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1627崛起南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局”也比较有自己的特色,店里的书籍并不仅仅是用来出售的,顾客们可以在店内免费借阅,更类似于小型图书馆的性质。有施耐德这个商业奇才坐镇指挥运作,炒作手段自然不是问题。开业之前一周,整个广州城就已经在到处传说,这间书局的后台老板便是现今广州城最流行的玻璃文具供应者,因此开业这天除了吸引到大量的文人墨客到场围观之外,一直在寻找货源的各路商家也都派人前去一探究竟。
关于这种炒作方式,“福瑞丰”方面也曾表示过不满,因为按照双方的协议,“福瑞丰”是海汉玻璃制品在两广地区的唯一代理商,虽然这个资格是有时间限制的,但协议内也有规定,海汉方面不能将玻璃制品在大陆地区直接出售给其他商人。
这就能看出当时李奈签订协议时被执委会的嘴炮们钻了空子——海汉人虽然不能在大陆地区直接出售商品给第三方,但如果第三方自行去胜利港进行采购,却不在此限制之列,而这也正是驻广办想要达到的宣传目的之一。只要告知这些商人去哪里进货,利益趋势之下,他们自然就会派船前往胜利港交易,而这样也能促使胜利港的自由港名声能够更快更广泛地为人所知。
对于施耐德的这种解释,就算是老狐狸李继峰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了,谁让他当初派了个没经验的老三去胜利港谈生意呢?不过好在“福瑞丰”已经拿到了海汉方面的最惠待遇,至少今后在进货成本上不会高于任何一家竞争对手,起码还占了个出场时间早,顾客印象深的便宜。而且施耐德也表示,“福瑞丰”现有的代理商品仍然享有独家代理权,海汉方面即便是要卖给其他人也不会在广州卖,并且绝对不会卖一模一样的东西,这样才算是安抚住了“福瑞丰”一方。
按照事前协议,驻广办不会在“海汉书局”出售那些令广州商人眼红不已的独家商品,但这并不妨碍施耐德用此来做一次大大的宣传活动,顺便教一教“福瑞丰”,好东西不一定需要直接卖现钱才能产生收益。在书局门外两边的墙上,便贴着一大串告示,内容都是关于开业期间的活动内容。
所谓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抽奖。这种在后世已经被各路商家玩烂了的把戏,在这个时代却还算是比较新鲜的玩意儿,而且奖品也确实诱人,不但有当下流行的火柴、香皂、玻璃文具等等,头等奖甚至是一面市面上难以见到的五寸海汉银镜!
当然这种抽奖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参加的——先消费,后抽奖,消费越多,能抽到的奖品等级就越高。在书局消费一两就能参与抽奖,百发百中至少有火柴一盒作为纪念奖,要抽海汉文具则需五两起步,至于想要抽到珍贵的彩雕玻璃文具和海汉银镜,那消费额就得五十两起步了。所有的奖品都堆放在结算柜台后面,当场算帐当场抽奖,看起来甚是诱人。
最初看客们还都只是在旁边观望,但当真的有人从箱子里抽出写着“海汉玻璃文具一套”的纸条并且领到实物之后,看客们就再也克制不住了——告示上可是写明了,奖品数量有限,抽完即止!虽然书局内出售的书籍定价要比广州城的同行们高出了15%,但这仍然挡不住众多看客的消费热情,纷纷涌进店里开始挑选书籍,购书之余也是想试一试自己的手气。
虽然场面很是有点乌烟瘴气,但不得不说这个促销手段的效果简直好得惊人。开店的两个小时之内,店内所准备的各种书籍就已经销售了四成出去,而一些买不到自己想要书籍的人,为了抽奖也不惜购买一些本来不在计划之中的书。更有一些一开始买了书没抽到奖品的人,回家之后想不过味,又返回来买书接着抽。“福瑞丰”派来观礼的管事在院子里看得都呆了,原来书局的生意还可以这么个做法。
施耐德和何夕则是坐在里间笑得合不拢嘴,原本何夕提出做书局的时候,驻广办上上下下都觉得这玩意儿是个亏本买卖,因为自身没有印刷出版的能力,所有的书籍都必须从外面购进,毫无成本优势可言,但唯独施耐德却认为这生意不但不会亏,反而能给驻广办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事实也证明了施耐德眼光的独到。
“到晚上扎帐的时候,想必应该是有盈利了吧?”何夕笑嘻嘻地说道。虽然这些书籍的进货成本他并不清楚,但施耐德把售价调高了15%这事他是知道的,仅仅只是调高的这一部分,就已经远远超过了那点抽奖奖品的价值了。
施耐德翘着二郎腿,得意地说道:“这个我早就算好了,要把奖品全抽完,店里的书至少要卖掉七成才行,照现在这局面,不把奖品全抽完,这些人恐怕是不会散场的。刨去进货成本,今天至少能赚一千两。我们开业连续搞三天抽奖,就能把这书局的投入全赚回来还有剩的。”
“还是施总你算得精啊!”何夕用手拨弄着桌上的一大堆帖子:“不但吸引了全广州文人的注意力,而且还有这么多的商户找上门来约见,这比之前我们一家一家登门拜访的效果可好多了。”
施耐德点点头道:“最初那几天出去吃了几顿闭门羹之后,我就觉得登门拜访不是办法,还是得靠宣传手段才行。你看看,现在这些人自己就找上门了,而且‘福瑞丰’那边也无话可说,这才算是初步打开局面了。”
“不过这书局也不能长期这么搞法,否则就变成赌场了,过了这几天还是要想法把文化事业做起来,这可是执委会特别强调的任务。”何夕倒是没被胜利冲昏了头,很快就把注意力回到了正事上来。
“放心吧,我早就想好了。”施耐德拿起茶盏嘬了一口,慢慢地说道:“这个时代的大明文人,耻于谈利,更重名声,我们这个抽奖活动虽然能吸引一时的人气,但其实今天来的有很多都是凑热闹的,这么搞法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从下个月开始,我们就在广州搞诗会,当独家赞助商,拿点钱请几位本地的文坛名宿当评审,再拿几套高级文具出来当奖品,还怕本地文人不趋之若鹜?”
“只要砸钱下去,肯定能捧出几个代言人。”何夕听施耐德这么一说,便已经基本明白了他的目的。
“这事不急,文化输出是长期工作,急也急不来的。”施耐德也开始翻开桌上的各种帖子:“突然一下来了这么多选择,还真是伤脑筋啊!”
何夕翻出一张帖子道:“这个似乎有点搞头,要不我们先见一见?”
施耐德接过来一看,是一家名为“永丰布行”送来的拜帖。这家布行在广州也算是小有名气,而且并不是本地商户,据施耐德的了解,这家布行的根基应该是在江浙一带,广州这边只是分号而已。施耐德月初的时候曾经去拜访过一次,不过当时对方的掌柜不在店中,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接触。没想到大半个月之后,这家布行倒是自己找上门来了。
“执委会不是要找帆布货源吗?我看布行可以接触一下,至少了解了解行情。”何夕继续劝说道。
局”也比较有自己的特色,店里的书籍并不仅仅是用来出售的,顾客们可以在店内免费借阅,更类似于小型图书馆的性质。有施耐德这个商业奇才坐镇指挥运作,炒作手段自然不是问题。开业之前一周,整个广州城就已经在到处传说,这间书局的后台老板便是现今广州城最流行的玻璃文具供应者,因此开业这天除了吸引到大量的文人墨客到场围观之外,一直在寻找货源的各路商家也都派人前去一探究竟。
关于这种炒作方式,“福瑞丰”方面也曾表示过不满,因为按照双方的协议,“福瑞丰”是海汉玻璃制品在两广地区的唯一代理商,虽然这个资格是有时间限制的,但协议内也有规定,海汉方面不能将玻璃制品在大陆地区直接出售给其他商人。
这就能看出当时李奈签订协议时被执委会的嘴炮们钻了空子——海汉人虽然不能在大陆地区直接出售商品给第三方,但如果第三方自行去胜利港进行采购,却不在此限制之列,而这也正是驻广办想要达到的宣传目的之一。只要告知这些商人去哪里进货,利益趋势之下,他们自然就会派船前往胜利港交易,而这样也能促使胜利港的自由港名声能够更快更广泛地为人所知。
对于施耐德的这种解释,就算是老狐狸李继峰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了,谁让他当初派了个没经验的老三去胜利港谈生意呢?不过好在“福瑞丰”已经拿到了海汉方面的最惠待遇,至少今后在进货成本上不会高于任何一家竞争对手,起码还占了个出场时间早,顾客印象深的便宜。而且施耐德也表示,“福瑞丰”现有的代理商品仍然享有独家代理权,海汉方面即便是要卖给其他人也不会在广州卖,并且绝对不会卖一模一样的东西,这样才算是安抚住了“福瑞丰”一方。
按照事前协议,驻广办不会在“海汉书局”出售那些令广州商人眼红不已的独家商品,但这并不妨碍施耐德用此来做一次大大的宣传活动,顺便教一教“福瑞丰”,好东西不一定需要直接卖现钱才能产生收益。在书局门外两边的墙上,便贴着一大串告示,内容都是关于开业期间的活动内容。
所谓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抽奖。这种在后世已经被各路商家玩烂了的把戏,在这个时代却还算是比较新鲜的玩意儿,而且奖品也确实诱人,不但有当下流行的火柴、香皂、玻璃文具等等,头等奖甚至是一面市面上难以见到的五寸海汉银镜!
当然这种抽奖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参加的——先消费,后抽奖,消费越多,能抽到的奖品等级就越高。在书局消费一两就能参与抽奖,百发百中至少有火柴一盒作为纪念奖,要抽海汉文具则需五两起步,至于想要抽到珍贵的彩雕玻璃文具和海汉银镜,那消费额就得五十两起步了。所有的奖品都堆放在结算柜台后面,当场算帐当场抽奖,看起来甚是诱人。
最初看客们还都只是在旁边观望,但当真的有人从箱子里抽出写着“海汉玻璃文具一套”的纸条并且领到实物之后,看客们就再也克制不住了——告示上可是写明了,奖品数量有限,抽完即止!虽然书局内出售的书籍定价要比广州城的同行们高出了15%,但这仍然挡不住众多看客的消费热情,纷纷涌进店里开始挑选书籍,购书之余也是想试一试自己的手气。
虽然场面很是有点乌烟瘴气,但不得不说这个促销手段的效果简直好得惊人。开店的两个小时之内,店内所准备的各种书籍就已经销售了四成出去,而一些买不到自己想要书籍的人,为了抽奖也不惜购买一些本来不在计划之中的书。更有一些一开始买了书没抽到奖品的人,回家之后想不过味,又返回来买书接着抽。“福瑞丰”派来观礼的管事在院子里看得都呆了,原来书局的生意还可以这么个做法。
施耐德和何夕则是坐在里间笑得合不拢嘴,原本何夕提出做书局的时候,驻广办上上下下都觉得这玩意儿是个亏本买卖,因为自身没有印刷出版的能力,所有的书籍都必须从外面购进,毫无成本优势可言,但唯独施耐德却认为这生意不但不会亏,反而能给驻广办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事实也证明了施耐德眼光的独到。
“到晚上扎帐的时候,想必应该是有盈利了吧?”何夕笑嘻嘻地说道。虽然这些书籍的进货成本他并不清楚,但施耐德把售价调高了15%这事他是知道的,仅仅只是调高的这一部分,就已经远远超过了那点抽奖奖品的价值了。
施耐德翘着二郎腿,得意地说道:“这个我早就算好了,要把奖品全抽完,店里的书至少要卖掉七成才行,照现在这局面,不把奖品全抽完,这些人恐怕是不会散场的。刨去进货成本,今天至少能赚一千两。我们开业连续搞三天抽奖,就能把这书局的投入全赚回来还有剩的。”
“还是施总你算得精啊!”何夕用手拨弄着桌上的一大堆帖子:“不但吸引了全广州文人的注意力,而且还有这么多的商户找上门来约见,这比之前我们一家一家登门拜访的效果可好多了。”
施耐德点点头道:“最初那几天出去吃了几顿闭门羹之后,我就觉得登门拜访不是办法,还是得靠宣传手段才行。你看看,现在这些人自己就找上门了,而且‘福瑞丰’那边也无话可说,这才算是初步打开局面了。”
“不过这书局也不能长期这么搞法,否则就变成赌场了,过了这几天还是要想法把文化事业做起来,这可是执委会特别强调的任务。”何夕倒是没被胜利冲昏了头,很快就把注意力回到了正事上来。
“放心吧,我早就想好了。”施耐德拿起茶盏嘬了一口,慢慢地说道:“这个时代的大明文人,耻于谈利,更重名声,我们这个抽奖活动虽然能吸引一时的人气,但其实今天来的有很多都是凑热闹的,这么搞法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从下个月开始,我们就在广州搞诗会,当独家赞助商,拿点钱请几位本地的文坛名宿当评审,再拿几套高级文具出来当奖品,还怕本地文人不趋之若鹜?”
“只要砸钱下去,肯定能捧出几个代言人。”何夕听施耐德这么一说,便已经基本明白了他的目的。
“这事不急,文化输出是长期工作,急也急不来的。”施耐德也开始翻开桌上的各种帖子:“突然一下来了这么多选择,还真是伤脑筋啊!”
何夕翻出一张帖子道:“这个似乎有点搞头,要不我们先见一见?”
施耐德接过来一看,是一家名为“永丰布行”送来的拜帖。这家布行在广州也算是小有名气,而且并不是本地商户,据施耐德的了解,这家布行的根基应该是在江浙一带,广州这边只是分号而已。施耐德月初的时候曾经去拜访过一次,不过当时对方的掌柜不在店中,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接触。没想到大半个月之后,这家布行倒是自己找上门来了。
“执委会不是要找帆布货源吗?我看布行可以接触一下,至少了解了解行情。”何夕继续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