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陌上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80章战后(5)
霍士其正神不守舍地坐在首座客位里胡思乱想,听商成一声咳嗽冷不丁把话题转到自己头上,嘴里胡乱支吾道:“啊?是呀,忙,衙门里事情更多,人手又不够……”说了两句,他神情渐渐缓和下来,言语也流畅起来。“县里四成五的村寨集镇遭了突竭茨狗的祸害,各处死伤残疾都要登记造册,死了的官上要贴补丧葬钱,伤了的官上要给延医抓药,乡里报上来的孤儿独翁也要查验,合了律条前例都要发一份口粮月钱,这些都是等不得的事情,需要——分驳清楚。失踪的人口也要甄别,被掳走又被救回来的要遣送,殁在荒郊野地里的也要督着各乡里寻索到收殓入土——春夏时节地气弥盛,最怕的就是传疫,稍不留心就会酿出大患。过了兵的村寨田里的青苗大都荒了,也要分别查勘田亩厘定人头户籍,即时派粮赈济。大军过境,从屹县到如其寨,都有屹县子弟跟随支应,全县为大军出工出役约有十万个,该补钱粮的补钱粮,该勾徭役的勾徭役,也不能马虎。最重要的一桩紧要是乡勇壮丁的犒赏。两个月的战事,全县死伤乡勇壮丁一千六百余人,他们的抚恤赏赐要分出等次,该叙功的叙功,该赏钱的赏钱,功劳小的免赋除役,功劳大的可能还要授田……”
商成本来是怕姬范二人不知轻重随口拿军情要务来谈资,这才转移话题,哪知道他轻飘飘一句话,竟然引出霍士其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听着听着也渐渐有兴趣,见霍士其说得口渴端杯子喝水,便插口问道:“授田,是怎么个授法?”
“早唐旧例是两颗首级换一亩上田,三颗两亩,四颗四亩,如此盈倍类推。后来官田流失日盛一日,官上拿不出田来授功,这条办法也推行不下去,乡勇壮丁没了想头,也不肯出力死战,‘赏功授田法’最后便只剩个虚壳。国朝初改了办法,凡乡勇壮丁出战,一律由军地两级合并议功,然后依叙功高低授田赏钱。不过历来都是赏钱多赏田少……”
商成皱起眉头问道:“赏钱多赏田少,这又是什么说法?”
霍士其还没开口,范全已经在一旁笑起来,道:“大人莫非不知道这勋田是永不纳粮的?”
霍士其说道:“范哨所说就是赏钱不赏田的一条缘由。国朝太宗皇帝时有过诏令,领勋田者即同官身,所以勋田其实又是身份。正是因为勋田有这一条好处,所以价钱比平常田亩高出一二十倍也不止。燕州端州这些地方的勋田价钱更高,一亩便抵平常田地数十亩。听说上京平原府左近的勋田更是能当数千贯。可即便有万金也买不来一亩勋田。这勋田一来少——大赵立国百年,全端州治下勋田也不及三十亩。这还是在边关,中原内地的勋田更是罕能一见,有的地方连州跨府十几个县也没有一亩勋田。二来有勋田的人家谁舍得把它拿出来发卖?所以偶有零星勋田拿出来变卖的,往往会引来数十上百家大户大破头地争抢。我记得前年渠州有家孽子不孝,把祖宗传下来的一亩勋田拿出来发卖,结果消息一出,不单惊动邻近州县,连泉州都有巨富之家携万金不远千里登门求购,据说当时拉铜钱的马车从那蘖子家门口一直排出三里多地。”
简简单单两三句话,霍士其便把渠州城当年的盛况展现在众人面前。除了埋头思忖的商成,屋子里的人连带两个半大的女娃,都是一付悠然神往的神情。
商成一面听霍士其说话,一面皱着眉头在脑海里搜寻唐朝时有没有授勋田的制度。他记得唐朝在中唐之前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却对“勋田”没印象。他知道唐初的府兵们平时务农,农闲训练,被朝廷征发时,盔甲兵器粮草都需要自己准备;而中唐以后,一方面因为府兵自身的负担太重,不少人宁可放弃自耕农身份也不愿承担府兵义务,另一方面中唐以后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作为府兵兵源的自耕农迅速减少,国家为了补充兵员,不得不采取招募的办法来解决兵源的问题,从此募兵制正式代替世兵制,走上历史舞台。可他不记得哪本书上听到过“早唐旧例的勋田”。而且他把自己所知道的军事历史知识全都滤过一遍,也再都回忆不起哪朝哪代有过永不纳粮的勋田。
他想不出个眉目,就问道:“十七叔,都是勋田,怎么屹县这边的价钱远不及端州燕州的勋田价钱?”
霍士其敛容肃然道:“君死国,士死土。”
这样一说商成便明白了。勋田是不是纳税并不重要,关键是它象征着很高的荣耀,而勋田的主人在接受这份荣耀的同时,他也要背负起守土的责任。“士死土”,就是说勋田的主人面对危难是不能回避退让的,哪怕是死,也不能后退半步。那么屹县的勋田没有燕州的勋田价高就能理解了——毕竟燕州是卫治,突竭茨人等闲打不到那里去。
他猛地记起一桩事。前头太和镇汪家满门大小连仆役一共七十三口,都是力战突竭茨大军而死,难道说这汪家就有勋田?
霍士其点点头,说:“汪家太翁用十一颗突竭茨狗的首级换了一亩勋田。”他闭着眼睛喟然一声叹息,道,“北郑的刘家和关家也有勋田;两家人加起来有三百余口,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女人。”
他先提到“君死国士死土”时,屋子里的气氛就有些压抑,又说起北郑县刘关两家,大家的情绪更是低落。尤其是月儿和杏儿,她们至亲的亲人全都在战火中罹难,如今再听到别人的悲惨遭遇,再想想自己的苦难,忍不住都在暗暗... -->>
第80章战后(5)
霍士其正神不守舍地坐在首座客位里胡思乱想,听商成一声咳嗽冷不丁把话题转到自己头上,嘴里胡乱支吾道:“啊?是呀,忙,衙门里事情更多,人手又不够……”说了两句,他神情渐渐缓和下来,言语也流畅起来。“县里四成五的村寨集镇遭了突竭茨狗的祸害,各处死伤残疾都要登记造册,死了的官上要贴补丧葬钱,伤了的官上要给延医抓药,乡里报上来的孤儿独翁也要查验,合了律条前例都要发一份口粮月钱,这些都是等不得的事情,需要——分驳清楚。失踪的人口也要甄别,被掳走又被救回来的要遣送,殁在荒郊野地里的也要督着各乡里寻索到收殓入土——春夏时节地气弥盛,最怕的就是传疫,稍不留心就会酿出大患。过了兵的村寨田里的青苗大都荒了,也要分别查勘田亩厘定人头户籍,即时派粮赈济。大军过境,从屹县到如其寨,都有屹县子弟跟随支应,全县为大军出工出役约有十万个,该补钱粮的补钱粮,该勾徭役的勾徭役,也不能马虎。最重要的一桩紧要是乡勇壮丁的犒赏。两个月的战事,全县死伤乡勇壮丁一千六百余人,他们的抚恤赏赐要分出等次,该叙功的叙功,该赏钱的赏钱,功劳小的免赋除役,功劳大的可能还要授田……”
商成本来是怕姬范二人不知轻重随口拿军情要务来谈资,这才转移话题,哪知道他轻飘飘一句话,竟然引出霍士其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听着听着也渐渐有兴趣,见霍士其说得口渴端杯子喝水,便插口问道:“授田,是怎么个授法?”
“早唐旧例是两颗首级换一亩上田,三颗两亩,四颗四亩,如此盈倍类推。后来官田流失日盛一日,官上拿不出田来授功,这条办法也推行不下去,乡勇壮丁没了想头,也不肯出力死战,‘赏功授田法’最后便只剩个虚壳。国朝初改了办法,凡乡勇壮丁出战,一律由军地两级合并议功,然后依叙功高低授田赏钱。不过历来都是赏钱多赏田少……”
商成皱起眉头问道:“赏钱多赏田少,这又是什么说法?”
霍士其还没开口,范全已经在一旁笑起来,道:“大人莫非不知道这勋田是永不纳粮的?”
霍士其说道:“范哨所说就是赏钱不赏田的一条缘由。国朝太宗皇帝时有过诏令,领勋田者即同官身,所以勋田其实又是身份。正是因为勋田有这一条好处,所以价钱比平常田亩高出一二十倍也不止。燕州端州这些地方的勋田价钱更高,一亩便抵平常田地数十亩。听说上京平原府左近的勋田更是能当数千贯。可即便有万金也买不来一亩勋田。这勋田一来少——大赵立国百年,全端州治下勋田也不及三十亩。这还是在边关,中原内地的勋田更是罕能一见,有的地方连州跨府十几个县也没有一亩勋田。二来有勋田的人家谁舍得把它拿出来发卖?所以偶有零星勋田拿出来变卖的,往往会引来数十上百家大户大破头地争抢。我记得前年渠州有家孽子不孝,把祖宗传下来的一亩勋田拿出来发卖,结果消息一出,不单惊动邻近州县,连泉州都有巨富之家携万金不远千里登门求购,据说当时拉铜钱的马车从那蘖子家门口一直排出三里多地。”
简简单单两三句话,霍士其便把渠州城当年的盛况展现在众人面前。除了埋头思忖的商成,屋子里的人连带两个半大的女娃,都是一付悠然神往的神情。
商成一面听霍士其说话,一面皱着眉头在脑海里搜寻唐朝时有没有授勋田的制度。他记得唐朝在中唐之前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却对“勋田”没印象。他知道唐初的府兵们平时务农,农闲训练,被朝廷征发时,盔甲兵器粮草都需要自己准备;而中唐以后,一方面因为府兵自身的负担太重,不少人宁可放弃自耕农身份也不愿承担府兵义务,另一方面中唐以后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作为府兵兵源的自耕农迅速减少,国家为了补充兵员,不得不采取招募的办法来解决兵源的问题,从此募兵制正式代替世兵制,走上历史舞台。可他不记得哪本书上听到过“早唐旧例的勋田”。而且他把自己所知道的军事历史知识全都滤过一遍,也再都回忆不起哪朝哪代有过永不纳粮的勋田。
他想不出个眉目,就问道:“十七叔,都是勋田,怎么屹县这边的价钱远不及端州燕州的勋田价钱?”
霍士其敛容肃然道:“君死国,士死土。”
这样一说商成便明白了。勋田是不是纳税并不重要,关键是它象征着很高的荣耀,而勋田的主人在接受这份荣耀的同时,他也要背负起守土的责任。“士死土”,就是说勋田的主人面对危难是不能回避退让的,哪怕是死,也不能后退半步。那么屹县的勋田没有燕州的勋田价高就能理解了——毕竟燕州是卫治,突竭茨人等闲打不到那里去。
他猛地记起一桩事。前头太和镇汪家满门大小连仆役一共七十三口,都是力战突竭茨大军而死,难道说这汪家就有勋田?
霍士其点点头,说:“汪家太翁用十一颗突竭茨狗的首级换了一亩勋田。”他闭着眼睛喟然一声叹息,道,“北郑的刘家和关家也有勋田;两家人加起来有三百余口,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女人。”
他先提到“君死国士死土”时,屋子里的气氛就有些压抑,又说起北郑县刘关两家,大家的情绪更是低落。尤其是月儿和杏儿,她们至亲的亲人全都在战火中罹难,如今再听到别人的悲惨遭遇,再想想自己的苦难,忍不住都在暗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