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步步生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辽夏之间因为边哨士卒的冲突引起的战争进入了外交沟通阶段,双方动刀动枪的局面暂时停止了,而宋夏之间的战争却活跃起来,双方不断进行试探性进攻。在双方前沿,有一个小哨所,双方各自驻扎有一个小队约百人左右,因为地形险峻,这里不适合大部队出入,军事位置也不是很重要,所以双方除了互射,从未发生过直接接触。
在换防的时候,这个战争伤亡率为零的小哨所先是悄然更换了守卫的队长,紧接着这里的士兵也一批批地进行了更换,本来就只有百十人的哨所,在十多天的时间里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换血,所有的人都被换过了。紧接着,两个哨所之间那道白雪覆盖的山梁上出现了一行自宋营走向夏营的脚印,脚印很快就被飘零的雪花,和山风卷来的雪屑覆盖了,但是很快,那里又出现了两行返行的脚印。
脚印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山梁积雪上,渐渐踏出了一条坚实的小道,风雪再也不能掩盖。宋辽之间的秘密接触,在双方发起的大大小小的战事掩护下,就从这里开始了。
经由这个哨所,送到夏州杨浩手上的第一封信,是由张洎执笔,卢多逊润色的亲笔书信。
“……府州折氏,心向朝廷,我朝甫立,即入朝觐见,太祖欣然,倚为心腹,故委以重任,诏令折氏世镇云中,自御部曲,以为国家藩篱。太平兴国七年,足下勾结云中叛将赤忠,兴兵夺取府州,折节度举家逃亡,乞援于京师。天子兴兵讨伐河西,实为庇佑折氏,惩戒不恭,岂有诛戳之意。
然足下冥顽不灵,不知今上有天地之造,悍然自立,以臣伐君,此大逆不道之举。河西反叛,震动中外,闻者莫不愤慨,纷纷上言请旨发兵,请诛足下以惩反逆。然天子以文武之德柔远,常怀慈悲之心,故对左右言道:朝廷非不能以四海之力支其一方,唯念先帝垂爱足下之本意,又及足下开拓河西、招抚诸胡之功劳,不肯以一朝之失而骤绝,更不肯为足下一人故,使河西万千生灵涂炭,故虽命潘美兴兵,仍切切谕之曰:‘有征无战,不杀无辜,王者之兵也。’
圣上仁以治世,厚德载物,有古圣先贤之风,假有诸蕃首脑抗礼于足下时,足下岂有圣上如此含容之量乎?省初念终,天子何有一处曾负于足下,足下有何以报陛下?而今河西对峙,辽人趁机作乱,兴兵丰台,心怀叵测,所谋者,火中取粟矣。
卢多逊、张洎,与足下同事朝廷,于天子则父母也,于足下则兄弟也。岂有孝于父母而不爱于兄弟哉?故为足下一一陈之。自古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足下奉旨驻牧西土,纵然辖地万里,统御百万,亦当执守臣子之礼,安得与天子同?名岂正而言岂顺哉?若执迷不悟,不知悔改,徒使疮痍百姓,伤天地之仁,又为胡虏所趁,亲者痛而仇者快也。
足下但有爱民之意,忠君之心,便当除帝冠、去帝号,俯首贴耳,上表请罪,足下当初自立乃因为众请所,一时糊涂而误入岐途。天子仁德,必不加罪,足下仍可复定难节度,河西陇右元帅之职,如此,失一尊号而保一方安靖,去一帝冠而保项上首级,何乐而不为之,天下孰不称赞足下贤哉!介时贡奉上国,不召天下之怨,不困天下之民,边蕃之人复见大康矣。
足下幸听之,则上下同其美利,边民之患息矣。其若不听,他日虽有请于朝廷,必有噬脐之悔。卢张今日之言,不独利于大王,盖以奉君亲之训,救生民之患,合天地之仁而已,唯足下择焉。”
杨浩看了卢多逊、张洎这封文诌诌的书信,不禁开怀大笑,传示与左右,说道:“曙光已现,朝廷不想深陷河西泥沼,已然有心议和了。你们看看,这是宋国宰相卢多逊和张洎的来信,信上说,只要我自去帝号,俯首称臣,朝廷仍然承认我的定难节度使身份,着我领河西之地,御河西之民,率河西之兵呢,哈哈,河西本来就在我手中,赵官家这还真是慷他人之慨呢。”
丁承宗笑道:“咱们一番心思,总算没有白费,既然宋国已经做出姿态,接下来就好办了。不过这帝号可以削去,却不可以接受复称定难节度使的职务,圣上务必要保留一个王号,如此方可保持河西政体的完全独立,关于这一点,宋廷怕是不会轻易答应的,看来要讨价还价一番了。”
种放道:“宋廷已吞并了麟府两州,如要议和,麟府两州的归属,也该和他们好好谈上一谈,麟州早已归圣上所有,如今咱们要向宋称臣,仍奉宋国旗号,那么这麟州,是不是该还给咱们了呢?还有府州那笔糊涂帐,赤忠已经死了,朝廷只管把屎盆子往他头上扣,反正也是解说不清,可这罪名咱们是不能承认的。这个嘴仗,一定也得打个明白才成。”
杨浩笑了笑,若有所思地道:“去帝号而称王、交还麟州,解决府州争端,这些,恐怕每一件都不是那么容易让他做出让步的,尤其是麟府二州的归属,宋国在黑蛇岭损兵折将,丢了脸面,聊可**的,就是占据了麟府两州,现在让他们交出来?难!难啊,到了赵光义口中的肥肉,你想让他吐出来,那可是难如登天。不过……,这个条件不妨提出来,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嘛。”
他瞧了眼种放和丁承宗,吩咐道:“赵光义让卢多逊、张洎主持议和之事,咱们这边,就由你们两人牵头吧,在事情未曾明朗之前,务须绝对保密,不得让辽人掌握一点消息。”
种放和丁承宗齐齐应道:“臣遵旨。”
此后,杨浩便将议和之事全权交付于种放和丁承宗,二人与卢多逊、张洎鸿雁传书,开始了秘密的谈判,为了掩人耳目,杨浩仍然时常出面宴请款待辽国使节,就宋辽之间的军事冲突进行和平解决的尝试,夏辽两国在横山一线也仍保持着对峙状态。
而宋辽两国的前锋主将潘美和杨继业,虽然知道双方朝廷正在议和,但是为了施放烟幕,进行掩护,双方的冲突仍是从不间断,当那条秘密的山间小道信使穿梭往来的时候,其他地方仍然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打得欢实。
夏国的回信很快送回了汴梁,现在不是和宋廷撕破脸皮的时候,为了这一天,当初杨浩自立的时候,就没有把攻击麟府两州的罪名直接算到宋国头上,而是假托王继恩与赤忠勾结,为了挑起战争,谋立战功,造成了麟府之乱。
虽然宋廷贼喊捉贼,一直坚持说是杨浩勾结了赤忠,图谋府州,眼下双方有了合谈的意思,杨浩反驳,自然不能把这罪名算回到宋国头上,因此一股脑的推给那死鬼赤忠,仍然坚持说他是受权阉王继恩蛊惑,蓄意制造事端蒙蔽了朝廷,杨浩本人当时正率大军西征玉门,对此全不知情,也是一个受害者云云。
当然,双方孰对孰错,这个已经不是重点了,双方只是需要一个台阶下,不出所料的话,只要双方能达成和解,挑起麟府之乱的罪责,势必会在双方的谋臣智士共同策划下全部扣在那个无头骑士赤忠将军的身上,双方目前和谈的核心问题乃是议和的条件。
赵光义听说杨浩要求朝廷交还麟府两州,并且去除帝号后... -->>
辽夏之间因为边哨士卒的冲突引起的战争进入了外交沟通阶段,双方动刀动枪的局面暂时停止了,而宋夏之间的战争却活跃起来,双方不断进行试探性进攻。在双方前沿,有一个小哨所,双方各自驻扎有一个小队约百人左右,因为地形险峻,这里不适合大部队出入,军事位置也不是很重要,所以双方除了互射,从未发生过直接接触。
在换防的时候,这个战争伤亡率为零的小哨所先是悄然更换了守卫的队长,紧接着这里的士兵也一批批地进行了更换,本来就只有百十人的哨所,在十多天的时间里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换血,所有的人都被换过了。紧接着,两个哨所之间那道白雪覆盖的山梁上出现了一行自宋营走向夏营的脚印,脚印很快就被飘零的雪花,和山风卷来的雪屑覆盖了,但是很快,那里又出现了两行返行的脚印。
脚印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山梁积雪上,渐渐踏出了一条坚实的小道,风雪再也不能掩盖。宋辽之间的秘密接触,在双方发起的大大小小的战事掩护下,就从这里开始了。
经由这个哨所,送到夏州杨浩手上的第一封信,是由张洎执笔,卢多逊润色的亲笔书信。
“……府州折氏,心向朝廷,我朝甫立,即入朝觐见,太祖欣然,倚为心腹,故委以重任,诏令折氏世镇云中,自御部曲,以为国家藩篱。太平兴国七年,足下勾结云中叛将赤忠,兴兵夺取府州,折节度举家逃亡,乞援于京师。天子兴兵讨伐河西,实为庇佑折氏,惩戒不恭,岂有诛戳之意。
然足下冥顽不灵,不知今上有天地之造,悍然自立,以臣伐君,此大逆不道之举。河西反叛,震动中外,闻者莫不愤慨,纷纷上言请旨发兵,请诛足下以惩反逆。然天子以文武之德柔远,常怀慈悲之心,故对左右言道:朝廷非不能以四海之力支其一方,唯念先帝垂爱足下之本意,又及足下开拓河西、招抚诸胡之功劳,不肯以一朝之失而骤绝,更不肯为足下一人故,使河西万千生灵涂炭,故虽命潘美兴兵,仍切切谕之曰:‘有征无战,不杀无辜,王者之兵也。’
圣上仁以治世,厚德载物,有古圣先贤之风,假有诸蕃首脑抗礼于足下时,足下岂有圣上如此含容之量乎?省初念终,天子何有一处曾负于足下,足下有何以报陛下?而今河西对峙,辽人趁机作乱,兴兵丰台,心怀叵测,所谋者,火中取粟矣。
卢多逊、张洎,与足下同事朝廷,于天子则父母也,于足下则兄弟也。岂有孝于父母而不爱于兄弟哉?故为足下一一陈之。自古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足下奉旨驻牧西土,纵然辖地万里,统御百万,亦当执守臣子之礼,安得与天子同?名岂正而言岂顺哉?若执迷不悟,不知悔改,徒使疮痍百姓,伤天地之仁,又为胡虏所趁,亲者痛而仇者快也。
足下但有爱民之意,忠君之心,便当除帝冠、去帝号,俯首贴耳,上表请罪,足下当初自立乃因为众请所,一时糊涂而误入岐途。天子仁德,必不加罪,足下仍可复定难节度,河西陇右元帅之职,如此,失一尊号而保一方安靖,去一帝冠而保项上首级,何乐而不为之,天下孰不称赞足下贤哉!介时贡奉上国,不召天下之怨,不困天下之民,边蕃之人复见大康矣。
足下幸听之,则上下同其美利,边民之患息矣。其若不听,他日虽有请于朝廷,必有噬脐之悔。卢张今日之言,不独利于大王,盖以奉君亲之训,救生民之患,合天地之仁而已,唯足下择焉。”
杨浩看了卢多逊、张洎这封文诌诌的书信,不禁开怀大笑,传示与左右,说道:“曙光已现,朝廷不想深陷河西泥沼,已然有心议和了。你们看看,这是宋国宰相卢多逊和张洎的来信,信上说,只要我自去帝号,俯首称臣,朝廷仍然承认我的定难节度使身份,着我领河西之地,御河西之民,率河西之兵呢,哈哈,河西本来就在我手中,赵官家这还真是慷他人之慨呢。”
丁承宗笑道:“咱们一番心思,总算没有白费,既然宋国已经做出姿态,接下来就好办了。不过这帝号可以削去,却不可以接受复称定难节度使的职务,圣上务必要保留一个王号,如此方可保持河西政体的完全独立,关于这一点,宋廷怕是不会轻易答应的,看来要讨价还价一番了。”
种放道:“宋廷已吞并了麟府两州,如要议和,麟府两州的归属,也该和他们好好谈上一谈,麟州早已归圣上所有,如今咱们要向宋称臣,仍奉宋国旗号,那么这麟州,是不是该还给咱们了呢?还有府州那笔糊涂帐,赤忠已经死了,朝廷只管把屎盆子往他头上扣,反正也是解说不清,可这罪名咱们是不能承认的。这个嘴仗,一定也得打个明白才成。”
杨浩笑了笑,若有所思地道:“去帝号而称王、交还麟州,解决府州争端,这些,恐怕每一件都不是那么容易让他做出让步的,尤其是麟府二州的归属,宋国在黑蛇岭损兵折将,丢了脸面,聊可**的,就是占据了麟府两州,现在让他们交出来?难!难啊,到了赵光义口中的肥肉,你想让他吐出来,那可是难如登天。不过……,这个条件不妨提出来,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嘛。”
他瞧了眼种放和丁承宗,吩咐道:“赵光义让卢多逊、张洎主持议和之事,咱们这边,就由你们两人牵头吧,在事情未曾明朗之前,务须绝对保密,不得让辽人掌握一点消息。”
种放和丁承宗齐齐应道:“臣遵旨。”
此后,杨浩便将议和之事全权交付于种放和丁承宗,二人与卢多逊、张洎鸿雁传书,开始了秘密的谈判,为了掩人耳目,杨浩仍然时常出面宴请款待辽国使节,就宋辽之间的军事冲突进行和平解决的尝试,夏辽两国在横山一线也仍保持着对峙状态。
而宋辽两国的前锋主将潘美和杨继业,虽然知道双方朝廷正在议和,但是为了施放烟幕,进行掩护,双方的冲突仍是从不间断,当那条秘密的山间小道信使穿梭往来的时候,其他地方仍然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打得欢实。
夏国的回信很快送回了汴梁,现在不是和宋廷撕破脸皮的时候,为了这一天,当初杨浩自立的时候,就没有把攻击麟府两州的罪名直接算到宋国头上,而是假托王继恩与赤忠勾结,为了挑起战争,谋立战功,造成了麟府之乱。
虽然宋廷贼喊捉贼,一直坚持说是杨浩勾结了赤忠,图谋府州,眼下双方有了合谈的意思,杨浩反驳,自然不能把这罪名算回到宋国头上,因此一股脑的推给那死鬼赤忠,仍然坚持说他是受权阉王继恩蛊惑,蓄意制造事端蒙蔽了朝廷,杨浩本人当时正率大军西征玉门,对此全不知情,也是一个受害者云云。
当然,双方孰对孰错,这个已经不是重点了,双方只是需要一个台阶下,不出所料的话,只要双方能达成和解,挑起麟府之乱的罪责,势必会在双方的谋臣智士共同策划下全部扣在那个无头骑士赤忠将军的身上,双方目前和谈的核心问题乃是议和的条件。
赵光义听说杨浩要求朝廷交还麟府两州,并且去除帝号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