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舂风棠棣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团结队伍
小鸭“煤球”是我小时候养过的一只鸭子,它浑身黑得象碳一样,所以我管它叫“煤球”“煤球”是一只豁嘴的鸭子,透过那道豁缝,可以看到鸭牙,连鸭贩都不知道它的嘴怎么会那样。他把“煤球”送给我的时候说这种鸭子不好养,我却不信。
“煤球”就这样和我家的芦花鸡、大长脖鹅住进一间圈舍。在鸡、鸭、鹅总共十只的混合宿舍里“煤球”是最小的成员,小的让人担心。它跟在“芦花”和“大长脖”后面,常常伸长了脖子,扑楞着翅膀都撵不上它们。不过还好“煤球”能和圈舍里所有成员和睦相处,它们经常集体到我家屋后的苇塘边刨虫找食。“芦花”眼尖嘴利,它总是第一个发现食物,并“咕咕”地把朋友们招呼过去,大伙分而食之。而邻居黑蛋的队伍常常为了一口吃食而争吵,在我的队伍里没有这种现象“大长脖”像个大哥,专捡豆虫、蜢蚱之类个大的吃“煤球”以地蚕、玉米粒为主,而“芦花”则专挑更小的东西吃。看到它们团结的样子,我从心里也很欣慰。
鸡打鸭斗
八十年代初的农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家家户户的大敞院是乡亲们的走道。正如我和黑蛋经常打架一样,我们两家的家禽也经常在两家院子分界线处“开战”那打斗的程度毫不逊色于电影里的镜头,充满了惊险刺激。
一个夏日的午后,地梨队和黑蛋队又“开战”了。它们在院子里一字排开,相互对恃了一阵后“大长脖”猛的一扫脖子“嘎”的长叫一声,照着黑蛋鹅的脖子就是一口,这家伙总能先发治人,所以屡战屡胜,黑蛋的鹅惊叫了几声,丢下了几片羽毛,便败下阵来。
这边“芦花”也不示弱,它勇敢的和“黑咕咕头”斗了起来“黑咕咕头”比芦花看上去要强壮,两只鸡一时难分胜负。
我家的三只鸭子早已把对方的那只“猴巴赖”给死死围住,看样子它们非要把“猴巴赖”给“吐噜”了不成。
“煤球”站在“大长脖”旁边,嘎嘎的扇着两只翅膀,伸长着脖子助阵。
“芦花”渐渐的有些体力不支,它已经被“黑咕咕头”连啄两下,眼看就要败下阵来。
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煤球”竟踱着鸭步,稳稳的凑到了“黑咕咕头”背后,照着它的屁股就“吐噜”了一下,鸭子虽然没有鸡的嘴尖,但它那嘴的力量可以把石头籽甩开。“煤球”找食吃的时候,我观察了它好几次。
“黑咕咕头”哪里防着“煤球”会有这一招,它惊叫了一声,甩开芦花鸡,就败下阵来。
“煤球”伸着脖子,扑扇着两支小翅膀要追“黑咕咕头”后边“大长脖”又“嘎嘎”的叫了起来,它便转身返回了队伍。
地上飘着几根家禽的毛,这场战斗,地梨队大胜,黑蛋队大败。
我逮住“煤球”把它捧在手上端祥起来,没想到它竟这样勇敢。“煤球”有半斤重了,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它长得竟这么快。而鸭贩曾背着我对黑蛋说,仅看“煤球”那张豁嘴,就会被饿死。
“嘎”“煤球”在我手上摘歪了几下翅膀,欢快的叫了起来。
遭受突袭
“芦花”当上母亲,二十只小鸡在它三个多星期的辛勤孵化下破壳而出,像二十只毛绒绒的小球,跌跌撞撞的跟在“芦花”后面,地梨队又扩大了。
作为小鸡的舅舅和姨妈“煤球”、“大长脖”远远的在旁边护卫着“芦花”一家,它们仍是一个团结的队伍,那张毛绒绒的“毯子”挪到哪里,它们就跟到哪里。
一天我突然听到院子里的鸡、鸭、鹅都大声叫了起来,这声音不是和黑蛋队开战的声音,尤其是“大长脖”那“嘎——嘎——”的拉长了的声调,充满了悲怆,象是受了惊。我赶紧从屋子里跑出来。
“大长脖”伸长了脖子,在地上左右的扫视着,象在跟谁示威。
“芦花”眼睛周围涨得通红,脖子上的羽毛都咋了起来,不安地在苇地边上踱着。我家房后的苇地很深,里面食物很多,极具诱惑力,但也潜在着天敌。只有和“大长脖”在一起的时候“芦花”才敢稍稍探进去一点。
二十只小鸡和“煤球”都不见了踪影。
我到苇地边上找,却连根鸡毛都没有发现。
准是闹黄鼬了,那种黑嘴的黄鼬经常躲在苇塘里拉鸡。其实大一点的鸡它根本拉不动,那家伙专门骑在鸡的背上,用嘴紧紧的咬住鸡冠或鸡脖子,惊得鸡慌不择路,在它的操纵下乱跑,跑到没有力气的时候,它才把鸡咬死吃掉。
昨天黑蛋还跟我说“黑咕咕头”让黄鼬给拉走的事,我怎么这么大意。
眼看“芦花”三个星期的努力工作就要泡汤,突然从苇地里传来“煤球”“嘎、嘎”的清脆的叫声。
我急忙跑过去,煤球从苇塘里钻出身子,它挥舞着两只小翅膀,前面还撵着两只小鸡。见了我,它的叫声由紧张变得欢快了。
“芦花”把两只小鸡紧紧的偎在身子下面,一动不动。我抓住“煤球”它疲惫地站在我的巴掌上,有些站不稳。“煤球”浑身是土,蹼上破了一块皮,那张豁嘴露出的牙齿上,挂着两根动物的毛,好像它刚参与了一场搏斗。“煤球”已经一斤多重了。
煤球真是一位称职的舅舅,我把那毛从“煤球”的嘴上摘下来,问它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嘎、嘎”“煤球”叫了两声,听不出它在说什么。
新的生活
尽管我加强了防范,但屋后的大苇塘却完全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钻出偷吃家禽的天敌。又有两只鸭子末名其妙的失踪了,剩下的一只还被咬伤了脚,只有“煤球”好好的,但从它的叫声中可以听出来“煤球”也有些不安了。
母亲说把这两只鸭送给鸭王吧,要不然全得被黄鼬咬死。
鸭王是村子里最会养鸭的人,他从六岁就开始养鸭,养了都五十多年了,仍乐此不疲。鸭王一共养了多少只鸭子没人知道,但他养的鸭子下的蛋个大,六个就可以高高的称上一斤,许多城里人常开着小轿车到鸭舍来买。村子池塘里的水都干了,他便率领鸭群到... -->>
团结队伍
小鸭“煤球”是我小时候养过的一只鸭子,它浑身黑得象碳一样,所以我管它叫“煤球”“煤球”是一只豁嘴的鸭子,透过那道豁缝,可以看到鸭牙,连鸭贩都不知道它的嘴怎么会那样。他把“煤球”送给我的时候说这种鸭子不好养,我却不信。
“煤球”就这样和我家的芦花鸡、大长脖鹅住进一间圈舍。在鸡、鸭、鹅总共十只的混合宿舍里“煤球”是最小的成员,小的让人担心。它跟在“芦花”和“大长脖”后面,常常伸长了脖子,扑楞着翅膀都撵不上它们。不过还好“煤球”能和圈舍里所有成员和睦相处,它们经常集体到我家屋后的苇塘边刨虫找食。“芦花”眼尖嘴利,它总是第一个发现食物,并“咕咕”地把朋友们招呼过去,大伙分而食之。而邻居黑蛋的队伍常常为了一口吃食而争吵,在我的队伍里没有这种现象“大长脖”像个大哥,专捡豆虫、蜢蚱之类个大的吃“煤球”以地蚕、玉米粒为主,而“芦花”则专挑更小的东西吃。看到它们团结的样子,我从心里也很欣慰。
鸡打鸭斗
八十年代初的农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家家户户的大敞院是乡亲们的走道。正如我和黑蛋经常打架一样,我们两家的家禽也经常在两家院子分界线处“开战”那打斗的程度毫不逊色于电影里的镜头,充满了惊险刺激。
一个夏日的午后,地梨队和黑蛋队又“开战”了。它们在院子里一字排开,相互对恃了一阵后“大长脖”猛的一扫脖子“嘎”的长叫一声,照着黑蛋鹅的脖子就是一口,这家伙总能先发治人,所以屡战屡胜,黑蛋的鹅惊叫了几声,丢下了几片羽毛,便败下阵来。
这边“芦花”也不示弱,它勇敢的和“黑咕咕头”斗了起来“黑咕咕头”比芦花看上去要强壮,两只鸡一时难分胜负。
我家的三只鸭子早已把对方的那只“猴巴赖”给死死围住,看样子它们非要把“猴巴赖”给“吐噜”了不成。
“煤球”站在“大长脖”旁边,嘎嘎的扇着两只翅膀,伸长着脖子助阵。
“芦花”渐渐的有些体力不支,它已经被“黑咕咕头”连啄两下,眼看就要败下阵来。
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煤球”竟踱着鸭步,稳稳的凑到了“黑咕咕头”背后,照着它的屁股就“吐噜”了一下,鸭子虽然没有鸡的嘴尖,但它那嘴的力量可以把石头籽甩开。“煤球”找食吃的时候,我观察了它好几次。
“黑咕咕头”哪里防着“煤球”会有这一招,它惊叫了一声,甩开芦花鸡,就败下阵来。
“煤球”伸着脖子,扑扇着两支小翅膀要追“黑咕咕头”后边“大长脖”又“嘎嘎”的叫了起来,它便转身返回了队伍。
地上飘着几根家禽的毛,这场战斗,地梨队大胜,黑蛋队大败。
我逮住“煤球”把它捧在手上端祥起来,没想到它竟这样勇敢。“煤球”有半斤重了,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它长得竟这么快。而鸭贩曾背着我对黑蛋说,仅看“煤球”那张豁嘴,就会被饿死。
“嘎”“煤球”在我手上摘歪了几下翅膀,欢快的叫了起来。
遭受突袭
“芦花”当上母亲,二十只小鸡在它三个多星期的辛勤孵化下破壳而出,像二十只毛绒绒的小球,跌跌撞撞的跟在“芦花”后面,地梨队又扩大了。
作为小鸡的舅舅和姨妈“煤球”、“大长脖”远远的在旁边护卫着“芦花”一家,它们仍是一个团结的队伍,那张毛绒绒的“毯子”挪到哪里,它们就跟到哪里。
一天我突然听到院子里的鸡、鸭、鹅都大声叫了起来,这声音不是和黑蛋队开战的声音,尤其是“大长脖”那“嘎——嘎——”的拉长了的声调,充满了悲怆,象是受了惊。我赶紧从屋子里跑出来。
“大长脖”伸长了脖子,在地上左右的扫视着,象在跟谁示威。
“芦花”眼睛周围涨得通红,脖子上的羽毛都咋了起来,不安地在苇地边上踱着。我家房后的苇地很深,里面食物很多,极具诱惑力,但也潜在着天敌。只有和“大长脖”在一起的时候“芦花”才敢稍稍探进去一点。
二十只小鸡和“煤球”都不见了踪影。
我到苇地边上找,却连根鸡毛都没有发现。
准是闹黄鼬了,那种黑嘴的黄鼬经常躲在苇塘里拉鸡。其实大一点的鸡它根本拉不动,那家伙专门骑在鸡的背上,用嘴紧紧的咬住鸡冠或鸡脖子,惊得鸡慌不择路,在它的操纵下乱跑,跑到没有力气的时候,它才把鸡咬死吃掉。
昨天黑蛋还跟我说“黑咕咕头”让黄鼬给拉走的事,我怎么这么大意。
眼看“芦花”三个星期的努力工作就要泡汤,突然从苇地里传来“煤球”“嘎、嘎”的清脆的叫声。
我急忙跑过去,煤球从苇塘里钻出身子,它挥舞着两只小翅膀,前面还撵着两只小鸡。见了我,它的叫声由紧张变得欢快了。
“芦花”把两只小鸡紧紧的偎在身子下面,一动不动。我抓住“煤球”它疲惫地站在我的巴掌上,有些站不稳。“煤球”浑身是土,蹼上破了一块皮,那张豁嘴露出的牙齿上,挂着两根动物的毛,好像它刚参与了一场搏斗。“煤球”已经一斤多重了。
煤球真是一位称职的舅舅,我把那毛从“煤球”的嘴上摘下来,问它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嘎、嘎”“煤球”叫了两声,听不出它在说什么。
新的生活
尽管我加强了防范,但屋后的大苇塘却完全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钻出偷吃家禽的天敌。又有两只鸭子末名其妙的失踪了,剩下的一只还被咬伤了脚,只有“煤球”好好的,但从它的叫声中可以听出来“煤球”也有些不安了。
母亲说把这两只鸭送给鸭王吧,要不然全得被黄鼬咬死。
鸭王是村子里最会养鸭的人,他从六岁就开始养鸭,养了都五十多年了,仍乐此不疲。鸭王一共养了多少只鸭子没人知道,但他养的鸭子下的蛋个大,六个就可以高高的称上一斤,许多城里人常开着小轿车到鸭舍来买。村子池塘里的水都干了,他便率领鸭群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