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大修真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該法繼承和發展了傳統丹道功
傳統氣功一般不是打命門內竅,而是打會陰。如道家正宗丹道功從下丹田練起,打開陰蹺庫,然後走任督二脈迴圈。而且小周天那個督脈走的不是外面,而是走的脊柱裡面,這樣就把先天氣的資訊量直接通過督脈上升到頭部。頭裡面藏神,生殖系統陰蹺庫這兒藏陰精。精氣是物質性的先天混元氣,全息性比較強,意識裡面神的全息性比較強,神和精氣結合到一起,能強化人的全息性。所以一般道家丹道功要打開陰蹺庫這個內竅。但是那樣打有很多困難,道家練丹派那樣練成功的也很少。為什麼呢?如果練己築基的功夫不純,意識的穩定性不夠,精氣一充足就可以化成後天濁精,這樣全息的氣就凝固成有形物質而散掉了。說後天的精是濁精,但過去練功為什麼又那麼看重精?因為精是無形的先天混元氣眾多的資訊變成的有形物質,精丟了,先天混元氣也就流失了。(說到了點子上,透徹得很。
傳統丹道功講了很多功法,但不直接講功決。明朝之後出的《伍柳仙宗》已經寫得很詳細,而民國初年的趙避塵寫的《性命法決明指》則更系統、更詳細,但是成功者非常少。趙避塵說要度八百弟子,可他的弟子們哪個修成了?采小藥結小丹。采大藥結大丹,然後出陽神,然後再怎麼怎麼......他都講得很清楚啊。還不要說他的弟子們,他自己也沒修成嘛!東北有個趙**師,不知道是不是他哥哥,看來已經修到一定程度,但還沒修到最後一步。什麼道理呢?並不是懂得了方法就解決了問題,關鍵在於意識修煉,也叫練己築基。過去講,未練還丹先練己。練己築基不純,得了丹決也解決不了問題。說句不客氣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往高層次練。這句話不是說哪個人不能練,是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意志非常堅定,不為各種影響和刺激所動。若做不到這一點,知道了方法也沒用。所以過去老師經常出各種難題為難徒弟,一年二年甚至十年八年不教口訣,磨徒弟的性子。磨性子就是練己築基,練意志力。沒有意志力,練功就不能堅持到底。有的人下定了決心,可一碰上事馬上就變了樣。所以練意志得從事上練,心不動,我定下了要幹什麼,我必須幹。(定是過來人才說得出這話
趙避塵的《性命法訣明指》寫得很清楚,但他的弟子們並沒有練成。因為下丹田的氣習慣于往下走,它一充足,就會自發地生精;一變成精,就可以通過生殖器官往外跑。智慧功一開始不練下丹田,直接練中、上二田,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弊病。人體混元氣有軀體混元氣,髒真混元氣,意元體混元氣。以前我們通過意識加工來形成全息的混元氣,直接用外面的混元氣來充養身體的混元氣,這樣有它不足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打開命門竅。古人沒談到過命門內竅。過去練周天功的的經脈周天,大周天通了之後,要打開玄牝之門,這似乎是命門內竅,但又不是它。命門這個位置被古人稱為混元神室,生殖器官在胎兒期就處於那個位置,所以命門內竅同樣有先天混元氣的氣場。這個內竅被打開後,腸胃裡面食物的混元氣會受到命門內竅先天混元氣更好的混化,而且被直接送到脊柱、神經裡面。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內容。先打開先天的根本竅,把內在的精氣充起來,裡邊有了本錢,再吸收外邊的氣就容易。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吸取外界混元氣的基礎,等我們打開命門內竅後,將來還要進一步打開外竅。(無內景孰能言此)
修真證道該法的特點和意義:(在下不是故意賣關子,因為不了解其意義,方法就會打折扣,因為心理上重視不夠,真意就難動,也就浪費了這位異人的苦心.)
二、真正地解決了”氣貼于脊”的問題《心會歌》講有三主三賓,腰脊是第一主宰,喉頭是第二主宰,心地是第三主宰;丹田是第一賓輔,掌指是第二賓輔,足掌是第三賓輔。這裡的第一、第二、第三講的是練功的步驟。第一步要以腰為主宰,用丹田來輔佐腰。用丹田來輔佐腰即氣貼于脊--把丹田氣收到腰部,賓和主結合到一起。《心會歌》說第一主宰是腰脊,可是我們在練功時,首先是神做主宰。其實這兩個並不矛盾。《周身大用論》講:”一要心性與意靜,自然無處不輕靈;二要遍體氣流行,一定繼續不能停;三要喉頭不要拋,問盡天下眾英豪;如詢大用緣何得,表裡精粗無不到。”第一要點是精神要靜,精神安靜後去統帥身體。這是以神做主宰。這兩個歌訣講清了練功的前後次序關係。從整體來講,應該是神做主宰,精神既要靜,又要集中。神怎麼主宰形體?意念一動,形體就動。但這需要一個過程,因為一開始意念做不了主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會,意念一想手動,手就動了,但是沒有體會到身體裡面是怎麼運動的,那就不是有意識的自覺的動。要做到有意識的自覺的動,那就需要練。怎麼練呢?一開始做不到用神主宰身體。那就用腰做主宰。歌決中講腰是第一主宰,丹田是第一賓輔,這個第一主宰不是第一重要,而是講從練功步驟上首先要練腰做主宰。腰主宰形體得通過氣,這就需要把氣和腰結合起來,也就是要氣沉丹田。練靜功要氣沉丹田,練動功也得氣沉丹田,氣沉丹田後再和腰脊結合起來。”腰脊是第一主宰,丹田是第一賓輔”就是這個意思。氣向丹田集中需要意守丹田或氣沉丹田,但氣怎麼和腰結合起來?怎麼氣貼于脊?怎麼斂氣入骨?有人說一含胸即可做到。哪有這麼簡單!儘管古人把腰和丹田問題作為一個訣竅指出來了,象太極拳歌訣裡面就講了這個問題,但是沒有明確講怎麼解決它。(先講武道,從武道通仙道,實際是比較保險的一條路)
修真證道
關於怎樣把腰和丹田氣結合起來的問題,清朝雍正和乾隆時代的萇乃周寫的《萇氏武技書》闡述得比較細緻,該書在武術界也比較受人推崇。《萇氏武技書?聚精會神氣力淵源論》(聚精會神是日常普通用語,但在氣功和武術中卻是關鍵名詞。”聚精會神”是氣力的淵源,聚精會神之後才會有氣力)中有這麼一段話:
”神者,氣之靈明也,是神化于氣,氣無精不化,是氣又化于精矣。蓋人之生也,藉先天之神以化氣。積氣以成精,以成此形體。既生以後,賴後天水谷之津液以化精,積氣以化神。積氣化精,結于丹鼎,會于丹庭,靈明不測,剛勇莫敵,為內丹之至寶,氣力之根本也。故氣無形,屬陽,而化于神;血有質,屬陰,而化于精。神虛,故靈明不測變化無窮;精實,故充塞凝聚,堅硬莫敵。神必借精,精必附神,精神合一,氣力乃成。夫乃知氣力者,即精神能勝物之謂也。無精神,則無氣力矣。武備如此,惟務聚精會神,以壯氣力。但不知精神何以聚,神何以會,是殫畢生之心力,而漫無適從也。豈知神以氣會,精以神聚,欲求精聚神會,非聚氣不能也。聚氣之法,將谷道一撮,玉莖一收,使在下之氣,盡提于上,而不下走。采天地之氣,盡力一吸,使在上之氣,盡歸於下,而不上散。上下凝合,團聚中宮,則氣聚而精凝,精凝而神會,自然由內而達外,無處不堅硬矣。即南林處女所謂內實精神之說也。但須練之于平日,早成根蒂,方能用之當前,無不堅實。不然,如炮中無硝磺,弩弓無弦箭,滿腔空洞,無物可發,欲求勇猛疾快,如海傾山倒,勢不可遏,必不能也。此練形練氣之最緊者,謹之秘之,切勿妄泄,以遭天譴。”
下面作一簡單解釋。神是氣的靈明部分,用先天的神來化氣是人們生來就有的生命活動。氣足後將化成精。後天的練功是要”聚津成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先用津液化成精,然後把精化成氣。最後再把氣化成神。精神合到一起,才能有氣力。氣力就是精神能夠作用到物上來。只有聚精會神,氣力才能壯。精怎麼聚,神怎麼會,都有方法,不知道方法不行。方法是:採用腹式呼吸,吸氣,肛門收縮,陰莖往裡邊收,把天空之氣往下聚,上下相合集中到中宮。聚精會神這個方法是練氣練形最緊要者,要謹慎地保存它,千千萬萬不要洩露出去,否則老天就會懲罰你。
萇乃周講的撮谷道、收玉莖即前陰、後陰往上縮提。其實關鍵在於會陰。古人研究不了那麼細,一般寫書都是講前陰、後陰往上提,只有極個別的書提到”提月罡(即會陰)」。所以怎樣把氣聚起來和腰相結合,萇乃周也沒有講清楚。儘管民間氣功提過”把前田氣並到後田氣”,但沒有講怎麼並。(武術氣功有五丹田之說,即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前丹田、後丹田。肚臍裡面叫中丹田,心口下面、肚臍上面叫上丹田,肚臍下面到關元部分屬下丹田,靠肚臍這兒叫前丹田,靠命門那兒叫後丹田。”把前田氣並到後田氣”不是指”把先天氣變成後天氣”,而是指把前丹田的氣並到後丹田。)
直腿坐放鬆法對此講得很清楚。直腿坐放鬆法的要領就是吸氣時前陰、後陰、會陰上提,隔肌下降,都往命門那兒歸,同時肚臍也往命門那兒收,這樣既有上下之氣彙聚于中宮,又有把丹田氣和腰脊結合起來,把前田氣變成後田氣。再加上發音法後,顯得更加完善。它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已經全面解決了古人們所要解決的問題。古人講的那些東西還不夠全面、深刻,卻被視為至寶而”謹之秘之,切勿妄泄”。而直腿坐放鬆法不僅全面繼承了古人的東西,而且變得更加完善和系統。所以同志們一定要從內心裡面重視它。一般人沒有更多地接觸過氣功和武術,所以不知道它的重要性,不知道它在什麼意義上是個寶貝。而有些練過功的人則千方百計地找這些東西,因為他們知道它的重要和珍貴。(如果看到這,真得很想得到這個方法,這時再有方法可能就會重視些了吧.)
此法名直腿坐放鬆法:
第一步松腰法是要把氣收到命門,煉精化氣。第二步功是氣從命門出來,練膜絡的開合。第三步功是氣返回內臟,練髒真混元氣。
”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十年而神且靈。”直腿坐放鬆法分為十步功,如果每三個月升一級,三年應該可以練成小乘功夫。
直腿坐放鬆法第一步功:煉精化氣
直腿坐放鬆法的明勁練習是借用形意拳的明勁練法,通過肌肉的用力收縮來把周身的氣一步一步地縮回丹田(命門)
一、下肢明勁練習
(一)預備功(這些方法大家都見過,但有些是秘密的內容哦,在細小處、關鍵處。)
練直腿坐放鬆法之前要先準備一下。準備有二層意思:一是精神準備,二是形體準備。
1。鶴首龍頭。兩腿伸直,大腿、膝蓋和坐具貼實,兩膝、兩腳都要併攏,腳尖微微翹起。儘量把身體坐正。兩手捂在膝蓋上。松肩空腋,肩自然放鬆下沉。擺好坐姿後,集中精神做三個鶴首龍頭,使頭部氣充盈,而且使精神集中起來。此即《周身大用論》講的”一要心性與意靜”。
2。鳴天鼓。兩手上起,掌心捂著耳朵,手指捂在腦後相當於枕骨結節的地方,然後用二指、中指、四指來敲打。先用二指(食指)敲,再用四指敲,最後用中指敲。這麼敲1分鐘左右,最後三個指頭一塊敲三下,然後一撒手,耳朵”嗵”一響。把耳朵捂上後,聲音的空氣傳導受到阻礙,而以骨傳導為主,聲音就比較響,象打雷似的,這叫鳴天鼓。鳴天鼓是聰腦健腦的。這麼敲一敲,腦子裡面很清亮,也比較舒服,精神也容易集中。
3。通腦開智。兩手重疊放在頭頂,順時針轉三圈,逆時針轉三圈,往下壓三下,再往上提三下。
4。聰耳。手下來,把耳廓壓扁了,食指壓在中指上,然後中指彈起來,食指落下來,彈二十四下。這麼一放一彈,耳朵就”嘭、嘭”響。古人管這個也叫鳴天鼓。(《十二段錦》:”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然後,食指沿耳輪腳轉入耳內,轉動時多摸摸耳朵下面和大腦皮層對應的部位。這麼轉到掌心朝前,大拇指和食指成鴨嘴勁,食指沿耳道的彎曲儘量往裡進,直到動不了了,就往裡面振,然後用力一拔,”嘭”地一響,這樣既聰慧耳朵,又通腦子。這也做三次。之後,把耳廓往上提,再順耳朵邊往外揪。最後再揪揪耳垂。
5。運動眼睛。兩手掐腎水訣,小指對著鼻子,集中精神看著小指,發現手指變成了一個圓錐,細看錐尖上面似乎還有一條線。兩手往外分,眼睛注意手指頭,分到看不著了,趕緊停住。然後兩手再很慢很勻地合回來,還沒碰上,視覺就開始交叉。兩手相合後再看那個圓錐,看清楚圓錐了,兩手再往外分,用眼角余光往兩側看,越往邊上越好。當練得精神集中了,眼珠這麼一動,會帶著身體裡面的氣一開一合。所以不是光看手指頭,還要慢慢體會體內的氣機變化。這麼做三次,然後兩手掌心向內,小指相對,和眼睛離得很近。頭保持不動,眼睛隨著手的上升往上看,能看多高就看多高,等看不著了,停一會兒,手再下落至與眼睛相平。往上走往下落,這麼做三次,然後手再往下來。手下落至眼睛剛好看不著了,停一會兒,再上升至與眼睛相平。這麼往下落往上走,做三次,然後手與眼睛等高平著外拉,一般手離開眼睛一尺多,頂多臂伸直了,慢慢再拉回來。反三次。這是通過眼睛的運動來調整氣的運動。一開始感覺不到內氣的變化,不要理它,只要有這個意念,慢慢就會感受到。收功時也還有對眼睛的要求,前後加到一起,相當於視力保健。
6。鼻部揉按。手往下落,小指收起來,食指按著迎香穴正反轉各揉十圈。鼻子有毛病的同學可以多揉幾圈。然後手往下轉到鼻孔,食指按著鼻中隔(別把鼻孔堵上),正反轉各揉十圈。手下落,結成合印手或定印放在肚臍。
7。運動口腔。依次叩門齒、左側臼齒和右側臼齒各五十次,最後再叩門齒五十次。共叩齒二百次。如果牙齒有毛病,就多叩。叩齒時要精神集中,用意念支配上、下頜骨同時動。叩齒一方面能集中精神,另外一方面能強腎(腎主骨,齒為骨之余)。過去把叩齒看得很重,說叩門齒是彙集百神,叩左側臼齒是去不祥,叩右側臼齒是戰邪惡。還有金鐘玉罄之說。
叩齒之後是攪舌。舌頭從上門齒中間開始,沿左、下、右、上的方向(女同學先沿右、下、左、上的方向。因男女氣血有一點差異,所以轉動方向不一樣,其實方向轉反了也沒關係)轉三圈,然後反轉三圈。
之後,舌尖依次點下顎、上顎和門齒縫各五十次(過去講點七十二次)。點下顎時注意點到肚臍和命門的連線當中或靠後,點上顎時點向天門。古人把點上、中、下三個點看得很神秘,說開三皇鎖(天皇、地皇、人皇)不能多點,點多了就把鎖簧給點炸了。過去我也沒敢多試它,所以在講課時沿用了傳統的講法。這些年我試了試,點多了也不炸,而且多點對氣機通暢有好處。
點完之後口裡有很多唾液,這時用唾液漱漱口
(人安靜後出來的唾液清涼香甜),分三口咽下。下嚥時要配合意念下送,同時命門一松。咽第一口時,意念從體中直接送到命門;第二口,意念從左邊(女同學從右邊)劃個弧形下到命門:第三口意念從右邊(女同學從左邊)劃弧下到命門。
8。丹田起火。把手使勁搓燙了,捂在肚臍上。(如果穿著單衣,就感覺能熱到肚臍裡面去。)自然吸氣後,憋著氣(不出氣)發”吽(hong)”字音,等憋不住了,再慢慢把氣放出來,再吸氣發”吽”。發三個”吽”丹田裡面就熱起來了。尤其冬天天冷,這麼來幾個很管事。這在過去是丹田起火的方法。練傳統功法丹田氣足了,丹田一熱,真火就發生了。丹田起火也有竅門。拿手反復搓,搓得越快、越有力,就越燙。通過自身的熱氣,加上發音和集中精神,丹田就熱起來了。《八段錦》裡講”想火發臍輪”就是想裡邊有火,臍輪發熱。不光用意念想,還有調動丹田氣的方法。
9。擰轆轤。就把手放到兩側,掌心朝上,指尖向前,身體往前傾一傾,然後兩肘從下往後、再往上這樣轉。肘往上一來,會陰就收縮上提;一下來會陰就放鬆。同時要配合呼吸。這麼轉八次就行了,願意多做兩次也行。
10。把手放回到膝蓋上。
這些準備動作從頭開始,經眼睛、鼻子、嘴,然後到丹田,丹田氣足了,肘配合著呼吸一轉動,氣不知不覺會往後去,背部的氣就往上走,這在無形之中練了周天功。我們雖然不練周天,但做這個動作對身體裡面的氣是有意義的。
這就是總的預備功。後面每一步功的預備功都不完全一樣,還有它特殊的內容。
這麼一準備,精神集中了,氣也開始集中了,周身的氣往肚臍、命門處輸送,同時練津、咽津,聚津成精,把津液化成精送往命門。古人練津液還有很多內容,僅龍虎大丹就有各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咽氣、咽津液,咽津液為龍,空口咽氣為虎。怎樣咽津液、咽氣是有方法和訣竅的,不是隨便一咽就完了。沒有經過師傳的人不知道具體怎麼咽。有的人咽唾液時”咕隆咕隆”響,有的人說不能響。不同的功門中對這些東西講的是不一樣的。同學們先會叩齒和一般的咽津就行了。練直腿坐到三步功以後,可能就會講咽津液和咽氣,同時配合松筋、松骨。現在先不講這些。
(有幾句話想寫在前面,《西遊記》中為什麼不讓孫悟空直接把經從西天取回,而讓肉眼凡胎的唐僧歷經磨難去取,還要有些殘缺呢?書中言道:「常將容易得,便做等閒看」,世人果就如此。象free536兄的帖子中所說的某些人賣真傳密訣,最低3萬元,最高[全訣全法]8萬元!往往有市場,其實近世高賢已將秘訣和盤托出,但我們就是做等閒看,惜哉!在下將高人隱士如此秘法帖出,讀者有幾?讀者中煉者有幾?煉者中持之以恆者又有幾?大道不傳,良有以也。冒昧書此狂言,與諸道友同勉。)
(二)正功
1。坐姿要求
自然坐姿:兩腿伸直,大腿、膝蓋和坐具貼實,兩膝、兩腳都要併攏,腳尖微微翹起。軀幹自然放鬆並前傾,鬆鬆垮垮猶如被剔去了骨頭。腰直著或彎著都可以
。頭低著,下頜回收,玉枕微上提。兩手捂在膝蓋上。松肩空腋,肩自然放鬆下沉。
採用自然坐姿練坐功時僅腿上繃點勁,別處都要放鬆,象沒骨頭那樣縮著。這麼縮著肩有點發沉,注意腋窩要空松,頭可以低著,脖子往後挺一挺。命門以下要往後突。一開始上身越放鬆越好,越放鬆,命門越往後突。
練坐功時身體放鬆向前彎著,這是為了把韌帶鬆開。如果身體不松到一定程度,有些問題感覺不到。如,從五樞、維道到居髎這一段都是經脈轉換的地方,也是腹橫筋膜向四肢轉移的地方。一開始肌肉、肌腱繃著勁,當它使不上勁,要換勁、鬆開的時候,髂前上棘這個地方非疼不可。
正規坐姿:兩腿伸直,大腿、膝蓋和坐具貼實,兩膝、兩腳都要併攏,腳尖微微翹起。身體中正,即軀幹直著,和大腿之間呈 90o 角。兩手捂在膝蓋上。松肩空腋,肩自然放鬆下沉。腰要放鬆,但骨盆和腰不能斜著向後凸。這有一定的難度。剛開始練習時就把身體坐直,則腰部往往不符合要求。所以初練者應採用自然坐姿。
2。動作要求
第一步。吸氣時,膈膜下降往命門擠(膈肌最下點靠近第二腰椎下緣),肚臍、會陰、胯關節、股四頭肌和大腿根使勁往命門縮,命門往後突,身體自然放鬆往下落;呼氣時,身體各部自然放鬆復原,身體也自然恢復原位。如此反復練習。
第二步。在第一步基礎上加上膝。吸氣時,膝關節催胯關節,往命門收。呼氣時,各部位放鬆。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礎上加上腳。吸氣時,腳趾扣抓,腳心內含,腳催膝,膝催胯,往命門收。呼氣時,各部位放鬆。熟練後,還可以在呼氣時腳往外蹬。
第四步。在熟練掌握第三步的基礎上,開始走力貼于脊。頭不能使勁低著,把下頜收住,喉頭回收找玉枕,玉枕以及耳後的骨頭(耳根勁)都用點意念向上提。這麼做氣比較整,為下步練喉呼吸打下基礎。吸氣時,會陰上提,腹部收縮,胸外開並往回含,一齊往背部合,胸和腹都往脊椎上擠。(肚子儘量向回收,彎著腰時肚臍縮進去老深。)不管膈膜下降。呼氣時放開。一吸氣合住,一呼氣放開。
這實際上練的是腰為第一主宰,丹田為第一輔佐。腰放鬆後,要把丹田氣往回收到腰上。但若腰不松,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一般等背部有了放鬆的感覺才做這個動作。(見後面”怎樣練好明勁”中的”體察軀幹”。)不是非得有那種疼痛感才算放鬆。坐著兩肩放鬆往外一張,就覺得肩和兩肋好象肉沒骨頭那樣向下墜,似乎要墜到胯骨上。沒疼痛感,有這種感受也可以。
當呼吸配合不好,精神不夠集中,腰放鬆還不夠的時候,就直接往回癟肚子練氣貼于脊,也練不出什麼效果。每個人的進展速度是不一樣的。如果不按照前後次序一步一步地走,... -->>
一、該法繼承和發展了傳統丹道功
傳統氣功一般不是打命門內竅,而是打會陰。如道家正宗丹道功從下丹田練起,打開陰蹺庫,然後走任督二脈迴圈。而且小周天那個督脈走的不是外面,而是走的脊柱裡面,這樣就把先天氣的資訊量直接通過督脈上升到頭部。頭裡面藏神,生殖系統陰蹺庫這兒藏陰精。精氣是物質性的先天混元氣,全息性比較強,意識裡面神的全息性比較強,神和精氣結合到一起,能強化人的全息性。所以一般道家丹道功要打開陰蹺庫這個內竅。但是那樣打有很多困難,道家練丹派那樣練成功的也很少。為什麼呢?如果練己築基的功夫不純,意識的穩定性不夠,精氣一充足就可以化成後天濁精,這樣全息的氣就凝固成有形物質而散掉了。說後天的精是濁精,但過去練功為什麼又那麼看重精?因為精是無形的先天混元氣眾多的資訊變成的有形物質,精丟了,先天混元氣也就流失了。(說到了點子上,透徹得很。
傳統丹道功講了很多功法,但不直接講功決。明朝之後出的《伍柳仙宗》已經寫得很詳細,而民國初年的趙避塵寫的《性命法決明指》則更系統、更詳細,但是成功者非常少。趙避塵說要度八百弟子,可他的弟子們哪個修成了?采小藥結小丹。采大藥結大丹,然後出陽神,然後再怎麼怎麼......他都講得很清楚啊。還不要說他的弟子們,他自己也沒修成嘛!東北有個趙**師,不知道是不是他哥哥,看來已經修到一定程度,但還沒修到最後一步。什麼道理呢?並不是懂得了方法就解決了問題,關鍵在於意識修煉,也叫練己築基。過去講,未練還丹先練己。練己築基不純,得了丹決也解決不了問題。說句不客氣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往高層次練。這句話不是說哪個人不能練,是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意志非常堅定,不為各種影響和刺激所動。若做不到這一點,知道了方法也沒用。所以過去老師經常出各種難題為難徒弟,一年二年甚至十年八年不教口訣,磨徒弟的性子。磨性子就是練己築基,練意志力。沒有意志力,練功就不能堅持到底。有的人下定了決心,可一碰上事馬上就變了樣。所以練意志得從事上練,心不動,我定下了要幹什麼,我必須幹。(定是過來人才說得出這話
趙避塵的《性命法訣明指》寫得很清楚,但他的弟子們並沒有練成。因為下丹田的氣習慣于往下走,它一充足,就會自發地生精;一變成精,就可以通過生殖器官往外跑。智慧功一開始不練下丹田,直接練中、上二田,也是為了解決這個弊病。人體混元氣有軀體混元氣,髒真混元氣,意元體混元氣。以前我們通過意識加工來形成全息的混元氣,直接用外面的混元氣來充養身體的混元氣,這樣有它不足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打開命門竅。古人沒談到過命門內竅。過去練周天功的的經脈周天,大周天通了之後,要打開玄牝之門,這似乎是命門內竅,但又不是它。命門這個位置被古人稱為混元神室,生殖器官在胎兒期就處於那個位置,所以命門內竅同樣有先天混元氣的氣場。這個內竅被打開後,腸胃裡面食物的混元氣會受到命門內竅先天混元氣更好的混化,而且被直接送到脊柱、神經裡面。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內容。先打開先天的根本竅,把內在的精氣充起來,裡邊有了本錢,再吸收外邊的氣就容易。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吸取外界混元氣的基礎,等我們打開命門內竅後,將來還要進一步打開外竅。(無內景孰能言此)
修真證道該法的特點和意義:(在下不是故意賣關子,因為不了解其意義,方法就會打折扣,因為心理上重視不夠,真意就難動,也就浪費了這位異人的苦心.)
二、真正地解決了”氣貼于脊”的問題《心會歌》講有三主三賓,腰脊是第一主宰,喉頭是第二主宰,心地是第三主宰;丹田是第一賓輔,掌指是第二賓輔,足掌是第三賓輔。這裡的第一、第二、第三講的是練功的步驟。第一步要以腰為主宰,用丹田來輔佐腰。用丹田來輔佐腰即氣貼于脊--把丹田氣收到腰部,賓和主結合到一起。《心會歌》說第一主宰是腰脊,可是我們在練功時,首先是神做主宰。其實這兩個並不矛盾。《周身大用論》講:”一要心性與意靜,自然無處不輕靈;二要遍體氣流行,一定繼續不能停;三要喉頭不要拋,問盡天下眾英豪;如詢大用緣何得,表裡精粗無不到。”第一要點是精神要靜,精神安靜後去統帥身體。這是以神做主宰。這兩個歌訣講清了練功的前後次序關係。從整體來講,應該是神做主宰,精神既要靜,又要集中。神怎麼主宰形體?意念一動,形體就動。但這需要一個過程,因為一開始意念做不了主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會,意念一想手動,手就動了,但是沒有體會到身體裡面是怎麼運動的,那就不是有意識的自覺的動。要做到有意識的自覺的動,那就需要練。怎麼練呢?一開始做不到用神主宰身體。那就用腰做主宰。歌決中講腰是第一主宰,丹田是第一賓輔,這個第一主宰不是第一重要,而是講從練功步驟上首先要練腰做主宰。腰主宰形體得通過氣,這就需要把氣和腰結合起來,也就是要氣沉丹田。練靜功要氣沉丹田,練動功也得氣沉丹田,氣沉丹田後再和腰脊結合起來。”腰脊是第一主宰,丹田是第一賓輔”就是這個意思。氣向丹田集中需要意守丹田或氣沉丹田,但氣怎麼和腰結合起來?怎麼氣貼于脊?怎麼斂氣入骨?有人說一含胸即可做到。哪有這麼簡單!儘管古人把腰和丹田問題作為一個訣竅指出來了,象太極拳歌訣裡面就講了這個問題,但是沒有明確講怎麼解決它。(先講武道,從武道通仙道,實際是比較保險的一條路)
修真證道
關於怎樣把腰和丹田氣結合起來的問題,清朝雍正和乾隆時代的萇乃周寫的《萇氏武技書》闡述得比較細緻,該書在武術界也比較受人推崇。《萇氏武技書?聚精會神氣力淵源論》(聚精會神是日常普通用語,但在氣功和武術中卻是關鍵名詞。”聚精會神”是氣力的淵源,聚精會神之後才會有氣力)中有這麼一段話:
”神者,氣之靈明也,是神化于氣,氣無精不化,是氣又化于精矣。蓋人之生也,藉先天之神以化氣。積氣以成精,以成此形體。既生以後,賴後天水谷之津液以化精,積氣以化神。積氣化精,結于丹鼎,會于丹庭,靈明不測,剛勇莫敵,為內丹之至寶,氣力之根本也。故氣無形,屬陽,而化于神;血有質,屬陰,而化于精。神虛,故靈明不測變化無窮;精實,故充塞凝聚,堅硬莫敵。神必借精,精必附神,精神合一,氣力乃成。夫乃知氣力者,即精神能勝物之謂也。無精神,則無氣力矣。武備如此,惟務聚精會神,以壯氣力。但不知精神何以聚,神何以會,是殫畢生之心力,而漫無適從也。豈知神以氣會,精以神聚,欲求精聚神會,非聚氣不能也。聚氣之法,將谷道一撮,玉莖一收,使在下之氣,盡提于上,而不下走。采天地之氣,盡力一吸,使在上之氣,盡歸於下,而不上散。上下凝合,團聚中宮,則氣聚而精凝,精凝而神會,自然由內而達外,無處不堅硬矣。即南林處女所謂內實精神之說也。但須練之于平日,早成根蒂,方能用之當前,無不堅實。不然,如炮中無硝磺,弩弓無弦箭,滿腔空洞,無物可發,欲求勇猛疾快,如海傾山倒,勢不可遏,必不能也。此練形練氣之最緊者,謹之秘之,切勿妄泄,以遭天譴。”
下面作一簡單解釋。神是氣的靈明部分,用先天的神來化氣是人們生來就有的生命活動。氣足後將化成精。後天的練功是要”聚津成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先用津液化成精,然後把精化成氣。最後再把氣化成神。精神合到一起,才能有氣力。氣力就是精神能夠作用到物上來。只有聚精會神,氣力才能壯。精怎麼聚,神怎麼會,都有方法,不知道方法不行。方法是:採用腹式呼吸,吸氣,肛門收縮,陰莖往裡邊收,把天空之氣往下聚,上下相合集中到中宮。聚精會神這個方法是練氣練形最緊要者,要謹慎地保存它,千千萬萬不要洩露出去,否則老天就會懲罰你。
萇乃周講的撮谷道、收玉莖即前陰、後陰往上縮提。其實關鍵在於會陰。古人研究不了那麼細,一般寫書都是講前陰、後陰往上提,只有極個別的書提到”提月罡(即會陰)」。所以怎樣把氣聚起來和腰相結合,萇乃周也沒有講清楚。儘管民間氣功提過”把前田氣並到後田氣”,但沒有講怎麼並。(武術氣功有五丹田之說,即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前丹田、後丹田。肚臍裡面叫中丹田,心口下面、肚臍上面叫上丹田,肚臍下面到關元部分屬下丹田,靠肚臍這兒叫前丹田,靠命門那兒叫後丹田。”把前田氣並到後田氣”不是指”把先天氣變成後天氣”,而是指把前丹田的氣並到後丹田。)
直腿坐放鬆法對此講得很清楚。直腿坐放鬆法的要領就是吸氣時前陰、後陰、會陰上提,隔肌下降,都往命門那兒歸,同時肚臍也往命門那兒收,這樣既有上下之氣彙聚于中宮,又有把丹田氣和腰脊結合起來,把前田氣變成後田氣。再加上發音法後,顯得更加完善。它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已經全面解決了古人們所要解決的問題。古人講的那些東西還不夠全面、深刻,卻被視為至寶而”謹之秘之,切勿妄泄”。而直腿坐放鬆法不僅全面繼承了古人的東西,而且變得更加完善和系統。所以同志們一定要從內心裡面重視它。一般人沒有更多地接觸過氣功和武術,所以不知道它的重要性,不知道它在什麼意義上是個寶貝。而有些練過功的人則千方百計地找這些東西,因為他們知道它的重要和珍貴。(如果看到這,真得很想得到這個方法,這時再有方法可能就會重視些了吧.)
此法名直腿坐放鬆法:
第一步松腰法是要把氣收到命門,煉精化氣。第二步功是氣從命門出來,練膜絡的開合。第三步功是氣返回內臟,練髒真混元氣。
”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十年而神且靈。”直腿坐放鬆法分為十步功,如果每三個月升一級,三年應該可以練成小乘功夫。
直腿坐放鬆法第一步功:煉精化氣
直腿坐放鬆法的明勁練習是借用形意拳的明勁練法,通過肌肉的用力收縮來把周身的氣一步一步地縮回丹田(命門)
一、下肢明勁練習
(一)預備功(這些方法大家都見過,但有些是秘密的內容哦,在細小處、關鍵處。)
練直腿坐放鬆法之前要先準備一下。準備有二層意思:一是精神準備,二是形體準備。
1。鶴首龍頭。兩腿伸直,大腿、膝蓋和坐具貼實,兩膝、兩腳都要併攏,腳尖微微翹起。儘量把身體坐正。兩手捂在膝蓋上。松肩空腋,肩自然放鬆下沉。擺好坐姿後,集中精神做三個鶴首龍頭,使頭部氣充盈,而且使精神集中起來。此即《周身大用論》講的”一要心性與意靜”。
2。鳴天鼓。兩手上起,掌心捂著耳朵,手指捂在腦後相當於枕骨結節的地方,然後用二指、中指、四指來敲打。先用二指(食指)敲,再用四指敲,最後用中指敲。這麼敲1分鐘左右,最後三個指頭一塊敲三下,然後一撒手,耳朵”嗵”一響。把耳朵捂上後,聲音的空氣傳導受到阻礙,而以骨傳導為主,聲音就比較響,象打雷似的,這叫鳴天鼓。鳴天鼓是聰腦健腦的。這麼敲一敲,腦子裡面很清亮,也比較舒服,精神也容易集中。
3。通腦開智。兩手重疊放在頭頂,順時針轉三圈,逆時針轉三圈,往下壓三下,再往上提三下。
4。聰耳。手下來,把耳廓壓扁了,食指壓在中指上,然後中指彈起來,食指落下來,彈二十四下。這麼一放一彈,耳朵就”嘭、嘭”響。古人管這個也叫鳴天鼓。(《十二段錦》:”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然後,食指沿耳輪腳轉入耳內,轉動時多摸摸耳朵下面和大腦皮層對應的部位。這麼轉到掌心朝前,大拇指和食指成鴨嘴勁,食指沿耳道的彎曲儘量往裡進,直到動不了了,就往裡面振,然後用力一拔,”嘭”地一響,這樣既聰慧耳朵,又通腦子。這也做三次。之後,把耳廓往上提,再順耳朵邊往外揪。最後再揪揪耳垂。
5。運動眼睛。兩手掐腎水訣,小指對著鼻子,集中精神看著小指,發現手指變成了一個圓錐,細看錐尖上面似乎還有一條線。兩手往外分,眼睛注意手指頭,分到看不著了,趕緊停住。然後兩手再很慢很勻地合回來,還沒碰上,視覺就開始交叉。兩手相合後再看那個圓錐,看清楚圓錐了,兩手再往外分,用眼角余光往兩側看,越往邊上越好。當練得精神集中了,眼珠這麼一動,會帶著身體裡面的氣一開一合。所以不是光看手指頭,還要慢慢體會體內的氣機變化。這麼做三次,然後兩手掌心向內,小指相對,和眼睛離得很近。頭保持不動,眼睛隨著手的上升往上看,能看多高就看多高,等看不著了,停一會兒,手再下落至與眼睛相平。往上走往下落,這麼做三次,然後手再往下來。手下落至眼睛剛好看不著了,停一會兒,再上升至與眼睛相平。這麼往下落往上走,做三次,然後手與眼睛等高平著外拉,一般手離開眼睛一尺多,頂多臂伸直了,慢慢再拉回來。反三次。這是通過眼睛的運動來調整氣的運動。一開始感覺不到內氣的變化,不要理它,只要有這個意念,慢慢就會感受到。收功時也還有對眼睛的要求,前後加到一起,相當於視力保健。
6。鼻部揉按。手往下落,小指收起來,食指按著迎香穴正反轉各揉十圈。鼻子有毛病的同學可以多揉幾圈。然後手往下轉到鼻孔,食指按著鼻中隔(別把鼻孔堵上),正反轉各揉十圈。手下落,結成合印手或定印放在肚臍。
7。運動口腔。依次叩門齒、左側臼齒和右側臼齒各五十次,最後再叩門齒五十次。共叩齒二百次。如果牙齒有毛病,就多叩。叩齒時要精神集中,用意念支配上、下頜骨同時動。叩齒一方面能集中精神,另外一方面能強腎(腎主骨,齒為骨之余)。過去把叩齒看得很重,說叩門齒是彙集百神,叩左側臼齒是去不祥,叩右側臼齒是戰邪惡。還有金鐘玉罄之說。
叩齒之後是攪舌。舌頭從上門齒中間開始,沿左、下、右、上的方向(女同學先沿右、下、左、上的方向。因男女氣血有一點差異,所以轉動方向不一樣,其實方向轉反了也沒關係)轉三圈,然後反轉三圈。
之後,舌尖依次點下顎、上顎和門齒縫各五十次(過去講點七十二次)。點下顎時注意點到肚臍和命門的連線當中或靠後,點上顎時點向天門。古人把點上、中、下三個點看得很神秘,說開三皇鎖(天皇、地皇、人皇)不能多點,點多了就把鎖簧給點炸了。過去我也沒敢多試它,所以在講課時沿用了傳統的講法。這些年我試了試,點多了也不炸,而且多點對氣機通暢有好處。
點完之後口裡有很多唾液,這時用唾液漱漱口
(人安靜後出來的唾液清涼香甜),分三口咽下。下嚥時要配合意念下送,同時命門一松。咽第一口時,意念從體中直接送到命門;第二口,意念從左邊(女同學從右邊)劃個弧形下到命門:第三口意念從右邊(女同學從左邊)劃弧下到命門。
8。丹田起火。把手使勁搓燙了,捂在肚臍上。(如果穿著單衣,就感覺能熱到肚臍裡面去。)自然吸氣後,憋著氣(不出氣)發”吽(hong)”字音,等憋不住了,再慢慢把氣放出來,再吸氣發”吽”。發三個”吽”丹田裡面就熱起來了。尤其冬天天冷,這麼來幾個很管事。這在過去是丹田起火的方法。練傳統功法丹田氣足了,丹田一熱,真火就發生了。丹田起火也有竅門。拿手反復搓,搓得越快、越有力,就越燙。通過自身的熱氣,加上發音和集中精神,丹田就熱起來了。《八段錦》裡講”想火發臍輪”就是想裡邊有火,臍輪發熱。不光用意念想,還有調動丹田氣的方法。
9。擰轆轤。就把手放到兩側,掌心朝上,指尖向前,身體往前傾一傾,然後兩肘從下往後、再往上這樣轉。肘往上一來,會陰就收縮上提;一下來會陰就放鬆。同時要配合呼吸。這麼轉八次就行了,願意多做兩次也行。
10。把手放回到膝蓋上。
這些準備動作從頭開始,經眼睛、鼻子、嘴,然後到丹田,丹田氣足了,肘配合著呼吸一轉動,氣不知不覺會往後去,背部的氣就往上走,這在無形之中練了周天功。我們雖然不練周天,但做這個動作對身體裡面的氣是有意義的。
這就是總的預備功。後面每一步功的預備功都不完全一樣,還有它特殊的內容。
這麼一準備,精神集中了,氣也開始集中了,周身的氣往肚臍、命門處輸送,同時練津、咽津,聚津成精,把津液化成精送往命門。古人練津液還有很多內容,僅龍虎大丹就有各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咽氣、咽津液,咽津液為龍,空口咽氣為虎。怎樣咽津液、咽氣是有方法和訣竅的,不是隨便一咽就完了。沒有經過師傳的人不知道具體怎麼咽。有的人咽唾液時”咕隆咕隆”響,有的人說不能響。不同的功門中對這些東西講的是不一樣的。同學們先會叩齒和一般的咽津就行了。練直腿坐到三步功以後,可能就會講咽津液和咽氣,同時配合松筋、松骨。現在先不講這些。
(有幾句話想寫在前面,《西遊記》中為什麼不讓孫悟空直接把經從西天取回,而讓肉眼凡胎的唐僧歷經磨難去取,還要有些殘缺呢?書中言道:「常將容易得,便做等閒看」,世人果就如此。象free536兄的帖子中所說的某些人賣真傳密訣,最低3萬元,最高[全訣全法]8萬元!往往有市場,其實近世高賢已將秘訣和盤托出,但我們就是做等閒看,惜哉!在下將高人隱士如此秘法帖出,讀者有幾?讀者中煉者有幾?煉者中持之以恆者又有幾?大道不傳,良有以也。冒昧書此狂言,與諸道友同勉。)
(二)正功
1。坐姿要求
自然坐姿:兩腿伸直,大腿、膝蓋和坐具貼實,兩膝、兩腳都要併攏,腳尖微微翹起。軀幹自然放鬆並前傾,鬆鬆垮垮猶如被剔去了骨頭。腰直著或彎著都可以
。頭低著,下頜回收,玉枕微上提。兩手捂在膝蓋上。松肩空腋,肩自然放鬆下沉。
採用自然坐姿練坐功時僅腿上繃點勁,別處都要放鬆,象沒骨頭那樣縮著。這麼縮著肩有點發沉,注意腋窩要空松,頭可以低著,脖子往後挺一挺。命門以下要往後突。一開始上身越放鬆越好,越放鬆,命門越往後突。
練坐功時身體放鬆向前彎著,這是為了把韌帶鬆開。如果身體不松到一定程度,有些問題感覺不到。如,從五樞、維道到居髎這一段都是經脈轉換的地方,也是腹橫筋膜向四肢轉移的地方。一開始肌肉、肌腱繃著勁,當它使不上勁,要換勁、鬆開的時候,髂前上棘這個地方非疼不可。
正規坐姿:兩腿伸直,大腿、膝蓋和坐具貼實,兩膝、兩腳都要併攏,腳尖微微翹起。身體中正,即軀幹直著,和大腿之間呈 90o 角。兩手捂在膝蓋上。松肩空腋,肩自然放鬆下沉。腰要放鬆,但骨盆和腰不能斜著向後凸。這有一定的難度。剛開始練習時就把身體坐直,則腰部往往不符合要求。所以初練者應採用自然坐姿。
2。動作要求
第一步。吸氣時,膈膜下降往命門擠(膈肌最下點靠近第二腰椎下緣),肚臍、會陰、胯關節、股四頭肌和大腿根使勁往命門縮,命門往後突,身體自然放鬆往下落;呼氣時,身體各部自然放鬆復原,身體也自然恢復原位。如此反復練習。
第二步。在第一步基礎上加上膝。吸氣時,膝關節催胯關節,往命門收。呼氣時,各部位放鬆。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礎上加上腳。吸氣時,腳趾扣抓,腳心內含,腳催膝,膝催胯,往命門收。呼氣時,各部位放鬆。熟練後,還可以在呼氣時腳往外蹬。
第四步。在熟練掌握第三步的基礎上,開始走力貼于脊。頭不能使勁低著,把下頜收住,喉頭回收找玉枕,玉枕以及耳後的骨頭(耳根勁)都用點意念向上提。這麼做氣比較整,為下步練喉呼吸打下基礎。吸氣時,會陰上提,腹部收縮,胸外開並往回含,一齊往背部合,胸和腹都往脊椎上擠。(肚子儘量向回收,彎著腰時肚臍縮進去老深。)不管膈膜下降。呼氣時放開。一吸氣合住,一呼氣放開。
這實際上練的是腰為第一主宰,丹田為第一輔佐。腰放鬆後,要把丹田氣往回收到腰上。但若腰不松,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一般等背部有了放鬆的感覺才做這個動作。(見後面”怎樣練好明勁”中的”體察軀幹”。)不是非得有那種疼痛感才算放鬆。坐著兩肩放鬆往外一張,就覺得肩和兩肋好象肉沒骨頭那樣向下墜,似乎要墜到胯骨上。沒疼痛感,有這種感受也可以。
當呼吸配合不好,精神不夠集中,腰放鬆還不夠的時候,就直接往回癟肚子練氣貼于脊,也練不出什麼效果。每個人的進展速度是不一樣的。如果不按照前後次序一步一步地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