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大明之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得不说此战成果丰厚之极。
算上张明远独自歼敌那次,合计剿灭倭寇五十六人(纯种倭),生擒二十人,顺带揪出通倭贼子县丞一名、衙役一名。
事已至此,关于吴操之通倭之事就不能不和知县柳东伯沟通了。
张明远思虑周祥,柳东伯胆小怕事也罢,懦弱无能也罢,可总归是一县之主,通倭大事不给他通报,绕过了他,肯定是说不过去的,若最后弄巧成拙,大事坏亦!
作为下属,甭管‘领导’如何懦弱,如何草包,遇到大事而绕过他,肯定说不过去,再说有‘领导’挡在前面,属下至少有一个挡箭牌,关键时刻可以全身而退。
于是张明远对官场生存更悟了,将来若能开府建牙,成为某个单位的一把手,遇到大事,属下隐瞒不报,以他的暴脾气,张明远觉得----非抽死他不可。
...............
县衙前堂。
知县柳东伯、杜闻铭父子、张明远围坐一团,没有往日议事吵吵的场面,四人都是皱眉沉思,低头不语。
今日议事,知县难得自作主张没有通报吴操之、王玄二人。
议事刚开始,杜老爷子便简明扼要地向柳东伯做了通倭事件专题报告.......
而后,张明远全力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深刻指出事态严重性,着重分析利害关系,娓娓道来道君皇帝善变的悲惨事实......最后呜呼痛哉,以《县丞吴操之通倭,通报总督府后,柳东伯的后半辈子亮了》深度好文结束.......其思路之清晰,分析之透彻,语气之真挚,态度之端正,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细思极恐。
张明远的危言耸听是有道理的,以柳东伯谨小慎微的性格,社会正能量、责任感在他心中只是过眼烟云,大义凛然也好,义正言辞也罢,都不足以打动他那颗早已凌乱的玻璃心,非要以涉及自身利害言论相激不可。况且此事关乎抗倭大业,已上升到政治大局高度,所以张明远不得不小心处理,因此开口陈述时,便极力诠释通倭事件的重大严肃性,以及可能带给知县大人的严重后果。
铺垫了一大堆,只为后续即将开展的审讯工作打下坚实的心理威慑基础,同时也希冀能看到知县的不良反应,再为心中早已谋划好的计策做铺垫。
果然,张明远的陈述尚未完结,柳东伯大人就显得不淡定了,宛如即将上刑场的死刑犯,浑身散发着绝望的气息.........
身着大绿官袍的柳东伯面色苍白,仿佛植物人似的一寸、一寸,又一寸地向下瘫.....最后软软地倒在座位上,写成了一个胖胖的‘北京躺’,浑身颤抖不停;由于过度紧张,一层接一层的密汗不断从细密的表皮下渗出来,不多时便满头大汗,氤瀂之气自头顶结的发髻上冉冉升起,配合着他那白胖浑圆的脸庞,宛如刚出锅冒着热气的大馒头。
也难怪知县细思恐极,身为一县之长,下属竟然犯下通倭之大罪,若被监察御史知道了,仅凭周星驰似的‘能把死人说活了,能把钢管说直了’的口活,绝对能把你置之死地而来年生;就算事后调查证明你没有通倭之情,但疏于监督管教之责也跑不了的,不死也得扒层皮下来,最起码丢官罢职是一定的。也可能八辈至十八代辈祖宗都要受到无情的诅咒,尤其女性祖宗肯定会受到天下百姓惨绝人寰的超友谊语言关照,若先祖泉下有知,会不会扒棺诈尸也很难说。
此时,知县大人出现这幅模样可以理解。
讲真的,张明远有些鄙夷知县大人的为官、为人之道,为官不能秉公处事,为人只是推诿圆滑,没有一点自作主张,于国于民于朋友毫无益处。
感受着柳东伯的痛苦,张明远忽然有些无语,想不明白老天爷为什么选派他到大明王朝出差?他抱怨过,怨恨过,最后却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了。谁想刚来就碰到这么一件捅破天的大事,生性不喜复杂的他,就不得不考虑历史进程了,难道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磨其心性.....’?
脑子很乱,学识也有限,不知道这句诗能不能对上号。
记得前世阅读《明朝那些事》时,也没看到过有关通倭事件的记载啊?胡宗宪好像........
肯定是穿越到了平行世界了,要不怎么会冒出... -->>
不得不说此战成果丰厚之极。
算上张明远独自歼敌那次,合计剿灭倭寇五十六人(纯种倭),生擒二十人,顺带揪出通倭贼子县丞一名、衙役一名。
事已至此,关于吴操之通倭之事就不能不和知县柳东伯沟通了。
张明远思虑周祥,柳东伯胆小怕事也罢,懦弱无能也罢,可总归是一县之主,通倭大事不给他通报,绕过了他,肯定是说不过去的,若最后弄巧成拙,大事坏亦!
作为下属,甭管‘领导’如何懦弱,如何草包,遇到大事而绕过他,肯定说不过去,再说有‘领导’挡在前面,属下至少有一个挡箭牌,关键时刻可以全身而退。
于是张明远对官场生存更悟了,将来若能开府建牙,成为某个单位的一把手,遇到大事,属下隐瞒不报,以他的暴脾气,张明远觉得----非抽死他不可。
...............
县衙前堂。
知县柳东伯、杜闻铭父子、张明远围坐一团,没有往日议事吵吵的场面,四人都是皱眉沉思,低头不语。
今日议事,知县难得自作主张没有通报吴操之、王玄二人。
议事刚开始,杜老爷子便简明扼要地向柳东伯做了通倭事件专题报告.......
而后,张明远全力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深刻指出事态严重性,着重分析利害关系,娓娓道来道君皇帝善变的悲惨事实......最后呜呼痛哉,以《县丞吴操之通倭,通报总督府后,柳东伯的后半辈子亮了》深度好文结束.......其思路之清晰,分析之透彻,语气之真挚,态度之端正,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细思极恐。
张明远的危言耸听是有道理的,以柳东伯谨小慎微的性格,社会正能量、责任感在他心中只是过眼烟云,大义凛然也好,义正言辞也罢,都不足以打动他那颗早已凌乱的玻璃心,非要以涉及自身利害言论相激不可。况且此事关乎抗倭大业,已上升到政治大局高度,所以张明远不得不小心处理,因此开口陈述时,便极力诠释通倭事件的重大严肃性,以及可能带给知县大人的严重后果。
铺垫了一大堆,只为后续即将开展的审讯工作打下坚实的心理威慑基础,同时也希冀能看到知县的不良反应,再为心中早已谋划好的计策做铺垫。
果然,张明远的陈述尚未完结,柳东伯大人就显得不淡定了,宛如即将上刑场的死刑犯,浑身散发着绝望的气息.........
身着大绿官袍的柳东伯面色苍白,仿佛植物人似的一寸、一寸,又一寸地向下瘫.....最后软软地倒在座位上,写成了一个胖胖的‘北京躺’,浑身颤抖不停;由于过度紧张,一层接一层的密汗不断从细密的表皮下渗出来,不多时便满头大汗,氤瀂之气自头顶结的发髻上冉冉升起,配合着他那白胖浑圆的脸庞,宛如刚出锅冒着热气的大馒头。
也难怪知县细思恐极,身为一县之长,下属竟然犯下通倭之大罪,若被监察御史知道了,仅凭周星驰似的‘能把死人说活了,能把钢管说直了’的口活,绝对能把你置之死地而来年生;就算事后调查证明你没有通倭之情,但疏于监督管教之责也跑不了的,不死也得扒层皮下来,最起码丢官罢职是一定的。也可能八辈至十八代辈祖宗都要受到无情的诅咒,尤其女性祖宗肯定会受到天下百姓惨绝人寰的超友谊语言关照,若先祖泉下有知,会不会扒棺诈尸也很难说。
此时,知县大人出现这幅模样可以理解。
讲真的,张明远有些鄙夷知县大人的为官、为人之道,为官不能秉公处事,为人只是推诿圆滑,没有一点自作主张,于国于民于朋友毫无益处。
感受着柳东伯的痛苦,张明远忽然有些无语,想不明白老天爷为什么选派他到大明王朝出差?他抱怨过,怨恨过,最后却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了。谁想刚来就碰到这么一件捅破天的大事,生性不喜复杂的他,就不得不考虑历史进程了,难道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磨其心性.....’?
脑子很乱,学识也有限,不知道这句诗能不能对上号。
记得前世阅读《明朝那些事》时,也没看到过有关通倭事件的记载啊?胡宗宪好像........
肯定是穿越到了平行世界了,要不怎么会冒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