳心劳力地做成了这件天下第一大事之后,他却谢绝了所有的赏赐。永乐二年(1404),朱棣授官给道衍,任命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正二品),并且正式恢复他原先的名字——姚广孝。
此后姚广孝的行为开始变得怪异起来,朱棣让他留头发还俗,他不干,分给他房子,还送给他两个女人做老婆,他不要。这位天下第一谋士每天住在和尚庙里,靖难第一功臣白天换上制服(官服)上朝,晚上回庙里就换上休闲服(僧服)。
他不但不要官,也不要钱,在回家探亲时,他把朱棣赏赐给他的金银财宝都送给自己的同族。我们不禁要问,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我看来,姚广孝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其一,他是个聪明人,像他这样的智谋之人,如果过于放肆,朱棣是一定容不下他的。功高震主这句话始终被他牢牢地记在心里。
其二,他与其他人不同,他造反的目的就是造反。
你为什么要读书?一般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建设祖国、为国争光之类,当然真正的目的大多是升官、发财、满足欲望,等等。但事实告诉我们,为了名利去做一件事情也许可以获得动力和成功,但要成就大的事业,需要的是另一种决心和回答——为了读书而读书。
朱棣造反是为了皇位,他手下的大将们造反是为了开国功臣的身份和荣誉地位。道衍造反就是为了造反。他的眼光从来就没有被金钱权位牵制过,他有着更高的目标。道衍是一颗子弹,四十年的坎坷经历就是火药,他的权谋手段就是弹头,而朱棣对他而言只是引线,这颗子弹射向谁其实并不重要,能被发射出去就是他所有的愿望。
姚广孝,一个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争论极大的人,一个深居简出、被神秘笼罩的人,他的愿望其实很简单:
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足矣。
兄弟
建文帝时期,朱棣是藩王,建文帝要削藩,朱棣反对削藩,最后造反,现在朱棣是皇帝了,他也要削藩,那些幸存下来的藩王自然也会反对,但与之前不同的是,他们已经无力造反了。
在反对削藩的斗争终于获得胜利后,与他的兄弟们本是同一战线的朱棣突然抽出了宝剑,指向了这些不久之前的战友们,这倒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兄弟情分本来也算不上什么,自古以来父子兄弟相残都是家常便饭。而我们似乎也不能只从人性的冷酷上找原因,他们做出这种行为只是因为受到了不可抗拒的诱惑,这个诱惑就是无上的权力。
参考消息
黑衣宰相
南北朝时,僧人一般都穿黑色的僧袍,而俗家子弟则多身着白衣,因此多以黑衣(或缁衣)代称僧人,以白衣(或素衣)指代俗家子弟。所谓的“黑衣宰相”,就是指参与政事并且影响较大的僧人,但并不一定真的官居宰相。实际上,这一称呼并非姚广孝一人的专利,南朝刘宋时期的慧琳和尚就曾获此殊荣。在一衣带水的日本,也有太原雪斋、南光坊天海等和尚有“黑衣宰相”之称。
最先被“安置”的是宁王,他被迫跟随朱棣“靖难”,为了换得他的全心支持,朱棣照例也开给了他一张空白支票“事成中分天下”。当然,朱棣这位从来不兑现支票的银行家此次也没有例外,靖难成功之后,他就把这句话抛在了脑后。
宁王朱权也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所谓中分天下的诺言纯属虚构,中分他的脑袋倒是很有可能的,于是他很务实地向朱棣提出,北方我不想去了,也不想掌握兵权,希望你能够把我封到苏州,过两天舒服日子。
朱棣的回答是不行。
“那就去钱塘一带吧,那里也不错。”
还是不行,朱棣再次向他承诺:除了这两个地方,全国任你挑!
宁王朱权无语:“还敢再挑吗,你看着办吧。”
于是,朱权被封到了南昌,这是朱棣为他精心挑选的地方。而被强行发配的朱权的心情想来是不会愉快的,一向争强好胜的他居然被人狠狠地鱼肉了一番,他是绝不会心服的,这种情绪就如同一颗毒芽,在他的心中不断生长,并传给了他的子孙。
报复的机会终究是会到来的。
永乐四年(1406)五月,削去齐王爵位和官属,八月,废其为庶人。
永乐六年(1408),削去岷王官属及护卫。
永乐十年(1412),削去辽王官属及护卫。
永乐十九年(1421),削去周王护卫。
参考消息
有才的宁王
宁王被朱棣打发到南昌之后,深感前途无望,遂寄情文娱,并显露出了惊人的才气。他是著名的音乐家,著有《神奇秘谱》和《太和正音谱》,所制作的“飞瀑连珠”琴,位列明代四大名琴之首;他又是著名的茶道专家,著有《茶谱》,为品茶的经典之作;在戏曲方面,有《大罗天》《私奔相如》等十多部作品;在宗教方面,他拜道门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为师,著有《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在历史方面,也有《汉唐秘史》等著作传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书画家八大山人,就是他的第九世孙。
于是,建文帝没有解决的问题终于由他的叔叔朱棣代为解决了。削藩这件建文帝时期的第一大事居然是由藩王朱棣最终办成的,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完成这些善后事宜之后,朱棣终于可以把精力放在处理国家大事上了,事实证明,他确实具备一个优秀皇帝的素质,而我们也将把历史上明君继位后干的那些恢复生产,勤于政事之类的套话放到他的身上。又是一片歌舞升平、太平盛世。
这样看来,下面的叙述应该是极其乏味的。
可惜朱棣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英明皇帝,他的故事远比那些太平天子要曲折、神秘得多,因为在他的身上,始终环绕着两个疑团,两个困扰了后人数百年之久的疑团。
母子不相认
《永乐实录》记载:高皇后(马皇后)生五子,长懿文太子标……次上(朱棣),次周王。这就是正史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四个儿子。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棣在战火中出生,他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这并没有错,但那个经历痛苦的分娩,给予他生命、并抚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