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红警之超时空兵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列颠的空袭,强度并没有任何降低,而这也让斯大林越发放心了起来。
然而外界并不知道的是,空中要塞这款轰炸机,并不是德国人的轰炸机。
在撒旦中队开始执行轰炸任务的第三个月之后,第二批轰炸机部队也秘密抵达德国,并且被布置在了东线。
第二批抵达德国的战略轰炸部队,拥有三百架空中要塞轰炸机,最主要的是,这一次的轰炸部队,拥有双机组编成,能够保证人员休息,但飞机不休息,作战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德国也秘密调集部队前往东线,在不列颠上空的德国战斗机,变得越来越少,但是对英国本土的轰炸,却越发密集。
全世界都几乎认为,德国人已经准备要登陆英国了,因为大量的情报都充分说明了一点,而德国人在密集的进行登陆作战演习。
不得不说,德国人的准备十分的充分,也真的欺骗了外界。
时间缓缓来到当年的六月下旬,德国精心准备好的攻势,即将爆发。
当樊奕泽正式收到德国突袭苏联的消息之后,也只能对德国表示深深的遗憾,不过这种结果又何尝不是最好的。
尽管有樊奕泽的干预,但巴巴罗萨依然是一个失败的计划,主要原因是德国人十分低估苏联的抵抗能力和意愿。
同时德国军队的战争计划并不一致,计划的后勤准备也不完善。
这必然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后果,战争也就难以避免的走向了胶着的状态。
苏联庞大的人口,和当时世界第二的工业能力,德国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入下风之中。
而这也是因为从一开始,德国就极大低估了苏联的动员能力。
其中苏联军队的主要动员人数(已经受过训练、可以在短期内参战的单位)比德国所预估的高出了两倍。
这是一个相当灾难性的低估,德国从一开始计算敌人有两百个师的部队,但是战争一开始,才发现苏联人有明确番号的部队就已经将近两百个师。
并且在战争的半年之内,苏联已经扩充了同等级的八百个师的单位数量,而且这还没有到苏联能够动员一千万兵力的潜能。
如果说德国陆军的拥有碾压苏联军队的丰富作战经验,拥有各种先进战术和完美的通讯技术,以及不断胜利所带来的信心,所对比的苏联,却严重缺乏领导人、训练、和准备。
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德国后勤计划的缺陷,实为致命。
全面了解双方优劣之后,樊奕泽也没有打算去改变什么,他需要德国,但是不是需要德国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
帮助德国唯一目的是让德国在欧洲战场,更多的牵制美国。
因此为了让美国更加深陷欧洲,樊奕泽帮助德国人,如果可以的话,樊奕泽希望德国能够将战场推进到莫斯科。
所以第二批支援德国的战略轰炸部队,也是竭尽全力的帮助德国人取得更多的优势。
战争爆发的当天夜里,三百架轰炸机与德国数千架战机,奔袭苏联数百个空军基地,一口气摧毁了苏联七八千架飞机。
并且红警兵团的战略轰炸部队,也开始承担对苏联重要工业地区的轰炸行动。
由于有了红警兵团空军的参加,让德国的推进速度也快了不少,解放了德国空军更多的兵力。
樊奕泽的要求,是要尽可能的摧毁苏联的工业实力。
苏联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打造出了全世界第二的机械制造能力,在苏联全国有超过两千家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不但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也能够独立的技术创造能力。
在工业方面,苏联是实际上的多个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这也是为什么苏联能够在巴巴罗萨初期,从逆境之中走出,并且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当德国人最终面对苏联军队的坦克海之后,可见有多么的无奈。
在樊奕泽交给德国人的苏联情报中,有苏联绝大部分主要发电厂的位置,其中包括了苏联境内数个大型的水力发电厂。
在解决掉苏联的空中威胁之后,轰炸目标变成了苏联境内大量的发电设施。
其中红警兵团主要负责对苏联境内的大型水电进行打击,第聂伯河水电站,成为了第一个被摧毁的目标。
为了能够摧毁这座水电站,红警兵团出动了四架空中要塞轰炸机,携带的炸药都是特制的两千磅侵彻炸弹。
毫无防备的苏联人,面对低空精确空投的轰炸机毫无办法,第聂伯河水电站,这座全球最大的水电站,彻底被摧毁,整个水坝都被摧毁,洪水淹没了下游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
导致周边数十个城市的供电,陷入了瘫痪之中,工业停工,许多通讯因此中断。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巴巴罗萨进攻开始的几个月之后,虽然苏联也在不停的征召部队,但是全国的工业,都遭到了十分严重的打击。
哪怕是深入苏联后方的工业,也难以幸免。
为此苏联也只能将幸存的工业,全都迁移到西伯利亚地区,在这里才能够避开德国的轰炸。
苏联人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在战争开始的几个月时间中,苏联人已经失去了制空权,就连后方的天空,苏联人也只能无奈看着德国的飞机在这里肆虐。
对德国的小胡子来说,樊奕泽麾下的战略轰炸部队,实在是太强了,打击效果比德国空军要高出一两倍的效率。
为此小胡子也多次向樊奕泽提出,德国想要购买这款轰炸机的要求,但是都被樊奕泽拒绝了。
对此小胡子也只能要求德国飞机工业,一定要研发出更加强大的轰炸机,以证明日耳曼民族,才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
而在北大西洋上,小胡子也正式提出雇佣潜艇部队的请求。
不列颠的空袭,强度并没有任何降低,而这也让斯大林越发放心了起来。
然而外界并不知道的是,空中要塞这款轰炸机,并不是德国人的轰炸机。
在撒旦中队开始执行轰炸任务的第三个月之后,第二批轰炸机部队也秘密抵达德国,并且被布置在了东线。
第二批抵达德国的战略轰炸部队,拥有三百架空中要塞轰炸机,最主要的是,这一次的轰炸部队,拥有双机组编成,能够保证人员休息,但飞机不休息,作战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德国也秘密调集部队前往东线,在不列颠上空的德国战斗机,变得越来越少,但是对英国本土的轰炸,却越发密集。
全世界都几乎认为,德国人已经准备要登陆英国了,因为大量的情报都充分说明了一点,而德国人在密集的进行登陆作战演习。
不得不说,德国人的准备十分的充分,也真的欺骗了外界。
时间缓缓来到当年的六月下旬,德国精心准备好的攻势,即将爆发。
当樊奕泽正式收到德国突袭苏联的消息之后,也只能对德国表示深深的遗憾,不过这种结果又何尝不是最好的。
尽管有樊奕泽的干预,但巴巴罗萨依然是一个失败的计划,主要原因是德国人十分低估苏联的抵抗能力和意愿。
同时德国军队的战争计划并不一致,计划的后勤准备也不完善。
这必然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后果,战争也就难以避免的走向了胶着的状态。
苏联庞大的人口,和当时世界第二的工业能力,德国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入下风之中。
而这也是因为从一开始,德国就极大低估了苏联的动员能力。
其中苏联军队的主要动员人数(已经受过训练、可以在短期内参战的单位)比德国所预估的高出了两倍。
这是一个相当灾难性的低估,德国从一开始计算敌人有两百个师的部队,但是战争一开始,才发现苏联人有明确番号的部队就已经将近两百个师。
并且在战争的半年之内,苏联已经扩充了同等级的八百个师的单位数量,而且这还没有到苏联能够动员一千万兵力的潜能。
如果说德国陆军的拥有碾压苏联军队的丰富作战经验,拥有各种先进战术和完美的通讯技术,以及不断胜利所带来的信心,所对比的苏联,却严重缺乏领导人、训练、和准备。
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德国后勤计划的缺陷,实为致命。
全面了解双方优劣之后,樊奕泽也没有打算去改变什么,他需要德国,但是不是需要德国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
帮助德国唯一目的是让德国在欧洲战场,更多的牵制美国。
因此为了让美国更加深陷欧洲,樊奕泽帮助德国人,如果可以的话,樊奕泽希望德国能够将战场推进到莫斯科。
所以第二批支援德国的战略轰炸部队,也是竭尽全力的帮助德国人取得更多的优势。
战争爆发的当天夜里,三百架轰炸机与德国数千架战机,奔袭苏联数百个空军基地,一口气摧毁了苏联七八千架飞机。
并且红警兵团的战略轰炸部队,也开始承担对苏联重要工业地区的轰炸行动。
由于有了红警兵团空军的参加,让德国的推进速度也快了不少,解放了德国空军更多的兵力。
樊奕泽的要求,是要尽可能的摧毁苏联的工业实力。
苏联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打造出了全世界第二的机械制造能力,在苏联全国有超过两千家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不但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也能够独立的技术创造能力。
在工业方面,苏联是实际上的多个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这也是为什么苏联能够在巴巴罗萨初期,从逆境之中走出,并且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当德国人最终面对苏联军队的坦克海之后,可见有多么的无奈。
在樊奕泽交给德国人的苏联情报中,有苏联绝大部分主要发电厂的位置,其中包括了苏联境内数个大型的水力发电厂。
在解决掉苏联的空中威胁之后,轰炸目标变成了苏联境内大量的发电设施。
其中红警兵团主要负责对苏联境内的大型水电进行打击,第聂伯河水电站,成为了第一个被摧毁的目标。
为了能够摧毁这座水电站,红警兵团出动了四架空中要塞轰炸机,携带的炸药都是特制的两千磅侵彻炸弹。
毫无防备的苏联人,面对低空精确空投的轰炸机毫无办法,第聂伯河水电站,这座全球最大的水电站,彻底被摧毁,整个水坝都被摧毁,洪水淹没了下游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
导致周边数十个城市的供电,陷入了瘫痪之中,工业停工,许多通讯因此中断。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巴巴罗萨进攻开始的几个月之后,虽然苏联也在不停的征召部队,但是全国的工业,都遭到了十分严重的打击。
哪怕是深入苏联后方的工业,也难以幸免。
为此苏联也只能将幸存的工业,全都迁移到西伯利亚地区,在这里才能够避开德国的轰炸。
苏联人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在战争开始的几个月时间中,苏联人已经失去了制空权,就连后方的天空,苏联人也只能无奈看着德国的飞机在这里肆虐。
对德国的小胡子来说,樊奕泽麾下的战略轰炸部队,实在是太强了,打击效果比德国空军要高出一两倍的效率。
为此小胡子也多次向樊奕泽提出,德国想要购买这款轰炸机的要求,但是都被樊奕泽拒绝了。
对此小胡子也只能要求德国飞机工业,一定要研发出更加强大的轰炸机,以证明日耳曼民族,才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
而在北大西洋上,小胡子也正式提出雇佣潜艇部队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