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九白纹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君宝见那瘦高和尚也说出四句偈语出来,便知和尚略已释然。这四句话张君宝倒是在书上看过,说的是一百五十年前,宋朝名仕黄庭坚的轶事。此诗乃是黄庭坚建造滴翠轩之时刻在石碑之上。记载其有一次做梦,梦到了其前世乃是一名女子,虽是女身,却入佛门,终生不嫁。黄庭坚访到这位女子在世的母亲,视为己母,并接到家里供养。
黄庭坚所说的“似僧有发”却与这和尚“似道无髻”一样道理。宋人重礼法,言及前世“似僧有发”尚不避讳女子之身,那么这瘦高和尚应也能放下其僧身道心。“道士”与“和尚”只不过是表象罢了,“真妄在心”是也。
张君宝听这和尚以“贫道”自称,便不以为然,改口以“道长”相称,说道:“道长释怀,却是再好不过了。有饭不吃,那就有违常理,道长可先填饱肚子,再作打算。”
瘦高和尚略一痴笑,说道:“道长也好,和尚也罢,均是我。”说罢捏起一小块点心,搁进嘴里。外人看来,如同嚼蜡。那大胖和尚看到,满脸惊愕,长伸站起,冲着张君宝深深一揖,说道:“小兄弟果非凡人,竟能让张师兄吃饭,志然谢过小兄弟。”
张君宝说道:“谢不敢当,我倒是应该谢过大师昨晚的馒头。”说着还了一礼。大胖和尚哈哈一笑,又去自顾吃食。
那瘦高和尚看了胖和尚一眼,说道:“你们还认识?”然后见大胖和尚低头“嗯,嗯。”言语,自顾吃食,便对张君宝说道:“张兄弟既和师叔祖在一起,想必也不是外人。贫道乃是全真教第四代弟子张志敬,师承真常子李志常门下,这位是我的师弟李志然。”
张君宝听罢也是云里雾里,不甚明白。时下宋人重于礼法,与辈分之事极为考究。张君宝听这位瘦高和尚叫做张志敬,想必是“志”字一辈,怎其师父亦是“志”字辈分,叫做李志常呢?不由得想起三年前下山之时,遇到华山之巅的众人,其中就有全真教掌教李志常,道听途说全真教第三代弟子均是“志”字一辈啊,不知何故这位张志敬却自称是第四代弟子呢。思索不解,便问道:“张道长,我只听闻全真一派自开山祖师王重阳以下,传有全真七子,七子之下均是‘志’字一辈,为何道长也是‘志’字一辈呢?”张君宝本就看着这位瘦高和尚面善,大胖和尚虽是粗鲁,倒也畅快,是以觉得可亲,出口毫无遮拦。
那瘦高和尚张志敬也不生气,说道:“张兄弟也心直口快,我说来倒也无妨。全真一教与其他教派不同,不以字辈排序。自全真七子分派以来,各自门下规矩不尽相同。有的乃是大弟子传授武艺,却以师徒相称。有的则是师徒传艺,则不以师徒相称,共拜大道为师,以兄弟相称。道家讲究‘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名与无名皆是道。只可惜,全真教至现在已经四分五裂。”
张君宝听完又增疑惑,全真派历来是道教第一大教派,如何又四分五裂?便又问道:“那龙门派是何门派?莫非是全真教的分支?”
张志敬长叹一口气说道:“全真教四分五裂,丹阳子马钰师祖门下弟子远走宁海。长真子谭处端门下弟子随之。长生子刘处玄门下弟子赴崂山太清宫弘道。我等乃是丘处机师祖门下。玉阳子王处一门下弟子去了嵛山。广宁子郝大通门下弟子去了华山。清静散人孙不二归隐洛阳近郊的凤仙洞。自此,全真教不复存在。这诸多变故,皆因我这不僧不道之人所累而至啊。”
张君宝大吃一惊,早就听闻全真教乃是天下道教第一,不想落得如此下场,忙问道:“道长所言何事?”
张志敬说道:“唉,自蒙哥汗火烧重阳宫以来,全真上下便与蒙古势不两立。两年之前,忽必烈为了进一步打压全真教,便召开了一场关于佛教道教的大辩论。相约:道胜则僧冠首而为道,僧胜则道削发而为僧。结果道教失败,我等一十七名辩手,依照约定脱... -->>
张君宝见那瘦高和尚也说出四句偈语出来,便知和尚略已释然。这四句话张君宝倒是在书上看过,说的是一百五十年前,宋朝名仕黄庭坚的轶事。此诗乃是黄庭坚建造滴翠轩之时刻在石碑之上。记载其有一次做梦,梦到了其前世乃是一名女子,虽是女身,却入佛门,终生不嫁。黄庭坚访到这位女子在世的母亲,视为己母,并接到家里供养。
黄庭坚所说的“似僧有发”却与这和尚“似道无髻”一样道理。宋人重礼法,言及前世“似僧有发”尚不避讳女子之身,那么这瘦高和尚应也能放下其僧身道心。“道士”与“和尚”只不过是表象罢了,“真妄在心”是也。
张君宝听这和尚以“贫道”自称,便不以为然,改口以“道长”相称,说道:“道长释怀,却是再好不过了。有饭不吃,那就有违常理,道长可先填饱肚子,再作打算。”
瘦高和尚略一痴笑,说道:“道长也好,和尚也罢,均是我。”说罢捏起一小块点心,搁进嘴里。外人看来,如同嚼蜡。那大胖和尚看到,满脸惊愕,长伸站起,冲着张君宝深深一揖,说道:“小兄弟果非凡人,竟能让张师兄吃饭,志然谢过小兄弟。”
张君宝说道:“谢不敢当,我倒是应该谢过大师昨晚的馒头。”说着还了一礼。大胖和尚哈哈一笑,又去自顾吃食。
那瘦高和尚看了胖和尚一眼,说道:“你们还认识?”然后见大胖和尚低头“嗯,嗯。”言语,自顾吃食,便对张君宝说道:“张兄弟既和师叔祖在一起,想必也不是外人。贫道乃是全真教第四代弟子张志敬,师承真常子李志常门下,这位是我的师弟李志然。”
张君宝听罢也是云里雾里,不甚明白。时下宋人重于礼法,与辈分之事极为考究。张君宝听这位瘦高和尚叫做张志敬,想必是“志”字一辈,怎其师父亦是“志”字辈分,叫做李志常呢?不由得想起三年前下山之时,遇到华山之巅的众人,其中就有全真教掌教李志常,道听途说全真教第三代弟子均是“志”字一辈啊,不知何故这位张志敬却自称是第四代弟子呢。思索不解,便问道:“张道长,我只听闻全真一派自开山祖师王重阳以下,传有全真七子,七子之下均是‘志’字一辈,为何道长也是‘志’字一辈呢?”张君宝本就看着这位瘦高和尚面善,大胖和尚虽是粗鲁,倒也畅快,是以觉得可亲,出口毫无遮拦。
那瘦高和尚张志敬也不生气,说道:“张兄弟也心直口快,我说来倒也无妨。全真一教与其他教派不同,不以字辈排序。自全真七子分派以来,各自门下规矩不尽相同。有的乃是大弟子传授武艺,却以师徒相称。有的则是师徒传艺,则不以师徒相称,共拜大道为师,以兄弟相称。道家讲究‘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名与无名皆是道。只可惜,全真教至现在已经四分五裂。”
张君宝听完又增疑惑,全真派历来是道教第一大教派,如何又四分五裂?便又问道:“那龙门派是何门派?莫非是全真教的分支?”
张志敬长叹一口气说道:“全真教四分五裂,丹阳子马钰师祖门下弟子远走宁海。长真子谭处端门下弟子随之。长生子刘处玄门下弟子赴崂山太清宫弘道。我等乃是丘处机师祖门下。玉阳子王处一门下弟子去了嵛山。广宁子郝大通门下弟子去了华山。清静散人孙不二归隐洛阳近郊的凤仙洞。自此,全真教不复存在。这诸多变故,皆因我这不僧不道之人所累而至啊。”
张君宝大吃一惊,早就听闻全真教乃是天下道教第一,不想落得如此下场,忙问道:“道长所言何事?”
张志敬说道:“唉,自蒙哥汗火烧重阳宫以来,全真上下便与蒙古势不两立。两年之前,忽必烈为了进一步打压全真教,便召开了一场关于佛教道教的大辩论。相约:道胜则僧冠首而为道,僧胜则道削发而为僧。结果道教失败,我等一十七名辩手,依照约定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