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伪钞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修筑金山卫要塞,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加高加厚城防,修筑炮台和碉堡,至咸丰七年一月,金山卫要塞修筑完成,共有各式火炮128门,五千沪军常年驻扎于此。
同时,从上海修筑铁路直抵金山卫。方便沪军随时增援金山卫。
水路方面,李卫国主要是从英国进口了二十多艘挖泥船,从新将运河、吴淞江(外国人称苏州河)、黄浦江挖宽、挖深,清除淤泥,两岸修筑水泥大堤坝,增设航运码头,方便大型军舰和运输船进出,为日后的到来的铁甲战舰时代提前打好航道。
当然。李卫国修缮河道的借口很野蛮,因为朝廷委派下来的两任河道总督都出事了。一死一失踪,全都是李卫国干的,因为李卫国要控制朝廷的漕运通道,他要截留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的漕运粮饷,今年称河道附近太平军作乱,将漕运货船劫走了。明年称运河年久失修淤泥无法通航,结果几年下来,来自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的漕运粮饷,全都被李卫国偷偷截留了,朝廷一分钱没得到。咸丰大怒。责令李卫国修缮运河,在运河驻兵保护漕运。
李卫国当然得答应了,至于他什么时候修好运河,那得看他的心情如何了。
李卫国先军后民,所以除了铁路和漕运,公路方面,就主要为了民生,促进商业运输。以水泥路为主,一期工程集中在苏松太三府,以上海为中心,水泥路连接苏州、太仓和松江三府治所,以及一些重要的城镇,包括军事要塞吴淞。其中重点公路是上海——苏州公路,上海——太仓——吴淞公路,以及上海——松江公路。
工程计划三年完成,实际上到咸丰六年第三季度就已经全面完成了,这得益于江湾镇水泥工厂的第三次大扩建,有了充足的水泥,再加上因战乱大量难民不断涌入李卫国的地盘,正好为修路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更帮助李卫国解决了这些难民的生计问题,使得李卫国的地盘内很少有难民发生暴乱问题,保证了李卫国治下的社会安定。
来自江湾工业区的水泥厂经过先后三次扩建后,新增熟料窑三百座,年产量达到40万吨,其中普通民用标号水泥5万吨,军用高标号水泥35万吨。
民用水泥量如此少,这是因为水泥的造价还是很高的,普通老百姓一般都用木材盖房,只有富裕人家才用得起水泥来盖房子,而且每年生产的民用水泥基本上都是上海县县城和周边小镇的居民采购,因为这是李卫国强令实行的法令。
原来,李卫国考虑到上海是自己老巢,且周边地区一马平川,几乎无险可守,尽管建成了吴淞口要塞,上海县城也进行了二次扩张,修建了新的外城城墙,大幅度提高的防御能力,但李卫国还是觉得不够,于是他下令整个上海县城内的新增住宅不得再使用木材和土房,全部更换为钢筋水泥建筑。
由于上海县老城区地方狭小,大量富户和难民迁入,造成城市拥挤。当李卫国批准的上海新县城(外城)开工建设后,老城区变成了内城,只允许政府机构和官员家属居住,所有平民全部外迁到新城区居住。
不过,上海县城扩建之后,虽然地方增加了几十平方公里,但李卫国想到今后上海的人口还会暴增上百万,所以考虑到地皮问题,决定新城区内不再有平房,全部都是规划好了的楼房,三至五层楼房,富户可以单独购买三层楼房作为别墅,平民住进楼房,一楼为商铺,楼上为住宅,这样大量节省了土地每个楼房设一个保长,实行保甲连坐制度,方便管理,严防敌对势力间谍渗透。
一开始,老百姓自然是怨声载道,不过李卫国强势,一手大棒一手甜枣,军队强行将老城区的居民迁入新城区,同时给予住房补助,有商铺的居民直接给商铺,且全都是商业街的好地段,这才稳住了他们。至于外来的难民,他们本来是要睡大街的,不过李卫国仁慈,按照户口都给了他们楼房居住,不过代价是要给李卫国干活,用工钱来偿还住房贷款。
整个上海外城区,全部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而且不允许有平房(这个规定后期有些松动,想要住平房的有钱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使得整个外城看起来更像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李卫国这么做,主要是从上海的军事防御角度出发,一座完全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组成的城市,在战争到来后,可以成为一座要塞,历史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典型,如果斯大林格勒的建筑都是东方式的木质建筑的话,三天就得被德军烧成灰烬。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李卫国可舍不得跟敌人在上海市内打巷战,毕竟这里是他的老巢,是他的心血。不过李卫国必须得防备着,因为英法美俄等国列强对华虎视眈眈,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即将到来之际,也说不准英法联军会来摸摸李卫国的屁股,毕竟李卫国治下的上海已经初具备一座工业化城市的规模了,放眼整个大清帝国,是英法联军最想毁灭的地方。
一旦英法联军进攻上海,将是一场旷世的大战,因为李卫国不会退缩,可他现在的实力和家底,是远远不如英法这两个世界工业强国和军事强国的。
李卫国不打无准备之仗,所以他不得不狠下心来,将上海打造成一座钢筋水泥要塞。
这一日,正当李卫国视察上海新城区之时,朝廷突然有了旨意下来。
李卫国听完旨意后,顿时发呆,自语道:“丫的,咸丰让老子进京,他想要干啥?”(未完待续。。)
ps: 最近每写完一章,都要检查几十遍,实在是累疯了。因为章节里面的“和谐”文字太多了,上传传不上去,审核不过,改了一次又一次,很多字词都不得不用谐音或者字母代替,给大家带来阅读不变,表示歉意。每天最低保障一更,至少4000字以上,实在是书里屏蔽字太多了,巡洋舰的好几本清史民国书都屏蔽了,希望大家能理解,过了这段艰难时期,巡洋舰会把章节都补上的。
修筑金山卫要塞,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加高加厚城防,修筑炮台和碉堡,至咸丰七年一月,金山卫要塞修筑完成,共有各式火炮128门,五千沪军常年驻扎于此。
同时,从上海修筑铁路直抵金山卫。方便沪军随时增援金山卫。
水路方面,李卫国主要是从英国进口了二十多艘挖泥船,从新将运河、吴淞江(外国人称苏州河)、黄浦江挖宽、挖深,清除淤泥,两岸修筑水泥大堤坝,增设航运码头,方便大型军舰和运输船进出,为日后的到来的铁甲战舰时代提前打好航道。
当然。李卫国修缮河道的借口很野蛮,因为朝廷委派下来的两任河道总督都出事了。一死一失踪,全都是李卫国干的,因为李卫国要控制朝廷的漕运通道,他要截留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的漕运粮饷,今年称河道附近太平军作乱,将漕运货船劫走了。明年称运河年久失修淤泥无法通航,结果几年下来,来自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的漕运粮饷,全都被李卫国偷偷截留了,朝廷一分钱没得到。咸丰大怒。责令李卫国修缮运河,在运河驻兵保护漕运。
李卫国当然得答应了,至于他什么时候修好运河,那得看他的心情如何了。
李卫国先军后民,所以除了铁路和漕运,公路方面,就主要为了民生,促进商业运输。以水泥路为主,一期工程集中在苏松太三府,以上海为中心,水泥路连接苏州、太仓和松江三府治所,以及一些重要的城镇,包括军事要塞吴淞。其中重点公路是上海——苏州公路,上海——太仓——吴淞公路,以及上海——松江公路。
工程计划三年完成,实际上到咸丰六年第三季度就已经全面完成了,这得益于江湾镇水泥工厂的第三次大扩建,有了充足的水泥,再加上因战乱大量难民不断涌入李卫国的地盘,正好为修路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更帮助李卫国解决了这些难民的生计问题,使得李卫国的地盘内很少有难民发生暴乱问题,保证了李卫国治下的社会安定。
来自江湾工业区的水泥厂经过先后三次扩建后,新增熟料窑三百座,年产量达到40万吨,其中普通民用标号水泥5万吨,军用高标号水泥35万吨。
民用水泥量如此少,这是因为水泥的造价还是很高的,普通老百姓一般都用木材盖房,只有富裕人家才用得起水泥来盖房子,而且每年生产的民用水泥基本上都是上海县县城和周边小镇的居民采购,因为这是李卫国强令实行的法令。
原来,李卫国考虑到上海是自己老巢,且周边地区一马平川,几乎无险可守,尽管建成了吴淞口要塞,上海县城也进行了二次扩张,修建了新的外城城墙,大幅度提高的防御能力,但李卫国还是觉得不够,于是他下令整个上海县城内的新增住宅不得再使用木材和土房,全部更换为钢筋水泥建筑。
由于上海县老城区地方狭小,大量富户和难民迁入,造成城市拥挤。当李卫国批准的上海新县城(外城)开工建设后,老城区变成了内城,只允许政府机构和官员家属居住,所有平民全部外迁到新城区居住。
不过,上海县城扩建之后,虽然地方增加了几十平方公里,但李卫国想到今后上海的人口还会暴增上百万,所以考虑到地皮问题,决定新城区内不再有平房,全部都是规划好了的楼房,三至五层楼房,富户可以单独购买三层楼房作为别墅,平民住进楼房,一楼为商铺,楼上为住宅,这样大量节省了土地每个楼房设一个保长,实行保甲连坐制度,方便管理,严防敌对势力间谍渗透。
一开始,老百姓自然是怨声载道,不过李卫国强势,一手大棒一手甜枣,军队强行将老城区的居民迁入新城区,同时给予住房补助,有商铺的居民直接给商铺,且全都是商业街的好地段,这才稳住了他们。至于外来的难民,他们本来是要睡大街的,不过李卫国仁慈,按照户口都给了他们楼房居住,不过代价是要给李卫国干活,用工钱来偿还住房贷款。
整个上海外城区,全部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而且不允许有平房(这个规定后期有些松动,想要住平房的有钱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使得整个外城看起来更像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李卫国这么做,主要是从上海的军事防御角度出发,一座完全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组成的城市,在战争到来后,可以成为一座要塞,历史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典型,如果斯大林格勒的建筑都是东方式的木质建筑的话,三天就得被德军烧成灰烬。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李卫国可舍不得跟敌人在上海市内打巷战,毕竟这里是他的老巢,是他的心血。不过李卫国必须得防备着,因为英法美俄等国列强对华虎视眈眈,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即将到来之际,也说不准英法联军会来摸摸李卫国的屁股,毕竟李卫国治下的上海已经初具备一座工业化城市的规模了,放眼整个大清帝国,是英法联军最想毁灭的地方。
一旦英法联军进攻上海,将是一场旷世的大战,因为李卫国不会退缩,可他现在的实力和家底,是远远不如英法这两个世界工业强国和军事强国的。
李卫国不打无准备之仗,所以他不得不狠下心来,将上海打造成一座钢筋水泥要塞。
这一日,正当李卫国视察上海新城区之时,朝廷突然有了旨意下来。
李卫国听完旨意后,顿时发呆,自语道:“丫的,咸丰让老子进京,他想要干啥?”(未完待续。。)
ps: 最近每写完一章,都要检查几十遍,实在是累疯了。因为章节里面的“和谐”文字太多了,上传传不上去,审核不过,改了一次又一次,很多字词都不得不用谐音或者字母代替,给大家带来阅读不变,表示歉意。每天最低保障一更,至少4000字以上,实在是书里屏蔽字太多了,巡洋舰的好几本清史民国书都屏蔽了,希望大家能理解,过了这段艰难时期,巡洋舰会把章节都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