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小说网 www.qudu.la,我欲为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继任的何贯笼络了去,或辞官,还有一些给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死于非命,又有些囚禁在牢中。
只有俞莲臣,带了一支薛将军的心腹,杀出关外。
关外是鞑靼人的地盘,按理说他们那支军队不过百人,有死无生的,所以何贯也并没当回事,又怕朝廷知道后会责罚自己管束不利,所以最初居然都没有上奏。
可后来,俞莲臣在外,用游击战术,连连消灭了鞑靼的几股兵力,这才引起了何贯的注意。
说来好笑的很,何贯本不想剿灭俞莲臣。
激发他想灭了俞莲臣部的原因,却是因为鞑靼部族首领的请求,要求尽快把这支总是“骚扰”“侵略”他们的明军撤回。
这倒也是个理由,何贯就以“率兵谋反”,“扰乱边境和平”的罪名上奏,表示先前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恩威并施,已经跟鞑靼人达成了和平协议,但俞莲臣居心叵测,拥兵自重,大逆谋乱。
正嘉皇帝听闻,自然震怒,便命人将俞莲臣部拿下。
经过近一年时间,在鞑靼跟朝廷军力双重压迫下,才终于擒住了俞莲臣,先前押解回京,镇抚司审讯完毕,定在今日于菜市口斩首示众。
俞莲臣的双手给铁链锁住,双脚亦挂着重重的链子,偌大的铁环上给鲜血染的湿漉漉的,他身着的本是件白色的囚衣,此刻却看不出本来面目,到处都是血迹斑斑。
他的头发散乱,被鲜血濡染,好几绺纠结在一起,遮挡了半边脸,脸颊上亦有新鲜的伤痕,却依稀仍能看出原本清俊的五官:长眉入鬓,凤眸微挑。
若不是围观的百姓们知道他是带兵的将军,还以为是哪个文质彬彬的饱学儒生呢。
俞莲臣盘膝而坐,闭着双眼,显得很是安然淡定,他的双手搁在膝头,原本修长的手指不知是因为受刑还是先前打仗的缘故,伤痕累累,新伤摞着旧痕,难以分辨,左手的尾指甚至都明显地断了一节。
负责押送的,是镇抚司的精锐,看着他如此神情气质,心里倒也不得不佩服是条汉子。
只是那些不知真相的百姓们,因痛恨谋逆之人,所以在跟随囚车而行的时候,时不时地会扔些烂菜叶,甚至碎石之类的,镇抚司的人虽想喝止,但知道俞莲臣的身份敏感,又是将死之人,便隐忍不语。
所以一路走来,俞莲臣额头身上,不免又多了好些伤处。
眼见菜市口将到,突然之间,囚车后面一阵骚乱,镇抚司的人吃了一惊,今日他们负责押送俞莲臣去菜市口,一路严防,就是怕有他的同党趁机劫人,当即纷纷腰刀出鞘,四顾警戒。
百姓们微微骚动,目光所至,却是一道黑白分明的影子。
镇抚司众人看清来人,虽不敢放松戒备,却也都心中诧异,原来这追着囚车过来的,竟是个甚是年轻的女冠子。
没有戴法冠,满头青丝都给一根乌木簪子别在发顶心,却越发显出天生丽质的容貌,春山如画,双眸盈耀,像是白水银里点着两丸黑水银。
她通身上下再无任何的装饰点缀,唯一的亮色,是那点樱红正好的唇。但就算素净到这种地步,却偏有一种身上微微有光的感觉。
镇抚司众人面面相觑,也是不能出声。为首的镇抚司副统领季骁从惊愕中反应过来,忙喝道:“站住,是什么人?”紧握着刀柄的手,却下意识地放松了许多。
薛翃不回答,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囚车中的人。
是,的确是俞莲臣,衣衫褴褛,浑身是伤,脸几乎都看不出本来的样子,但的确是他。
原本压抑的眼泪在瞬间撞上了眼眶,薛翃生生地咽了口唾沫,顺便把泪也逼了回去,但因为这一层泪光,却更让她的双眸璀璨闪耀,也许是那种注视太过耀眼而熟悉,囚车中闭着双眼的俞莲臣,慢慢地睁开眼睛。
薛翃嘴角微动:“连城。”
俞莲臣是薛将军收留的孤儿,名字也是薛将军给起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清白高洁,这名字也是将军对他的期许,想让他成为真正的廉洁奉公,利国利民之臣。
俞莲臣比薛翃小一岁,人生的很好就占便宜些,薛翃很喜欢跟他一起玩耍。
那会儿两人都还小些,薛翃叫他的名字,总觉着绕口,一来二去,把“莲臣”叫成了“连城”。
俞莲臣也不以为意,就由得她这么叫了下来。
这世间也只有薛翃这样称呼他。
此刻,围观行刑的百姓们人头攒动,人声嘈杂,俞莲臣不可能听见这一声。
隔着囚车两人目光相对,俞莲臣的双眸给乱发遮住,薛翃看不清他是何眼神。
“喂!”季骁瞥见自己身侧有一道人影正走过来,心头一凛,忙又喝道,“你还不让开?别耽误了午时行刑。”
他走前一步,想要将薛翃推开。
正在这时,萧西华追了过来,见状抬臂挡住:“别对我小师姑无礼。”
季骁微怔,可在这时候他身侧那人已经走了过来,看打扮,是宫中的内侍。
这太监敛着双手,目光在薛翃跟萧西华之间逡巡片刻,皮笑肉不笑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啊?跑到这儿跟这反贼……是有什么亲戚关系吗?”
季骁眉头一皱,本想赶在这太监来之前打发了薛翃两人,如今给这太监盯上,却是晚了。
镇抚司审讯俞莲臣,便是想让他招认同党都有谁,俞莲臣却实在是个硬汉,从始至终,不管用什么酷刑只是冷笑而已。
镇抚司如实上报,说并无同党,可宫内却有不同的意见。这内侍太监名为田丰,今日随行监斩的,心思最为歹毒。
就在季骁觉着这两个道者处境不妙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无量天尊”,从背后传来。
众人回头,却见身后有一堆道者,簇拥着当中一人,缓步而来。
在这人身边另有个内侍,却是宫内的郝宜郝公公。
这被众人簇拥的,自然就是陶玄玉了,他身上穿着的是蜀中特送的锦纹云缎,雪色不染纤尘,散发着淡淡珠光,外罩着同玄色的天丝纱道袍,据说一整件衣裳所费的布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团在手心,轻若无物,巧夺天工。
头顶所戴,却是正嘉皇帝亲赐的沉水香法冠,佩戴在身上,每时每刻都有奇香随身。
陶玄玉常年修道,被弟子们侍奉朝拜,所谓居移气养移体,自练得身形如鹤,气质脱俗,又加上他本就生得长眉细目,清秀超逸,三绺长髯飘飘更添了几分仙气,让人一看,便心生敬慕膜拜之心。
那拦路的太监田丰,跟随行陶玄玉身边的郝宜是认得的,也知道他今儿是去办迎接陶天师的差事,如今见他毕恭毕敬地陪着陶玄玉而来,当即忙换了笑脸,躬身道:“不知道是天师驾到,奴婢失礼了。”
陶玄玉见他倒也恭敬,淡瞥了一眼,却并不予理会,只叹道:“怪不得贫道进城以来,总有些闷滞不快之感,原来应在这里。”
他自顾自地看向薛翃,道:“和玉,多亏了你发现的早,不然的话就大错铸成了。”
薛翃见他来到,又听了这句,便退后一步:“还请师兄慈悲,禳解了这宗灾祸吧。”
他们两人这一对一合,田太监跟郝太监都怔住了。
郝宜忙道:“天师大人,您、您指的是什么?”
陶玄玉眉峰一蹙,淡淡道:“我先前说,本来算到今日乾天入于坤地,顺乎天,应乎人,上兑下泽,利于圣主,但是,是谁选的这日子杀人?”
田太监忙道:“这、这是谋逆的重犯,是皇上亲自批朱准予今日午时三刻斩首示众的。”
陶玄玉道:“哼,圣主未必就喜欢选在今天,可知此人身上带煞,今日午时若冲了他的煞,便影响了兑泽之象!更加不利于圣主,速把他带回原来所处之地,择日再做打算。”
郝宜愣了愣,忙道:“还不快听天师的?”
田丰却道:“天师!这是皇上旨意要杀的人,如今退了回去,岂不是违背了圣旨?”
郝宜道:“天师已经算出今日若杀俞莲臣,便对皇上不利,你这样阻拦,岂不是想坐视看皇上被煞气所冲吗?”
田丰语塞:“话虽如此,但如果皇上追究起抗旨之罪,谁来承担?奴婢可是承担不了。”他不怀好意地瞪着郝宜。
郝宜跟田丰虽同是内侍,向来两人却很不对脾气,郝宜听他像是要把锅推到自己身上,一时生气:“你!”
正争执着,却听陶玄玉仍是淡然不惊地说道:“尔等不必忧虑,这件事贫道会亲自向皇上禀明。”
郝宜听了,便对田丰道:“你听见了?道长自有主张,我们为皇上办事,本是一切都要以皇上的安危为己任,你却先想到抗旨之罪怕自个儿担干系,胆小如鼠,哼!”
田丰回瞪看一眼,又对陶玄玉陪笑道:“有天师的话,奴婢自然是放一百二十个心呢。”说着便对季骁道:“季统领,天师的话你也听见了?还是把人先押回镇抚司吧?”
季骁暗松了口气,却不动声色道:“遵命。”
田丰斜睨俞莲臣,冷笑道:“可让你这反贼再多活一日。还不感谢天师法驾?”
囚牢中,俞莲臣看向陶玄玉,半晌,仍是闭了双眼,一言不发。
田丰喝道:“逆贼就是逆贼。不知好歹。”
陶玄玉身后站着的薛翃,她已经不敢再同俞莲臣对视了,如果再多看一会儿,很怕自己会忍不住露出马脚。
***
而就在陶玄玉“禳解”的时候,在中通大街旁边最高的酒楼月华楼上,有两人立在栏杆前,把这一幕看了个清楚分明。
其中一人望着囚车倒回,说道:“看样子今儿是杀不成了。”
另一人道:“怪得很,这陶天师一进京,怎么就拦着杀俞莲臣?”
先前那人的目光,此刻早从陶玄玉身上转到他身后那道娇小的身影上,阴鸷的眼神在薛翃清冷的容颜上徘徊片刻,问道:“那个女冠是谁?”
因为保命丹的药性特殊,炼制其实需要至少三天的时间,只是薛翃想宝鸾尽快服用,身体能够尽快好转,所以便一刻不离地守着,以确保每一步都不会有错漏。
这具身体本就虚弱,自然禁不起这样的折腾。方才在石狮子上趴了趴,几乎就想在瞬间放下一切,彻底睡过去了事。
没想到就在这般毫无设防的情况下,正嘉竟然出现了。
薛翃抬头,但眼前所见,只有一个高挑的朦胧暗影。
宫道两侧的灯笼已经点燃了,太监手中也挑着龙兴灯笼,薛翃微微凝神,发现那个人的眉眼熠熠地沉浸在光影之中,一如既往,毫无改变的样子。
可她眼前突然出现在行刑那日,给绑在柱子上,四肢都僵硬无法动弹,眼前那遮天蔽日的血红色,那种血红,瞬间把正嘉的身形也淹没在内。
没有任何预兆,薛翃往后跌倒。
正嘉皇帝吃了一惊。
他本能地踏前两步想要将人扶住,却有个身影更快地赶到,抢先及时地将薛翃扶抱住。
***
薛翃深知正嘉的性子,他的心意已动,就绝不会收敛退缩。
丹房内听郝宜来请,薛翃不肯从命,一自然是为了丹药,二却是因为深知正嘉的脾气。
正嘉甚是推崇方外的修道之人,既然让郝宜来请,可见是对和玉也起了兴趣,就算她不肯去,对正嘉而言也绝非忤逆抗旨,何况她写了那个字。
那是投其所好。
正嘉虽沉迷道术,却是个极聪慧的心性,之前薛翃伴驾,他便经常写些字谜,发给朝臣,或者宠妃,薛翃最解他的意思,别人不懂的,往往她会解答,所以正嘉也对她格外另眼相看。
甚至有一次对她说道:“爱妃才是朕的解语花,不像是何妃,真是辜负了好名字。”
当时的淑妃就是何雅语,薛翃笑道:“淑妃在这些上面虽然等闲,心思还是很玲珑精细的,比如皇上前日咳嗽了声,淑妃便立刻叫人炖了雪蛤百合汤给皇上润肺。臣妾看似精巧实则驽钝,心里毕竟缺乏算计。”
正嘉那会儿将她搂入怀中,带笑说道:“你要什么算计,朕就爱你这般天然娇憨,有朕在,你也不需要算计什么。”
薛翃那会儿是为了后宫和睦,免得正嘉的话传到淑妃耳中去,引淑妃不高兴。所以在正嘉面前为她说好话,没想到这句却是一语成谶的意思。
可是经过三年的沉淀,她居然还是有些无法面对这个人。
一想到那日黄昏正嘉若隐若现的眼神,那股撕筋裂肉般的惨痛如此鲜明的浮现。
听冬月说起,那时她晕厥的时候,是萧西华及时赶到,陶玄玉却仍在布置罗天大醮禳除邪祟之事,不曾回来。
西华将她带回了放鹿宫,正嘉皇帝则派了郝宜在放鹿宫观察侍候,先前太医们来看过,无非是说她身体虚弱,又加上耗神劳力,需要好生调养歇息,如此而已。
薛翃醒来的时候已经寅时将过,西华见她醒了,便道:“小师姑,你不要太过劳累,好歹要照看好自己,别叫人太担心了。”
薛翃道:“你不在你师父身边,怎么回来了?”
继任的何贯笼络了去,或辞官,还有一些给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死于非命,又有些囚禁在牢中。
只有俞莲臣,带了一支薛将军的心腹,杀出关外。
关外是鞑靼人的地盘,按理说他们那支军队不过百人,有死无生的,所以何贯也并没当回事,又怕朝廷知道后会责罚自己管束不利,所以最初居然都没有上奏。
可后来,俞莲臣在外,用游击战术,连连消灭了鞑靼的几股兵力,这才引起了何贯的注意。
说来好笑的很,何贯本不想剿灭俞莲臣。
激发他想灭了俞莲臣部的原因,却是因为鞑靼部族首领的请求,要求尽快把这支总是“骚扰”“侵略”他们的明军撤回。
这倒也是个理由,何贯就以“率兵谋反”,“扰乱边境和平”的罪名上奏,表示先前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恩威并施,已经跟鞑靼人达成了和平协议,但俞莲臣居心叵测,拥兵自重,大逆谋乱。
正嘉皇帝听闻,自然震怒,便命人将俞莲臣部拿下。
经过近一年时间,在鞑靼跟朝廷军力双重压迫下,才终于擒住了俞莲臣,先前押解回京,镇抚司审讯完毕,定在今日于菜市口斩首示众。
俞莲臣的双手给铁链锁住,双脚亦挂着重重的链子,偌大的铁环上给鲜血染的湿漉漉的,他身着的本是件白色的囚衣,此刻却看不出本来面目,到处都是血迹斑斑。
他的头发散乱,被鲜血濡染,好几绺纠结在一起,遮挡了半边脸,脸颊上亦有新鲜的伤痕,却依稀仍能看出原本清俊的五官:长眉入鬓,凤眸微挑。
若不是围观的百姓们知道他是带兵的将军,还以为是哪个文质彬彬的饱学儒生呢。
俞莲臣盘膝而坐,闭着双眼,显得很是安然淡定,他的双手搁在膝头,原本修长的手指不知是因为受刑还是先前打仗的缘故,伤痕累累,新伤摞着旧痕,难以分辨,左手的尾指甚至都明显地断了一节。
负责押送的,是镇抚司的精锐,看着他如此神情气质,心里倒也不得不佩服是条汉子。
只是那些不知真相的百姓们,因痛恨谋逆之人,所以在跟随囚车而行的时候,时不时地会扔些烂菜叶,甚至碎石之类的,镇抚司的人虽想喝止,但知道俞莲臣的身份敏感,又是将死之人,便隐忍不语。
所以一路走来,俞莲臣额头身上,不免又多了好些伤处。
眼见菜市口将到,突然之间,囚车后面一阵骚乱,镇抚司的人吃了一惊,今日他们负责押送俞莲臣去菜市口,一路严防,就是怕有他的同党趁机劫人,当即纷纷腰刀出鞘,四顾警戒。
百姓们微微骚动,目光所至,却是一道黑白分明的影子。
镇抚司众人看清来人,虽不敢放松戒备,却也都心中诧异,原来这追着囚车过来的,竟是个甚是年轻的女冠子。
没有戴法冠,满头青丝都给一根乌木簪子别在发顶心,却越发显出天生丽质的容貌,春山如画,双眸盈耀,像是白水银里点着两丸黑水银。
她通身上下再无任何的装饰点缀,唯一的亮色,是那点樱红正好的唇。但就算素净到这种地步,却偏有一种身上微微有光的感觉。
镇抚司众人面面相觑,也是不能出声。为首的镇抚司副统领季骁从惊愕中反应过来,忙喝道:“站住,是什么人?”紧握着刀柄的手,却下意识地放松了许多。
薛翃不回答,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囚车中的人。
是,的确是俞莲臣,衣衫褴褛,浑身是伤,脸几乎都看不出本来的样子,但的确是他。
原本压抑的眼泪在瞬间撞上了眼眶,薛翃生生地咽了口唾沫,顺便把泪也逼了回去,但因为这一层泪光,却更让她的双眸璀璨闪耀,也许是那种注视太过耀眼而熟悉,囚车中闭着双眼的俞莲臣,慢慢地睁开眼睛。
薛翃嘴角微动:“连城。”
俞莲臣是薛将军收留的孤儿,名字也是薛将军给起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清白高洁,这名字也是将军对他的期许,想让他成为真正的廉洁奉公,利国利民之臣。
俞莲臣比薛翃小一岁,人生的很好就占便宜些,薛翃很喜欢跟他一起玩耍。
那会儿两人都还小些,薛翃叫他的名字,总觉着绕口,一来二去,把“莲臣”叫成了“连城”。
俞莲臣也不以为意,就由得她这么叫了下来。
这世间也只有薛翃这样称呼他。
此刻,围观行刑的百姓们人头攒动,人声嘈杂,俞莲臣不可能听见这一声。
隔着囚车两人目光相对,俞莲臣的双眸给乱发遮住,薛翃看不清他是何眼神。
“喂!”季骁瞥见自己身侧有一道人影正走过来,心头一凛,忙又喝道,“你还不让开?别耽误了午时行刑。”
他走前一步,想要将薛翃推开。
正在这时,萧西华追了过来,见状抬臂挡住:“别对我小师姑无礼。”
季骁微怔,可在这时候他身侧那人已经走了过来,看打扮,是宫中的内侍。
这太监敛着双手,目光在薛翃跟萧西华之间逡巡片刻,皮笑肉不笑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啊?跑到这儿跟这反贼……是有什么亲戚关系吗?”
季骁眉头一皱,本想赶在这太监来之前打发了薛翃两人,如今给这太监盯上,却是晚了。
镇抚司审讯俞莲臣,便是想让他招认同党都有谁,俞莲臣却实在是个硬汉,从始至终,不管用什么酷刑只是冷笑而已。
镇抚司如实上报,说并无同党,可宫内却有不同的意见。这内侍太监名为田丰,今日随行监斩的,心思最为歹毒。
就在季骁觉着这两个道者处境不妙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无量天尊”,从背后传来。
众人回头,却见身后有一堆道者,簇拥着当中一人,缓步而来。
在这人身边另有个内侍,却是宫内的郝宜郝公公。
这被众人簇拥的,自然就是陶玄玉了,他身上穿着的是蜀中特送的锦纹云缎,雪色不染纤尘,散发着淡淡珠光,外罩着同玄色的天丝纱道袍,据说一整件衣裳所费的布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团在手心,轻若无物,巧夺天工。
头顶所戴,却是正嘉皇帝亲赐的沉水香法冠,佩戴在身上,每时每刻都有奇香随身。
陶玄玉常年修道,被弟子们侍奉朝拜,所谓居移气养移体,自练得身形如鹤,气质脱俗,又加上他本就生得长眉细目,清秀超逸,三绺长髯飘飘更添了几分仙气,让人一看,便心生敬慕膜拜之心。
那拦路的太监田丰,跟随行陶玄玉身边的郝宜是认得的,也知道他今儿是去办迎接陶天师的差事,如今见他毕恭毕敬地陪着陶玄玉而来,当即忙换了笑脸,躬身道:“不知道是天师驾到,奴婢失礼了。”
陶玄玉见他倒也恭敬,淡瞥了一眼,却并不予理会,只叹道:“怪不得贫道进城以来,总有些闷滞不快之感,原来应在这里。”
他自顾自地看向薛翃,道:“和玉,多亏了你发现的早,不然的话就大错铸成了。”
薛翃见他来到,又听了这句,便退后一步:“还请师兄慈悲,禳解了这宗灾祸吧。”
他们两人这一对一合,田太监跟郝太监都怔住了。
郝宜忙道:“天师大人,您、您指的是什么?”
陶玄玉眉峰一蹙,淡淡道:“我先前说,本来算到今日乾天入于坤地,顺乎天,应乎人,上兑下泽,利于圣主,但是,是谁选的这日子杀人?”
田太监忙道:“这、这是谋逆的重犯,是皇上亲自批朱准予今日午时三刻斩首示众的。”
陶玄玉道:“哼,圣主未必就喜欢选在今天,可知此人身上带煞,今日午时若冲了他的煞,便影响了兑泽之象!更加不利于圣主,速把他带回原来所处之地,择日再做打算。”
郝宜愣了愣,忙道:“还不快听天师的?”
田丰却道:“天师!这是皇上旨意要杀的人,如今退了回去,岂不是违背了圣旨?”
郝宜道:“天师已经算出今日若杀俞莲臣,便对皇上不利,你这样阻拦,岂不是想坐视看皇上被煞气所冲吗?”
田丰语塞:“话虽如此,但如果皇上追究起抗旨之罪,谁来承担?奴婢可是承担不了。”他不怀好意地瞪着郝宜。
郝宜跟田丰虽同是内侍,向来两人却很不对脾气,郝宜听他像是要把锅推到自己身上,一时生气:“你!”
正争执着,却听陶玄玉仍是淡然不惊地说道:“尔等不必忧虑,这件事贫道会亲自向皇上禀明。”
郝宜听了,便对田丰道:“你听见了?道长自有主张,我们为皇上办事,本是一切都要以皇上的安危为己任,你却先想到抗旨之罪怕自个儿担干系,胆小如鼠,哼!”
田丰回瞪看一眼,又对陶玄玉陪笑道:“有天师的话,奴婢自然是放一百二十个心呢。”说着便对季骁道:“季统领,天师的话你也听见了?还是把人先押回镇抚司吧?”
季骁暗松了口气,却不动声色道:“遵命。”
田丰斜睨俞莲臣,冷笑道:“可让你这反贼再多活一日。还不感谢天师法驾?”
囚牢中,俞莲臣看向陶玄玉,半晌,仍是闭了双眼,一言不发。
田丰喝道:“逆贼就是逆贼。不知好歹。”
陶玄玉身后站着的薛翃,她已经不敢再同俞莲臣对视了,如果再多看一会儿,很怕自己会忍不住露出马脚。
***
而就在陶玄玉“禳解”的时候,在中通大街旁边最高的酒楼月华楼上,有两人立在栏杆前,把这一幕看了个清楚分明。
其中一人望着囚车倒回,说道:“看样子今儿是杀不成了。”
另一人道:“怪得很,这陶天师一进京,怎么就拦着杀俞莲臣?”
先前那人的目光,此刻早从陶玄玉身上转到他身后那道娇小的身影上,阴鸷的眼神在薛翃清冷的容颜上徘徊片刻,问道:“那个女冠是谁?”
因为保命丹的药性特殊,炼制其实需要至少三天的时间,只是薛翃想宝鸾尽快服用,身体能够尽快好转,所以便一刻不离地守着,以确保每一步都不会有错漏。
这具身体本就虚弱,自然禁不起这样的折腾。方才在石狮子上趴了趴,几乎就想在瞬间放下一切,彻底睡过去了事。
没想到就在这般毫无设防的情况下,正嘉竟然出现了。
薛翃抬头,但眼前所见,只有一个高挑的朦胧暗影。
宫道两侧的灯笼已经点燃了,太监手中也挑着龙兴灯笼,薛翃微微凝神,发现那个人的眉眼熠熠地沉浸在光影之中,一如既往,毫无改变的样子。
可她眼前突然出现在行刑那日,给绑在柱子上,四肢都僵硬无法动弹,眼前那遮天蔽日的血红色,那种血红,瞬间把正嘉的身形也淹没在内。
没有任何预兆,薛翃往后跌倒。
正嘉皇帝吃了一惊。
他本能地踏前两步想要将人扶住,却有个身影更快地赶到,抢先及时地将薛翃扶抱住。
***
薛翃深知正嘉的性子,他的心意已动,就绝不会收敛退缩。
丹房内听郝宜来请,薛翃不肯从命,一自然是为了丹药,二却是因为深知正嘉的脾气。
正嘉甚是推崇方外的修道之人,既然让郝宜来请,可见是对和玉也起了兴趣,就算她不肯去,对正嘉而言也绝非忤逆抗旨,何况她写了那个字。
那是投其所好。
正嘉虽沉迷道术,却是个极聪慧的心性,之前薛翃伴驾,他便经常写些字谜,发给朝臣,或者宠妃,薛翃最解他的意思,别人不懂的,往往她会解答,所以正嘉也对她格外另眼相看。
甚至有一次对她说道:“爱妃才是朕的解语花,不像是何妃,真是辜负了好名字。”
当时的淑妃就是何雅语,薛翃笑道:“淑妃在这些上面虽然等闲,心思还是很玲珑精细的,比如皇上前日咳嗽了声,淑妃便立刻叫人炖了雪蛤百合汤给皇上润肺。臣妾看似精巧实则驽钝,心里毕竟缺乏算计。”
正嘉那会儿将她搂入怀中,带笑说道:“你要什么算计,朕就爱你这般天然娇憨,有朕在,你也不需要算计什么。”
薛翃那会儿是为了后宫和睦,免得正嘉的话传到淑妃耳中去,引淑妃不高兴。所以在正嘉面前为她说好话,没想到这句却是一语成谶的意思。
可是经过三年的沉淀,她居然还是有些无法面对这个人。
一想到那日黄昏正嘉若隐若现的眼神,那股撕筋裂肉般的惨痛如此鲜明的浮现。
听冬月说起,那时她晕厥的时候,是萧西华及时赶到,陶玄玉却仍在布置罗天大醮禳除邪祟之事,不曾回来。
西华将她带回了放鹿宫,正嘉皇帝则派了郝宜在放鹿宫观察侍候,先前太医们来看过,无非是说她身体虚弱,又加上耗神劳力,需要好生调养歇息,如此而已。
薛翃醒来的时候已经寅时将过,西华见她醒了,便道:“小师姑,你不要太过劳累,好歹要照看好自己,别叫人太担心了。”
薛翃道:“你不在你师父身边,怎么回来了?”